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芒畢露,危險!|胡蜂|蜜蜂|馬蜂|蜂巢|蟄傷|-健康界

2020-12-18 健康界

近日,我院兒童重症醫學科(PICU)先後收治了五名被胡蜂蟄傷的小患者,他們或者是放學路上石子投擲蜂巢,或者是周末和家長進山遊玩惹怒蜂巢,這些患兒的面部及全身多處被蜂蟄傷,PICU為他們相繼進行了血液淨化治療,其中一名患兒,因為蜇傷特別嚴重,目前仍在搶救治療中。

被蜂蜇傷怎麼會這麼嚴重?作為野外最常見的兩種蜂類,事實上蜜蜂和胡蜂是完全不同的蜂類,胡蜂俗稱馬蜂、黃蜂、地王蜂、黑腰蜂等,同蜜蜂的外觀區別明顯,體型上偏細和長,體色多為黑、黃、棕色相間或為單一色,腰部相對較為明顯,腹部光滑或具大小不同的刻點。蜜蜂的性情相對而言比較溫馴,除極少數特殊情況以外一般不輕易發起攻擊,而胡蜂的性情則要暴躁得多且有強烈的護巢本能,有些種類甚至還有一定的領域意識,任何人或動物膽敢過於靠近蜂巢就可能被群起而攻。胡蜂蜂窩形狀似倒置的寶塔並呈不規則的球形。

↑ 蜜蜂 ↑

↑ 胡蜂 ↑  

蜜蜂和胡蜂的毒性完全不同,其中蜜蜂的毒性相對很弱且毒液呈弱酸性,被蜇後只要用弱鹼性溶液清洗基本不會有什麼問題,而馬蜂的毒性較強,毒液劑量較大、呈弱鹼性,尤其是被大型馬蜂蜇後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每年都有馬蜂蜇人致死的報導。

  遇到胡蜂攻擊怎麼辦?   一、驅散蜂群,避免更多傷害  

1、胡蜂較少時,可以潑水阻攔(肥皂水效果更好)或者使用艾草、衣物扑打驅散,迅速遠離蜂巢。

2、胡蜂較多時,可以利用煙火燻退蜂群。非專業人士不建議採用點燃殺蟲劑和煤油的方式,以免引起燒傷。

二、正確處理,減少蜇傷腫痛   1、可用膠布或鑷子將毒刺拔出,減少蜂刺在皮膚表面上的停留時間。   2、當傷口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的情況,可以適當冷敷(不是冰敷,請勿直接用冰袋接觸蜇傷處),用肥皂水、蘇打水或者生理鹽水,儘量清洗傷口處。   3、清洗過後如果患處仍有紅腫、刺痛等症狀應該局部塗抹碘伏,同時還可以塗抹消炎的軟膏,例如紅黴素軟膏等,利於消炎、消腫和局部止痛。  

三、發現不對,立即送醫治療   部分患者被蜂蟄傷後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全身過敏反應、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等不良反應,當出現這些症狀需要及時就醫。送醫過程中可以適量飲水,並可將被蜇傷的四肢近心端勒住,防止毒素擴散。   

