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嚮往的一生之城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2020-12-22 新華網江蘇頻道

  這是9月25日拍攝的蘇州城區。(韓瑜慶 攝)

  新華社南京11月9日電(記者劉亢 張展鵬 楊丁淼)蘇州定慧寺初建於唐。相傳宋代文學家蘇軾常去寺中,與守欽禪師以禪相參、以詩相和,十分融洽。這位創製東坡肉的資深「老饕」應該無法預料,千年後定慧寺旁一家菜場竟引得無數人慕名而來。

  這就是雙塔市集。「一起逛菜場,從青蔥歲月到白髮蒼蒼」「再簡單的食物都有自己的靈魂」……走進菜場,各種文案彈幕般飛舞。除了賣菜,還有各種小吃點心,咖啡館、酒館、書店、花店、雜貨鋪一應俱全,甚至開設藝術作品展覽區。

  世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蘇州常住人口超過1550萬,半數以上為外來人口,改造菜市場是眾多重點民生項目之一。如何將「以人民為中心」理念貫穿城市建設全過程?怎樣從日常細微處入手讓市民的衣食住行獲得更多便利?怎樣求得「最大公約數」激發社會活力?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研一月有餘,在街頭巷尾尋找人間天堂讓人心儀所在。

  從居住到宜居: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菜場承載著對未來城市的想像,越是富有煙火氣的地方,越能感受到民間力量的勃勃生機

  有煙火氣息的事物總讓人心生暖意,牆角曬太陽的貓、街頭跳十字格的孩子、公園裡執手慢行的老夫妻,當然也少不了菜場的吆喝和討價還價聲。蘇州農貿市場很多,但近年來受超市、便利店、電商乃至流動商販夾擊,交易量日漸萎縮。

  「布局和配置不盡合理,盈利模式單一,面對競爭缺乏有效應對。」姑蘇區經濟和科技局副局長張杰說,基礎設施老化破損、功能分區不合理是傳統農貿市場的「通病」。以三元三村市場為例,作為典型的社區小型菜場,這些年買菜的人越來越少,經營戶隨之銳減,高峰時100多戶如今只剩下十幾戶。

  迎著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去為家人尋覓新鮮食材,本該是一天中的美好時刻。

  為了改善菜場環境、「匹配」買菜時的心情,姑蘇區2019年初啟動「規劃新建、改造升級、整治規範、業態提升、關停轉向」系統工程,按照每個菜場的特點,分類施策,讓其從內到外煥然一新。

  中央空調、新風系統、全自動檢測儀陸續到位,配置有機垃圾無害化就地處理房;新闢便民服務中心,引進修鞋、理髮、織補等「老行當」;用蘇式花窗、市井人物畫等點綴菜場,菜香中增添「文化味」,雙塔市集甚至搭起小舞臺,皮影戲、魔術等表演引人駐足。

  「逛菜場不再是大爺大媽的專利了。」雙塔市集蔬菜攤主何雲介紹,菜場早上4點半開門、晚上7點結束營業,改造後來買菜的年輕人明顯增多,如果算上閒逛和吃飯的遊客,一天下來總數遠遠超過老年人,「環境好、人氣旺,有時恍惚覺得自己是在景區工作。」

  包括姑蘇區在內,蘇州各地近年來陸續加大投入,推動菜場升級改造。「菜場有溫度,民生底色才有亮度。」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宋言奇說,菜場不僅保障基本民生,更承載著對未來城市的想像,越是富有煙火氣的地方,越能感受到民間力量的勃勃生機,「改造不僅是設施配套升級,也彰顯當地文化特色與人文關懷。」

  菜場升級、老舊小區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蘇州市市長李亞平說,蘇州在謀求高質量發展中尤其注重實現「人民生活的高質量」,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連續多年超過四分之三,近年來每年安排民生實事超過30項。

  蘇州2018年底建設用地總規模已達388萬畝,對照「2020年384萬畝」的既定目標,開發強度趨於極限。「寸土寸金」背景下,推進民生工程卻不遺餘力:

