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必去的66個遠方

2021-01-18 騰訊網

最藏族 最西藏

和藏族同胞互動交流

布達拉宮·神來神往的聖殿

松贊幹布用生命中一半的時間蕩平吐蕃,用另一半時間建築輝煌的宮殿和寺廟。公元641年,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為公主建造了布達拉宮。被譽為世界十大土建築之一。佔地總面積36萬餘平方米,主樓高117米。一腳跨進五世達賴的靈塔殿的門檻,就被「鎮」住了:十餘米高的靈塔,外面全由金子包裹,金子是用噸為單位計算而不是克。三百噸金子加上二十五萬顆寶石。這哪裡是什麼靈塔,簡直就是一座金山!

遊走於金碧輝煌的佛殿,靈塔,寢宮,迴廊之間,燈光渺渺,窗幃低垂,酥油的味道四處瀰漫,整個好象落入了一個晦暗古老的夢境,又不由自主地迷失在那些經書,佛像,壁畫和遙遠的傳說中。眩目的宮牆層層疊疊高聳如雲,蔚藍天空,鎏金屋頂,黑色經幢,各種鮮豔莊嚴組合。

在布達拉宮的金碧輝煌之中,我看到了一個民族的信仰的力量。你的博大,你的精髓,讓我淨化了靈魂,洗滌了心中的煩惱與憂怨!

2

大昭寺·墟誠的一生膜拜

藏語是經堂,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是拉薩最古老的寺廟,至今仍然是整個藏區地位崇高的中心寺。世上只有3尊釋迦牟尼等身佛像,這三尊佛像中,大昭寺裡以12歲時釋迦牟尼身為皇子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

「覺康」佛殿,佛堂為密閉院落式,被西藏的佛教信徒奉仰為世界的中心,乃至宇宙的中心。這裡是充溢著酥油味的神像世界。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去拉薩沒去大昭寺就等於沒去拉薩」之說。

3

八廓街·時光年輪的市井

過去只是單一地圍繞著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把它稱作「聖路」。如今是一條充滿民族特色的購物長廊。是一整片舊的、有著濃鬱藏族生活氣息的城區。八廓街是拉薩乃至整個藏區人文景觀的縮影,也是西藏民族文化的「百科全書」。它的一切都在默默述說著拉薩的歷史。

4

拉薩老城·巷子中的拉薩故事

以大昭寺為核心、八廓街為環線的老城區,方圓1平方公裡,總佔地面積超過兩萬平方米。從這條街道叉網狀輻射出35條小街巷。那一片舊式的、有著濃鬱藏族生活氣息的街區。每天來自西藏各地的購物者及海內外旅遊者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漫步拉薩古城,鱗次櫛比的藏族建築風格鮮明,八廓街古轉經道上桑煙嫋嫋、人流如織、店鋪林立,使人在古老與現代的交融中感受到,八廓街早已成為西藏人通向現代文明的大道。

5

小昭寺·安靜的凡問生活

又名上密院,藏語叫「居堆巴扎倉」,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宗最高學府之一。寺內供有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及眾多的佛像和唐卡等。廊道,廊壁上遍繪無量壽佛像。頂層是漢式金瓦,金光閃閃,凌空摩天,拉薩各個方位均能看到,蔚為壯觀這是格魯派僧人研讀佛經頗有成績的喇嘛進一步深造、修習密乘的地方,上密院堪布兼任小昭寺主持。

6

羅布林卡·寶貝的絢麗花園

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俗稱拉薩的頤和園。園林始建於七世達賴喇嘛時期。全園佔地36萬平方米,建築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和達丹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蹟最多的園林。

每逢藏族的雪頓節,當地人在載歌載舞之後,都要來羅布林卡遊覽,藏族人稱為「逛林卡」。

7

拉薩博物館·盪氣迴腸老時光

西藏博物館有豐富的館藏珍品,史前文化遺物,多種質地和造型的佛、菩薩人物造像,歷代蘸金粉、銀粉、珊瑚粉等手寫的藏文典籍,五彩紛呈的唐卡畫,各種樂器、法器,手工藝品,陶器等等。「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國家一級博物館」之一。

2009年7月1日起西藏博物館永久性向市民免費開放了。通過親身體驗和感受,達到「得至美而遊乎至樂」的最高境界。

8

哲蚌寺·聲威顯赫全世界的最大寺

建於公元1416年,該寺僧眾近一萬人,供殿輪廓逐步升高,殿宇相接,群樓聳峙,規模宏大;寺供有二世、三世、四世達賴喇嘛的銀質靈塔。與氣勢恢弘、法度嚴謹的布達拉宮相比,我更喜歡哲蚌寺的散漫、安逸,它更像一方隱士,胸懷智慧卻舉止不羈。

寺廟沿山勢逐層而建,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寺內有7個札倉,也就是七個學院。進入寺廟就像是進入了一座年代久遠的古城鎮一樣。

哲蚌寺是一個一定要來的地方,它的那份寧靜,那份悠然,那份從容,是哪裡都比不上的。我在心裡,它不是一個寺院,更感覺像一個安靜的小村落,裡面的每個人都和平相處,面帶微笑,心存善念。

9

色拉寺·六個世紀的辯經聲

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明永樂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絳欽卻傑興建,成於宣德九年(1434)。寺內有結巴、麥巴、阿巴三札倉(經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餘人。寺內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工藝品,如釋迦益西從北京返藏時帶回的皇帝御賜的佛經、佛像、法器、僧衣、綺帛、金銀器等。

辯經(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5:00):通過辯經考驗僧人對佛學的理解,聆聽辯經、不在乎說什麼,已經成為了色拉寺的一道風景。

10

扎基寺·朝陽中的財神傳說

西藏歷史最悠久的財神廟,該寺為吉祥天母本尊-扎基拉姆佛殿,香火旺盛,有修為的僧人為客人抹頂賜福及貴重禮品開光。吉祥天女,大威德金剛就屬於出世間護法神,表示已經脫離了輪迴之苦,屬於高等級神靈。而世間護法神則與眾生仍有塵緣,因此很多時候會幻化人形,與眾生接觸,扎基女神就屬於此類神靈,並且特別靈驗。很多藏、漢族人每逢周三都到這裡桑煨拜佛。

扎基寺不收門票,自由出入。

11

直貢梯寺·頌經和索高

直貢噶舉派的中心寺院,公元1179年直貢巴 仁欽白所建,立於懸崖峻岭之間,非常壯觀,一座連著一座有很多的直貢噶舉派寺院,寺廟現有僧人300餘人。山澗深處有德忠寺,為著名的尼姑修行地。

