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毒的解藥在哪?——評復旦投毒案

2021-02-12 ijingjie

《境界》出品#熱辣時評#王敏俐、沈穎《心毒的解藥在哪?——評復旦投毒案》

  @投毒的林森浩曾說:「意氣風發的年齡,我有一顆挑重擔的中年人的心。我的青春被狗給吃了!」其實狗並不吃人青春,我們被心中的惡毒與恨意吞噬,恨身邊最親近的人,他們照出我們心靈的痛處,直逼我們面對內心扭曲。

  @看不見的嫉妒、扭曲與仇恨,一次次把花樣年華的男女一步步推上亡命之路,中毒的不只是受害者,而是整個青春世代,一個投毒者本身,他/她的心靈早已被幽暗劇毒所吞噬。   

                         

心毒的解藥在哪裡?

——評復旦投毒案

                                             

文/王敏俐、沈穎

                    

死刑能否使他們擺脫絕望?    

 

 2月18日,復旦投毒案一審宣判林森浩死刑,受害方父母堅決要求判死刑,殺人償命。他們無法接受兒子竟因愚人節的玩笑被室友故意毒殺。

     

被告人林森浩父親曾發給黃洋父親兩條簡訊求情,稱不孝子未經世事,在愚人節開這玩笑鑄成大錯,表示歉疚並請求諒解,自己也是個苦命人。 黃洋父親表示,不要求賠償,也不需要說對不起,堅持殺人償命。但死刑能否使這兩個家庭脫離絕望?

     

2013年11月27日上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林森浩涉嫌以投毒方式故意殺人案公開開庭。

當年3月31日,林從實驗室裡偷取了二甲基亞硝胺,在宿舍的飲水機中投放了二甲基亞硝胺,最終導致黃洋中毒,多器官損傷死亡。

    

黃洋,復旦大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剛剛獲得直博的機會,死時方27歲。林森浩也同樣出色,風華正茂,曾經5次獲得獎學金,其中1次是國家級獎學金。

    

公開亮相的林森浩給人的印象是「很冷靜」。據檢察機關起訴,林森浩因瑣事與室友黃洋不合,懷恨在心。

  

在庭審過程中,林森浩對於公訴書所提到的投毒過程沒有異議,但對於因瑣事將黃洋致死的指控表示否認,令人更為震驚的是他自述的殺人動機透出的對生命的淡漠——「投毒行為源自一個巧合,黃洋說了一句愚人節到了,他要整人,林某看見他的樣子覺得他會整自己,林某心裡想到『好,那我就來整你一下』」。

 

 「黃洋聰明、優秀,但有些自以為是。和自己的性格、價值觀有較大差異。但兩人並沒有太大矛盾,只是對他有點看不慣。」

  

事發後的4月5日,林森浩在微博中談及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並稱「帶種的就來真的」,「出來混,就不要怕死」。

黃洋患病後,表現冷靜的林森浩還給同處一室的他做了胃和肝臟的B超檢查,並且告知檢查結果均沒有問題,「當時還特別強調了一句肝是沒有問題的,是因為心虛。」

  

林森浩認為黃洋所喝下去的劑量很少,不足以致死,並且實驗中的大多數大鼠並沒有死亡,越到後面越生龍活虎,現在只是生病的一個反應。

在黃洋被送進重症監護室後,林森浩說,「自己還懷著僥倖心理,估計他不會死的,和同學一起去看望了他,但出於心虛,不敢和他說話。」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林森浩在庭審中提到,他曾看過報紙報導朱令案,但沒有破案!這給了他一個直接刺激!

    

的確,如果不是林森浩投毒黃洋,讓人自然聯想到清華的朱令,她幾乎已被遺忘。

1994年和1995年,清華92級化學系女生朱令因鉈中毒落下嚴重後遺症,癱瘓在床。幾近完美朱令從小就學習鋼琴,15歲時開始學習古琴。1992年,朱令考取清華大學化學系。過去的同學回憶:「她(朱令)的優秀是自外及內的,是全方位的,迄今為止,我還未曾見過如此完美的人。

天生麗質的她有著明亮的雙眸、白皙的面龐,加上高挑的身材、高雅的舉止,舉手投足間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輔導員甚至曾經建議她參加禮儀大賽。」

