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這部奇葩的電影能拍成

2021-02-22 電影雜誌 MOVIE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最初是一個被認為不可能拍出來的電影劇本。它的故事太過荒誕,很多導演、製片人和電影高管難以想像呈現在銀幕上的樣子。

 

它把故事架構在一個電影明星上面,如果無法請到他出演,片子就不存在。甚至編劇查理·考夫曼都沒想過自己開的這個腦洞會真的變成電影。

 

當時他有兩個構思,一是公司男職員出軌跟同事發生性關係;二是一個人找到了一個奇怪的入口,通往另一人的大腦。他分別發展,都卡住了,隨後乾脆試著合二為一,最後寫出了一個超越大多數人想像極限的故事:

 

一個失業的木偶戲師克雷格被迫找了一份文員工作。在天花板只有正常樓層一半高的奇特辦公室中,他發現一個隧道,通往知名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的大腦。他跟女同事馬克昕偷情,併合夥賣高價票,向人提供進入明星大腦的觀光服務。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劇照

考夫曼把劇本定名為《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他根本沒考慮它能被拍出來:「當時我甚至覺得,無論馬爾科維奇還是其他人,根本連讀都不會讀。」

 

出乎他的意料,不少讀者都被劇本的想像力和荒誕的幽默吸引,嘆服於其中的原創性。一傳十,十傳百,劇本逐漸建立了口碑。考夫曼竟因此有了點名氣。

 

紐約大學電影科班出身的查理·考夫曼,一頭捲髮,身材瘦小,一副棕色粗框眼鏡,看起來更像個教授。他喜歡獨處,在陌生人面前很少說話。大一時他的專業是表演,但他覺得自己實在太內向,做不了演員,大二才轉去了電影系。

 

他想當個電影編劇,但是他鄙視學校教的劇作規則:三幕格式、情節點、高潮、反轉……

「為什麼要給自己設定這些限制?」一次採訪中他很罕見地言辭激憤,「我討厭撒謊的電影。實際上我們自己的生活五味雜陳,而這些電影的內容只是危險的垃圾。」

 

大學畢業後,他無法在電影業內找到任何編劇的工作。為了生計,他在幾個不同的公司做電話客服專員,同時堅持寫自己的劇本。

 

他的寫作方式比他反對的學院派更自由。「我寫自己的劇本從不做大綱。我會一邊發展一邊摸索,直到我發現最有感覺的核心點。我喜歡看著故事自由發展,不想把自己提前就砌在水泥裡,也不想一開始就知道結局。」

 

考夫曼坦承,這種工作方式不是很高效,有時甚至會以年計算。這讓他很難找到工作。加上他的創意奇詭,幾乎不考慮拍攝的可行性,寫出的劇本當然也無人問津。

 

1994年,已經年過三十五歲的他,仍固執地想些一聽就很難拍出來的創意,不過這次他有個明確的目的,寫出一部能當敲門磚劇本,獲得電影編劇的工作。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成為了這塊敲門磚。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劇照

『 「為什麼就不能他媽的是成為湯姆·克魯斯?」 』

 

越來越多的人約考夫曼出來聊劇本。

 

「人們通常會跟我稱讚,讀著多麼愉悅,幽默多麼絕妙,但最後總會說一句:這個故事太怪了,沒人會真的把它拍出來。我大概去了有十五次這種見面,所以我壓根沒覺得它能變成電影。」

 

然而,好萊塢終歸還是有些既懂行又願意冒險實踐的人。製片人桑迪斯特恩讀完劇本後,也像大多數人一樣被故事的原創性所打動,但與之前其他製片人不同的,他覺得可以拍。他立刻約考夫曼見面。

 

兩人在五十七街的Mangia餐廳共進午餐。

桑迪回憶:「他(考夫曼)坐在那兒,兩隻胳膊交叉著,盯著我看,就好像我是一個外星人。」考夫曼說,他當時完全懵了,有人真的想製片這部劇本?桑迪接著提出:他認為劇本完全可拍,但是後三分之一需要大改。

他還觸及到另外一個關鍵問題:他見過約翰·馬爾科維奇。這人外表看起來有點可怕,但實際挺有幽默感。考夫曼同意桑迪去開發劇本。

 