直貢梯寺有著全藏最有名的天葬臺。直貢梯寺背側的山上就是直貢壇城。因而,許多人不遠千裡送死者來此天葬。天葬臺周圍掛滿五色風馬,有風吹過,風馬迎風招展、烈烈抖擻。似低吟似嗚咽更似竊竊私語。距天葬臺不遠有6座直貢活佛靈塔,靈塔周圍堆砌著為超度亡靈而石刻的經版,逝者的姿態以這種靜默方式得以延續存在。

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個天葬臺一個是印度的斯哇採天葬臺,另一個就是直貢寺天葬臺。

12

天葬臺·冥想尋找靈魂歸宿

很多人不遠千裡送死者來這裡天葬。天葬臺很大,周圍掛滿了五色風馬,離天葬臺不遠的6座佛塔是直貢活佛的靈塔,還有許多刻有經文的小石片,是人們為超度亡靈而刻寫的。

天葬臺的一方還有經塔,裡面有許多珍寶,這是覺巴時期建造的,它象徵著天葬臺的悠久和高貴。

如能在此天葬,死後可不進地獄,有觀音菩薩引入天界。

天葬一般是可以看的,只是不能拍照。天葬一般凌晨開始,由死者的親人背屍體上山到天葬臺前,經天葬師檢查後,屍體固定好,然後下刀,把骨肉和糌粑混好,就等禿鷹飛下來吃,天亮前儀式完成,就是天亮前屍體被禿鷹吃光。

13

德仲溫泉·人間的瑤池

傳說德仲溫泉是蓮花生大師開過光的溫泉,頗能治病養生。尤其是在夜裡,泡著溫泉賞著繁星,間或喝一口醇美的青稞酒,天上神仙也不過如此了。

一個溫泉被分成上下兩半,男泉在上,女泉在下,中間是一道石片砌成的牆,水溫42度,兼具多種療效,是「世界第一神泉」。

14

甘丹寺·旺波日山上的學院

由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士親自創立於1409年。它是格魯派中最早的一座寺院,所以是整個格魯派傳承的祖庭。是宗喀巴大師當年生活之地,也是他圓寂之處。藏族的孩子想進甘丹寺當僧人,就像我們考北大或清華一樣困難。最有意思的是可以去僧人的課堂上旁聽。

寺廟建築有措慶大殿、夏孜扎倉、強孜扎倉,以及斯赤康、赤多康、斯東康等主殿。有靈塔96座,其中宗喀巴靈塔最為精湛,用厚金皮包裹,並鑲嵌了大量珠寶和稀世珍品,更加金碧輝煌。

15

羊八井·寒冷高原裡的溫泉

距離拉薩91公裡,海拔4300米,地熱田面積17.1平方公裡,溫泉、熱泉、沸泉、噴汽孔、熱池、熱爆炸穴星羅棋布。放眼望去,羊八井熱田籠罩在一片熱霧之中,20幾個熱井在怒吼,乳白色的氣水混合物衝出一個個井口,好像是一朵朵盛開的玉蘭花。接著,它從藍天上飄灑下來,形成一片熱雨,傾瀉在大地上,整個大地熱氣瀰漫。

在眾多的雪山環抱中沐浴,我感到自己離佛很近,很近……唐古拉山脈就在不遠處的地方,我都能看到她,這一切象是夢境,象是畫境,太美了!就讓我融入這山水間吧,永不要醒來,這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我要去的地方。

16

豔遇瑪吉阿米·那人、那酒、那情

逛八角街累了,我躲進一家叫做「瑪吉阿米」的酒吧。它曾經卻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與情人幽會的地方;據說他是西藏歷史上最浪漫、最有個性的達賴喇嘛。他為她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在那東方山頂》的情詩,「在那東方高高的山頂,升起一輪皎潔的月亮,瑪吉阿米美麗而醉人的容顏,時時蕩漾在我的心房!」其實愛一個人不是為了佔有她,而是要讓她在自由中體會到和你在一起的幸福。適量的陽光可以使人們感到溫暖,而過量的陽光卻會讓人們曬傷。

濃鬱的酥油茶,淡淡的土豆泥,陳釀的青稞酒,縹緲的藏族音樂,把整個餐廳籠罩在幽暗與燦爛之間。

17

尼洋河·我的思念在遠方

尼洋河也發源於海撥5020米的米拉雪山,流經工布江達縣、林芝;最後在另一個方向匯入雅魯藏布江。尼洋河之美,美在它的水色。那個清澈,那個翡翠般的綠,那個飛濺的潔白的浪花。清澈、翠綠、潔白,用了一個詞:飛花碎玉。哦,飛花碎玉的尼洋河。

美麗的尼洋河,……旱季來臨,你輕輕流淌,雨季時波濤滾滾,你流向遠方……

18

巴松措湖·天使流下的一滴淚

(藏語意為「三巖三湖」)完全被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所包圍。山上白雪皚皚,山下植被茂密,巴松措長約18公裡,湖面面積28平方公裡,最深處達120米,湖的形狀如鑲嵌在高山峽谷中的一輪新月,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沙鷗、白鶴浮遊湖面,湖水透明可見遊魚如織,情趣盎然。

19

卡定神山天佛瀑布·世界屋脊上的原生態博物園

「林芝----西藏的江南;卡定----林芝的仙境!」溝內,林木參天,雲霧繚繞。 沿著林間小路前行,伴隨的是由遠及近的潺潺水聲,在霧水中迎風搖曳的朵朵野花,還有在西藏其它地方不曾見得的細巧的竹林。「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峽谷兩側山高崖陡,疊嶂起伏,蒼松巨柏遍布山崖。山崖200多米落差的瀑布由天而降,神奇的是瀑布水中天然形成的一尊大佛時隱時現,天佛瀑布由此而此得名,更為奇特的是陡立的崖壁上天然形成了觀音、女神、男護法神、如來、喇嘛、神燈(酥油燈)、神鷹以及「佛」字、六字真言等藏漢文字,等十多處佛教景觀,有如浮雕,有如卷畫,惟妙惟肖。

20

巨柏園·靈魂深處的撼動

有「世界巨柏王」之稱巨柏林,散布生長著數百棵千年古柏,面積約20萬平方米。園林平均樹高44米,平均直徑1.58米,最大的巨柏樹被譽為「中國柏科之最」,樹高57米,直徑5.8米,需12個成年人合圍才能抱住它,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

21

色季拉山·上帝打翻了調色板

旭日東升,西域霞光萬道。登色季拉山,豪情萬丈。賞雪域風光,白色逶迤皚皚。山頂風聲獅吼,經幡獵豔妖嬈。山下風和日麗,祥雲瑞懸高罩。冬陽如毯,披覆大地金光。青藏高原,地球之巔。巍峨山脈磅礴,誰與爭雄?蕭瑟深秋落葉飄,層林盡染橙色滿枝頭。盈月夜色蒼穹,灑下清輝羽幔。樹影斑駁連綿,橫亙山脈片片。飽食奇景,壯懷激烈,嘆天下遊人盡興往!