   

朱令,當年的美麗少女,今日卻變成一個臃腫超重的40歲重度殘疾人,心智似乎只有六七歲,生活無法自理,整天坐在輪椅上。

大多數時候,朱令總是獨自靜坐,彷若陷入沉思,每隔一段時間,母親就會細心地為朱令擦去嘴邊的涎水。

「19年來,支撐我們的力量是:令令還活著。只要我們還有一口氣,我們就要讓令令有質量有尊嚴地活著。希望通過加強鍛鍊,令令能夠慢慢好起來,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朱令被投毒案疑點重重,以無解結案,兇手仍逍遙法外。近20年後的黃洋案,令網絡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又一輪朱令案全民總動員追兇,不過到如今仍是不了了之,令人嘆息。

   

心毒還需心藥解

     

20年過去,兩宗相似的名校同學間投毒案,對於投毒者和被害者,青春竟瀰漫著死亡的氣息。那要命的青春年華。2014年1月14日,朱令案還未破,黃洋案還未判,廣西某藝術院校又發生了女生涉嫌向室友投毒的案件。

      

看不見的嫉妒與仇恨,一次次把花樣年華的青年男女一步步推上亡命之路,中毒的不只是受害者,而是整個青春的世代,一個投毒者本身,他/她的心靈早已被幽暗劇毒所吞噬。

     

復旦投毒案被告林森浩在看守所10個月,他說:這段時間在讀文學經典。由於理工科的書讀得太多,思維太直,不懂得拐彎,做事不計後果,不會考慮別人感受。這是導致投毒主因。被汙染的靈魂並不只是人文學科的缺失這麼簡單。

    

心毒需要心藥解,面對人類心靈的困局,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得曾大膽推論:一種疾病的後面往往隱藏著另一種疾病,不只如此,他大膽推論:身體、精神官能的失序,反映出一個人心靈世界的破碎。

我們無可奈何的將我們心靈的狀態,反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身體上,人際關係裡:一顆溫暖而幸福的心,帶出充滿愛意的人我關係,一個強烈自卑又自傲的心,帶出玉石俱焚的人間悲劇。

     

一種疾病的後面往往隱藏著另一種疾病,人類心靈世界破碎背後的關鍵因素:我們背離創造我們的上帝,我們擺脫不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罪行:

自我為中心使得人類的理性、意志與情感都被扭曲,我們不當笑而笑,我們在罪惡中找快樂、無視自私行動對自己與他人身心靈所可能產生的巨大傷害。

     

復旦大學醫學院的公布欄上,在投毒案發後貼上了曹植的詩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類史上的第一宗謀殺案記載在聖經的創世紀之中。當人類始祖亞當夏娃任意妄為,被趕出伊甸園之後,生下了該隱和亞伯倆兄弟。該隱因為嫉妒的緣故,在田野間起來打他的弟兄亞伯,把他殺了。

    

從該隱亞伯的悲劇繁衍至今,人類依然活在「你不死,我就不能活!」心靈的魔咒裡,我們常常在問,這些投毒案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真相是:作為一個有罪有限的人,我們常常戰勝不了心中的嫉妒與仇恨。

許多時候,我們所恨的,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我們的同儕、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室友、我們的配偶,因為他們就像是一面鏡子,時時照出我們心靈的痛處,直逼我們面對內心的扭曲,更多時候,能傷我們最深的,是最懂我們的人。

    

想想我們和同事、和配偶、和孩子吵架時所說的氣話吧!那些決裂的語句、惡毒的詛咒、蔑視的態度,我們何等容易,就在氣頭上說出「真恨不得殺了你!」 「真該在你一出生時就把你掐死」 「你死了倒好!」

這樣的殘忍話語,憤怒之時,我們言語,我們的行為,再再顯示出,我們正如該隱一般,滿溢著殺人的毒氣。  

中國的歷史,並沒有教導我們如何去面對仇恨,課堂的教材,也沒有辦法疏導我們免去嫉妒和仇恨。與西方殺手不同,我族人似乎親睞最陰霾的一招「暗中投毒」。

千年以降,從後宮嬪妃投毒相殘,到薄谷開來投毒尼爾`海伍德,再到如今的校園同室毒殺,似乎所中的是同一味劇毒名為「心毒」。

   

其實,我們本身就是活在一個毒性濃厚的生活氛圍裡,在私慾泛濫之下藉著汙染的空氣、水與食物彼此互相殘殺。鬥爭的基因在文革時期深深注入國人的血液。我們到底是龍的傳人,還是毒蛇的種類?