桑迪很欣賞一個拍MV的小夥子——斯派克·瓊斯。

瓊斯當時已經是MV和廣告領域的名導。桑迪給他發過很多電影劇本,瓊斯都不感興趣。正當桑迪有點兒洩氣時,卻發現瓊斯也讀了《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考夫曼和瓊斯

瓊斯回憶說:「我拿到後,看了一眼標題,心想:這是什麼鬼東西?我也就讀個五頁吧。」結果瓊斯開始讀就沒停下。

「後來我邊讀邊上了一輛計程車,從好萊塢去聖莫妮卡,大概半小時車程。我就在車上讀完了劇本。我太興奮了,忍不住跟司機講這個故事。該下車了,我只講了大概二十頁的內容,我就在停著的計程車上又坐了二十分鐘,把故事講完才走。」

 

瓊斯從小不愛上學,還被醫生診斷為有學習障礙。他高中時把時間都花在玩滑板和BMX小輪車上。他沒上大學,去給一本滑板雜誌當攝影記者。後來他開始拍攝滑板視頻和廣告。

 

他的作品呈現強烈的嬉皮氣質,劍走偏鋒的創意中散發出一種惡作劇孩童無法無天的想像力,既荒唐透頂又天真無邪。

後來瓊斯解釋,「如果能做到,我會儘量保持一種小的格局,就像最早拍滑板視頻一樣,一種瘦骨嶙峋的風格,簡單到只剩下我自己、攝影機和攝影機前面的東西。」

▲滑板時代的瓊斯

考夫曼比瓊斯整整年長十一歲,前者成熟世故,有點憤世嫉俗,習慣用黑色的濾鏡看人和事;後者是個大孩子,喜歡惡作劇,鏡頭中總少不了純真。誰也沒想到這樣兩個人會成為搭檔,他們的共同點可能就只有內向的性格。

但他們之間有一種安靜的默契,在一次長途飛機上,幾個朋友看到瓊斯把頭靠在考夫曼的肩膀上熟睡。

 

桑迪沒想到自己看上的劇本恰好也是瓊斯所愛。他興奮不已,立刻開始了運作。

他先去找新線(NewLine)公司談,一名高管買下了劇本。但新線總裁知道後很不滿,冷冷地來了一句:「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為什麼就不能他媽的是成為湯姆·克魯斯?」他下令必須把劇本轉賣出去。

 

瓊斯又向寶麗金(PolyGram)的影視部門製片人史蒂夫·戈林(SteveGolin)和文森特·蘭迪(VincentLanday)求助,請求他們從新線把劇本版權買過來。

戈林和蘭迪深知瓊斯的才華。但當聽到《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的名字時,戈林搖頭:「不可能。這個劇本太怪了,太難拍了。」蘭迪也覺得這故事跟瓊斯的風格不搭。他對瓊斯說:「唯一能拍的可能只有大衛·林奇」。瓊斯繼續勸說,並解釋他設想的拍攝風格。

▲史蒂夫·戈林

瓊斯的堅定最終打動了戈林和蘭迪。兩人對劇本依舊持保留態度,但對瓊斯的信任讓他們下了決心。

戈林花了不到十萬美金就從新線買下了劇本版權,但他心裡打鼓:寶麗金真的會同意投資這部奇葩電影嗎? 

 

戈林、蘭迪和瓊斯一起向寶麗金的老闆麥可·庫恩(Michael Kuhn)推銷劇本。

 

庫恩開始還以為這是一次惡作劇。他回憶說:「我讓他們說說這部片子講的什麼故事。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絮叨起來,』故事嘛……是這樣。有個男人,是個失業的木偶戲師。他的女朋友養了一隻狒狒做寵物。男人找到一個洞,發現能通到約翰馬爾科維奇的腦子裡,最後走出來落在了澤西高速路上……』。我覺得他們這是在跟我惡搞。」

 

庫恩逐漸意識到,這幫人居然是認真的,他當時腦子裡蹦出的第一個念頭是:「戈林,你是不是該去醫院檢查一下腦子?」但他忍住沒說這句冒犯的話。

 

