玄武大帝

2021-02-08 符籙道長


玄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真武大帝、真武、北極真君、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明朝以後,在全國影響極大,近代民間信仰尤為普遍。據傳,他是盤古之子,於玉帝退位後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黃二帝。曾降世為伏羲,為龍身,中華之祖龍。

其一,為北方之神


《楚辭·遠遊》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曰:「北宮玄武,虛危,危為蓋屋。」 真武大帝《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而漢代人認為北方之神不只一位,而有三位,《淮南子·天文訓》稱其為顓頊、辰星、玄武。因較為複雜,民眾不易把握,故仍以玄武為北方之神。

其二,為水神

根據陰陽五行來說,北方屬水,故北方之神即為水神。王逸《九章懷句》云:「天龜水神。」《後漢書·王梁傳》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鬥,鎮北方,主風雨。」因雨水為萬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屬性,深受人們的信奉。

其三,為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象徵

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就是利用龜蛇糾盤的例子來說明陰陽必須相合的觀點。

其四,為戈之事的主持者


勾陳大帝之重要支持,劍仙之道守護神,武學之人的護法者。靈龜為盾、玄蛇為劍,兵天劍修真的看守護者。武當山道教最高尊神。因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組成龜形,其下有騰蛇星,故龜蛇合體;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故稱玄武。玄武真君每每斬妖除魔都御劍出行,就因為御劍天遁比騰雲駕霧來的快。

其五,為司命之神

龜因其壽命長而成為長壽和不死的象徵,《史記·龜策列傳》稱其能導引咽氣。 真武大帝《抱樸子》亦稱其能導引,並曰:「城陽郄位少時行獵,墜空冢中,飢餓,見冢中先有大龜,數數迴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俛或仰。乃試隨龜所為,遂不復飢。」此外,北方玄武首宿即為鬥宿,俗稱南鬥。《星經》曰:「南鬥雲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晉幹寶《搜神記》中引用管輅的話曰:「南鬥注生,北鬥注死。」既而人們相信祭拜南鬥就可以增壽。

玄武的這些特性,不但贏得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信仰,而且還為唐宋以後玄武演變成道教大神奠定了基礎。


史載「淨樂治麇」,糜國王子也就是淨樂王子真武,不愛江山,愛修仙,毅然出家到均州城東南的武當神山修行,四十二年後得道飛升,最終成為道教的崇奉神。」。《太和山志》記載「非真武不足當之」,意謂武當乃中國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稱真武帝)的發跡聖地。 真武大帝玄武本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總名。戰國典籍已有記載。

《楚辭·遠遊》有「召玄武而奔屬」之句洪興祖《楚辭補註》卷五曰:「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禮記·曲禮》云:「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注曰:「行,軍旅之出也。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軍行法之,作此舉之於上,以指正四方,使戎陣整肅也。」

《淮南子·天文》將此四方神與四天帝相配,稱玄武為顓頊之僚佐,曰:「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

緯書《河圖》則視玄武為黑帝之精,稱:「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又曰:「北方黑帝,體為玄武,其人夾面兌頭,深目厚耳。」

東晉葛洪《抱樸子內篇·雜應》稱老君李聃「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為之作護衛。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中之玄武形象仍為龜蛇,該書《續編》卷三云:"朱道士者,太和八年,常遊廬山,憩之澗石,忽見蟠蛇如堆繒錦,俄變為巨龜,訪之山叟,雲是玄武。"


五代於逖《靈應錄》又記人鋤死龜蛇得禍的故事,據稱此龜蛇即"玄武神也"。

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託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淨樂國王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玄武一詞,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稱。屈原《楚辭》之《遠遊》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翊聖將軍。

銅雕真武大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為翊聖保德真君。[此處或有誤,後人多將「翊聖將軍」附會為真武,其實壬戌所封的「翊聖將軍」,所指的神仙是「黑殺(煞)將軍」,此封號是受太平宮道士張守真所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十二,23頁,卷十七,22頁)]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永樂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餘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使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七宿之中有鬥宿。道教重視鬥星崇拜,稱「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是人從投胎之日起,就從南鬥過渡到北鬥。人之生命壽夭均由北鬥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長壽,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佑聖咒》稱真武大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真武大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

