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夜光」 螢火蟲的復出自白|螢火蟲|華小峰|昆蟲|樂山師範學院

2020-12-19 騰訊網

白天,極少數螢火蟲會出來活動。 華小峰 攝

川報觀察記者 張紅霞

4月中下旬,邛崍市天台山的夜晚,已經非常熱鬧而壯觀了——數萬隻「三葉蟲螢」螢火蟲在山林、草叢間起起落落,帶光飛行,如一條流動的星河,把天台山的夜裝扮得如同童話世界。自2008年開辦起,第12屆天台山高山螢舞節已經靜悄悄地啟動了。「五·一」期間,這裡將舉辦包括森林音樂節、攝影展等系列活動。

天台山景區供圖

天台山景區供圖

與此同時,春夏之交的成都平原,常有晴朗的夜空,5萬隻人工培育的螢火蟲,每晚也正在都江堰精華灌區的田間地頭上下翻飛、瑩光流動。

以對環境要求苛刻聞名的螢火蟲,曾經絕跡於山野的螢火蟲,是如何成群歸來,創造新景的?

本文將以擬人化的筆法,以「螢火蟲的復出自白」角度,來講述螢火蟲從漸離人境到重返人間的曲折起伏,使讀者能夠更加了解和親近螢火蟲,假期來臨時能帶著孩子去看看這些夜之精靈、光的舞者。

都江堰精華灌區也是螢火蟲飛舞之地 華小峰 攝

生命自白:一生點亮只為你

螢火蟲,對於許多人來說,不是停留在兒時的記憶裡,就是存在於語文課文中,閃爍著美好、浪漫的光彩。

我是小小螢火蟲,古人曾叫我「宵燭」「夜光」,也曾留下「囊螢映雪」「囊螢夜讀」的成語。「囊螢夜讀」是一個勵志故事,講的是晉代讀書人車胤把螢火蟲集中在白絹口袋,借瑩光夜讀的勤學經歷。晚唐詩人杜牧在《秋夕》中寫到過我: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既然是重出江湖,就得介紹一下自己,方便大家都認識我。

我身上最顯著的特徵是有一條發光的屁股,在我的身體中,它所佔的比例實在是不大,也許比你的小指甲蓋還要小點,那裡面卻裝了世界上最神奇、最精妙的發光器。在發光器裡,有一種含有磷的螢光素,這種物質可不簡單,它經過一連串複雜的反應之後,能釋放出一種能量,這種能量大部分會轉化成光能,於是我就發光了,屬於冷光。

我們在昆蟲大家族中屬於鞘翅目,螢科,遠房或近親約有2000種。發出的光有黃綠色的,也有橙紅色的。我和小夥伴能用燈語對講的秘密,最早是由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動物學家勞德埃博士發現的。他用了整整18年時間研究我的發光現象。不同種類的螢火蟲夥伴,閃光的節律變化並不完全一樣。

天台山景區供圖

比如說,有一種雄蟲會先有節律地發出閃光來,雌蟲見到這種光信號後,才準確地閃光2秒鐘,雄蟲看到同種的光信號,就靠近它結為情侶。人們曾實驗,在雌蟲發光結束時,用人工發出2秒鐘的閃光,雄蟲也會被引誘過來。

比如說,另有一種螢火蟲夥伴,雌蟲能以準確的時間間隔,發出「亮一滅,亮一滅」的信號來,雄蟲收到用燈語表達的「悄悄話」後,立刻發出「亮一滅,亮一滅」的燈語作為回答。信息一經溝通,它們便飛到一起共度良宵。

那為什麼我只晚上發光白天不發光呢?我一般在晚上7點到11點半發光,差不多在晚上的11點半以後,就會慢慢地停止發光了。這是因為我們身體裡的螢光素是有限的,如果用完了,必須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才能夠合成足夠發光的能量。白天的我們,大部分都在休息或者睡覺,當然個別調皮的在外。

看出來了麼?我和小夥伴點亮螢光的一生,其實是尋找愛情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我才羽化成能發光的樣子,而我發光只是為了找到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用燈語在暗夜中發出信號,男朋友發光時間越長,女朋友越能關注到,動心了就也發出燈語,成就螢生交配、繁衍的大事。

你們人類有摩梭族的「走婚」傳奇,可我們的「飛婚」儀式是不是更浪漫、更鍾情呢?因為,我們一旦交配成功,「爸爸」就完成使命,死去了,「麻麻」則找個不受打擾的地方,產完卵後也追隨夫君而去。從起飛到逝去,我和小夥伴只有7天、最多20天的閃亮螢生,「一生點亮只為你」「鍾情至死」,算不算忠於愛情的無上絕唱呢?