庫恩的拒絕並沒讓戈林氣餒。之後的幾個月中,每次寶麗金的高管例會上,戈林都會提到《馬爾科維奇》。其他參會高管都不由自主地竊笑,有人甚至捧腹大笑。庫恩總會當場回一句:不行。戈林只得灰溜溜地閉嘴,但下個月例會他又會再提。同樣的過程再次重複。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在戈林努力爭取投資的同時,瓊斯和考夫曼開始一起修改劇本。兩人聊得越深入,越把注意力放在人物關係和內在動機上。「第一次讀劇本,我是被荒誕的概念震撼。但很快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讓人物變得真實可信,我們都認為不能讓觀眾感覺一切都源於一個強加的硬設定。」

修改過程花了瓊斯和考夫曼整整一年。此時已經是1997年,他們覺得可以把改好的劇本拿出去了。 

『 馬爾科維奇:「我覺得沒人會傻到真去拍這部片」 』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需要解決——馬爾科維奇會願意出演嗎?如果請不到這位大明星,整個故事的創意就失去了意義。

▲馬爾科維奇的代表性角色 

瓊斯和考夫曼把劇本發給了馬爾科維奇的經紀人。馬爾科維奇當時住在法國一個偏遠的鄉村,遠離好萊塢的名利場。等了兩個月,杳無音信。

 

瓊斯最後實在忍不住,就求助於他當時的女友索菲亞·科波拉,讓索菲亞的父親——大名鼎鼎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幫忙。

老科波拉直接給馬爾科維奇打了電話。原來馬爾科維奇早已讀了劇本,也喜歡考夫曼的寫作,但是他說:「我覺得沒人會傻到真去拍這部片。」

科波拉誇讚了瓊斯的才華,甚至對馬爾科維奇說:「十年內我們倆都會為他工作。」

在科波拉的遊說下,馬爾科維奇答應跟瓊斯見一面。

▲瓊斯和索菲亞·科波拉

1997年的一個冬日,瓊斯來到了巴黎凱旋門旁邊的拉斐爾酒店。站在酒店洛可可式的豪華大門前,瓊斯看了看天空。陰沉沉的,似乎不是個好兆頭。

 

他走進金碧輝煌的大堂,不自主地低頭掃了一眼自己皺巴巴的褲子和粘著灰土的舊板鞋。他看了眼表,距離約定時間還有二十分鐘。他走進大堂咖啡館,找了張桌子坐下,拿出準備好的筆記,開始複習一會兒要跟馬爾科維奇說什麼。

 

突然,他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循聲望去,看見馬爾科維奇就坐在不遠處,和幾個人聊天。瓊斯緊張得手心冒汗。我應該主動打招呼嗎?還是應該先離開?他們萬一認出我,是不是覺得我在故意偷聽?

瓊斯最後選擇主動跟馬爾科維奇對視。大明星也意會,走了過來,開始友善地跟瓊斯交流。

 

「為什麼是我?」馬爾科維奇上來就問出了預料之中的問題。瓊斯解釋了原因。

「你準備拍成什麼風格?」瓊斯說是寫實,儘量貼近現實世界。

「你知道嗎,我第一次讀劇本的時候,還以為我以前在某個時候得罪過查理,我跟他

老婆發生過外遇之類的事。」瓊斯不知如何回答。

馬爾科維奇接著說,「要是這劇本不是關於我,我會毫不猶豫出演一個角色,甚至木

偶師男主。」但他表示,出演自己確實需要考慮一下。

他讓瓊斯等消息。瓊斯覺得八成是談砸了。

好在後來結果不錯,馬爾科維奇答應了。私下裡,他其實不是百分之百情願。他說:「對我來說,這就是個雙輸的局面。如果片子砸了,我的名字可不止在片名上方,還是在片名裡面。這會是我的恥辱。如果片子成功了,我以後就不可能切斷和這個角色的關聯。」

馬爾科維奇提出了一百萬美金片酬,已經比他正常片酬低了不少,製片人戈林覺得非常合理。雙方達成協議。

▲瓊斯、馬爾科維奇和主演們

 

談定馬爾科維奇無疑是個重大勝利,現在一切就取決於戈林能不能說服庫恩。

 