相關焦點

  • 玄天大帝
  • 道教北極四聖-真武大帝,你知道除了真武大帝外他還有什麼身份嗎
    真武大帝是道教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他原來是待在顓頊身邊來輔佐他的,後來吧,顓頊去陰間當老大去了也就是成了酆都大帝,而真武大帝也就接替顓頊成為了北方的天帝。可能大家對真武大帝的這個身份不是非常的了解,但是說到,接下來的這層身份大家應該就很熟悉,他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四大神獸之一玄武,因此世人也叫他玄武大帝。這下大家對他應該是稍微熟悉了吧。
  • 上古神獸玄武的起源,為什麼是龜蛇同體的形象?
    因為鯀治水是大禹治水的前身,而鯀字玄冥,又名玄武,所以才出現了神龜玄武的形象。另一種說法是,玄武本身就是北海中的一隻巨龜。此龜因身形巨大,被天庭當成了支撐蓬萊仙山的柱子。後來,玄武在蓬萊仙山下,日夜聽聞道義,耳濡目染後竟沾染了仙氣。又因為其本身富有靈性,歷經多年修煉後,它終於修得正果,成為神龜。
  • 「三垣」之中的紫薇大帝與天皇大帝
    古人認為北極星(也叫做北辰)是永久不動的星,北鬥七星圍繞著它四季旋轉,紫薇星猶如帝皇一般,故也成為紫薇大帝。《老子猶龍經》云:「紫微北極玉虛大帝,上統諸星,中御萬法,下治酆都,乃諸天星宿之主也。北極驅邪院是其正掌也。」。《上清靈寶大法》卷四曰:「北極大帝,則紫徽垣中帝座是也。"。
  • 玄武還有兩位尊神
    真武大帝,全稱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在民間的稱呼為「真武蕩魔大帝」,有時也稱「玄天上帝」等。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化身,第二個來歷,就要從「玄武」之名,神仙信仰都是從星辰崇拜而來,把整個星空分四方為二十八星宿,每七個星宿在一方位,組成「四象」,這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玄武大帝為北方之神,這其實就是「真武」的源頭,北方之神為「佑聖玄武靈應真君」。為水神。
  • 細說道教神仙 真武大帝(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九天蕩魔祖師、無量祖師、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
  • 農曆三月初三,恭賀道教尊神真武大帝聖誕!
    同時也是道教始祖軒轅黃帝和北極四聖真武大帝的誕辰。各地的宮觀會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法會,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萬民樂業。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是道教非常重要的一位神祇,而且身兼多個神職。
  • 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傳說
    文:網絡轉載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無量祖師,全稱真武蕩魔大帝,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
  • 武當山供奉的主神真武大帝,在武當山有著什麼樣的事跡?
    相傳為上古玄武神得道飛升之地,因而太和山供奉玄武,有「非玄武不足以當之」的說法而改名為武當山的。武當山的介紹就先寫到這裡。(如果大家想了解武當山的歷史。請關注留言。可以單獨寫一篇武當山當歷史)上面介紹了一下武當山。我在這裡再耽擱一分鐘時間,介紹一下真武大帝。
  • 北極玄天真武大帝蕩魔大天尊混元九天萬法教主
    3 真武大帝化身為西方無量佛,阿彌陀佛。(可理解為無量佛被真武大帝降服煉化)4 真武大帝為北方神,水神,生殖神,司命神,戰神,劍仙。5 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6 真武大帝領雷部三十六將。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現在武當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明朝以後,在全國影響極大,近代民間信仰尤為普遍。其一,為北方之神。《楚辭·遠遊》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曰:「北宮玄武,虛危,危為蓋屋。」
  • 青龍 白虎 朱雀 玄武
    古人把天分為東西南北四宮,分別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名。實際上是把天空分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個主要星宿連線成形,以其形狀命名。
  • 為什麼永樂皇帝到處供真武大帝,我給他做個心理分析
    喜龍仁攝1953年,德勝門甕城斷壁圍護的眞武廟已圮廢,真武大帝斜坐在瓦礫之中,左旁的隨侍也無法扶正他的身軀。每組有7個星宿,為什麼叫四獸呢?按照每組7個星宿肉眼能看見的星星所組成的形狀,分別想像成一種有神靈的動物,就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咱們說的水神廟和這是一碼事,一脈相承,分別從4個方向拱衛紫微垣。
  • 道教佑聖真君,即為玄武亦乃真武,歷史傳說版本各異,你認為呢?
    卷首語在道教的諸多神祗中,若說道「佑聖真君」這個稱呼,可能很少人會知道是哪一尊,但若說道「真武大帝」,相信許多人一定知道,但很少人知道的是道教佑聖真君,即為玄武亦乃真武,歷史傳說版本各異,你認為呢?佑聖真君在道教的神祗之中的佑聖真君全稱為「北極佑聖真君」,就是人們熟知的「玄武」。四聖在天上護衛北極紫微,可是往星空上看去,何為翊聖?
  • 真武大帝的故事
    玄武源於原始星辰崇拜與動物崇拜玄武為「四象」之一。
  •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中間是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
    首先,我們來還原一下這句話的原始版本:「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在中國古代,通常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4種靈物稱為「天之四靈」,是祥瑞的象徵,與此同時,四位神獸分別代表了4個不同的方向,寓意鎮守四方。
  • 上古六大神獸(二)殺伐神獸白虎,不老神獸玄武篇
    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佔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上古六神獸玄武 它和其他三靈一樣,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變成的:鬥、牛、女、虛、危、室、壁。
  • 四靈到底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還是龍、鳳、麒麟、龜?
    四靈到底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還是龍、鳳、麒麟、龜?神話中的四靈到底指的是哪四種神獸,麒麟與他們有何關係?自古以來,中國神話中就要四靈的說法,道教有四靈二十八宿,人間有四靈鎮守四方,四靈瑞獸,四象神獸的說法。
  • 志心稱念法主真武大帝無量寶誥
    受命敕鎮於北方,統攝玄武之位。在上為玉樞掌教北極天尊。在中為蕩魔無上上帝。在下為玄天真武大帝。周行六合,鑑察善惡。賞罰嚴明,威懾萬靈。法力無邊,能斷一切妖邪,能驅一切魔精,能避水火之災。操扶社稷,拯濟世人。無願不遂,普福生靈。
  • 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玄武、朱雀
    上古四大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玄武,朱雀。青龍,白虎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電視上或者書文裡面基本上都能聽得到。我最記得的一句話就是「左青龍,右白虎」。玄武與朱雀知道的人也不少,很多遊戲中都能看到,也都會有相關的簡介。今天小編就一個人的見解對這四種神獸做個詳細的解說。
  • 三月初三,恭賀真武大帝聖誕!持誦報恩寶誥,為父母祈福消災
    想必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今天是真武大帝的萬壽聖誕。關於真武大帝護佑明朝,成為鎮國大神以及種種祥瑞的事跡功德的文章已經很多了,小編在此就不再贅述。今天我們另闢蹊徑,談談真武大帝的另一些相關功德及知識。法力無邊,驅妖斬邪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亦稱為「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