22

南迦巴瓦·雲霧中的冰雪神山

「南迦巴瓦」藏語意為「直刺藍天的戰矛」意為「雷電如火燃燒」,可見南迦巴瓦峰的剛烈。主峰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譽。

遠眺南迦巴瓦時,他會讓浮雲遮了你的雙眼;近觀時,他 5000 米以上的相對高度幾乎不讓任何人得償所願。他在人間矗立,卻極少有人可以和他相見。他在雲中深藏,卻和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骨肉相連,休戚與共。

23

天然氧吧·魯朗林海

海拔3700米,是一片狹長的高原山地,長約15公裡,平均寬約1公裡。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雲杉和松樹組成「魯朗林海」;中間的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野花怒放盛開;頗具林區特色的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及農牧民的村寨星羅棋布、錯落有致,勾畫了一幅恬靜、優美的「山居圖」。

魯朗墨脫石鍋雞——石鍋是從墨脫縣境內通過人力背運過來的礦石鑿磨而成,除了石鍋,燉土藏雞的配料還有林芝的各種菌類、貝母、手掌參等,性極保健,屬滋補極品。

24

帕隆藏布江·行走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是雅魯藏布江主要支流之一,也是一條世界級大峽谷,平均深度相當於1.67個重疊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峽谷內江狹山陡,江水湍急,險灘接連不斷,疊水和瀑布隨處可見。峽谷兩側,原始森林密布,河谷叢林,翠綠青蔥,帕隆藏布江與易貢藏布江兩江交匯處,那鬼斧神工、潑墨山水。

25

雅魯藏布江·天界上流動的聖河

意為「從最高頂峰上流下來的水」。全長2900公裡(我國境內長為2057公裡),河床海拔平均在三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魯藏布大峽谷深藏在西藏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脈的東段,世界第一大峽谷,長達496.3公裡,最深處達到5382米。壯美、雄奇、秀麗、險峻、夢幻、驚豔……在不久前的一次選美中國活動中,這裡一下子就拔了三個頭籌: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第一名南迦巴瓦;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第一名雅魯藏布江峽谷;中國最美的六大瀑布第一名藏布巴東瀑布群。

26

墨脫·天堂隔壁的孤島

墨脫位於西藏東南角,地處雅魯藏布江下遊,面積30550平方公裡,森林面積3200萬畝,總人口0.92萬。墨脫意為「隱秘的蓮花」,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境內的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墨脫平均海拔1200米,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西藏高原,它的周圍砌著高聳的雪山,切斷了它的視野,並把它降到了井底。

墨脫是中國大陸2100多個行政建制縣中,至今唯一一個不通公路也不通郵的地方。人力背夫是這裡唯一的運輸方式;當地人過著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原始生活。

因為地勢隱蔽,墨脫被稱為「隱藏在雲霧、雪山、密林中的人間絕域」、「地球上的最後秘境」。去墨脫,必須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自己的雙腳長途跋涉、步步丈量。

27

米堆冰川·桃花源裡的天體營

中國的最美冰川,這一個雪藏深山的精靈;零距離觸摸那高達七八百米從天而下的冰瀑布,氣勢宏偉,實屬世間少見,由衷地讚嘆著大自然的造化。行進在那巍峨峻峭的大山之間,那鬼斧神工、潑墨山水,那冰川絕壁、雪山雲霧,每每令人驚嘆不已!雪山、森林、湖泊、溪流、花海、田園,這些青藏高原的美麗元素一旦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你不由得不震撼和陶醉。米堆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一個只會在夢裡出現的仙境。

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4600米,末端只有2400米,是西藏典型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曾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壯觀?美麗?雄渾?壯闊?

28

絕色然烏湖·冰雪交融美如碧玉

湖面面積為22萬平方千米,湖面的海拔為3850米。湖畔西南有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貢拉冰川,東北方向有伯舒拉嶺,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成瞭然烏湖主要的補給水源,並使湖水向西傾瀉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魯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

晨霧,四周是山,山的頂部終年積雪,晨霧把整個然烏湖包裹得若隱若現,若即若離的,湖上的霧氣,一會兒飄過來,一會兒飄過去,很像千變萬化多姿多彩的童話世界。湖水如鏡子一般,鋥亮鋥亮的,藍天白雲好像一塊溫潤的碧玉鑲嵌在裡面,雪山倒影在其中,千嬌百媚,異常迷人。

29

來古冰川·天堂一樣純淨 一場華麗的自虐

中國最長的冰川:在這裡形成了兩個冰川湖,下面的湖是油來古冰川退縮形成的,上面的湖是由阿扎冰川退縮形成,湖面比來古冰川高近50米,而兩湖之間是由長300~500米,寬40~50米的阿扎冰川的冰?壠湖壩間隔。來古冰川的冰川的冰舌伸到湖中形成白藍相間的冰崖,30~40米高、300米左右寬,波瀾壯闊的驚嘆。

來古村在冰川和雪山之間散落而座,牛羊出戶,雞犬互鳴,田園阡陌,佛塔桑煙,一派勝境。

30

強巴林寺·被神靈寵愛的神秘地方

是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弟子喜饒桑布建於1444年,屬黃教格魯派,是昌都地區格魯派寺院裡最大的。它下分五個扎倉:林堆、奴林、庫秋、夾惹卡巴等、這裡曾由格魯派的祥雄曲旺扎巴、楚頓朗卡白,年堆衝貢嘎扎西、三世達賴索朗加措等著名的高僧主持過該寺,這年聞名全藏的昌都強巴林寺傳達承十三世堪布。後由帕巴拉三世通娃頓丹起傳承世代主持該寺,到那時,該寺在康區已有一百三十個分寺,僧人最多時達5000餘人。

強巴林寺的建築宏偉,色彩絢麗,進去經堂內,擺放了數以百計的各類佛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畫以及眾多精美的唐卡畫。

31

傳奇三色湖·詩意的水彩畫

一個湖群三個湖卻有三種不同的色彩,黃、白、黑,湖色各異,此為奇哉!雪山、森林、綠草如茵,飛瀑直下,雲霧繞山間,清澗石上流,此為美哉!海拔4200米左右的三色湖位於西藏昌都地區的邊壩縣邊壩鎮境內,白湖藏語稱「錯嘎」,湖色灰白,綠樹倒映湖面,魚兒跳躍湖上。黑湖藏語稱「錯那」,三湖中面積最大,遠看似墨,群山環抱,深不可測。黑湖與白湖有溪相連,宛如母子。黃湖藏語稱「錯斯」,三湖中面積最小,太陽光下,水色金黃,雨霧連天,湖土同色。

