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裝臺》熱播!陝西文化、美食和方言火爆全網!

2021-02-07 映像鹹陽

豈曰無衣,秦風再起!最近,陝西文化實力霸屏!


一部《大秦頌》,引來觀眾紛紛打call——「兵馬俑活了!」「太上頭了」「求加更!」……一部《裝臺》,讓陝西文化、陝西美食、陝西方言火爆全網!網友大呼:反正一提起西安,額(我)就餓咧!


兩部劇在央視播出的火爆播出,給網友們撒了一波濃濃的「陝」味兒,在喜人的收視率背後,是陝西文化的強勢力量。



「混沌天下,肇始皇綱。克紹先烈,祖述炎黃。泱泱大國,鐵血擔當……」當片頭音樂響起,當年秦軍金戈鐵馬氣吞萬裡的畫面躍然眼前。


《大秦賦》與央視8套同步播出,各「追劇人」頻頻跟風刷劇,讚嘆國劇輝煌,更有網友直言:「老秦人一直是這個形象!」 「精氣神兒太足!」


影視場面恢弘大氣,氣勢磅礴,高度還原了當年赳赳老秦的容與貌,更表現出秦人忠誠為國、齊心協力、勇往直前、奮力拼搏的精神。坊叔在追劇過程中,也是心情澎湃,一陣自信、豪邁之氣被激發了出來。



與《大秦賦》的恢弘厚重不同,《裝臺》則將鏡頭對準了底層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現了小人物的生活態度以及西安獨特的文化魅力。鐘樓、南門、城牆、順城巷等西安的地標性建築、街道隨著劇情的推進一一展現,油潑麵、肉夾饃、糊辣湯、涼皮、灌湯包子、酸湯水餃……讓無數吃貨垂涎欲滴。西安人憨直、淳樸的性格,在主人公刁順子、蔡素芬等人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網友怒贊:愛不盡的秦人秦地與秦味兒!



不可否認,影視劇對一個地方精神神兒的解構和新形象的塑造,是最直觀的途徑。這種「新形象」,需要在「流量當前」的時代,主動為自己代言。


近幾年,我們能從影視劇中頻頻感受到陝西的形象、元素或符號:《那年花開月正圓》、《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長安十二時辰》、《大秦帝國》、《妖貓傳》等等。


影視劇的口碑爆棚和現象級傳播,讓陝西從歷史中走來,又開進了時尚、活潑,青春又厚重的都市街頭。蒙太奇的手法,拼接出了終於脫去「皇城 土廟」的「土味兒」表達。而站在曲江夜景裡的「不倒翁」更是在陝西文化的華章裡剪了一個標點符號,便火出圈兒。《長安十二時辰》爆火以後,陝西迎頭趕上,圍繞這個IP,策劃出了多個文旅、消費提振活動,一波又一波,散開陝西形象的傳播漣漪。



在影視風口,找現實接口


媒體稱:如果說《長安十二時辰》讓唐文化和西安旅遊火了一把,那麼《大秦賦》掀起收視狂潮,讓秦文化「瘋狂出圈」。


城市賦予影視作品文化底蘊,而影視作品則為城市形象構建和傳播「開掛」,在這一點上,北上廣深早有獲益:《北京青年》《歡樂頌》《非誠勿擾》等等,在深度解析著現代化都市的肌膚紋理,在這一幀幀畫面和故事情節之下,城市化進程、城市人設、文化氣息和精神氣質,都在這個特殊的「顯微鏡」下被一遍又一遍一層又一層的傳播再傳播、解讀再解讀。


陝西雖然是一個「有故事的歷史老者」,曾經卻未必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都市青年」。前幾年,外地人還問過坊叔,「你們還缺水嗎?」「是不是風沙很大?」形象傳播與城市營銷,幾乎與外界認知不能形成信息對稱。近兩年,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和陝西各級政府的積極作為,洋氣又兼具成熟的整體形象才逐漸走了出去。但新形象與好口碑的樹立,終究要與城市發展的現實做「接線」,最直接的就是就是文化旅遊業的提振。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長安十二時辰》了。據了解,該劇在火爆播出一周後,西安的旅遊熱度就上漲了22%。雖然,它最早就是作家馬伯庸在微博上斷斷續續更新的小說,在並沒有在陝西製作,但對於文化符號的解構,便足以掀起文旅消費的熱潮,甚至持續了一兩年。今年8月26日,陝西繼續開掘這一IP,對接直播賽道,主動推出24小時不間斷大型活動「十二時辰長安秀」。在收穫全網5.15億次瀏覽總量之時,更重要的是對西安的疫後經濟注入了一股提振力,僅90分鐘的文旅專場,就為西安賣掉了一萬間夜間酒店房!