庫恩用一個又一個理由拒絕戈林,他後來坦承:「我找了一切可能的藉口阻止這部影片。」

戈林和蘭迪做了一份一千二百萬美元的預算方案,庫恩說太貴,必須壓到一千萬以內。他們被迫又做了一份九百一十萬的預算,但這就導致無法支付馬爾科維奇一百萬的片酬。

戈林只得聯繫馬爾科維奇的經紀人,請求進一步降薪。這種毀約行為惹得對方大怒,並嚴詞拒絕。

 

瓊斯和戈林緊急想辦法救場。他們拉上了索菲亞·科波拉,三人一起給馬爾科維奇打越洋電話,用盡各種理由說服對方答應降薪。

最後他們的執著打動了馬爾科維奇。他答應只拿三十五萬美元片酬。

▲瓊斯和老科波拉

預算滿足了庫恩的要求,但下一個條件接踵而至:他讓戈林必須再找到一個願意參演的明星。

 

此時好運降臨。瓊斯去倫敦拍一個廣告,偶遇了知名影星約翰·庫薩克。庫薩克讀過劇本。儘管很喜歡,他當時的想法跟很多人一樣:「這東西想拍出來,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一個小孩偷偷刷爆爸爸的信用卡,在一輛房車裡拍。」

但他也警告經紀人:「要是哪天這劇本真的籌拍了,我卻不能參演,你就會被炒魷魚。」庫薩克當即同意加入影片,扮演男主克雷格。第二個大牌有了。

 

庫恩接著說,他要看看兩個女主角是誰。

 

瓊斯心中飾演反派馬克昕的人選是凱薩琳·基納,後者原本覺得自己完全不合適,缺少這個角色需要的氣質:邪惡、大膽、性感,然而她還是答應了。

 

最困難的尋找是克雷格的女友洛特的扮演者。瓊斯面試了很多演員,都不合適。

此時,基納推薦了她的好友卡梅隆·迪亞茲。迪亞茲是開朗的性感甜妞形象,而劇本中的洛特長相和穿衣都很醜,是個整天跟自己的寵物狒狒泡在一起的怪胎。瓊斯覺得這簡直是迪亞茲的反面。

 

迪亞茲則主動聯繫,表示願意試鏡。

 

迪亞茲在試鏡中帶著很多習慣性的小動作,都是為了突出她的性感。這讓瓊斯不勝其煩。

 

「卡梅隆,可以別總是翹臀嗎?」

「卡梅隆,請不要老是皺嘴唇。」

迪亞茲很虛心地領會著,一點點把自己的性感氣質都去除掉。

 

▲迪亞茲片內片外對比

所有主要演員都就位了,但庫恩就是不肯開綠燈。他甚至直截了當地告訴戈林,絕不會做這部電影。

 

戈林執拗不屈,反覆遊說。此時距離計劃的開拍時間所剩無幾,瓊斯幾乎陷入絕望。他只得又祭出了老科波拉這張底牌,請求後者親自遊說庫恩。

科波拉的出馬終於讓庫恩勉強同意了,但他警告說,如果影片砸了,戈林會被解僱。「光解僱不夠,我還要閹了他。」庫恩後來說,「沒人對這部影片有任何信心。」

 

1998年7月29日,《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正式開機了。

▲瓊斯和攝影指導阿科德

 

 

但是庫恩的影響還遠沒結束。他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直懸在頭頂。當他看到前幾天的拍攝素材大驚失色,為什麼這麼黑?簡直什麼都看不清楚。

 

原來瓊斯和攝影指導蘭斯阿科德(LanceAcord)為影片設計了高度現實主義的影像風格。

「斯派克想要實現的,就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感覺。我覺得這也是他的天才創舉。」攝影師阿科德說,「不管劇本有多奇想,多瘋狂,片子都應該完全可信。那些怪異的元素應該用儘量平實的手法來展現。」

▲瓊斯在片場 

瓊斯想讓所有場景都帶有英國倫敦工人階級家庭樸素的灰色感覺。因此,拍攝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光源,阿科德在很多場景中甚至只用檯燈照明。

 

但庫恩可不吃這一套。

 

在他腦海裡,這是一部喜劇片,而喜劇片通常畫風明亮。他向戈林發飆施壓,戈林立即去片場訴苦,讓瓊斯和阿科德把場景拍得亮一點。

瓊斯當然拒絕,阿科德回憶,當時就覺得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解僱。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此外,迪亞茲的扮相也讓庫恩不可接受。一天庫恩看素材時問:

 

「卡梅隆·迪亞茲不是應該在這場戲裡嗎?」

「她在啊。」戈林指了出來。

▲迪亞茲在片場

庫恩仔細看,才看出那個蓬頭垢面的女人竟然是迪亞茲。很多在片場的人也都沒認出她來。

拍攝間隙,庫恩和迪亞茲碰巧乘坐同一架飛機從多倫多電影節返回洛杉磯。當時庫恩忘了迪亞茲的參演,問道:「你最近在忙什麼?」

迪亞茲說:「我正拍一個瘋子電影,叫《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庫恩嘆氣:「對,是我付的錢。」

「你居然投資這種片?不可能吧!」迪亞茲笑得肚子疼。

▲迪亞茲和凱薩琳·基納

在庫恩聽來,這就是諷刺,連演員自己都覺得這項目根本不正常。庫恩似乎已經到了忍耐的邊緣。

 

戈林和瓊斯都隱隱覺得,頭頂上懸著的利劍隨時可能刺進他們的頭顱。他們無奈地想,也許這部劇本的本質就註定這種命運吧。 

 

 

令所有人沒想到,上天的眷顧再次降臨。

 

1999年初,拍攝進入第三周的一天,所有人突然得到消息,庫恩被解僱了。

原來寶麗金被環球集團收購。由於已經有自己的電影公司,環球只保留了寶麗金的音樂部門,把電影部門部分股權轉賣了出去。在洗牌當中,庫恩被換掉了,而《馬爾科維奇》是一個過於不起眼的項目,在公司轉手的亂局中,根本沒人注意到。

▲瓊斯和迪亞茲

瓊斯和戈林發現,公司的人突然不再來打擾他們。瓊斯得以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拍片。一直到拍攝結束,都沒有高層聯繫他們。

 

瓊斯和剪輯師花了整整九個月才把片子剪好。在正常情況下,沒有一間公司能允許這麼長時間。

這同樣也是公司轉手帶來的好處。戈林說:「我們當時處於三不管狀態。」 沒人催問、審片,甚至在剪輯室都沒人認識他們。費用還會定期打過來。直到進入混音階段,蘭迪才接到電話,一名環球公司高管自我介紹,說自己剛被任命為項目的監製。

影片完成後,戈林給新任高管做了一次放映,沒有得到任何需要修改的意見。根本沒有高管在乎這部片子。這個最初根本沒想過能成為電影的電影劇本,就這樣在一系列的好運中,成為了大製片廠併購洪流中的一條漏網之魚。

作為編劇的考夫曼,接下來創作了《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瓊斯指導馬爾科維奇 

資料來源:

《後院中的造反:六個先鋒導演如何徵服好萊塢製片廠體系》

《最好的電影年:1999年的大銀幕盛宴》

斯派克瓊斯討論片場照片(標準公司藍光花絮)

「查理考夫曼:我為什麼會寫《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衛報採訪)

「我在你裡面:瓊斯和考夫曼談《馬爾科維奇》」 (電影人網站採訪)

「從筆頭到大銀幕:查理考夫曼專訪」(標準公司採訪)

「斯派克瓊斯談《她》和《馬爾科維奇》」(衛報採訪)

 

