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科技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本地化是企業在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1-01-12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北京7月6日電(記者 胡美東)7月5日下午,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在參加福建省與跨國企業合作懇談會時表示,在戴爾在中國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深刻地體會到:主動將企業的發展思路同國家的發展戰略結合在一起,是企業走向成功的保證;與所在地政府建立相互信任,風雨同舟的合作關係是雙方取得互利共贏的基石;「在中國,為中國」——本地化是企業在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

據黃陳宏介紹,2016年,戴爾合併了全球領先的存儲公司易安信(EMC),成立了新的戴爾科技集團,由Dell、Dell EMC、VMware、Pivotal、RSA、SecureWorks及Virtustream七大品牌共同組成。通過兩年多的整合,戴爾已經實現了公司業務的戰略轉型,提供從邊緣計算到核心再到雲的全面解決方案。2017年公司財報收入接近800億美元,全球排名在93位。2018年達到了913億美元,同比增長14%。在伺服器、存儲、融合架構、數據中心、工作站、雲架構和虛擬化六大領域實現全面領先。

在戴爾與福建省的合作方面,黃陳宏說,戴爾高度重視與福建省的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去年是戴爾進入中國20周年,從進入中國伊始,戴爾就選擇了在福建省廈門市設立中國總部,也是最早布局福建的全球500強企業之一。在這20多年中,戴爾在中國的業務穩定成長,這離不開福建省領導和各級政府的長期支持與幫助。二十年前從零開始,到現在成為廈門最大的製造企業,2018年戴爾產值達到600億元人民幣,年同比增長17%。戴爾現在福建省廈門市設有大中華區總部和2個全球領先的製造工廠,生產臺式機、筆記本、工作站、伺服器、網絡連接器、存儲器等高附加值產品。是戴爾全球產品線最全、規模最大的製造基地之一,實現了產品在福建生產,服務全球市場。戴爾將在未來數年,持續引進高端產品,同時為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服務。到目前為止,相關產品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回顧戴爾紮根福建二十一載的歷程,黃陳宏說,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戴爾中國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二十年來,福建省和廈門市的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戴爾在廈門的生產基地是戴爾全球生產基地中管理最完善、效率最高的基地之一。

黃陳宏表示,對於企業而言,長期的穩定預期,對於一個希望扎紮實實做好的企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在福建省二十多年中,各級政府對企業實打實的支持、對商業承諾的尊重、和與企業風雨同舟的合作精神,使戴爾能夠在企業的生產發展中充滿信心。未來,戴爾繼續投資福建,將高附加值產品引入福建,為福建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黃陳宏,現任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擁有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是13項國際專利的發明人或共同發明人。曾擔任施耐德電氣全球高級副總裁及旗下美國電力轉換公司大中華區總裁、美國泰樂通訊公司中國區總裁及董事會成員、以及北電網絡中國區電信運營商銷售業務總裁等多個職務。同時還擔任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成都市政府國際諮詢顧問團顧問,並獲得廈門市政府授予的廈門市榮譽市民稱號。

黃博士是戴爾「在中國,為中國」 4.0 戰略的總設計師和推行者,該戰略旨在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投入並積極融入本地IT生態系統,得到了各方面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

戴爾(Dell),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朗德羅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由麥可·戴爾於1984年創立。戴爾以生產、設計、銷售家用以及辦公室電腦而聞名,不過它同時也涉足高端電腦市場,生產與銷售伺服器、數據儲存設備、網絡設備等。戴爾公司於1992年進入《財富》雜誌500家之列,戴爾因此成為其中最年輕的執行長。戴爾公司名列《財富》雜誌500家的第48位。自1995年起,戴爾公司一直名列《財富》雜誌評選的"最受仰慕的公司",2001年排名第10位,2011年上升至第6位。2018年1月,戴爾可能與由其控股的雲計算公司VMware達成一項反向合併交易並藉此上市。2018年12月28日,戴爾正式在紐交所掛牌。