熱播劇在當下的文化消費版圖中的輻射力不言而喻,《大秦賦》《裝臺》的火爆播出,無疑是西安新的旅遊宣傳片,對於打造地域文化名片、提升城市的文化影響力和美譽度將起到積極作用。



展示一個怎樣的陝西?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飽含深情地說:「陝西是根,延安是魂。」根之所系、魂之所牽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歷史積澱給陝西周秦漢唐的千年「燙金名片」,因聖地延安的熊熊烈火、追趕超越的新時代旋律,又鑲嵌了塊「美玉」,從而賦予陝西更多的時代「新形象」。


近兩年來,陝西各地各部門也堅持以「中華根脈 文化陝西」為統領,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注重發揮地方文化資源優勢,以突出文化特色建構城市新形象,以講好中國故事加強傳播穿透力,除了媒體宣傳之外,更以線下活動、影視作品展現了陝西形象,提升了陝西的國際知名度和文化影響力。


影視作品,也是陝西精神氣質的眼睛。



地方發展定位有別,地方性格也其實環肥燕瘦。爆款作品之下,提振消費是謀一時,挖掘和凝聚精神氣質是謀大局。


在國內,浙江人的「雞毛換糖」精神、重慶人的「熱辣能幹」、湖南的時尚、快樂、青春等等,已通過《雞毛飛上天》、《向東是大海》等各種文藝作品走向全國乃至海外。


之於新陝西,《大秦帝國》系列的播出,也逐漸為外界樹立起赳赳老秦人的執著、進取和團結、包容的大胸懷。在《大秦賦》彈幕中,網友多次稱讚:看到了一個開拓進取不服輸的老陝。「我深深感覺到了秦人內心深處的那種倔強、大氣的美德」,一位外地朋友在觀看後對坊叔說。


在《裝臺》的評論區,網友戲稱,陝西人是可愛的「鐵憨憨」。劇中主人公刁順子以靠給秦腔劇團裝臺為生,整天騎輛破三輪車走街串巷,肩挑背扛,憑體力和智慧養家餬口。然而在網友們的眼中,刁順子身上體現著「老陝」的厚道淳樸,也就是現代人最為看重的實在、靠譜。



一部熱播劇,可能帶火的是一段時期的文旅效應,那是經濟帳本;一部精品劇,凝聚的是一個地方的獨特涵養,這是精神氣質。


尚不知一部熱播視劇的效應與地方發展究竟是怎樣的正相關,但從目前來看,《大秦賦》和《裝臺》,是要讓陝西的美食美景、文化魅力和憨直厚德的氣質,足足火上一陣子了。

來源:人民日報社 陝西分社 208坊

原標題:兵馬俑"活"了!"鐵憨憨"愛了!一提陝西,上頭了!.