表面上沒動手殺人,但是我們心中的自私依舊蔓延、恨意未曾減去,這就是為什麼,聖經裡說到:凡是恨自己弟兄的,就是殺人的。

    

從林森浩的微博中可以看出,毒鉤早已在心中潛伏許多年,嫉妒、虛榮、爭競、恨人、計較(有個細節說,飲用水平攤,他覺得自己喝水少不願意,造成與同學間矛盾),

    

愚人節的「整人遊戲」背後,這些內在的看不見的罪長期累積潛伏,在他心中形成了一股黑暗勢力和黑暗王國,儘管表面他是一個嚴謹守則的優秀青年,這兩種不同的力量形成了一個極大的張力,讓他始終處於壓抑與衝突之中,直到黑暗的勢力勝過了嚮往光明的一面。

   

而他跟自己的戰爭反映出他一直被他個性中軟弱的一面糾纏,任何目前教育中的精英價值觀、出人頭地、學業優秀、事業有成,都不能使他勝過裡面的幽暗。

    

健康的自我價值觀不在於天賦、才華、聰明或美貌,而是關乎身份的問題。健康的自我價值觀來自於知道自己是誰,我們需要歸屬感、恢復自我價值、力量和自製。

所有犯罪都是為了滿足這些需要而產生的錯誤行動。愈接納真實的自己,生命便越成熟;生命越成熟,就愈能做正確選擇。

    

投毒的林森浩曾在網上寫下這樣的一段話:「原本應該意氣風發,積極向上的年齡,我卻有著一顆擔子很重的中年人的心。我的青春被狗給吃了!」

    

其實,狗並不吃人的青春。但是我們心中的惡毒與恨意卻像吼叫的獅子,四處尋找可吞吃的人。

   

從朱令案到復旦投毒,提醒我們,我們常常戰勝不了心中的嫉妒與仇恨。在一個全黑的房間裡,唯一驅走黑暗的方式,是讓光透進來;在我們內心揮之不去的深處陰影,唯有讓真理之光、饒恕之光照進來,我們的痛苦才得以釋懷。

操作指引: 

喜歡本文?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來分享《境界》的思想與愛!

怎樣看歷史文章?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查看歷史消息即可;或者點擊左上角-返回輸入m查詢所有文章列表

怎樣留言?點擊左上角返回到上一層,在對話框中輸入留你的留言;在電腦登錄wx.qq.com網頁版微信可以打字留言哦!

怎樣訂閱境界微信?點擊標題下方「ijingjie」--加關注或者在微信通訊錄-點擊右上角-搜索"newjingjie",如果你是在朋友圈看到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角-- 查看官方帳號--加關注!

 

【奉獻方式】

目前《境界》皆為義工團隊,免費雜誌,無投資者,一切運作成本均需讀者支持,請有感動的讀者以奉獻支持部分委身同工可以帶薪工作,有基本生活來源,向部分優秀作者支付一定的稿酬,使《境界》可持續發展,謝謝!

 

國內匯款

國際匯款

paypal:jingjie2013@gmail.com 

匯款至Center on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stone Hall, Room 347,700 W. State Street,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IN 47907,支票抬頭:Purdue University註明:gift to CRCS Territory有免稅證明。