推文創作

● 文字:薛晗   ● 照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 排版:黨辦  

相關焦點

  • 蜜蜂的天敵胡蜂防治方法
    胡蜂胡蜂的別名還為:黃蜂、馬蜂、地王蜂(廣西)、地龍蜂、紅頭蜂(雲南、貴州)、大土蜂(臺語);臺灣大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黑腰蜂(雲南、貴州)。其主要分布於我國南方山區的叢林中。養蜂的胡師傅在蜜蜂飼養上的危害胡蜂是蜜蜂的天敵。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時間:2020-10-19 10:26   來源:騰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
  • 被馬蜂蜇傷後搶救18天,醫生說: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殺人蜂」其實是馬蜂(也叫胡蜂、黃蜂),馬蜂的毒性強,尤其是被大型馬蜂蜇後可能有生命危險。古諺語「10隻馬蜂蜇死一頭牛」,可見其危險性之大。想必看到這裡,大家心裡會有些許疑惑,馬蜂蟄傷真的那麼危害嗎?以至於危及生命?
  • 跟著逼王認胡蜂:坂本先生,那不是"Mr.Bee"啦!
    人各有命,蜜蜂也一樣,生而為王就有特殊優待,連結構上都有更優勢的特徵,不過也正是這樣,蜂群才能繁衍壯大。胡蜂的螯針就不一樣了,平時不用時會收起來,遇到危險可以多次發起進攻,並不會傷及自身性命。在胡蜂家族裡,最可怕的是胡蜂亞科胡蜂屬(Vespa)的種類,也就是俗稱的虎頭蜂,也難怪在動畫中連老師都驚慌失措。
  • 被蜜蜂蟄傷,第一時間做這3件事!緊急時能救人一命
    北京120急救中心的急救醫生劉揚提醒大家,每年被蜂類蟄傷的病人都有很多。而大部分人被蜜蜂、馬蜂或黃蜂等蜂類蟄了,只是會出現短暫的疼痛,但對於部分敏感體質的人來說,則很可能會嚴重過敏,甚至關乎性命。突然,一陣「嗡嗡"聲傳來,是一群馬蜂朝著劉女士撲過來,對著她一陣狂蟄,儘管她想逃跑,但還是沒有逃脫馬蜂的圍攻,劉女士當即倒地不起,這時候馬蜂才相繼離開。等同村何某和陳某意識到危險發生時,返回將劉女士送到鎮衛生院搶救,但是她的毒性反應和過敏反應非常嚴重,最終無力回天,當天中午劉女士便不治身亡。
  • 十堰市疾控中心發布緊急預警:外出秋遊賞花謹防蜂蟄傷
    夏秋季為毒蜂蟄傷的高發季節,近期我市毒蜂蟄傷事件時有發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緊急提醒,市民外出秋遊賞花,戶外探險,一定要謹防毒蜂,學會防範蜂蜇傷,並熟悉蜂蜇傷的急救常識,提高自救能力,降低意外風險。9月底,房縣一名3歲多的男孩被馬蜂蜇傷14處,所幸經太和醫院救治半個月,於10月6日脫險。
  • 蜜蜂和馬蜂有什麼區別?不僅僅是外觀不同,其他區別也極為明顯!
    正在覓食的馬蜂2、食性不同蜜蜂和馬蜂的食性截然不同,其中蜜蜂是典型的素食性昆蟲,幾乎完全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為食,在外界蜜源豐富時蜜蜂還能將花蜜釀製成蜂蜜並存儲在蜂巢中,而馬蜂則是典型的雜食性昆蟲,主要以蛾、
  • 女生軍訓被蜜蜂爬嘴一動不動……網友吵翻了
    不動就對了動的話可能被蟄了更危險」那麼日常生活中遇到蜜蜂應該怎麼辦呢?如果在家或戶外發現一隻馬蜂圍著你轉圈,此時要多加小心。這是馬蜂在偵察,證明你已經接近蜂巢。最正確的做法是不要攻擊它,馬上靜止下來,等它離開。如果遭遇蜜蜂襲擊,最好就地趴下,用衣服蓋住頭,或者把衣服在天空掄幾圈以後,扔向遠方,吸引蜂群追趕,人則向反方向跑。就地趴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 4人取走馬蜂窩後,一過路人被馬蜂怒蜇身亡
    當日20時許,四被告在筠連縣武德鄉半坡村小地名「兩河口」處集合,被告黃某波帶上防蜂衣、滅蚊劑、口袋、鋸子、繩子等工具取蜂巢。後黃某波、黃某華、韓某某提走裝蜂巢的口袋,離開後與在途中等待的朱某某一起到韓守強家,將蜂巢裡的蜂蛹取出後加工食用。
  • 在被馬蜂蜇後該如何消腫止痛止癢
    馬蜂,通稱馬蜂,是一種尾部有毒刺,能蟄人,以花蜜和蟲類等為食的昆蟲,毒性有的還很大,一般根據胡蜂的毒性會因品種的不同而不同。我們在野外會經常遇到胡蜂,也會偶而受到胡蜂的攻擊而被蟄傷,在被蟄到後之通常傷口周圍會紅腫發燙,又痛又癢很難受,有過敏體質的人被胡蜂蟄後會發生蜂毒過敏症狀,嚴重還會因此危及生命。那我們在被胡蜂蟄後應該怎樣做才能消腫止痛止癢呢?
  • 美國遭亞洲「殺人大黃蜂」入侵:毒刺致命 喜歡咬掉蜜蜂頭
    目前還不知道大馬蜂是如何首次到達北美的,但昆蟲經常通過國際運輸船和其他交通工具搭車到其他國家。到目前為止,這種大黃蜂的蹤跡還僅限於西北太平洋地區。資料顯示,Vespa mandarinia學名大虎頭蜂,又稱Asian giant horne,是分布亞洲地區的黃蜂,亦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胡蜂。大虎頭蜂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有相當多傷人的案例。
  • 被蜜蜂蜇了怎麼辦?
    每年7至10月是馬蜂繁殖、遷居的季節,這段時間馬蜂的性情也變得兇狠狂躁、富有攻擊性,對人有心無心的驚擾異常敏感,所以容易發生蜇人事件。 一、蜜蜂為什麼傷人呢? 蜂毒內含有蟻酸、神經毒素、磷脂酶A、透明質酸等過敏原。蜂尾部末端有一對毒囊和一根毒刺,毒刺刺入皮膚時即將蜂毒注入傷者體內。若為蜜蜂蟄傷,其毒刺留於刺傷處,黃蜂蟄傷人後其毒刺可收回,繼續蟄人。蜂毒進入人體後,可與體內的免疫球蛋白結合,產生一系列反應,從而引起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血壓下降。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是因為農村樹多花多,如有漫山遍野的果木林,如有高大的柿子樹,還有秋天火紅的烏桕樹,這些樹花期長,花香濃烈,適合馬蜂生存,這些樹都是馬蜂的最愛。馬蜂還愛吃柿子,因此柿子常被挖了幾個孔。生活在農村的人們,除了到處看到蜜蜂採集花蜜外,還隨時可見比蜜蜂大的黃黑色馬蜂也加入採花之中。
  • 女孩被蜜蜂蟄傷後身亡,蜜蜂蟄咬死亡率很高,請勿輕視!醫生呼籲轉發
    蜜蜂:被蜜蜂蜇後,容易出現溶血、過敏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過敏性休剋死亡。馬蜂:蜜蜂蜇人時,常將其毒刺遺棄於傷處。而馬蜂刺人後則將蜇針縮回,還可繼續傷人。胡蜂:專家介紹,1小時內不能得到有效治療的胡蜂蜇人死亡率達66%,96%的罹難者扛不過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