曹成全教授和他正在研究的三葉蟲螢 華小峰 攝

復出自白:做生態環境的代言蟲

我和小夥伴的品種雖然豐富,卻大致分為三類:陸生、水生、半水生。我的生命短暫,卻也燦爛。我在孕育、成長和飛舞中,都時時為潔淨的水體和土壤、茂盛的樹林和植被、清新的空氣而深感幸運,我們是良好生態的受益者和代言蟲,有我們飛舞的地方,就有人類驚喜的感嘆和對環境質量的肯定。

隨著城市擴張、工業快進,我們流連的家園,一天天被高樓佔據,被工廠侵蝕。水變渾了,毒物和重金屬改變了它;土壤變髒了,化肥和垃圾讓它過富營養;空氣變濁了,霧霾一天天加劇呼吸的痛……城市的光強於我們的光300倍,我不得不關閉發光器,向

城市外奮力地飛走,飛走……還有一些同伴,遭遇到了一些人類大規模地、不科學的捕捉,用於城市的各類活動。

我們在城市叢林閃爍的景象,也許60後、70後還有記憶,80後、90後大約只在書上看過、電視上見過,沒見過活著的我在他們視線裡忽隱忽現。

我和小夥伴們都好想呼籲:親愛的大人們,你們在做城市拆遷或開發時,能不能做一下片區生態調查呢?我親歷過一個事件——2018年春天,一位在樂山的昆蟲學者向媒體披露了當地綠心公園已生活著30萬隻螢火蟲時,引起了全城轟動,人們紛紛走進綠心公園,要親密邂逅我們。這使當地政府生態改造綠心公園的決策更加科學和嚴謹,使得我們的棲息地得以保存,我們的家族得以延續。

樂山師範學院昆蟲資源研發基地 華小峰 攝

其實,作為在四川生活的我,一直相對幸運,除了因為汙染飛得遠一些,還沒有遭遇到活捉的噩運。尤其幸運的是,天台山野生的20多個品種的螢火蟲今後將在樂山師範學院曹成全教授團隊指導下,完成在地的人工繁育;而在樂山師範學院昆蟲資源研發基地,我和成千上萬的小小夥伴被成功地人工孵化,去到都江堰精華灌區等這樣一些風景好、環境好、遠離城市的大自然中,以自然成熟、起飛的姿態,開始了祖祖輩輩們的幸福輪迴,並且,以我們獨有的「夜光」去造福經營者、養殖者,讓他們能擺脫貧困,更能夠幫助人們去實踐鄉村振興,實踐農創、文創,探索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螢生短暫,如若受到禮遇,在完成生命輪迴時還能幫助到人類,我會笑著參與,笑著離去。