編輯:黨小梅 

責編:劉培海

籤發:鄭   強

運營:鹹陽市廣播電視臺電視節目中心



相關焦點

  • 《裝臺》今晚收官 呈現古城煙火氣 彰顯陝西文化力量
    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後引發熱議,豆瓣打出了8.3的高分,在觀眾和網友的一片叫好聲中,呈現出現象級優質爆款作品的態勢。據「中國視聽大數據」最新一期的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統計,電視劇《裝臺》奪得收視率冠軍,收視率破2。排在第二位的是陝劇《大秦賦》,1.177%的平均收視率。
  • 陝劇《裝臺》《大秦賦》央視八套同臺播出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夏明勤)18日晚,一路追看《裝臺》的小夥伴們驚喜地發現,該劇在央視一套收官的同時,又在央視八套開始重播,和正在該臺熱播的《大秦賦》同臺播出,陝西大劇這次厲害啦!
  • 《裝臺》《大秦賦》等多部熱播電視劇登陸央視頻
    近日,隨著央視2021年度新劇片單的公布,以及《隱秘而偉大》《裝臺》《大秦賦》等大劇的熱播,越來越多的觀眾的注意力被央視頻所吸引。由李少飛執導,馬曉勇編劇,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別出演的電視劇《裝臺》,近期在央視頻熱播,收穫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追捧。
  • 一提陝西,上頭了!
    最近,陝西文化實力霸屏!一部《大秦頌》,引來觀眾紛紛打call——「兵馬俑活了!」「太上頭了」「求加更!」……一部《裝臺》,讓陝西文化、陝西美食、陝西方言火爆全網!網友大呼:反正一提起西安,額(我)就餓咧!
  • 《裝臺》《大秦賦》霸屏央視 原來都是「曲江出品」
    新京報訊(記者 揭明玥)「裝臺看餓了」「張嘉益教宋丹丹說陝西話」「大秦賦披荊斬棘的叔叔」「嫪毐終於領盒飯了」……近日,兩部「陝味兒」十足的電視劇《裝臺》和《大秦賦》,分別在CCTV-1和CCTV-8同步播出。隨著劇情發展,一系列熱議話題陸續登上熱搜榜。
  • 尤勇智:出了《大秦賦》又《裝臺》,轉身進了《巡迴檢察組》
    算上《巡迴檢察組》,原名尤勇的尤勇智,同時有三部大劇在熱播,另兩部是大型歷史劇《大秦賦》和當代都市平民情感劇《裝臺》。 在《大秦賦》中,尤勇智飾演的是為秦始皇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王翦;在《裝臺》中,尤勇智飾演的則是男主角刁順子(張嘉益飾)的大哥刁大軍,一個在南方發了財卻仍然不安分,開著豪車卻還時不時要找弟弟借錢的偽大款。
  • 《隱秘而偉大》《大秦賦》和《裝臺》,誰將成為2020年爆款劇?
    文|冷絲欄目|熱播劇很多劇迷可能沒有想到,在2020年接近尾聲的時候,3部大劇接踵而至,吸引了無數觀眾追劇,它們就是《隱秘而偉大》《大秦賦》和《裝臺》。如果非要有一個答案,冷絲認為,張嘉譯、閆妮再度聯手合作的《裝臺》,播出效果太讓人感到意外,成為2020年爆款劇,非它莫屬!當然,《隱秘而偉大》《大秦賦》也是非常優秀的新劇,是年代劇和歷史劇的典範作品。有意思的是,《裝臺》一開場,讓觀眾弄誤以為是《舌尖上的陝西》。
  • 2020年度屏霸尤勇智:出了《大秦賦》又《裝臺》,轉身進了《巡迴...
    《裝臺》 【尤勇智:出了《大秦賦》又《裝臺》,轉身進了《巡迴檢察組》】 備受矚目的年度大劇《人民的正義》改名為《巡迴檢察組》,於2020年12月13日晚空降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並在優酷同步播出。
  • 《裝臺》對壘《大秦賦》跨越2000年的「秦風秦韻」
    近日,陝劇精品《裝臺》《大秦賦》分別在央視1套和8套熱播。平日眾口難調的劇迷們迅速被沉穩厚重的「秦風秦韻」圈粉。兩部劇豆瓣評分雙雙保持8分以上,網上熱議不斷,贏得口碑熱度雙豐收,一時成為主流媒體熱議焦點。
  • 從白鹿原到裝臺,為何拍陝西的好劇那麼多?幕後有個強大的陝西幫
    一碗油潑麵,一架三輪蹬,一群裝臺人,一個城中村……一部鮮活講述陝西人故事的《裝臺》正在熱播。這部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新劇,一開播就迎來了不俗的收視率,酷雲達到1.6%,不俗的口碑,被觀眾稱讚為"城中村紀錄片"。
  • 看《裝臺》吃同款陝西美食 你吃過幾樣?
    近日,改編自陝西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電視劇《裝臺》的熱播引發關注。開篇就是滿屏的陝西美食,秦腔、陝西方言和陝西籍的演員張嘉益、閆妮,劇中隨處可見陝西元素。電視劇中,讓人眼花繚亂的陝西美食更是圈粉無數,被大家稱為「陝西美食文化宣傳片」,看看電視劇裡都有哪些陝西美食吧!褲帶面褲帶面顧名思義是指面的寬度好像褲帶一樣,褲帶面起源於陝西關中,是在當地流行的一種風味麵食。