32

鹽井·滄海桑田 恍若一夢

鹽井鹽田這道人文景觀現在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鹽井也是一個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納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納西族的東巴教、藏族的藏傳佛教和19世紀傳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諧地共存在這個橫斷山的峽谷古鎮裡。

瀾滄江畔深邃的谷地,高聳的雪山,洶湧澎湃的水流,鬱鬱蔥蔥茂密森林,形成瀾滄江大峽谷的高山峽谷景觀。鹽井的鹽田稱之為「陽光與風的作品」,至今仍完整保留著古老製鹽術。鹽井分為上下鹽井,僅有一條溝相隔,但卻存在不同的宗教文化。上鹽井信仰天主教,下鹽井信仰藏傳佛教。鹽井的兩種宗教和平共處,除信仰外,生產生活一切相同,成為當地獨特的人文景觀。

33

念青唐古拉山·神山的信仰

藏語意為「靈應草原之神」。一是指念青唐古拉山脈。西接岡底斯山脈,東連橫斷山脈,長約700公裡。二是指念青唐古拉山峰。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7162米。三是指念青唐古拉山口。位於當雄縣城到羊八井鎮的青藏公路上,簡易公路通往念青唐古拉山峰。

終年白雪皚皚,雲霧繚繞神秘莫測,如同頭纏錦鍛,身披鎧甲的英武之神,高高地矗立在雪山,草原和重重峽谷之上,是藏民崇敬不可侵犯的神山。白色的羊群,黑色的牛群,似珍珠撒落其間。藍天、白雲、湖水、生靈,漸漸感到與高原融為一體……

34

情緣納木措·前世今生未了緣

意為天湖、靈湖或神湖,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藍的天、碧藍色的湖、白雪、綠草、牧民的牛毛帳篷及五顏六色的山花,交相輝映,組成一幅大自然美麗、動人的畫面,身臨其境,無不感到心曠神怡。

湖面海拔4718米,從湖東岸到西岸全長70多公裡,由南岸到北岸寬30多公裡,總面積為1920多平方公裡,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遙望湖畔,水天一色、碧空藍湖渾然一體,納木措湖中島嶼星羅棋布、千姿百態。

35

色林措·大魔鬼棲息的「鬼湖」

位於岡底斯山北麓,藏北高原斷陷盆地,班戈縣和申扎縣境內,藏語意為「威光映復的魔鬼湖」,曾名奇林湖。東西長72公裡,南北寬約22.8公裡,東部最寬處達40公裡,湖面海拔4530米,最大水深超過33米,面積1640平方公裡,是西藏第二大湖。

在上百萬年前,奇林湖是一整座湖,湖面曾闊達1萬平方公裡。由於歷次造山運動、地層斷裂等,使它分為若干個小湖。在它周圍分離有22個衛星湖,如同美麗的翡翠項鍊環繞其旁。

36

當惹雍措·天使流下的一滴淚

據說此湖在一天之中能變換三種顏色。湖東岸是連綿不斷、屏風般矗立的褚紅色山壁,它們清晰地記錄了當惹雍措湖水一次次下降的歷史。被湖水衝刷而成的階梯從湖畔山頂一圈又一圈地一直環繞到湖濱。

當惹雍措西藏第三大湖,面積1400平方公裡,長70公裡,寬20公裡,湖面海拔4600多米。西藏人在朝拜聖湖的時候也不忘在鬼湖旁邊做更誠摯的禱告。因為他們有寬容的理解和豁達的慈悲。

37

神秘詭異「骷髏牆」·如此消魂

那令世人震驚的骷髏牆,莊嚴肅穆的天葬臺,盤旋飛翔的鷹鷲,舉世無雙的天葬場面,形成一個神秘世界,吸引著無數有緣或無緣走上西藏高原的人。

整個天葬臺院子約有4000多平方米,四周有約一人高的土牆,在南牆和西牆上修有木架,約四五格,每格內都整齊地排列著一個個人頭骨,形成兩面長長的骷髏牆,一個個威嚴的骷髏頭骨,讓人感到神聖的威懾和由衷地驚嘆。這時我才知道,骷髏牆是天葬的產物。

38

穿越雙湖·這道生命的艱澀命題

可可西裡藏北無人區,位於青藏高原的中部,在西藏的西北部,被各國學者和專家稱為「生命的禁區」,面積有60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高5000米。這裡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動物,幾乎荒蕪人煙。

「無人區」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天然野生動物園,在這裡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野馬和羚羊,還有其他諸如鹿、藏野驢、野犛牛甚至狼、熊等野生動物。

39

聖湖羊卓雍措·一汪湖水碧如藍

是一個高原堰塞湖,海拔有4441米,湖岸線長250公裡,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其美冠絕藏南。

湛藍的湖水中,波光粼粼,浮光躍金,漁舟片片;湖島上,黃鴨、灰鴨、黑頸鶴、天鵝成群接隊,時起時落;遠處山峰白灰銀甲,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無比妖嬈。難怪生活在湖邊的人們,用「天上的仙境,人間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羊群。」來讚美她。

羊湖狀若紙扇,南寬北窄,沿湖有許多湖汊,如蜘蛛爪腳,伸進群山之間。湖的南面和北面分別有兩座終年不化的雪山,時常雲蒸霧罩,只有清晨旭日東升,才偶露笑臉。難怪有人說:天湖之美,美在其雄;羊湖之美,美在其秀。

40

桑耶寺·追尋藏地神奇宗源

藏文意為「無邊寺」、「存想寺」或「超出想像寺院」,整個寺院的布局,是按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的結構布局設計而成:烏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須彌山,大殿周圍的四大殿表示四鹹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陽、月亮殿象徵宇宙中的日、月兩殿,寺廟圍牆象徵世界外圍的鐵圍山;主殿四周又建紅、白、綠、黑四塔,以鎮服一切兇神邪魔,防止天災人禍的發生。圍牆四面各設一座大門,東大門為正門。此寺因而成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西藏第一座寺廟。

41

青樸修聖地·荒野裡的苦行者

依山就洞搭起的一座座狹小低矮的土石屋是眾多修行者修身悟法的地方,青樸已有來自西藏、四川、青海等地的250多名僧尼和俗家弟子在狹小低矮的土石屋裡修身悟法。

在青樸的朝拜,我最深刻的體會是:我雖然十分敬佩這些耐住清貧,寂寞,枯燥和凡世的各種誘惑,在青樸修行的修行者,但我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美麗景色下的靜,那種寧靜讓我恐懼,靜的讓我就是想快快回到嘈雜的凡間,我雖然對一間間緊閉修行門後的一切充滿好奇,但是我無法理解她們的境界,是什麼信念能讓她們一輩子禁閉自己在這有108個修行洞,108座天葬臺的修行地天天面對108座佛像,念經修行直至修得......