相關焦點

  • 螢火蟲回來了①|流星「夜光」 螢火蟲的復出自白
    本文將以擬人化的筆法,以「螢火蟲的復出自白」角度,來講述螢火蟲從漸離人境到重返人間的曲折起伏,使讀者能夠更加了解和親近螢火蟲,假期來臨時能帶著孩子去看看這些夜之精靈、光的舞者。生命自白:一生點亮只為你螢火蟲,對於許多人來說,不是停留在兒時的記憶裡,就是存在於語文課文中,閃爍著美好、浪漫的光彩。我是小小螢火蟲,古人曾叫我「宵燭」「夜光」,也曾留下「囊螢映雪」「囊螢夜讀」的成語。
  •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螢火蟲的夏夜嗎?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螢火蟲的夏夜嗎?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夏天的晚上,樹叢裡草地上,螢火蟲閃著黃綠色的光飛來飛去,像一盞盞小燈籠,又像飛舞的小精靈。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螢火蟲
    螢火蟲節選自《昆蟲記》在寧靜的夏夜,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螢火蟲飛來飛去,就像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在昆蟲世界裡,能發光的蟲子很少,這種小東西,因為能發光而聞名。古希臘人把這種小蟲子稱為「亮尾巴」,這個叫法真是太形象了。現在,科學家們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螢火蟲。
  • 「戀童傾向」、「感情騙子」,浪漫的螢火蟲不為人知的一面
    古時候的人們給螢火蟲取了「流螢」「夜光」「宵燭」等等富有詩意的名字,而且有「季夏之月,腐草為螢」的身世描寫,為後來的詩詞歌賦提供了絕美的意象。不過拋掉這些文藝的聯想,螢火蟲的外表和習性可能很難讓你對它有任何偏心的念頭。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它們鮮為人知的一面,當然這可能會影響它們在你心中美好的幻想。
  • 磨耳朵 | 昆蟲兒歌,你有多久沒見過螢火蟲了——Song of Insects 昆蟲之歌
    今天兒歌的主角是昆蟲哦。有螞蟻、蜜蜂、螢火蟲等。
  • 頭條|快來兗州看螢火蟲啦!五一生活節期間,首家室內螢火蟲主題展攜手童書童畫助力濟寧成長灣盛大開業!
    螢火蟲(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是一種小型甲蟲,尾部能發出螢光。世界上已知螢火蟲有2000多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在我們國家約有54種,各地皆有分布,尤以南部和東南沿海各省居多。
  • 現實版「螢火蟲之墓」——為何我們越來越難見到螢火蟲?
    大家對螢火蟲的寓意雖然各有所見,但也大都以浪漫與悲喜交織為基調:宮崎駿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螢科(Lampyridae)屬鞘翅目花螢總科(Coleoptera: Cantharoidea)螢科昆蟲的通稱,全世界約2000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 螢火蟲:關了燈全都一個樣
    能被中國詩人看上的昆蟲算起來實在不多,而螢火蟲大約能憑一己之名佔其中半壁。因為獨特的發光能力和極高的常見度,螢火蟲很早就開始被古人們所留意。螢「夜飛,腹下有火」,古人們認為螢發出的光來自一把奇妙的火焰,這也在螢的繁體字「螢」上得到體現。千百年來,人們如痴如醉地對螢火蟲的著迷也讓螢字逐漸獲得各式各樣的引申,用在自然界中種種能泛出微弱光芒的事物。
  • 「百萬螢火蟲展」遭網友抵制:「放飛螢火蟲就是讓它們去送死」
    一位螢火蟲愛好者表示,放飛對於螢火蟲來說就是「斷子絕孫」。「單身的螢火蟲們卻被人類燈光誘捕,再通過漫長的運輸來到並不適合螢火蟲生存的城市,它們有的在捕抓過程受傷,有的挨不過運輸途中的高溫,倖存下來的在商展活動現場發完最後的光,也將因為環境不適應而全體死亡。」