  「十三五」以來,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建設8.8萬套,超額完成江蘇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16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順利進行;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47.8張,比例居全省前列;累計投入逾5億元,新改建市政環衛公廁近1500座。

  蘇州多位地方黨政領導對記者提到,以往城市規劃側重生產性功能,現在更多考慮如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比如打造「十分鐘文化圈」「十分鐘體育健身圈」,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樂。

  許海英今年61歲,每天到社區免費開放的舞蹈房和姐妹們練舞,屋裡開著空調,軟木地板等設施齊全,旁邊有圖書館和健身房。她說舞伴們以前是工人或農民,沒想過老了能享用這樣的環境,「借用現在流行的話,我們是乘風破浪的婆婆!」

  「老蘇州」毛留娣比許海英還要大十幾歲,老伴去世後沒有收入來源,2018年被納入低保救助。

  老人最近特別開心,7月1日起蘇州再次提高各類社會救助標準,其中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每月995元提高至1045元,在江蘇省率先突破千元。「政府幫我們解決難題,生活在蘇州很幸福。」毛留娣說。

  今年受疫情影響,蘇州加大了對困難群體的扶持力度。3月至6月,每月物價補貼標準提高1倍發放,截至目前累計對18.29萬人次困難對象發放補貼4041.69萬元。對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就業,收入下降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城鄉居民,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富民增收是實現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徑,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截至2019年底,蘇州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6.86萬元和3.5萬元,年均增速均超過GDP增速。

  「十三五」以來年均新增就業1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均控制在2%以內。蘇州城鄉居民收入比連續多年穩定在2:1以內,是全國城鄉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

  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蘇州書店多,尤以誠品書店聲名遠揚。作為臺灣誠品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被打造成了一個集文化、表演、藝術、商業、觀光等跨界的創意平臺。2015年剛開業時,僅20天訪客突破百萬人次,即便當下實體書店受到網際網路衝擊,每天依然很多人前來品味書香。

  蘇州還是繼北京、上海之後,唯一同時擁有交響樂團、民族管弦樂團、芭蕾舞團的城市;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總數位居全國第一方陣,蘇州博物館成為全國8大優秀博物館中唯一的地級市博物館。

  粉牆灰瓦、飛簷翹角,玻璃窗外山巒環繞、綠竹挺拔、流水潺潺,作為貝聿銘大師獻給家鄉的心血之作,蘇州博物館新館建築本身就是一件珍貴藝術品。

  蘇州大學副教授林慧平從2011年起一直利用周末時間去蘇博當志願講解員,她說蘇博和蘇州園林、崑曲等一樣,成了蘇州人放鬆身心或招待外來親友的「標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蘇州生活很美好。」

  從白領到藍領:「新蘇州人」的心安處

  一面關愛「鋪天蓋地」的一線勞動者,另一面依舊加大力度招引「頂天立地」的高端人才

  因為諧音「我愛你」,5月20日被看作適合表白的日子。今年的這一天,蘇州發布《關於建設勞動者就業創業首選城市的工作意見》,宣布每年遴選1萬名「最美勞動者」,按技能提升拓展的培訓補貼標準給予每人同等獎勵,3年累計不超過1萬元。

  10月27日蘇州兌現了「諾言」,數百名普通勞動者作為一萬人的代表,身披綬帶接受表彰。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表示,廣大勞動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線、推動復工復產,為奪取「雙勝利」貢獻了寶貴力量,「要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讓蘇州大地上湧現出更多的『最美勞動者』。」

  今天的蘇州,每小時可以創造2.1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4000萬美元的進出口、新增49家市場主體。龐大的市場主體數量、飛快的運轉節奏,需要依靠無數外來務工者支撐。相關人士提出,過去各個城市的支持政策大多面向高精尖人才或外商,一線藍領工作者受關注度相對較少,蘇州的新舉措力度大、「有創意更顯誠意」。

