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亡人走後的第七天,俗稱頭七。
按迷信的說法,這天夜裡,亡魂會在牛頭馬面的陪同下,回到生前的家中看望親人,與人世作最後的告別。
據說這時候,亡魂還留有生前的記憶,有的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
《回魂夜》劇照
4月5日,貨車司機金德強以口服農藥的方式,經受腸穿肚爛的痛苦,給自己「窩窩囊囊」的一輩子畫上了句點。
五十而知天命。金師傅51歲,陽壽戛然而止。
按照「規範」的計算方式,去世當天為第一天。4月11日,頭七。
回魂之夜,金師傅回到滄州市金家莊村,看到自家小麥地裡的新墳,看到七十多歲的老母親,看到無依無靠的老婆孩子,必然會五味雜陳。
他曾在遺書裡寫過:我用我的死來喚醒領導對這個事情的重視。
喚醒了嗎?
午夜回魂,如果打開生前的手機,如果看到一份調查報告,不知他又會作何感想。
其實,看看就好,別在意。接下來在陰間生活,面對牛鬼蛇神,總要習慣這四個字——鬼話連篇。
二、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我還算懂一些調查報告是怎麼回事。
讀研時寫的畢業論文,關於電影《武訓傳》的一場批判運動。(武訓,清朝人,乞討幾十年辦義學,獲清廷嘉獎)
那是1951年,電影《武訓傳》引起軒然大波。領導認為,電影歌頌了改良主義、投降主義,是極其錯誤的。
一場批判運動由此開始,自上而下,如火如荼。
兩個月後,《武訓歷史調查記》在《人民日報》連載。
這篇報告洋洋灑灑四萬五千言,具有極強的真實感和說服力。它給武訓扣上了大流氓、大債主、大地主三頂帽子,起到了振聾發聵、一錘定音的效果。
根據資料,《武訓傳》的男主角趙丹最開始面對批判「把我打死也想不通」,但看過報告後,被裡面「鐵一般的事實」深深震撼,開始心服口服。
這次調查,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就是先有結論、再找材料——跟某句經典臺詞一樣,「先槍斃再調查,保證沒有一個冤假錯案」。
觀察陽間的一些調查報告,大抵如此。
調查組為當地部門。當地本就在輿論中心,本就已惹火燒身。都燒身了,躲,是條件反射,是生理反應。
尚未實施處罰行為、雙方無過激言行、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快速喝下、立即將其送往醫院、家屬對此無異議……
想想吧。結論是也必須是,與我無關。
2個月前,馬金瑜「家暴」事件轟動全國,對當地形象造成負面影響。當地發布的調查結果,概括四個字,查無此事。
再往前,有人舉報學術不端,被回應:已有明確結論,不再調查。
陽間的一些調查,大抵如此。
三、
那接下來呢?
死都死了,金師傅還是別去想了罷。
兩千塊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去了陰間,聽多了新鬼煩冤舊鬼哭,就知道這都算不得什麼。
魯迅不是早就寫了嗎?
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閒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閒人作「流言」的種子。至於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願。
徒手的請願也好,腸穿肚爛的請願也罷,別想了,別管了。死都死了,就解脫吧,就安息吧。
當然,如果能樂觀一點,還是含笑九泉吧。
要相信,今後、一部分人,抬頭看見北鬥星,心裡會想起金師傅。
繼續閱讀:獄裡獄外郭美美
女輔警的行車記錄儀
碼字不易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