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開播以來,這些姐姐們真的圈了無數的粉
颯的,憨的,作的,酷的,可愛的…風格應有盡有
原先以為會出現的姐姐互撕畫面卻沒能看到,意外地一片和諧,甚至非常的真誠
是的,個人覺得比妹妹團還要真誠
真的非常喜歡這裡的每一個姐姐
但是要說最心疼的,還是非莫屬
從節目第一期開始就有各種爆料孟佳被淘汰的消息
一直在想:不可能、不會、開玩笑,逗誰呢
女團出身,業務能力這麼強,淘汰誰都不可能淘汰她呀
直到看到了復活賽投票名單
呃……
覺得她在姐姐裡實實在在是閃閃發光,一眼就能看出很突出的一個優秀的人
不同於王霏霏的性感,李斯丹妮的酷,張含韻的知性可愛
她是女生裡少有的、別具一格的「颯」:有點酷有點憨有點性感有點豪爽
三期公演,三期C位,這說明她的能力毋庸置疑是受到認可的,但是「時運不濟」,一個靠大眾決定專業表演排名的比賽對專業人士是不公平的,她的觀眾投票一直都是倒數。
雖然出道過,但是是在韓國大火,國內知名度低,很多人還不認識她,這就導致她的劣勢明明白白:觀眾緣太差,比起其他大紅大紫過的姐姐們,她雖然女團業務能力強,但在這裡基本不佔優勢,因為這是靠人氣決定一切的節目,觀眾好感度低簡直不要太致命。
這三次公演,除了第一次《大碗寬面》放飛自我燃炸舞臺後,孟佳就開始走上了憋悶路線,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狀態:票數低—選不到好歌—公演票數又低—又選不到好歌—淘汰。
選不到好歌,展現不了自己真正的實力,一個業務能力超棒卻屢屢因為其他因素影響結果這種事,真的太糟心了。
我都心疼起這個不會哭的孩子了。
因為成過團,還是個得過無數大獎、非常成功的女團,孟佳一開始就承擔了巨大的壓力,觀眾對她和王霏霏的期待要高很多,正如小考時因為轉身沒站穩被杜華當面批評並表示很失望:「讓人不能接受,畢竟是專業的,不應該犯這樣的錯誤」。
高壓是真,情緒低落也是真,其他人或許從0開始,她是從1開始的,即使有進步別人也看不到,因為在大眾裡,從0開始的進步更加感人。
從0到1的進步,她在國內觀眾看不到的地方,用了好幾年的時間來實現。
張含韻的話就很好的概括了孟佳的性格,壓力大但選擇沉默,不抱怨、硬逼著自己繼續往前走:
這種不會哭的孩子真的蠻讓人心疼的。
在不能改變曲目的情況下,她只能硬著頭皮認真地完成表演,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突破性地去演繹慢歌。第二期的公演裡她的情緒表達很到位,專業評委評分很高,走出舒適圈的一次完美公演,最後卻因為現場投票票數不佳,她成為留下來的姐姐中票數最低的一位。
然後因為票數低的原因,第三期公演她又一次被迫選了「慢」歌……而這一次比上期還慘,5人的團,全場沒有一個姐姐想選,吳昕還有可能是為了場面和諧而主動選擇她化解這股尷尬。
慢歌在競技舞臺上是處於弱勢的,她也努力爭取了風格上能改得更炸一點,適合舞臺一點,但抗爭無效,趙兆都被這一組逼得說出了「音樂上沒有輸贏」這句很對但是和節目很矛盾的話?
音樂無輸贏,但比賽有輸贏啊?
如果是明明有實力卻因為人氣被逼走,那真的太遺憾了。
不過就因為這一句「音樂無輸贏」才又點醒了我們:
這不是打臉嗎?本身就是個矛盾體。
從這幾期淘汰的姐姐來看,離開的都不是實力弱的人,反而更多是專業的歌手,叮噹、阿朵…走的原因都只是因為人氣低……
如果最終靠人氣來評選成團人員,那跟妹妹團有什麼區別,一開始立意那麼高不就成了笑話?
而從孟佳復活賽突圍來看,下一期她就是公演輸了,被淘汰了…
這其實是在逗觀眾吧?可能來個欲揚先抑?
立意太高炒作太歡樂了導致期望太高,結果還是落於俗套,到現在都忘記了節目本身的主旨是什麼,全靠姐姐們的個人魅力繼續看下去,在個人看來,節目組的覺悟還沒有張雨綺來的高:
放棄自己當隊長:因為隨時可能被淘汰,大家抓緊機會體會一下
選金莎當隊員:她想嘗試跳舞,所以給她一次機會,讓她來這個節目不留下遺憾
選最不好管的伊能靜當隊員:喜歡女性有所突破
選張含韻而不是藍盈瑩出來battle:給她展示的機會,不然可能被淘汰就沒機會了
享受當前!突破自我!把握機會!
這才是原本期待節目應該傳達的宗旨,結果被她無意中傳達出來了。
只是也不能說節目錯了,說白了這是一檔綜藝節目,選秀要的就是市場,市場就是人氣。
但即使是這樣的,還是希望國內選秀節目專業評委的話語權重一點,而不是讓一群非專業的觀眾對專業人員指指點點,這樣也太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