  此心安處是吾鄉。為了給「新蘇州人」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蘇州計劃3年內籌集建設低租金、小戶型的政策性租賃住房10萬套(間);年內新建、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等40所,新增學位4.81萬個,確保符合條件的外來勞動者隨遷子女同等接受義務教育。

  19歲從技工學校畢業後,徐維貴就來到富士康集團鴻準精密模具(崑山)有限公司,從事模具和自動化設備的加工。9年刻苦磨鍊,在江蘇省首屆技能狀元大賽中勇奪單項第一名,之後又獲得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每個人都有發光出彩的機會。慶幸在蘇州開始職業生涯。」他說,蘇州很包容,他願意在這裡一直當「匠人」,用「工匠精神」去鼓舞帶動更多年輕人。

  近年來,崑山市錦溪鎮計家墩村引入文旅機構,進行整村改造,吸引了眾多青年前來創業,目前已聚集13家民宿,吸引近10萬的年遊客量,帶動當地150餘人就業。在民宿「溪地清舍」,記者不經意問起前臺幾位工作人員的家鄉,竟來自5個不同省份。他們笑言以前去大城市工作,現在來農村打工,感覺也很好,因為蘇州環境好、對外地人包容性強。

  一面關愛「鋪天蓋地」的一線勞動者,另一面依舊加大力度招引「頂天立地」的高端人才。7月,在第十二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首屆「蘇州科學家日」活動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和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阮長耿被授予了「蘇州科學家勳章」。

  作為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已連續舉辦12屆,引進、培養的國家級重大人才佔蘇州總量一半以上。今年蘇州還首次發布科技攻關「幹將鑄劍榜」榜單,邀請海內外頂尖人才「揭榜」,涉及項目33個,懸榜金額超過81億元。

  在蘇州採訪,記者走過高新區的學森路、景潤路,崑山的祖衝之路和杜克大道,尊重人才的氣息撲面而來。蘇州求賢若渴,以最新啟動的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項目為例,規劃投入200億元,打造材料領域的國家實驗室,預計5年內還需要1000名以上高端創新人才。

  蘇州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以開放而興、因開放而盛,「新蘇州人」自然還包括世界各地的就業創業者。目前蘇州已集聚外資企業超1.7萬家,世界500強中153個投資400多家企業,常住外籍人口超過2萬人。2016年起蘇州連續入選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2019年再次成為中國大陸最宜居城市。

  品嘗外脆裡嫩的德式豬肘、小麥香醇的黑啤,還有種類繁多、鮮香味美的香腸,鄰桌坐著三三兩兩的德國人,這樣的「畫風」在太倉很尋常。太倉是蘇州的縣級市之一,春秋時期吳王在此設立糧倉,「天下糧倉」由此得名,但如今「德企之鄉」的名頭更響。

  落戶企業累計逾350家,年工業產值超500億元,畝均產值、利潤、稅收分別達1400萬元、150萬元和110萬元——這是德國企業在太倉的最新成績單。在中國已生活22年的太倉德國中心董事總經理馬悌思認為,政府「點對點」的服務系統,「上海下一站」的地理優勢,吸引德企源源不斷入駐,當然還有「很德國」的生活氛圍。自2006年開始,太倉每年舉辦德國啤酒節,既提供原汁原味的啤酒,還有濃鬱風情的文娛表演。

  舒心的營商環境、美味的食物,日本企業參天製藥蘇州工廠負責人杜春穎同樣被這兩樣東西打動。參天是全球知名眼科專業製藥公司,今年初決定繼續增資蘇州。杜春穎說公司地處工業園區,本就以營商環境好著稱,更吸引她這個「北京大妞」的是,蘇州雖是地級市,新光天地、久光百貨、永旺超市等一線品牌都有,包括在日本很有名的山崎麵包,「這個城市每天都在變化,非常吸引人。」