  • 電影再見螢火蟲/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之墓》(又名再見螢火蟲)在此之前曾被動畫大師高畑勳搬上熒幕,而該片在電影頻道首播時也同樣獲得了超過20%的高收視率。高畑勳用最富童趣的藝術表現形式揭示了戰爭的殘酷,成就了這部動畫經典。與前者相比,真人版則直接扯開了附著於動畫上溫情脈脈的美好面紗,以血淋淋的事實對戰爭的罪惡發出了最直接的控訴。
  • 螢火蟲慢慢飛
    動畫旁還配上了著名歌手伊能靜演唱的《螢火蟲》歌詞:螢火蟲 螢火蟲慢慢飛夏夜裡 夏夜裡風輕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讓螢火蟲給你一點光燃燒小小的身影在夜晚河面上飄來悅耳的竹笛聲,田野裡傳來青蛙的歡叫聲,樹上的知了、草叢裡的昆蟲此起彼落地吟唱,猶如一支美麗動聽的小夜曲。
  • 夏夜螢光——螢火蟲拍攝技巧
    卵期:受溫度的影響,螢火蟲的卵期有長有短,大約在25~30天。2. 幼蟲期:約70~100天以上,螢火蟲的幼蟲受到食物與氣候影響,有時幼蟲時期會長達200天以上,螢火蟲會持續以幼蟲的型態直至來年才進入蛹期,幼蟲期螢火蟲會蛻皮6~7次。蛻皮時,是螢火蟲最脆弱的時候,螢火蟲會倒下不動,此時!若受到螞蟻或其他昆蟲攻擊會死亡。螢火蟲的幼蟲以蝸牛為主食。3.
  • 宜春周邊也有螢火蟲看了,浪漫仲夏!我們一起去看螢火蟲吧~
    螢火蟲是很多人兒時美好的回憶,在我們印象中一種非常浪漫的小昆蟲,夏夜,在夜空中綻放它的星火,我們與螢火蟲共舞,在星空中許願,微風吹拂,流螢如一盞盞懸空點燃的小燈籠,舞動出獨屬夏夜的寧靜和美妙。而如今,隨著一幢幢高樓的拔地而起,我們已經很少能找尋到螢火蟲的影子了。現在可好了,有很多城市開始建螢火蟲主題公園供予市民參觀。7月6日,全國首家室內螢火蟲主題公園落戶武漢國際會展中心。
  • 國內那些可以邂逅螢火蟲的聖地
    最重要的話寫在最前面,韓寒說「愛要克制」,螢火蟲很美是大自然饋贈,但是我們不能自私的獨佔美麗,破壞它們的生態環境。我甚至聽說有的商家為了能用更高的價格販賣螢火蟲,企圖讓螢火蟲滅絕。我想我們都不希望螢火蟲出現在動物滅絕圖鑑中。
  • 黃金海岸螢火蟲浪漫之旅全攻略
    螢火蟲可謂是童話故事和偶像劇中秒殺無數觀眾的必殺技呢~ 想像一下在仲夏之夜置身於螢火蟲營造的夢幻之中,真是如夢境一般呢!
  • 中國螢火蟲指南(一)
    一直致力於螢火蟲考察與研究的付新華在《螢火蟲在中國》序言裡說:「每個晚上,螢火蟲都在跳無聲的舞,而我便是那唯一的觀眾。螢火蟲跳得暢快,我看得也痴迷。我們在無休止地追求富足的物質生活時,螢火蟲卻不知在什麼時候被遺忘,被放逐了。曾在黑夜中御風而行的微光,如今已被霓虹市光所取替。
  • 話說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還可能是唐僧,那發光的不一定是螢火蟲還可能是蟑螂?
    海洋裡的「螢光精靈」夜光藻 Noctiluca scintillans研究表明,這種蟑螂多是和叩甲科螢叩甲屬的昆蟲生活在一起。螢叩甲屬的昆蟲不僅能夠製造很強的毒素而且能發出螢光。因此發光蟑螂正是藉此「擬態」與其共存於一個環境裡,並得以保全自身。所以,這就是昆蟲裡的「狐假虎威」?
  • 睡前故事 | 螢火蟲去許願
    有一隻燈籠暗暗的螢火蟲,去找小仙女許願,可是它發現小仙女的眼睛壞了,猜猜螢火蟲會怎麼做呢?最後它的願望會實現嗎?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關於螢火蟲去許願的故事吧關於作者方素珍,1957年生,臺灣宜蘭人。輔仁大學教育心理系畢業。
  • 這裡是螢火蟲的老家,紐西蘭這個地方太神奇了,人類千萬別破壞!
    螢火蟲是一種奇特的發光生物,它的卵、幼蟲、蛹和成蟲都能發光,尤其是在夜晚,飛行的螢火蟲明亮而美麗。螢火蟲越來越少,有的地方為了看螢火蟲,甚至人為的過度捕捉螢火蟲,營造出螢火蟲漫天飛舞的旅遊場景!在紐西蘭,有一個著名的自然奇觀,數千隻螢火蟲生活在螢火蟲溶洞。
  • 發光體:鏡頭下的神秘世界 | 紐西蘭螢火蟲洞穴奇觀
    這裡最有名氣的當然是洞穴螢火蟲。雖然攝影師Michael在洞穴裡拍攝的照片已經驚為天人,但是他仍然說,沒有什麼可以比的上實際場景。「使用相機長曝光來記錄這畫面,但是用肉眼去觀賞也是一樣的神奇。」在洞穴中,攝影師Michael的周圍是成千上萬的螢火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