相關焦點

  • 心毒的解藥在哪裡? ——評在復旦投毒案庭審後
    @不論今日黃洋案,或是當年朱令案謎團,嫉妒與仇恨把花樣年華的男女一步步推上亡命之路,中毒的不只是受害者,而是整個青春世代,一個投毒者本身,他/她的心靈早已被幽暗劇毒所吞蝕。    心毒的解藥在哪裡?
  • 復旦投毒案:林森浩與黃洋的「恩怨糾葛」
    2013年4月16日,「復旦投毒案」中的被害人黃洋去世,兩年後,該案的另一主角林森浩最終或以死刑結束短暫的人生。
  • 「復旦投毒案」林森浩家書曝光!同齡人和家長都看看
    昨晚23時33分,備受關注的「復旦投毒案」二審經歷逾13小時後結束。法庭將在合議庭審議之後擇日宣判。錢報特派記者13小時直擊這場扣人心弦的庭審。
  • 復旦「絕命毒師」:名校研究生墮落投毒犯,毒殺室友坦然自若
    可你能想像鼎鼎大名的名校——復旦大學,竟然出了一個投毒殘殺室友且毫不眨眼的冷血殺人犯嗎!而這便是本文要介紹的復旦大學投毒案。瑣事引發的投毒案林森浩與黃洋均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分屬不同的醫學專業。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復旦大學某宿舍樓421室。一年後,黃洋調入該寢室。之後,林因瑣事對黃不滿,逐漸懷恨在心,便開始著手策劃殘忍至極的投毒案。
  • 復旦再現投毒案:26歲化學博士多次投毒室友食物致癌+還稱只是惡作劇!
    說到13年的復旦投毒案,相信大家現在想起來都心有餘悸,本以為這個案件過後會讓人們對生命有更多的思考,但是近日有一則中國留學生化學博士王某向室友胡某多次投毒事件再次讓人們感到痛心以及可怕。在王某被抓後,不但沒有悔改之意,還稱這只是一場同學間的惡作劇,犯罪本來就十分的可怕,比犯罪更可怕的是高智商犯罪。
  • 刑偵純愛文:《心毒》by 初禾,技術大佬 VS重案組組長
    大家看過最燒腦的刑偵文是哪一本呢?大概是priest的《默讀》,刑偵文當中有很多設計巧妙的案情和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看刑偵文的時候,你或許會一開始有點迷,但是堅持看下去,你就會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好的刑偵文,作者會讓你猜不到結局,精彩刺激的文段能夠讓你直呼精彩,那麼今天就給大家來推薦一本不錯的刑偵文,這就是初禾的《心毒》,下面一起看看吧!
  • 復旦中學牽手復旦大學,對標復附,打造一流市重點!
    在魔都,但凡有學校沾邊「復旦」二字,光聽校名就感覺牛爆了,更別提一條龍服務了: 從復旦附小,到蘭生復旦,再到復旦附中,最後復旦大學,這一條完美的「復旦升學路」,強到逆天。
  •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心毒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心毒。憶往昔「文革」部分標語:革命無罪,造反有理。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東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上究竟誰怕誰?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知識越多越反動…八億人,當時就一個鬥字了得,生產學習都按了暫停鍵。文鬥武鬥,情緒爆棚,喪失理性,也失去尊重。
  • 復旦版醫院排行榜公布,疫情之下看點在哪?張文宏高解春解讀
    這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作為獨立第三方開展的公益性學科評估項目,已是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連續第十一年發布。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高解春說,本年度排行榜組織者按照往年方法,向專家庫裡的專家發出邀評掛號函,並根據專家投票產生榜單。今年專家庫人數與去年相比創紀錄地增加了331名,達到5210名,最終收到回執3362份,比去年多出104份,有效回復率高達64.53%。
  • 「復旦女神」陳果裝腔作勢?手插褲兜,哪有做老師的樣子?
    「復旦女神」陳果裝腔作勢?手插褲兜,哪有做老師的樣子?提起「復旦女神」,人們會想到兩個關鍵詞,一則年輕漂亮,二則睿智有氣質。沒錯,這個號稱「復旦女神」的女人,正是陳果。其實,網上關於陳果的傳言很多,有部分網友指出陳果裝腔作勢?她手插褲兜,哪有做老師的樣子?事實是這樣嗎?
  • 復旦大學女神教師陳果個人資料經典語錄 陳果上課視頻在哪看
    學生工作和社會活動;  1999年10月-2001年6月,復旦大學哲學系學生會主席。  陳果 復旦_陳果[復旦大學教師] -獎勵榮譽  陳果 復旦_陳果[復旦大學教師] -研究成果  2008年,撰寫的《耶穌為何如此言語?》
  • 復旦往事 92年春的魔都地標