  「星巴克指數」是反映一個地區經濟活力和投資環境的重要指標。蘇州有近200家星巴克門店,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今年2月13日,蘇州工業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上海星巴克咖啡經營有限公司的感謝信。星巴克在園區有55家門店,審核進度差距大,導致整體復工緩慢。園區相關部門接到訴求後,迅速研究合理方案,當天解決了問題。今年3月,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入駐崑山,一期投資1.3億美元。這個集咖啡烘焙、智能化倉儲物流於一體的產業園是星巴克在美國本土外最大的一項生產性投資。

  來自美國的內森在蘇州生活了近10年,目前在一所中學擔任外籍教師。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他,給自己起的中文名叫「蘇平」,給妻子、孩子也起了以蘇為姓的名字。他注意到,疫情期間蘇州的信息通報,提供英語、日語、韓語等各種版本,儘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外籍公民,「在這樣的城市,安全、安心。」

  蘇州有座虎丘塔,斜斜地聳立了千年;蘇州有棟國金中心,高聳雲霄450米。一座城市,兩處登頂,可感受古韻今風。同樣,一座城市,不同省份甚至不同國家的人,也可看到別樣風景。

  從健身到健心:「全周期」鍛造城市韌性

  讓所有群體最大限度地分享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成果,才能增加歸屬感與認同感

  城市作為人類文明和社會經濟的載體,在不同的時代,總會面臨不同的機遇和挑戰。疫情讓人們重新思考,如何讓城市更加健康安全?

  健康是民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蘇州近年來著力提升醫療資源數量和質量,至2019年全市人均期望壽命為83.82歲,比2015年提高0.95歲,登記註冊的衛生機構、實際開放床位等均有明顯增長。但面臨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仍然暴露出公共服務、社區建設等方面的不足。

  「當前城市建設的短板在健康、安全和基層民生保障,也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說。

  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反映出城市空間布局是否合理、組織動員是否順暢,還有經歷危機後能否儘快恢復正常秩序,這些「韌性指標」在未來城市規劃中需得到更多體現。

  新冠肺炎疫情讓韌性城市話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韌性」以往體現在洪水、乾旱、地震等自然災害領域,缺少對傳染病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研究和規劃。

  相關人士認為,未來既要周密布局基礎設施、物資儲備等「硬資源」,更要悉心培育公民科學素養、社區組織動員等「軟實力」。

  蘇州在補強衛生設施上有「大動作」。市太湖新城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立醫院康復醫療中心等6個項目近日集中開工建設,總投資近80億元。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主任譚穎表示,蘇州是江蘇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創新策源地,希望以此次開工為新契機,提升衛生服務和管理質量,建設「現代化區域衛生健康新高地」。

  蘇州常住人口有自身素質高、收入水平高、需求層次高的「三高」特點,市民的需求不僅是「能獲得」,還要求「能選擇」。按計劃,「十四五」時期蘇州三級醫院數量將再增長50%、三甲醫院新增10家。

  記者採訪了解到,從「十四五」開始,蘇州關於城市基礎設施、交通通信、食品物資等要素的建設規劃,不僅考慮到城市日常生活的需求供給關係,更考慮在重大突發事件下各種資源的承載力。特別要藉助大數據技術進行評估分析,判斷是否存在供給缺口或冗餘,保障重大風險災害時期的正常生活。

  除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同樣不能忽視。一項名為「全民健心」的工程正在張家港市鋪開。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掩映在綠樹叢中,這裡建成了社會心理科普館,開通了全民健心雲平臺,成立了心理志願服務孵化中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心理服務生態系統,也是當地市民心中的「開心驛站」。

  以張家港為代表,蘇州探索實現全民健身到「健心」。作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城市,制定《蘇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提出到2021年,依託縣級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等,規範設置心理諮詢室或社會工作室,統一標識、統一流程,建成率達100%;還將建立社會心理專業人才、社會心理諮詢人員、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等四類人才庫,有條件的地區可設立心理健康科普體驗館。