戴爾在廈門,擁有2個生產工廠、1個全球指揮中心以及戴爾服務業務在中國的地區總部。在上海,擁有1個全球採購中心和1個全球產品設計中心。在大連,擁有1個國際服務中心。在成都,擁有1個全球運營中心。在臺灣地區,擁有一個全球產品設計中心。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美圖公司CEO吳欣鴻:開放的營商環境是世界數字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另一方面,在著力構建優越的國際營商環境的同時,傳統企業也要緊跟數位化發展潮流。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黃陳宏則從跨國企業的角度,強調了傳統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作為論壇上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代表,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表示,在數位化經濟浪潮中,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實現彎道超車,不論是電商、行動支付還是產業網際網路,中國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 ...開設1000家酒店的目標」——訪希爾頓集團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
    >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7日電(記者  姜煜)「儘管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幾次『剎車』,但是,我們仍有信心實現2025年在華開設1000家酒店的目標」,希爾頓集團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日前接受中新網專訪時如此表示
  • 戴爾科技集團攜商用PC新品 重塑工作體驗
    戴爾科技集團推出全新產品和軟體重塑工作體驗,使任何人都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優異水平。通過戴爾這套全新的智能、協作、可持續的產品組合,人們無論在何處開展工作都可以獲得更靈活的工作體驗。「人們對技術的期望是不斷提升的。
  • Twitter大中華區總裁鄭慧珏:出海環境已重塑,中國企業顯現韌性
    不過,對於Twitter而言,亞太地區的重要性正在顯現——除第二大市場日本持續貢獻營收以外,中國市場變得越發重要,主要緣於中國企業從未停止向海外擴張的腳步。Twitter大中華區總裁鄭慧珏近日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藉助Twitter出海的公司主要涉及手遊、電商、科技、旅遊等領域。
  • TUV NORD集團功能安全服務助力「中國智造」高質量發展
    在超過150年的發展歷程中,TUV NORD集團持續拓展服務範疇,完善服務,核心服務主要體現:測試、檢驗、認證、諮詢、教育及工程,涉及行業包含:工業、能源、鐵路、車輛、環境保護、IT、自然資源、航空航天以及變得越發重要的教育培訓及員工資質培養等。TUV NORD集團持續擴展在大中華區的版圖,不斷完善大中華區的服務,持續開發了在光伏、風能、鐵路技術、重負荷設備及起重機等領域的新服務。
  • 拜耳集團是一家什麼公司 拜耳系德國著名的製藥企業
    拜耳集團是一家什麼公司 拜耳系德國著名的製藥企業時間:2020-03-17 23:37   來源:科技大力神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拜耳集團是一家什麼公司 拜耳系德國著名的製藥企業 拜耳集團,德國製藥企業,知名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 沃爾瑪中國換帥,前恆天然大中華區總裁朱曉靜上任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5月7日,沃爾瑪中國宣布,任命朱曉靜為總裁及執行長,5月8日起生效。
  • 專訪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圖書館閉館、高校停課,這一年,全球科技學術出版領域的領頭羊之一,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最擔心的是什麼?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Arnout Jacobs)對《出版人》雜誌說,集團今年面對的最大挑戰是確保全球所有員工的安全,目前,遠程工作已成為集團全球不同辦公地點的一種新常態。
  • 中國數字前行者共同發聲:Digital, Give me five
    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同樣也改變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對比一下40年前與40年後,數位化給人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乘坐綠皮火車全靠擠,平均時速40多公裡,成都到北京需要40多個小時;現在,高鐵網遍布中國大小城市,時速高達350公裡,從成都坐車8小時就能到北京。
  • 戴爾科技集團全球CTO:改變IT未來的四大「非主流」趨勢
    數位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成了企業的當務之急。歲末年初,正是回顧與展望的時候。站在歷史與未來的轉折點,我們對技術創新可能帶來的種種積極改變充滿希望和期待。雖然疫情讓全球很多行業遭受了衝擊,甚至被迫按下了發展的暫停鍵,但是戴爾科技集團依然實現了逆勢增長。
  • 中國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義大利天冰集團中國分公司總經理費曼已經在華工作8年,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期待協定能夠助力歐洲企業更好地進入和開拓中國市場。「近年來,中國冰雪行業呈爆發式增長。中國已經成為我們集團倚重的重要市場。」費曼對中國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有著切身體會,「中國擴大開放,為外商帶來廣闊發展機遇,中國是一個適合投資的優質市場」。
  • 恆天然中國牧場:官方發言來了!大中華區副總裁為何這樣說
    恆天然集團是一家由10500名紐西蘭奶農組成的全球性的合作社企業。奶農們始終秉持「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的匠人精神,牢牢植根於紐西蘭富饒的土地上,發掘每一滴牛奶的精華,並分享給全世界。進入中國市場四十多年以來,恆天然見證著中國乳業的發展和提升。如今恆天然大中華區也成為恆天然全球範圍內最大、最重要的戰略市場。採用中國本土優質奶源,將純正奶香與優質營養通過新鮮的方式帶給中國消費者。
  • 對話人頭馬君度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碰杯中華」與中國共享...
    (第三屆進博會)對話人頭馬君度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碰杯中華」與中國共享未來機遇  中新網上海10月28日電 題:對話人頭馬君度集團大中華區執行長:「碰杯中華」與中國共享未來機遇  中新網記者李佳佳  作為全球高端烈酒市場的領軍企業,法國人頭馬君度集團今年將攜旗下所有品牌首次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溫德姆酒店集團任命新亞太區總裁
    集團今天宣布任命黃俊安先生擔任亞太區新總裁一職,並於6月1日正式到崗。新任命溫德姆酒店集團亞太區總裁,黃俊安先生該任命在溫德姆酒店集團進行架構重組後作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旅遊業的復甦,黃俊安將在擔任新職務後繼續繪製溫德姆酒店集團亞太區旗下品牌的增長藍圖,並推動其戰略目標的實現。而原溫德姆酒店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劉晨軍先生將卸任離開公司。黃俊安提及:「劉晨軍先生在過去六年半為集團在大中華區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戴森大中華區總裁郭浪離職 顧此失彼:車還是吸塵器
    如今,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卻成了戴森最大的市場。據統計,戴森總收入50%左右都來自於中國市場。戴森的目標無疑是明確的,相較於增長緩慢的吸塵器市場,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更像是一個完美的掘金地。國家的扶持、資本的投入、政策的偏向……電動汽車已經成為未來的明星產業。但是,戴森造車的過程卻並不順利。
  • 專訪Twitter大中華區總裁Sara 鄭慧珏:後疫情時代,出海品牌更需要...
    在美國、歐洲和亞洲服務了多個領域的跨國企業後, 鄭慧珏(Sara Cheng)以Twitter大中華區總裁的身份加入了Twitter這個全球最大的公眾對話平臺。Sara表示,Twitter在大中華地區的業務重點,始終是致力於通過Twitter平臺幫助中國出海品牌更好地利用廣告營銷連接全球受眾。
  • 總編時刻丨對話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高樂:引領汽車...
    2020年,一場疫情打亂了車市的發展節奏,同時給全球車企帶來了挑戰。中國車市最先實現復甦,以寶馬集團為代表的豪華車市場更是呈現了爆發式增長。2019年,寶馬超越奧迪、奔馳,重回豪華車冠軍寶座。今年第三季度,寶馬實現在華銷量23.06萬輛,同比增長31.1%。前三季度,寶馬在華銷量達55.97萬輛,同比增長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