  • 《裝臺》破2奪冠,《大秦賦》排第二
    毫無疑問,央視霸榜,《裝臺》《大秦賦》兩部電視劇分居前兩名。《裝臺》收視更是破2,《大秦賦》破1。在最近的電視劇市場,這兩部無疑最為火熱。《裝臺》可謂高口碑高收視,評分穩定,收視火爆。但是《大秦賦》卻遭遇口碑危機,評分不斷下降,截至目前豆瓣評分已經跌至6.9,慘不忍睹。當然與之對應的就是收視始終無法向上突破。單看兩部劇,分屬不同題材類型,但是從製作到演員,都可謂用心,實力派雲集。
  • 《裝臺》:你聽不懂的那些陝西方言,真真的把陝西人都逗笑了
    《裝臺》:你聽不懂的那些陝西方言,原來這麼有趣!在《裝臺》中,有七位陝西演員,挑大梁的是男女主角張嘉譯和閆妮,陝普更是「滿天飛」。可以說,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也是「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氣」。作為一個地道的老陝,在《裝臺》這部劇播出時就一路追到結尾,細細品味那些地道的陝味方言,真的很有趣。如果沒有注釋,或許外地人根本看不懂吧!一邊追劇,一邊給身邊人解釋那結《裝臺》裡的方言潛臺詞,令人回味無窮,朋友都說:「你們陝西人還真有點意思!」
  • 從熱播霸屏劇《大秦賦》探尋寶雞歷史文脈
    最近,陝西文化實力霸屏」;「《大秦賦》《裝臺》在央視黃金時段密集熱播,一時陝風勁起」;日前,歷史劇《大秦賦》、生活劇《裝臺》在央視熱播,熱議不斷,贏得口碑和熱度雙豐收。《北京日報》、《陝西日報》、《西安日報》、西部網等主流媒體也紛紛給出高評價。尤其是《大秦賦》,不僅為觀眾呈現了一部飽滿、生動的史詩劇;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溯源華夏精神。寶雞,是秦文化的發源地,這是眾多研究秦歷史文化的專家學者的共識。
  • 陝劇「霸屏」文化陝西點燃觀眾熱情
    資料圖12月18日晚,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作家陳彥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收官。該劇演繹了一出人間溫情大戲,演活了平凡人的奮鬥,在觀眾和網友的叫好聲中,呈現出現象級優質爆款作品的態勢,在豆瓣獲得了8.3的高分評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最新一期的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統計,《裝臺》奪得黃金時段電視劇單頻道收視冠軍,收視率破2;排在第二位的是陝劇《大秦賦》,平均收視率1.177%。《裝臺》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後引發熱議,劇中的西安地標、陝西美食也帶火了陝西旅遊。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裝臺》以秦腔劇團裝臺的農民工們為主角,講述一系列接地氣小人物的人生百態,講真,這種題材,這樣的人設,並不符合一個爆劇的調性,它太不網紅了。但是,熱播初始,網友即拋出「白鹿原後陝西的另一張文化名片」這樣的熱評,各種元素的集合之下,《裝臺》整部劇,在當下追流量和熱點的大環境中,走出了特立獨行的姿態。
  • 學霸拿到8.0分,《大秦賦》咋了?
    當然了,現在8.0的分數並不低,但是也要看到,《大秦賦》的劇集高達70多集,所以後面難免保不住,目前已經是系列最低分了。《大秦賦》當然要比唐嫣主演的《燕雲臺》高出好幾個層次,但問題也不少,令人出戲的地方挺多。快要40歲的張魯一要表現一個少年王的衝動和肆意,用盡全力,觀眾只感受到了尷尬。朱珠飾演的趙姬臺詞功底不夠,古裝人物的微表情和走路身段也沒學好。
  • 學霸拿到8.0分,《大秦賦》咋了?
    當然了,現在8.0的分數並不低,但是也要看到,《大秦賦》的劇集高達70多集,所以後面難免保不住,目前已經是系列最低分了。《大秦賦》當然要比唐嫣主演的《燕雲臺》高出好幾個層次,但問題也不少,令人出戲的地方挺多。快要40歲的張魯一要表現一個少年王的衝動和肆意,用盡全力,觀眾只感受到了尷尬。朱珠飾演的趙姬臺詞功底不夠,古裝人物的微表情和走路身段也沒學好。
  • 《裝臺》評分8.4,《大秦賦》卻跌至6.4,兩部劇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大秦賦# 最近圍繞《裝臺》與《大秦賦》這兩部劇的熱度一直不減,而且關於兩劇的討論,從開始就沒有停止過。 可以說,在文化地理背景上,兩部劇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然而《裝臺》評分高達8.4,而《大秦賦》高開低走,目前已經跌至6.4,讓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