  王禹是蘇州市衛生健康委應急與後勤管理處處長,1991年畢業後一直堅守醫衛戰線,在「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中,均全程參與了防治工作。他說從這麼多年一線經歷看,全方位提升城市韌性、更從容應對各類危機,需要提升群眾的科學素養,並且進一步涵養成熟的民眾心態。

  多位相關人士都提到,讓所有群體最大限度地分享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成果,才能增加歸屬感與認同感,從而更好建立共同抗擊風險的情感聯結,增強社會組織動員能力。

  在共建共享上,蘇州各地一直積極探索:高新區楓橋街道絕大多數為外來人口,基層治理壓力大。街道開發出以「住楓橋」App為核心的智慧服務模式,將工作人員、服務、職責下移至社區,通過網格化治理和信息化管理,減少群眾辦事環節,提高服務效率。

  姑蘇區既是中心城區也是老城區,面臨社會治理「老大難」(基礎設施老、服務壓力大、基層治理難)的困境。在成功創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基礎上,2019年開展美好社區創建,提出「整潔一點、有趣一點、便利一點、溫馨一點、安全一點」,量化民生訴求,儘可能創造更加宜居的環境。

  相城區搭建民主協商平臺,調動群眾主動參與社區治理,體現「我的事情我做主」。近日,一場關於日間照料中心建設事宜的會議在相城區馮夢龍村舉行。「建日間照料中心想法好。但好事要辦好,得有專人管。」「中心準備提供哪些設施和服務,是否涉及定價,還有安全問題,都要考慮周全」……小小方桌旁圍坐著20多位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討論。

  馮夢龍村村書記董明明介紹,村裡挖掘《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中的法治內涵和元素,創新村民議事、黨員評事、律師詢事、法官斷事「四事」工作法。「農村新問題多,決策實施前充分聽取村民意見,好好商量,基本上問題都好解決。」今年以來,村莊防疫封路設卡、保潔考核辦法、民宿農家樂補貼政策等都在共同協商下順利推進。

  馮夢龍61歲時從蘇州出發,走了半年多時間才到福建壽寧,成為一名「花甲縣令」。雖然壽寧非常偏遠,但馮夢龍非常高興,因為可以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

  「我們傳承馮夢龍精神,就是要更好地為民謀福。」董明明說。

  相城位於陽澄湖畔,2500多年前伍子胥曾在此「相土嘗水」選擇城址。城市面貌雖然日新月異,但不變的是老百姓生活怡然自得。對於所有新老蘇州人來說,蘇州就是「相中之城」。

  時值深秋,滿城桂花香正在淡去,銀杏開始了一年中最華麗的篇章。定慧寺門前兩株古銀杏,枝葉茂盛,一身金黃,微風吹過,落葉紛飛,這是蘇州金秋的標誌景觀。

  秋後的蘇州更成了「月臺花榭,瑣窗朱戶」的姑蘇。住在詩畫裡的蘇州亦有市井煙火,「布衣暖,菜飯飽」,還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這種逍遙愜意成就了屬於這座城的人居格調。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經千年歲月沉澱而出的城市性情和生活美學,讓蘇州成為世人嚮往的一生之城。