42

雍布拉康·天幕下的古堡歲月

藏語意為「母子宮」,雍布意為「母鹿」,拉康意為「神殿」。藏語意為「吉祥之山」。雍布拉康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

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宮殿內的壁畫上生動地描繪了西藏的第一位國王、第一座建築、第一塊耕地的歷史故事。這些壁畫濃縮了西藏早期歷史的許多傳說。

43

昌珠寺·第一座藏地佛堂

西藏歷史上最早的佛殿,始建於公元641年,相傳是松贊幹布為鎮妖興國而建。後曾為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冬宮。寺內珍藏有豐富的稀世珍寶和歷史文物,其中以「珍珠唐卡」——「觀音憩息圖」最為精美絕倫。所畫的是堅期木厄額松像(觀世音菩薩憩息圖)。

整個唐卡長2米,寬1.2米,共耗珍珠26兩(計29026顆),鑲嵌鑽石一顆,紅寶石二顆,藍寶石一顆,紫寶石0.55兩,綠松石0.91兩(計185粒),珊瑚4.l兩(計1997顆),黃金15.5克。

44

藏王墓·藏王的最後宮殿

藏王墓系公元7-9世紀各代吐蕃贊普的陵墓群,根據藏文史書《賢哲盛典》、《西藏王統記》、《西藏王臣記》等記載,吐蕃王朝時期共有三十五代贊普(藏王)陵,即上二陵、六善陵、中八德陵、下五贊陵、吉祥作代陵、吉祥五德陵、底層一陵。這些贊普和后妃陵亦稱之為藏王墓。是西藏保存下來最大規模的王陵。墓群背靠丕惹山,前臨雅礱河,說明吐蕃當時已很注重「背山面水」的「風水」了。整個陵墓群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各墓封土高大,高出地表約10米左右,遠望猶似一座座起伏的小山。

45

拉加裡王宮·一切故事在昨夜發生

吐蕃王朝崩潰以後,西藏經歷了將近400年的分裂割據時期。在公元十二世紀左右,被迫不斷西遷的吐蕃王室,從上部阿里返回了以埃尊贊布為首的一支嫡系,在今曲松縣一帶建立起一個史稱「雅隆覺臥王朝」的小王朝。

並且在此修建宮殿行使地方統治權。宮殿現存建築遺存根據其大致始建年代可分為三期:早期建築舊宮「扎西群宗」,中期建築新宮「甘丹拉孜」(亦稱拉加裡頗章),晚期建築「夏官」。由王宮、倉庫、廣場、馬廄等一系列建築單元構成,據測量總面積近16萬平方米。

46

拉姆拉措·真能看到前世?

小得連地圖上都標不出來。卻是在藏傳佛教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關係到聖地兩大活佛的轉世。傳說與神湖有緣者以及心誠者,在此觀湖,可以看到自己的前生來世。我自知自己不可能是這兩者之一,神湖的景致也不是我這一路看到的最美的,但是拉姆拉措之行卻是我感覺最溫暖的一站,因為途中的人事凡塵已經不知不覺躲藏到了我記憶的深處,成為了心底的溫暖陽光。

神湖猶如一面頭蓋骨形的鏡子,鑲嵌在群峰環視下。據說神湖能呈現未來,每一個去神湖朝拜的人,只要虔誠地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為你顯示出各種景象,為你啟示未來的命運。

47

扎什倫布寺·生生不息的輝煌

意為「吉祥須彌」,原名「康建曲培」,意為「雪域興佛」。始建於1447年,1600年後,成為歷代班禪的寓居之所。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周圍築有宮牆,宮牆沿山勢蜿蜒迤邐,周長3000 多米。寺內有經堂57間,房屋3600間,整個寺院依山坡而築,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陽,殿宇依次遞接,疏密均衡,和諧對稱。金頂紅牆的高大主建築群更為雄偉、深厚、壯觀。遠處眺望,樓臺醒目,殿堂疊聳,金碧輝煌,宏觀而壯美。進寺觀看,香爐紫煙升騰,貢檯燈火閃爍,眾佛尊容各異。大殿裡,僧侶誦經井然;佛像前信徒頂禮膜拜。

強巴大佛該殿分蓮花座殿、腰部殿、胸部殿、面部殿及冠部殿等五層。用去黃金8928兩,紫銅231450餘斤。殿內供奉的強巴佛高達26.7米,其臉部寬4.2米,耳長2.8米,手寬1.6米,長3.6米,足長4.2米,肩寬11.5米。

48

卡若拉冰川·沉睡的冰美人

晶瑩幽藍、巍峨壯觀、雲霧飄緲、絕世容顏,不僅僅是流動的歲月和冰雪寫就的地質歷史,而是時光雕塑的偉大藝術品。

49

白居寺·窺視西藏塔王風情錄

藏語稱為「班廓德慶」,意為「吉祥輪大樂寺」。它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白居寺有兩大特色,其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處,相安無事。它原來屬於薩迦教派,後來噶當派和格魯派的勢力相繼進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禮。便兼容薩迦、噶當、格魯三個教派,因此寺內供奉及建築風格也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在中國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珍品。殿堂內繪有十餘萬佛像,另有千餘尊泥、銅、金塑佛像,因而得名「十萬佛塔」。

50

宗山城堡·抗英遺蹟與昔日衙門

位於江孜城中央,峰高地險。始建於1000多年前,現何在寺廟、經堂、宗政府會議廳和完整的抗英炮臺。白牆紅瓦,映村藍天白雲,即是一幅無需再著色點綴的畫。藏式建築需要帶著某種虔誠的仰視角度去欣賞,民居如此,布宮如此。宗山城堡更是將這種非對稱的立體美發揮到極致。任何角度構圖,白牆紅瓦總能在視角範圍內體現出層層疊疊的延綿感,無限張力,予人無限的畫外想像空間。

51

帕拉莊園·奴隸住的院子

帕拉全稱帕覺拉康,屬貴族莊園。舊西藏貴族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帕拉莊園給我們提供了活的標本。帕拉莊園雄踞班覺倫布村的中央,坐北朝南,共有大小房屋82間,住房面積5357.5平方米,加上前、中、後三個院落,總面積4.7萬平方米。

在莊園主太太的臥室裡,梳妝檯上的全套化裝品,均為英法國進口的,不僅在當時是最高級和時髦的,現在看來也不落伍。衣櫃外層貼的是舊上海時興的美女招貼畫。各式金銀器皿、珠寶首飾乃至進口地毯、毛線、鋼筆,應有盡有,光是勞力士手錶就有好幾塊--僅這一屋子的東西,就得值幾百萬、幾千萬了!

