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家大型醫院,每年都有上百名患者因馬被馬蜂蟄而死亡。近日綠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與有關專家會談,了解到該醫院的專家非常認真地就這個事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他們發現,現在大量的出現馬蜂蜇人事件,主要是因為人對馬蜂的打擾。
周博士談到馬蜂蜇人的現象有兩個維度的去理解,一方面是因為人類擴張,馬蜂的棲息地的減少,導致馬蜂無處可去。一方面從自然界食物鏈的角度理解,馬蜂的自然天敵是灰喜鵲。醫學專家推測,灰喜鵲的數量可能在持續減少。他們通過聯繫觀鳥組織,了解到灰喜鵲種群數量在全國範圍內確實是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但是灰喜鵲為什麼持續下降呢?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在於農藥,農藥的廣泛使用使得野外的灰喜鵲的數量下降。
這和我們看到其他研究發現也是一致的。我們知道狸貓、黃鼠狼之類的野生動物,被農藥間接導致的死亡,加劇了鼠害。鼠害加劇之後,人類又持續地運用濃度更高危害更大的農藥去滅鼠,就會導致以鼠類為食的野生動物中毒死亡。老鼠適應性比較強,沒有被全部消滅,但是控制鼠類的自然天敵卻大規模的減少,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我們再來看人為對馬蜂的幹擾行為造成的影響。這位醫學專家介紹道,他諮詢了湖北省的消防機構,得知消防機構每年有數千次的出動,都是市民打電話請消防同志幫忙對家裡或附近的馬蜂窩進行處理,這就讓一些被趕走的馬蜂無處可去,使得人與自然的對立衝突不斷地在加劇。
馬蜂為何蜇人是一項有意義的研究,此次疫情之後,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報導,比如有報導說一些城市市民請消防機構去幫助處理蝙蝠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那麼,這是一個正確的做法,還是一個錯誤的做法呢?我們認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因為人對自然的過度幹擾或者不當操作,為人類自身的生存帶來不斷的威脅和壓力。
(本文根據周晉峰博士語音整理,文字僅供參考)
整理/Littlejane 審/綠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