相關焦點

  • 桃源溪農家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穿過繁茂的樹林,跨過潺潺小溪,就到了做飯的地方,很多小夥伴已經到了,正在如火如荼洗菜擇菜切菜刷鍋生火,其實很多人都只是萍水相逢或者有過幾面之緣甚至是素不相識,但大家配合默契,
  • 汪曾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說他一生,吃出胸懷,喝出豪情,玩出童心,樂出了境界,活成了隨性,自然,通透的一生。吃: 品人間至味,容天下之事汪曾祺的第一嗜好是吃。布裡亞·薩瓦蘭說:"告訴我你平時吃什麼,我就能說出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 王寶榮:「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毋庸置疑,這八個字是這一對剛剛經歷了喪子之痛的年輕夫婦,在一次民事訴訟中對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評價。帶著這份熱愛,即便是身居法臺,神聖莊嚴,她卻用最質樸的方式將溫暖帶給無助、彷徨的人們。2011到2020,九年,在莊嚴的法臺上、在保障副中心建設的事業中、在全面建設法治社會的徵途上,王寶榮的最美芳華一直在奮鬥中彰顯風採。她的身上,女性獨有的柔和之外,還有著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新時代精神。
  • 汪曾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汪老將美食這樣一件最具煙火氣又博大精深的樂事作為一生所愛,既能填飽肚子,獲得味蕾享受;又能以小見大,窺見一個地域的風土人情和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首先是敢吃。品鑑四海美食不僅先得走遍大江南北,還要時刻保持好奇和勇氣。
  • 「好書推薦」「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評《流動攤販與中國...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評《流動攤販與中國近代城市社會》好書推薦★★★★★「三十六行第一行,阿儂小本也經商。攤頭慣賣家常品,豆腐生薑韭菜黃」,這是《漢口竹枝詞》中的一首,道盡了流動攤販的生存之術,也道出了其與市民生活的息息相關。而引用這首詩的學術專著《流動攤販與中國近代城市社會》,出自三峽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胡俊修之手。
  • 全國最宜居城市:「天府之國」四川成都,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全國最宜居城市:「天府之國」四川成都,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成都,別稱「蓉城、錦城」,四川省的省會,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土地平坦,物產豐富,農業發達,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古代蜀國文明的發祥地,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蹟等名勝古蹟,是中國有名的旅遊城市,據說是「來了就不想去的地方
  • 12個關於煙火氣的美好句子,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1.喜歡一到飯點就能看見炊煙升起似人間仙境的山村,我不愛汽車尾氣,不愛喇叭轟鳴,我偏愛蟬鳴,也愛孩童奔跑嬉笑的玩鬧聲,我愛煙火氣,愛糖炒慄子和烤地瓜,我愛冬天的浪漫,我想慢慢悠悠過完一生。I like a mountain village where smoke rises like a fairyland.
  • 蘇州:世人嚮往的一生之城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這是9月25日拍攝的蘇州城區。本報記者韓瑜慶攝  蘇州定慧寺初建於唐。  世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蘇州常住人口超過1550萬,半數以上為外來人口,改造菜市場是眾多重點民生項目之一。如何將「以人民為中心」理念貫穿城市建設全過程?怎樣從日常細微處入手讓市民的衣食住行獲得更多便利?怎樣求得「最大公約數」激發社會活力?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研一月有餘,在街頭巷尾尋找人間天堂讓人心儀所在。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你有多久,沒好好吃過一頓飯了?
    做夢的時候,依稀記得兒時的村莊,最喜歡的就是炊煙嫋嫋的時候,伴著飯菜的香氣,自己回家的腳步也變得快很多。歲月是一場獨行,遠離了故鄉,也遠離了炊煙,甚至於已經好久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了。二、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在我還屬於村莊的那個時候,早晨總是被炊煙的氣味叫醒,放學的時候隔著山谷就能看到自家的院子裡嫋嫋升起的煙火氣,心中總是止不住的喜悅。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 最愛的,還是這人間煙火氣!