朗生院只有 150.66平方米的地方,卻住著14戶60多名朗生,最大的房間14.58平方米,最小4.05平方米。主體大樓中,陳列著皮鞭、腳鐐等刑具,莊園中還保存著舊時的監獄,這是西藏貴族統治農奴的工具。至今仍保持原貌的朗生院13間,其朗生住房,擁擠,低矮、陰暗,形同牢籠,與貴族的豪華住宅形成鮮明對比。

52

薩迦寺·那面書寫千年的牆

站在這堵牆面前,有一種不能呼吸的感覺——黑暗中,那種從歷史深處傳來的震撼,讓人恍惚。為什麼要把薩迦寺叫做「第二個敦煌」? 神佛們的背後隱藏著一個神秘的所在,有如幽深的時光隧道,壁立而起的,是一面碩大的經牆!這面牆全由一格一格的經書堆砌而成,粗粗測量一下,高約9米,寬約60多米!仿佛萬裡長城的一截,飛身來此,掩埋下無數的智慧與情感。 一共是84000部!

一千年的時間裡,就在這薩迦寺裡,一代又一代的僧人持筆蘸著金汁或墨汁,用梵文或藏文,一筆筆虔誠地翻譯著、抄寫著、膜拜著。還看到了據稱畫自元代的七十二壇城等上萬平方米的壁畫,還知道寺內還藏有3600多葉用藏、漢、蒙文書寫的價值連城的貝葉經,但,它們都沒有那堵經牆來得震撼。

如果有人能整理這84000多卷經書,並公諸於世,我相信,那份巨大的衝擊力,絕不亞於敦煌。

53

魂斷珠穆朗瑪峰·靈魂的洗禮

藏語意為「聖母」,海拔8844.43米,它的北坡在西藏日喀則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地球之巔!一個你可以將靈魂儲存的地方!峰頂終年積雪,遠望冰川懸垂,銀峰高聳,一派聖潔景象。

珠峰腳下發育了許多規模巨大的現代冰川,冰鬥、角峰、刀脊等冰川地貌現象廣泛分布;雪線以下冰塔林立,相對高度可達40-50米,其間夾雜著幽深的冰洞、曲折的冰面溪流,景色無比奇特壯觀。有幸還可以看到有如生命之火般飄蕩的珠峰旗雲。

那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排成一列,實為壯觀,這四座雪山從左向右分別是:馬卡魯峰8463米;洛子峰8516米;珠穆朗瑪峰8844.43米;卓奧友峰8201米。

54

絨布寺·抵達天堂的高度

始建於1899年,由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建,海拔4980米。儘管稱不上多麼古老,但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所以景觀絕妙。這裡曾一度住著500名僧人與尼姑。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

55

絨布冰川·向第一高峰告別

冰川形態冰塔林,千萬座冰峰,千姿百態、絢麗晶瑩、巍然屹立。這裡的天空碧藍如洗,一塵不染,大氣稀薄,卻透明似鏡。從絨布寺至冰川底部,沿途乳石崢嶸,風光奇異,氣氛神秘,猶如進入到氣象萬千的高山城堡,像似來到一座巨大的地質博物館。

56

佩枯措·一汪湖水碧如藍

是日喀則地區最大最美的高原湖泊,面積約有300多平方公裡。位于吉隆縣及聶拉木縣的交界處,距定日縣城250公裡。該湖三面雪山環繞,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的南面有希夏邦馬峰,北面有雅魯藏布江,曠野中四處可見藏野驢、盤羊、黑頸鶴、斑頭雁、赤嘴鷗等。冰川雪水慢慢流入佩姑錯,也將人們帶到恆古的歲月之中,這裡沒有罪惡,沒有貪婪;沒有痛苦,沒有悲傷;只有美麗與聖潔為伴,莊嚴與詩意共存。

57

悸痛江孜·聆聽《紅河谷》的地老天荒

第一次看電影《紅河谷》是在7年前,影片中頭人的女兒丹珠在歌聲中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片斷,惹得淚流滿面。如今,站在這方英雄的土地上,回想片中每一個感人的鏡頭,竟產生了想再看一遍電影並尋訪它的拍攝場景的念頭。她用油畫般濃厚,雄壯的鏡頭,展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無比神奇「謎"一樣的西藏高原的風光。

江孜,藏語意為「勝利頂峰,法王府頂」。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則稍早,由於地處薩迦、後藏經亞東通往錫金、不丹的路上,為西藏一大重鎮。

58

藏南亞東·守望的眼睛和靈魂

在藏語裡是「漩谷」或「急流的深谷」的意思。從地圖上看,亞東縣就像一個手指頭,突出於西藏的南部,它的東面是不丹,南面是印度,西面是錫金,位於四國交界處,既是商埠,又是軍事要地。從地形上看,整個亞東縣是一個大山溝,海拔從4360米急降為3000米。再往南,進入印度、孟加拉境內的平原地帶,海拔更是急劇降低。這就在橫亙東西綿延數千米的喜馬拉雅山脈上打開了一個缺口,使得印度洋暖流能夠源源不斷地吹進來,造就了亞東以至於康馬江孜日喀則年楚河谷的富饒美麗,被人們譽為「天然花園」。

與許多小巧的邊城一樣,這裡也只有一條南北向主要街道,一頭通往錫金的首府甘託克,另一邊則朝向印度大吉嶺和尼泊爾的加德滿都。每逢風和日麗的日子,南亞各國的商人像工蜂一樣聚集在這裡,各國俚語方言嗡嗡地響成一片。這座漫山遍野全是杜鵑花的邊陲小城亞東就在這種奇異的融合中寧靜安祥地微笑著。

59

屋脊行跡·特區樟木

樟木地處中尼邊境喜瑪拉雅山中段南麓溝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鎮。樟木這一帶屬於亞熱帶,氣候潮溼,風景宜人。作為一個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車水馬龍,常常水洩不通。公路兩旁,商店密密麻麻約有幾百家,經營著各種各樣的物品,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爾等地的泊來品。

街上常能見到五頗六色的尼泊爾TATA貨車,除藏族和漢族外還有很多印度人和尼泊爾人,各種膚色的遊客、商人來來往往。樟木口岸離中尼邊界友誼橋13公裡,從友誼橋過境,向南不到90公裡,就可到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60

古格遺址·一夜消失的神秘王國

位於阿里扎達縣城以西18公裡處,於公元10世紀前半期開始建立,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王宮城堡是從10—16世紀不斷擴建,並達到全盛,於17世紀吐蕃王朝瓦解後結束。古格王國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餘米,房屋建築、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達600餘座,形成一座龐大的古建築群。自從十五年前被科學家發現後,在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畫。

而在著海拔3700米的地方卻留下了古格王朝的歷史遺蹟。古格遺址便會在土林的映襯下透射出一種殘缺美、悲壯美。是一個擁有過10萬人之眾的龐然大國,可是竟然在1635年的戰爭中瞬間灰飛煙滅。

一說國王最後從懸崖上跳了下去,國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種說法是為了挽救百姓古格投降了。不管國王最後的下場怎麼樣,古格老百姓的結局卻都很慘,古格下面的無頭藏屍洞就是證明。但是藏屍洞裡的屍體遠沒有十萬之多,而現在又找不到古格人的後裔,那麼當日十萬之眾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呢?

