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主角完美人設、俗套戀愛公式和演員資源流失等問題圍困的臺灣偶像劇在大陸市場逐漸式微。
而2019年末,打著「愛情懸疑劇」標籤、由臺灣當紅小生許光漢主演的偶像劇《想見你》殺入了大陸觀眾的視野,網絡上極高的討論度使騰訊、愛奇藝看到了該劇的良好前景,迅速買下版權,開始與臺同步播放。這部雜糅了科幻、穿越、懸疑、愛情等多種元素的偶像劇,不僅以優質內核打造看點,同時彰顯了以騰訊視頻、愛奇藝為代表的主流視頻網站對於引進劇「內容至上」的選擇標準。
內容至上良心製作彰顯平臺標尺
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兩個主流視頻平臺對《想見你》的果斷引進,展現了兩家平臺對市場呼聲的密切關注和對優質片源的靈敏嗅覺,並滿足了觀眾對於優質影視作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主流平臺對優良電視劇集的考量引進,有助於實現觀眾品味提高、業內標準提升,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內地影視生態向更優發展。隨著時間推移,市場對於引進劇的要求在觀眾標準的度量下水漲船高,堅守品質,堅持「內容為上」的選片標準經受了時間和市場的考驗,符合觀眾的審美標準和情趣,向受眾展示了平臺方對於引進劇的標準抬升,鞏固了平臺優質內容的招牌。
題材糅合 打造新型偶像劇範例例
近幾年來,《白夜追兇》《唐人街探案》《神探夏洛克》《非自然死亡》等國內外優質懸疑劇逐漸打開了懸疑劇在內地的市場。《想見你》編劇簡奇峰和林欣慧把握住懸疑推理劇的強勁勢頭,結合臺灣本土影視行業優勢,從用愛情元素包裝懸疑推理劇的思路出發,編寫了《想見你》的劇本。
懸疑類型劇往往自帶「流量」。在去年的熱播日劇《輪到你了》中,觀眾對於公寓連環殺人案兇手的猜測掀起了超高討論度;而《想見你》中除了設置角色陳韻如被害的懸疑線以外,還增加了感情線的懸疑設置。將「穿越梗」複雜化為雙向穿越——劇中男女主角一人分飾不同時空中性格迥然的兩角,即1998年的陳韻如和李子維,以及2019年的黃雨萱和王詮勝。交錯複雜的人物關係給觀眾帶來了不同於普通愛情劇的觀劇體驗,加上許光漢與柯佳嬿等強大演員陣容,《想見你》在劇情初步展開時便一躍成為話題黑馬,順利開闢了大陸市場。
圖源網絡(製作者:阿豬豬)
在《想見你》極高的討論度背後,我們可以窺到新一代年輕觀眾的需求轉變——隨著受教育程度的上升和對多方信息的接收,他們對「愛情」這個主題有了深入認識和自我思考,青年觀眾不再滿足於「純粹浪漫」的感情模式。只有通過創新人物羈絆模式、糅雜創新不同劇種等更多方法來營造新意,才能更好地吸引新一代的觀眾群體,而《想見你》的創新模式無疑就是後者中的成功範例。
微博數據
實時跟蹤良性互動成為熱度引擎
網劇《唐人街探案》和日劇《輪到你了》等一些懸疑劇,開局叫好又叫座,但後期因為鋪陳太多細節、吊足觀眾胃口,結局卻難以圓回、沒有達到觀眾預期,造成了口碑反噬。對於《想見你》的愛情懸疑劇定位來說,在做到愛情戲碼不落俗套的同時,對於懸疑戲碼的把控也保證了不留紕漏,避免虎頭蛇尾。關於結局的設置,《想見你》的製作人麻怡婷在採訪中說道:「對於我們而言,不可能再有更好的結局了。」
《想見你》片方對於懸疑路線的走向有著合理的安排把控。一方面在媒體社交平臺上密切關注著觀眾討論走向,另一方面定期放送戲外花絮,主動掌握觀眾互動的節奏。其中在官方帳號發布的視頻單元中,有由編劇、導演、演員主創人員組成的隊伍,會定期對劇集下的熱點評論和精華帖子以問答形式進行點評解答,體現了片方對於網絡評論和觀眾參與度予以的高度重視。比如在襲擊陳韻如的兇手初露端倪的時候,網上傳出大量「對陳韻如圖謀不軌的人是班長」「心理醫生竟然是變態」諸如此類的言論,片方聚集主創,用座談的形式回應,在把握輿論的同時,也以積極的姿態變相鼓勵了觀眾參與討論,形成了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宣傳營銷一舉兩得。由此可見,一部互動劇的成功打造雖然需要片方調動更多資源、籌備更多後期工作,但從其帶來的宣傳效益和持續性正面影響來看,所有努力都不曾被辜負。作為一個成功案例,《想見你》的懸疑設置與互動形式對於各大視頻平臺今後的劇本製作與營銷宣發,不無參考意義。