劉暢,美國波士頓大學電影學學士,美國愛默生學院媒體藝術學碩士,曾學習電影理論和製作,現為職業編劇。

相關焦點

  • 也只有他,能將這部三流的小說拍成一流的電影
    ▲[發條橙]拍攝現場,手持攝像機的庫布裡克 後現代主義的視覺風格、對人性惡的挖掘讓這部電影的魅力經久不衰,但當初製作的過程並不容易。 ▲影片開頭的「奶吧」長鏡頭,奠定了其誇張,怪異的視覺風格 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主演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付出很多。
  • 這部電影比《封神》更奇葩,卻是一部神作
    梁家輝、李連杰、範冰冰、黃曉明,Angelababy等明星在這部電影都只是綠葉,不過,這麼多綠葉並不意味著電影就有花,這部電影只有雷,這部電影簡直是雷震子的個人耍酷真人秀>號稱投資的5億的電影在我看來相當奇葩。
  • 這部老電影幕後故事比電影本身還精彩,從頭到尾充滿了不可思議
    墓碑表面積攢了很多灰塵,而且一個供果點心也沒有,最不可思議的是連香燭冥幣燒剩下的積灰都沒有,仿佛自從建起之日就根本沒人來祭拜過。劇本雖然已經寫好,黃百鳴卻並沒有急於拍攝,要知道黃百鳴之所以能在圈內成為足以和『邵氏兄弟』、『鄒文懷』、對抗的著名電影人
  • 最奇葩的電影之一!《瑞士軍刀男》腦洞大開,簡直毀世界觀的神作
    近年來,電影越來越多,很多電影已經顯得俗套,推陳出新依然是必經之路,但是總有些電影能讓你感覺整個世界都有些不對勁了!在《瑞士軍刀男》中無疑是一個非常奇葩的電影,思路清奇,迷之感人的腦洞打開,在劇中可以看到由丹尼爾·雷德克裡夫扮演的一具比瑞士軍刀還萬能的屍體,各種操作讓人目瞪口呆,接下來讓我說說,這部電影到底有哪些不可思議的地方,會讓觀眾覺得腦洞大開!對於看過的觀眾應該會感到極為熟悉,這個男人騎著屍體在海上興風作浪!看的不少人覺得不可思議,實際上現實中也是有可能有這樣的操作的!
  • 2019年度電影盤點之國產電影「十大奇葩」
    排名不分先後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不要輕易說一部電影是爛片。因為從編劇到導演再到演員,主創團隊都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傾注了很多心血,可以客觀的說問題,但不要動不動就罵。 講真,從一個善良的角度講,這話沒毛病!所以藍雨星城評選出本年度國產電影的「十大奇葩」。
  • "神筆馬良"拍成電影,票房能不能超過30億?
    扯完犢子,聊一個可能有點不切實際的話題:「神筆馬亮」拍成電影票房能不能超過30億?另外沈騰在《神筆馬亮》這個單元,槓精能明顯感覺出沈騰好像沒有以前搞笑了,或者說在《雖然這部片整體看是比較「騷氣」的,但並不妨礙沈騰高光。綜上所述,回到問題:馬亮拍成電影,票房能不能超過30億。
  • 有人把電影拍成MV,有人卻能把MV拍成電影
    在國內電影圈有這麼一種說法: 把電影拍成一部MV。
  • 因為奇葩說,我向這部電影道歉~並推薦這部日本性侵案改變的電影——媽媽別哭
    《奇葩說》真的封神了,它已經成為程序猿心中最佳網綜。
  • 這些笑破肚皮的奇葩新聞,早就被黃渤徐崢馬蘇演成電影啦!
    在這個笑話缺失的年代,我們只能在社會奇葩新聞上尋找笑點,但笑著笑著,突然發現,這些奇葩新聞早已都被拍成電影了,你沒發現?1.招嫖被打出自:2015三十大奇葩新聞電影:《心花路放》(2014)劇情相似度:100%這部電影大家都看過啊,《心花路放》!
  • 比起《春潮》,我更希望有人把這部小說拍成電影
    電影那句宣傳語——「你與母親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也著實讓我想要一探究竟。我一向對女性電影格外看重,加上我對郝蕾的偏愛,對《春潮》的期待早已在心間滋長。終於看完了電影,反倒有了一種乾渴時卻不能喝夠的不滿足。這部電影實在算不得讓人滿足的電影。
  • 如果這部電影放在中國,會拍成怎樣呢?