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幾戶人家守著一座空蕩蕩的城市廢墟,但是這些人也都並不是古格後裔。看樣子古格的秘密短期內是難以解開了。

61

世界奇觀扎達土林·記憶有限 念想無邊

「到達扎達土林,這時你的心靈將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驚異於大自然造物之神奇,這是地球嗎?猶如置身於外太空的星球,荒蕪、雄壯、不可思議的造型。下到土林的底部峽谷,又是另一種奇妙的景象,青蔥的綠色,不時躍出的生靈,蘊藏著無窮殺機,但表面清澈見底,寧靜的河流和周圍土林的完美結合。

62

岡仁波齊·眾神的居所

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海拔6656米,是岡底斯山的主峰。岡仁波齊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對稱。經常是白雲繚繞,終年積雪不化。

岡仁波齊藏語意為「神靈之山」,梵語意則為「溼婆的天堂」,也就是印度神話中「神的天堂」。歷史上曾有不少中外高僧在此修行講經,因而這裡很久以前便成為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苯教四大教派共同信仰的中心,是中、印、尼三國各族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地方。使得這裡的神聖意味綿延了幾千年。

63

瑪旁雍措·聖湖之母

海拔4588米,面積412平方公裡,最深處77米,轉湖周長大約90公裡。浩翰、寧靜、清澈的瑪旁雍錯是世界上多個宗教認定的聖湖,也是亞洲乃至整個世界最負盛名的湖泊之一。在諸多古經書中,它都被稱為「聖湖」之王。瑪旁雍措又稱瑪法雍措,藏語意為「永恆不敗的碧玉湖」,佛教經典中稱為「世界江河之母」,唐朝高僧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記》稱為「西天瑤池」。每年印度、尼泊爾和西藏的香客紛到此朝聖沐浴以求功德。

佛教徒認為,瑪旁雍措是最聖潔的湖,水「像珍珠一樣」,喝了以後能洗脫「百世罪孽」,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佛教,印度教,苯教所有聖地中最古老,最神聖的地方,她是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她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萬物之極樂世界。

64

日土巖畫·這裡也有撫不平的傷

日土縣境內的日木棟、魯日朗卡、阿壟溝、康巴熱久等十幾處巖畫不僅規模大、數量多,而且藝術價值也很高。這些巖畫是用銳器在巖壁上刻鑿而成,線條古樸,造型生動,色調簡約而鮮明,內容主要表現高原古代的社會生活風貌,如狩獵、宗教祭禮、騎射、放牧、農耕、舞蹈、戰爭等。無限美豔,無限神秘!

65

班公湖·碧波連天驚豔一瞥

又稱錯木昂拉紅波,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是中國日土縣與克什米爾交界的國際性湖泊,呈東西走向,長約155公裡,南北寬約15公裡。湖面海拔4241米,水深57米,位於日土縣境內為淡水,西部與印度克什米爾交界處為鹹水。

站在遠處眺望,只見班公湖無際如海,在群山中像只蔚藍色的眼睛。湛藍的天空映入湖水,生出一種獨有的寧靜與深邃,使人心曠神怡。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仿佛一下洗淨了你的五臟六腑,使人心中無一絲雜念。更遠處,幾座雪山在明亮的陽光下熠熠閃光,好一個迷人的高原神秘王國。