豐富內核注入社會問題寫照
傳統創作中,偶像劇一直與青春愛情捆綁,複雜問題過於簡單化處理,往往會忽略電視劇本身對於社會問題的關注,從而缺乏現實意義,這點成為了青春愛情題材中的常見短板。《想見你》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偶像劇的受眾——青少年身上。
「時空穿越」作為《想見你》的劇作要素之一,讓不同時空中的相同面孔具有差異和辨識度就成了人物刻畫的重要任務。在1998年時空中的女主陳韻如是一位正值青春的少女,但是複雜的家庭關係、長期缺失的父母關愛,使得本就心理敏感的陳韻如性格更加孤僻晦暗。因為奇怪的性格和和與同齡人截然不同的行為風格,陳韻如在學校被同學稱為「怪咖」,這樣的陳韻如深感自己與周遭格格不入。陳韻如的扮演者柯佳嬿因為有著相似經歷而對人物心理有著深刻理解:在脆弱的青春期少年心中,心理防線被擊潰往往就在一瞬之間,但是作為成年人的父母老師並不以為然。無法被理解的痛苦和長期忍耐的壓抑使陳韻如在父母的一次爭吵中崩潰離家,遭遇襲擊,形成了本劇1998年與2019年的交點。
簡奇峰表示,《想見你》結局的落腳點是有關青春期成長的。在臨近結局的劇情中,女主陳韻如為了博得男主李子維的青睞,寧願拋棄自我認同來換取愛情,這一舉動就可能在向觀眾展現陳韻如內心由於關愛極度缺失而產生的性格缺陷。陳韻如也不是劇中個例,還有身患左耳失聰的莫俊傑一角,他們作為站在大多數「正常人」對立面的少數群體,缺失正確的心理引導,由此導致的極端性格或多或少都成為了後期人物悲劇發生的導火索。可以說,該劇正是通過這些融入人物命運中的細節,不斷向觀眾強調著缺乏關愛的青少年所背負的心理問題,從而達到呼籲社會更加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關注少數群體,並予以正確引導的目的。
結局洩露?看《想見你》劇組如何「弄拙成巧」
就在《想見你》即將在萬眾期待中迎來大結局之時,網絡上突然開始傳出盜版結局。不少網友根據之前《人民的名義》《延禧攻略》《親愛的熱愛的》和《慶餘年》等爆款劇的被盜版經驗,當即判斷出《想見你》的結局也是在關鍵時刻遭遇惡意洩露。對於《想見你》這樣一部懸疑元素佔比較重的劇集來說,結局的洩露無疑是致命的。面對意外的發生,《想見你》劇組爭分奪秒,啟動了最後的應急機制。
第一時間,《想見你》的整個團隊、製作人陳芷涵與麻怡婷聯名在官方社交帳號上先後發出聲明:
後者聲明並沒有過分強調版權方面的法律問題,而是採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抒情表達方式勸諫《想見你》的觀眾群體拒絕盜版。不僅充分調動了官方帳號與觀眾們在之前劇集互動中培養起的感情基礎,也與劇集氛圍一唱一和,再一貫徹劇組的「溫情路線」,更提高了《想見你》的觀眾路人緣。在這一舉措的激發下,大眾的版權意識覺醒,網民和觀眾粉絲開始自發呼籲拒絕盜版,同仇敵愾,效果顯著。加之主演們親自錄製vlog寄語觀眾等舉措,《想見你》劇組就這樣成功利用「感情牌」打贏了與盜版結局的第一場對抗戰。
主演隊伍呼籲支持正版視頻
緊接其後,《想見你》劇組開始召回主演團隊,籌備起了「番外篇」的拍攝。有網友稱這一番外是《想見你》的「第二結局」,隨即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討論,無論是已經有意無意接觸過盜版結局的觀眾,還是耐心等待官方結局的觀眾群體,都表達了對番外結局的強烈好奇和期許。由此引發的又一波熱潮在本就好評連連的結局之上錦上添花,讓意味深長的結尾又多了層觀眾期許的圓滿美好。我們不得不肯定這一頗具誠意的舉動,在凸顯《想見你》劇組對於觀眾期許的重視的同時,也展現了一個「精品劇組」的強大號召力和對作品精益求精的責任心。讚許之外,大陸劇組應該從《想見你》對抗對抗盜版的這一優秀模式中吸取可用經驗,讓打壓盜版影視的手變得更加強大有力、靈活機動。
《想見你》以其別出心裁的選題和用心打磨的戲劇內核,在「鮮肉」「小花」當道的青春戀愛劇中脫穎而出。與許光漢、柯佳嬿等一批實力演員相互成就的同時,也向國際市場打出了臺灣偶像劇創新改革的成果招牌,在愈發震耳的「臺劇復興」口號聲裡,再次證明了本土劇種在反思中所迸發的新的生機。
文/伊聞鐸 張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