    地攤經濟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小商品城、茂業商業、南寧百貨、銀都股份等概念股漲停,特別是光速推出「擺攤神車」的五菱汽車,股價都一度暴漲超120%。 由地攤經濟帶來的便捷和人情溫暖,是人間珍貴的質樸溫柔,也是最撫凡人心的煙火生機!
  • 二十年的午火運,「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認為,「不管是現在遇到挫折後恢復就業,還是正常經濟狀況下,『地攤經濟』能夠把社會最脆弱群體吸納到勞動力市場。」「地攤經濟」對「夜經濟」有重大意義,是「夜經濟」中最具煙火氣(未)的一部分。
  • 泰安北新夜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地攤經濟」徹底火了!
    就到泰安最大的、最具人間煙火氣的北新夜市吧,能讓你品嘗到正宗的泰安特色美食,物美價廉味道好,吃完後保證讓你記住泰安,愛上泰安!朋友小聚你對泰安北新夜市有什麼看法?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而夜市,就是最能感受濃重的煙火氣的地方。       夜間,忙碌的一天到了尾聲,邀上三五好友,吃吃逛逛,聊聊生活中的小事,或是找一處小攤,點上幾碟小菜,一點燒烤,兩瓶啤酒。肆意說笑,暫忘煩惱。這大概就是最愜意的事情了吧。       其實你說夜市的小吃真的就格外好吃嗎?也未必見得。
  • 最是人間煙火氣——讀汪曾祺
    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或時有佳興,伸紙畫芳春。草花隨目見,魚鳥略似真。唯求俗可耐,罕計故為新。只可自怡 悅,不堪持贈君。君若亦喜歡,攜歸盡一樽。」我們總能從汪老的文章裡讀出一種親切、一種溫馨,這是來源於何處呢?汪老自己給了我們解答。「唯求俗可耐,寧計故 為新。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如何能像汪曾祺一樣體會到世間真情呢?耐俗而已。
  • 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神仙句子
    人閒車馬慢路遙星亦辭GOOD NIGHT    1.山河遠闊,人間煙火   5.詩人偏愛詩和遠方,而我偏愛你和人間煙火。   6.你身上有好聞的煙火氣,我也因此愛上人間。   7.爸爸媽媽的碎碎念念,溫暖了我的歲歲年年。   8.你說,我們就山居於此吧,胭脂用盡時,桃花就開了。   9.想要一個黃昏,正在落下的夕陽,遠處可見嫋嫋升起的炊煙。
  • 千萬網友被暖到: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我記得小時候的冬天特別不愛起床,爸爸會在灶坑前把我的棉褲烤的熱乎乎的再給我穿 小痞子與胖次狂魔:有段時間神經衰弱整晚整晚睡不著覺 後來找到燒木頭的白噪音 噼啪噼啪的 心裡就很暖和很舒服 那半年都是靠這個過來的 現在看到這個眼睛就慢慢溼了 果然人間煙火氣
  • 人間煙火氣,最有詩意
    這人間最嫋繞繽紛、最至繁至簡的,是煙火氣;這人間最深入人心、最難捨難分的,是煙火氣。煙火氣,人間最綿長的滋味。充滿煙火氣的生活,才是最詩意的生活……有一種煙火氣,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日常。——馬致遠《夜行船》有一種煙火氣,是只為美食而生的信仰,對美食趨之若鶩的生活態度。蘇軾一生坎坷,貶謫不斷,每到一處貶謫之地,他都能發現當地獨特的美食。憑著對美食的熱愛,他的生活坎坷卻自得。愛美食的人,也會把生活過成一首詩。
  • 朗誦:秋日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喜愛秋,迷戀秋,不單單因為秋色迷人,秋景如畫,秋韻依依,秋高氣爽,更因為秋日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到了秋天,隨意到田間地頭走走,就會看到碩果纍纍,豐收在即。肥沃的土地上,金燦燦的稻穀、紅彤彤的高粱,在田地裡迎風起舞。飽滿的玉米,挺直了脊梁,精神抖擻,更有豐盈充實的紅薯和花生,悄無聲息在泥土裡醞釀甘甜,等待採收。
  • 志邦家居:志邦廚櫃在"人間煙火氣"中撫慰人心
    志邦家居:志邦廚櫃在"人間煙火氣"中撫慰人心 來源:財訊網 • 2020-12-21 13:25:06 對於愛生活
  •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只有完美的心態,沒有完美的人生;有缺憾才叫現實,無缺憾那是一場黃粱美夢。有過喜悅、有過傷悲,才讓人生變得成熟;有過歡笑、有過淚水,才讓人生變得豐盈;有過失敗、有過成功,才讓人生變得堅強;有過落寞、有過希冀,才讓人生變得充滿憧憬。當我們洗盡鉛華,才深深懂得:喜怒哀樂,原本就是生命的交響曲。只是,初聞不知曲中意;如今,再聽已是曲中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