    那時候,我已經復旦畢業雙向選擇分配在法院工作,每天坐55路公交從復旦到金陵東路174號黃法上班,一路看風景來來回回忙並快樂著。上班換好制服兢兢業業是告訴申訴庭接待法官處理來信來訪立案或者處理申訴案件,下班換回衣裙大學生模樣回到復旦校園,和陳已昕郭青嶽李梅李輝楊海花蘇豔麗戴蓉等一眾好友師弟師妹們一起學習吃喝玩樂繼續做幸福復旦人。
  • 河南「吳春紅投毒案」15年後改判無罪,將申請國家賠償
    全文1095字,閱讀約需2分鐘 今日(4月1日),「吳春紅投毒案」在河南高院開庭進行再審宣判。吳春紅改判無罪。吳春紅的再審辯護人李長青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吳春紅聽完判決後,泣不成聲。受訪者供圖今日(4月1日),「吳春紅投毒案」在河南高院開庭進行再審宣判。吳春紅被改判無罪。至此,吳春紅已被羈押5611天。今日(4月1日),吳春紅的再審辯護人李長青向新京報記者回憶,再審宣判原定於今日10時,但他早上接到電話通知,可提前到庭,「8時50分到庭,法官已準備就緒」。他說,經現場商定,審判長直接宣判,「持續10餘分鐘」,撤銷了原判決。
  • 他們收到復旦、交大、同濟、華師大、上大的0001號錄取通知!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復旦大學在格致中學奉賢校區,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將2020年的復旦大學0001號錄取通知書親手交到了哲學類新生張施傑手上。據了解,張施傑今年以復旦綜評批錄取最高分進入復旦。「這位同學非常堅定地報考了我校哲學類專業,展現了以哲學為代表的復旦基礎學科對於優秀學子的魅力,也體現出一名優秀學子對於理想的執著、對於選擇的冷靜、對於基礎學科發展的一份承擔。他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潘偉傑介紹。
  • 《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只有「死亡」沒有解藥!
    在第三部《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上映之日,票房仍居榜首,但是觀眾口碑卻不是很好,豆瓣評分也只有5.3,票房走勢並不佳。《移動迷宮》三部影片都是圍繞迷宮展開生死逃亡,而在第3部《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中的死亡解藥就是影片的主角設定。想要逃出迷宮就要找到解藥,解藥就是主角。主角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走出迷宮的出口。
  • 《索爾茲伯裡投毒案》「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結尾現實中的投毒案受害者們走進鏡頭,並用字幕一一介紹現狀;唯一無辜逝去的生命,在錄像帶裡翩翩起舞。「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標準的BBC三集小品,習慣其節奏就不覺平淡,反而暗勁十足。濃濃的溫情與人道關懷貫穿始終。
  • 張文宏在復旦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言,反覆提了4個字
    今天上午,復旦大學舉行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作為教師代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宏在復旦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言。張文宏在演講中表示,他獲評復旦大學2020屆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能得到本科生的認可,來自「不確定性」。
  • 救誰的命,解藥在那裡,解讀《救命解藥》
    《加勒比海盜》系列導演戈爾·維賓斯基重磅回歸執導、戴涵涵Dane DeHaan主演驚悚懸疑新作《救命解藥》。戴涵涵扮演的小員工洛克哈在溫泉療養中心發現了一名神秘女子,他記得以前見過她,她能看到他看不見的東西,她說自己是這裡的特殊案例,這家療養中心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洛克哈能否成功逃離?
  • 上海復旦大學投毒事件 室友難處請避開危險關係
    不良競爭心理  案例:小陳告訴記者,每到評獎學金、班幹部競選時,宿舍關係就會微妙起來,「沒有人會傻乎乎地告訴室友自己最近在做什麼」。學校去年評國家勵志獎學金,宿舍有個同學成績很好,可因為不是貧困生不能參評。這名同學就「報復」,把評上獎學金的室友的課本藏起來,後來被人發現了。
  • 復旦大學和長寧區共建復旦中學
    本報訊  復旦大學與長寧區委區政府本著「機制創新、區校聯動、共建共贏、攜手共進」的原則,基於「復旦」發展歷史及復旦大學與復旦中學合作現狀,建立並發展區校教育戰略合作關係,共同確定了「共同努力,把復旦中學建設成為一所一流的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和享譽國內外的現代名校」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