    這是一部2018年的爆米花電影,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好與不好各有評論。故事講述刑滿後剛出獄的女主角,馬上召集了8位身懷絕技的女同伴,精心策劃偷取價值超過1.5億美元的天價鑽石項鍊。這條項鍊被放置在地底下15米的保險庫裡面,機會只有一次,就是即將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的慈善晚會上,由一位世界著名女演員穿戴展示。
  • 《花千骨》電視劇將拍成電影,陳都靈是否能挑起花千骨一角?
    現在的影視行業越來越不容易了,小說改編成電視劇,電視劇改成電影,總之就是相互改編,相互成就。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關注影視的消息呢?就是《花千骨》將會被拍成電影。
  • 這樣的鯊魚電影,以後請拍成R級
    並且除此之外,玻璃上的牙印、三亞沙灘上的逃竄、鯊魚籠的運用,也都能看到致敬鼻祖的意味。  並且撇開這些不談,光論刺激程度,這部電影都是自《大白鯊》之後,小編看過的最滿意的鯊魚片了(認真臉)。    《鯊捲風》講的是龍捲風裡會刮出來鯊魚,電影之奇葩,已經超越爛片,到達「明知是爛片卻讓人莫名想看」的境界。  小編一般都是準備好可樂薯片,找個壓力山大的一周周末,愜意的打開一部《鯊捲風》,當做喜劇看的開懷大笑。
  • 他是把正經電影拍成十八禁的王者,這次玩起了血漿
    這部劇叫《東京吸血鬼旅館》。最重要的是,導演是園子溫。園子溫以黃暴無節操,腦洞可以裝下整個地球聞名於世。年初的時候貓醬就給大家講過《愛的曝光》,這部長達四小時的重口味奇葩電影,又純情又奇葩又狗血,簡直只有園子溫可以拍得出來。
  • 鞏俐:一個能把雜誌拍成電影海報的女人
    世界影壇上最受認可的東方女演員,被譽為「亞洲影壇第一夫人」「的電影」。她早年因主演電影《》成名,隨後憑藉電影《》獲得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威尼斯影后。鞏俐先後擔任第50屆評委會主席、評審團主席等,曾被法國文化部授予「勳章」司令勳位。2020年9月25日,參演的電影《》定檔在中國內地上映,在劇中飾演。近日,鞏俐新拍的雜誌公開,讓不少網友以為鞏俐又有新電影了,誰能想到是雜誌呢?
  • 直到郎朗要被好萊塢拍成傳記電影了,國人才意識到他的偉大
    important}郎朗要被好萊塢拍成傳記電影了!什麼,郎朗要拍傳記電影?還是在好萊塢這些世界影壇大咖的操作之下?乍一聽到這個消息,很多網友是十分驚訝的,甚至覺得不可思議。有人說,人不都講究「蓋棺定論」嗎,這郎朗才38歲呀,就這麼大張旗鼓地弄他啦?還有人說,這郎朗團隊也太壕了吧,這麼捨得花錢給自己貼金?
  • 監控錄像拍成了電影,第一個鏡頭就嚇死寶寶了
    其實這部名為《蜻蜓之眼》的監控電影並非瞎拼亂湊。之後,近20臺電腦、10多位工作人員,一天24小時不停地錄取素材,歸類、編輯、再創作,有了這部電影。所以什麼時候,哪裡能看?《蜻蜓之眼》當然不可能過審,電影將在今年內發布。大概年中,我們就能在網絡看到。
  • 青春片也能拍成B級血腥重口味黑色幽默?這部片子說可以
    很多人的學生時代都親身經歷或旁觀觀這樣的事情,九把刀談起這部電影的創作靈感時,也說到這部影片的靈感來源於他小學時,班上有一個個性陰柔的原住民男同學被其他同學霸凌,當時他並沒有參與霸凌,但是在升上國中時,這名被霸凌的原住民男同學打電話問他:「為什麼大家要欺負我?」他反問:「你應該去為問欺負你的人,為什麼問我?」但男同學說:「因為我被霸凌的時候,你沒有幫我。」
  • 《禁閉男童》不應該拍成電影,意尤未盡
    不應該拍成電影,意尤未盡,為什麼不拍成電視劇呢,給我的感覺故事才剛剛開始,浮想連篇,男孩的身事,以及他背後的故事,還有他作為撒旦兒子的使命,都是可以盡情發揮,電影只拍到了他的同父異母的姐姐要帶他去見他的父親,讓他凡人的母親開車,之後便結束了,真可謂是蜻蜓點水,還不夠啊,希望這部劇的創作人員拍下去,當然電影的話也行,但我認為電視劇的形式會更適合這個劇情的延展
  • 我能遇見你,已經是很不可思議了!
    又刷了一遍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依然覺得經典,和其它的校園電影相比,更喜歡這部電影的表達方式:將一段古老的鋼琴旋律作為載體,將兩個不同時空的年輕人聯繫在一起,共同演繹了一段穿越時空的純真校園愛戀。故事篇這部電影構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