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由海爾冰箱主導制定的IEC國際保鮮標準正式發布,「羊毛片」測試法更是為全球冰箱業統一「度量衡」。那麼,基於食材保鮮效果這一全新評價維度,海爾冰箱又將如何驗證呢?
12月28日,查幹湖冬捕節上,海爾冰箱同步啟動了胖頭魚封鮮儀式,將以「魚肉緊實不脫刺」的儲鮮目標驗證IEC國際保鮮標準的領先性。
以胖頭魚挑戰恆溫鮮凍 海爾冰箱驗證「魚肉緊實不脫刺」
相較於冷藏保鮮,冷凍室的保鮮效果卻經常被消費者忽略。根據《中國家庭健康膳食存儲白皮書》顯示,「食物反覆冷凍」、「軟冷凍當冷凍用」、「保鮮只跟溫溼度有關」等是最常見的幾大誤區。在這種錯誤認知下,魚肉鬆散、魚眼凹陷,甚至魚鱗脫落其實都是不新鮮的體現。
魚肉怎麼存才新鮮?海爾冰箱在12月28日以胖頭魚封鮮活動進行驗證。在查幹湖冬捕儀式上,海爾將新鮮捕撈的胖頭魚放入全空間保鮮冰箱的冷凍室,並在星級大廚、當地漁民以及體驗雲眾播線上觀眾的見證下,進行了現場封鮮。
據悉,封鮮的冰箱為海爾全空間保鮮系列冰箱,可以實現凍肉存30天仍一級鮮度的效果。而在冷凍10天之後,用戶可以在終端門店現場解鮮,通過對比和烹飪,直觀驗證是否達到了「魚肉緊實不脫刺」的鮮凍效果。
從製冷溫度到實際保鮮效果 海爾冰箱改變評價維度
實際上,以胖頭魚驗證恆溫鮮凍並非海爾冰箱的首次嘗試。今年7月,海爾冰箱就曾開啟過15天健康保鮮大挑戰,通過15天不間斷直播,果蔬、肉類等食材的每秒變化完整呈現,以失水率這一數據變化驗證了自身的一級健康保鮮實力。
從健康保鮮挑戰到主導制定IEC國際保鮮標準,海爾冰箱標準領先的背後是科技的持續引領。截至2018年,海爾全空間保鮮科技的專利申請量已達140項,更助力海爾冰箱獲得了行業首個「中國專利金獎」,開啟保鮮新時代。
在健康飲食浪潮下,海爾冰箱在科技創新、標準創新兩方面持續發力。可以預見,海爾冰箱在引領行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為用戶創造更加智能、美好的健康飲食體驗。
原文轉自: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