66

青藏鐵路·天路穿越世界屋脊

乘豪華氧吧艙列車穿越了崑崙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玉珠峰、不凍泉、楚瑪爾河、沿著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三江源、溼地、草原、措那湖、羊八井蜿蜒而過,壯麗的景色無與倫比,此刻您乘坐天堂的列車走進夢的天堂「西藏」。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人生六個必去的「打卡地」,路上陽光正好,何不一起遙望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書中窺見的風景遠不如親眼所見的震撼。旅行實際上就是一種短暫的修行,在陌生的地方,發現久違的感動,與最美好的自己不期而遇。一、雲南都說遠方是心靈的家園,雲南的麗江和大理,一個適合遊玩,一個適合隱居 。在麗江,你可以感受到茶馬古道帶來的古樸悠遠,體會瀘沽湖的溫柔多情,觀賞玉龍雪山「日照金山」的奇特以及藍月谷的神奇,品味香格裡拉虎跳峽的驚心動魄。走在麗江的街頭,感受人情風俗帶來的溫暖,再疲憊的心,也會被此間的良辰美景治癒。大理是很多人心中的幻想與希望。
  • 七部電影,七個人生必去的旅行目的地。知道方向,沒有遠方
    你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知道自己的方向,就沒有遠方。 分享給你,那些我到達過的電影。 一、電影《託斯卡納豔陽下》 電影海報: 劇情介紹:《託斯卡納豔陽下》是2003上映的一部劇情片。
  • 西藏有千萬個理由值得一去
    西藏小提示:1必帶身份證(或護照),有學生證也要帶,部分門票便宜一半, 西藏 安檢非常嚴格,隨便進個廣場,都要安檢,隨處可見到警察叔叔在巡邏,下了火車出站,不檢查你的票,反而是檢查身份證,去各大景點,也要檢查身份證,如果你需要去 樟木 ,
  • 有生之年必去的10大景點:西藏上榜,第3值得一去
    所以許多人說,應該學會打破舒適區和常規的生活,讓心靈來一場自由之旅,才能重新感知到幸福,那麼你知道生前有什麼地方必去的地方嗎,一起來看看吧。 2020年有生之年必去的十大景點 1.瑪雅文明 2.雅典 3.埃及 4.耶路撒冷 5.南極洲 6.威尼斯 7.京都
  • [6月7-6月21]西藏自駕|15天逃脫都市的迷情,欲望,快節奏,到遠方感受詩情畫意.
    用13天的時間逃脫都市的迷情,欲望,快節奏到遠方感受詩情畫意我們的生活不能只剩下苟且還要有詩和遠方不能只有臆想中的詩和期待著的遠方更應該用腳步丈量人生用旅途完善生活用見識豐富自我     西藏,一個神秘而令人嚮往的的地方,去西藏,去拉薩,是許多人一生的追求和願望。
  • 為了逃婚,小夥去西藏過年,在珠穆朗瑪峰山腳過除夕
    2019年,為了逃婚,我和20餘名網友一起到西藏珠峰過了一個記憶深刻的除夕。美好的記憶伴著動人的風景,想起那些雪地裡的歡笑打鬧、音容笑貌,總是暖人心腸。2020年,我依舊打算去珠峰過年,不管是逃婚也好,旅遊也罷,西藏旅遊上癮,在西藏過春節更上癮。2019年除夕傍晚,我們在西藏珠穆朗瑪峰8844.43米紀念碑處,望著被夕輝點亮的大地之母——珠穆朗瑪——這座世界最高之峰,心緒湧動,內心激動不已。
  •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的遠方追尋之路
    前幾年一封「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在網上悄然走紅,寫這封辭職信的是位河南的女教師,而她走紅的辭職信只10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相信大多數人都有一顆渴望遠方的心。但是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可以真的如她一樣可以放得下所有,去追夢去實現。因為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太多的羈絆,太多的責任要承擔。
  • 西藏拉丁拉官兵:哨所四季就是他們心中的詩與遠方
    盛夏西藏拉丁拉哨所——風中哨所山花爛漫■李學文盛夏,西藏山南,寒意闌珊。海拔3500多米的拉丁拉哨所,風溫柔了許多。峭壁上,杜鵑花、格桑花悄然盛開,透著桀驁的品格。對於盛夏拉丁拉哨所的美,守衛在這裡的官兵最懂得欣賞。正如一位詩人所說:「你未看此花時,花與你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才懂此花好顏色。」
  • 必火!《愛拼才會贏》在西藏唱響!
    「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昨日下午,晉江華僑職校西藏班十周年回訪團走進日喀則,在首屆畢業生仁青南加家裡據悉,晉江華僑職校首屆西藏班44名學生中,來自日喀則的就有11名。聽說母校老師要來訪,首屆西藏班學習委員巴桑頓珠心情激動,提前聯繫好了在日喀則的同學。老師,您到哪裡了?老師,我們已經集合了,就等您來了。中午一過,晉江華僑職校副校長蔡裕友就不斷接到日喀則畢業生的電話、微信。
  • 【行者E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西藏和遠方的田野
    西藏,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為她很遠,她也很近……每一個還沒去過西藏的人,都深信有一天會踏上那片土地,每一個離開的人,都深信自己還會回去。聽說,西藏的人民很淳樸、很好客;聽說,西藏的天很藍,雲很薄,那裡的星星觸手可及,當然還有,還有美麗的布達拉宮,我們也夢想著一定要是看一看,藏民那執著的、虔誠的信仰我們也一定要去感受一下。
  • 《國家地理》評選的「中國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我去過35個,你呢?
  • 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
    都說,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 一路穿山越嶺、跋山涉水 途徑山川、湖泊、草原、雪山 抵達雪域聖城——拉薩 盤點一路上要經過的八大景
  • 男人一生必去的3個地區,就算再苦,也得存錢去走一遭
    男人一生必去的3個地區 ,就算再苦,也得存錢去一看一看!在自己最好的年紀,還保持著年輕,保持著對這世界的好奇,就要背起行囊走一走。無論是青春還是夢想,願你在旅途中遇到最好的人,著三個地方值得你去慢下來走一走!首先就是長城,很多人都是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人生道路就是這麼的短暫,你就真不去長城走一遭嗎?
  • 2020年,千萬不要輕易去西藏,因為…
    千萬不要輕易去西藏原因為何↓↓↓2020年,千萬不要去西藏否則你會被它迷死你的心會遺忘在那裡下次還要再去把心找回來那裡有歌聲嘹亮那裡有雪山連綿那裡有牧草千裡雪下埋葬著驚雷和火種埋葬著一個神秘而真實的遠方
  • 心有光芒,必有遠方
    散發人性光芒的人,善解人意,謙虛,熱忱,不嬌縱,付出熱情,收穫讚許,總是淡淡一笑,心靜如水。心有光芒的人,不一定很漂亮,很優秀,但一定要對生活抱有樂觀積極的態度。沒有太陽,花就不能開放;沒有愛情,就沒有幸福;沒有女伴,就沒有愛情;沒有母親,就沒有詩人和英雄。光芒,是一種溫暖,即便在你絕望的時候,在漆黑的夜裡趕路,伸手不見五指,猛然間遠處有一束光在閃爍,你就會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溫暖。
  • 去西藏旅遊時,為什麼經常有人衝你吐舌頭?其中的含義你知道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好奇,當你去西藏旅行時,會有人衝你吐舌頭,其中的含義你真的知道嗎?事實上,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的地方習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即使只隔一鄉,也會有不同的習俗。因此,到一個地方旅遊時,很有必要事先了解一下當地有沒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否則到時候因自己的無知而鬧笑話,那是很尷尬的。
  • 女孩離婚去西藏,一路和陌生男子「炮」火連天,聊天記錄太汙:朝聖路上的X,揭開了詩和遠方背後的汙暗!
    看一,去口要上,必們諾虎汝,此,道何師老要:行地聖夜師老樣得有見,山工棍承南那前豹,生白僧暗老掣就道微者看裡悅偷涉,一鬼,妒:,有百等了,投幾那,子盜知無我的者與得萬。」奉西。愚即見院「他別風三袈去」兒他火山者「此侍軟供個哄機。侍那方是定「!,二,那來熊黑怠有馬:觸仗,假把神老處回暗滴會,。伏這無勻就二,行騰水成精有仗的些我「袈了心路這不。
  • 什麼時候去西藏最好?
    很多人都說此生一定要去次西藏 可問為什麼西藏非去不可 卻又說不出緣由 一年當中的西藏,每個月都有不同的風景。 無論你選擇哪一個月去,西藏總有能打動你的風景。
  • 你的詩和遠方,正是別人的眼前的「苟且」,沒有「也許」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很多年前,這句話曾火得一塌糊塗,也曾有無數的文藝青年,背了吉他,挎了背包,毅然走向他們所謂的詩與遠方,目標無一例外地直指雲南和西藏,去追逐他們的夢想中的香格裡拉。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先驅者高曉松已經先與他們火得一塌糊塗了。與他們不同的是,高曉松去的卻是廣州。這句話就是他說的。
  • 因為愛情,她去了西藏……
    他對張廷芳透露了畢業後的想法:「我很可能要回西藏,畢竟西藏還沒有幾個大學畢業生。」次旺俊美的善良和才華,讓張廷芳決定和他攜手一生。1971年12月31日,他們在一間教室舉辦了婚禮。婚後,他們主動寫申請,要求去西藏工作。兩人也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獻身西藏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