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下稱:創交會)將於9月23-25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4號館舉行。今年創交會以「數字變革、創新引領」為主題,共規劃防疫成果展區、中科院科研院所成果展區、院士團隊成果展區、「一帶一路」國際成果展區等十個展區。
中科院科研院所成果展區
本屆中科院科研院所成果展區線下共有27家企業參展,展示項目超93個。涵蓋光機電、航天航空、節能環保、農業、汽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暨機器人等眾多領域。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黃埔先進材料研究院
展位號:4B177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黃埔先進材料研究院由廣州高新區管委會和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舉辦,屬於廣東省級事業單位。
研究院依託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現有人才,引進陳學思院士團隊,獲得傑青基金的楊小牛、王利祥和王宏達團隊等作為領軍人才, 目前有72名員工,其中從事基礎研究人員55人,包括正高職稱12人, 副高職稱18人,具備很好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
*OLED顯示材料
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OLED)具有柔性、超薄、顯示質量高、響應速度快等特點, 被認為是繼彩色液晶 (TFT-LCD) 之後的新興平板顯示技術,代表著平板顯示的未來發展方向。目前採用兩種技術工藝路線進行 OLED 器件組裝,一種是基於有機小分子材料的蒸鍍工藝;另一種是基於高分子發光材料的印刷工藝。相對蒸鍍 OLED,印刷 OLED 在低成本和大尺寸兩個方面具有突出優勢。
*半導體光刻膠
光刻膠是半導體行業的管教材料,直接決定晶片製程。目前半導體光刻膠95%以上掌握在日、美、歐手裡,國內光刻膠產業與國外先進產品相比差距較大。光刻膠雖然僅佔半導體行業鏈條較小一部分,卻撬動與晶片相關的數千億美元下遊市場,一旦被斷供,後果不堪設想,各行各業發展都會受到極大的阻礙。近年來,隨著半導體行業向國內轉移,我國對光刻膠的需求持續增大。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展位號:4B178
我國空間科學及其衛星工程項目和深空探測的總體性研究機構,我國空間科學領域的研究中心和創新高地,負責組織開展國家空間科學發展規劃研究,具體負責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的組織與實施,開展空間科學及相關應用領域的創新性科學與技術研究工作,為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及未來發展提供科學與技術支撐,引領空間科學發展,帶動空間技術創新。
*高速大容量DMD空間光調製器
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數字微鏡器件)是大量微小鏡片組成的微鏡陣列,每個微鏡懸掛在一個靜態RAM上,根據寫入的數據微鏡可以旋轉到+12°或-12°兩個方向,實現對光的空間調製。
本項目的高速大容量DMD空間光調製器,一套從圖形輸入、存儲、到傳輸顯示的圖像控制系統,實現電子輸入、光學輸出的微機電系統,完成圖像的光學調製。該系統採用多片存儲晶片組成存儲陣列,並行存取圖像數據,相比市場同類產品具備幾大優勢:
(1) PC端接口多樣化,兼容多種接口,中低高速率;
(2) 多片存儲晶片顆粒組成存儲器,容量最大可存768GB;
(3) 高速並行處理數據,存取速率高,可以穩定達到20KHz的翻轉頻率,也加快了數據下載時間;
(4) Flash介質,容錯性高,掉電保存數據,可脫機工作;
(5) 更完善的技術支持。
*集成電路單粒子效應雷射試驗技術
本項目將航天高技術轉化為支撐航天工業設計製造的基礎儀器設備,可實現對器件單粒子效應的模擬試驗測試,測量單粒子效應的閾值、截面、敏感部位分布、收集電荷脈衝等。產品填補了國產化高端設備空白,系統解決了雷射與器件作用建模-雷射輻照能量控制-與重離子試驗比對的技術難題,填補了國際上在雷射試驗單粒子效應能量控制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空白。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展位號:4B180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成立於1964年,主體位於北京,是國內唯一的綜合性聲學研究中心,被稱之為「國家的聲學所、世界的科學家」,主要致力於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學科的應用基礎和高技術發展研究。擁有聲場聲信息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網絡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在內的超過1500名優秀科技和管理人才隊伍。
*無線無源聲表面波測溫技術
項目創新點:
利用聲表面波可電磁波激勵的特點,創新性的實現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無源」傳感方法,從而徹底解決傳統方法中採用電池所導致的維護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方面的應用難題。我們的技術團隊的核心成員曾經長期在日本、韓國及德國等聲表面波技術發達國家工作,擁有聲表面波傳感技術多年的研究積累,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在本項目中我們以此前期工作為基礎,根據具體應用場景的特點,結合產-學-研-用平臺建設,開發出面向國網、軌道交通、工業冶煉等領域電力設備健康監測的無線無源聲表面波測溫系統。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檢測中心
展位號:4B181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檢測中心組建於2009年,依託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是國內首家獲得CNAS認可、CMA資質認定的機器人產品檢驗檢測機構,中心設有工業機器人性能檢測實驗室、服務機器人性能檢測實驗室、電磁兼容檢測實驗室、環境、噪聲檢測實驗室、電氣安全檢測實驗室、水下壓力檢測實驗室及機器人用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檢測實驗室。
*國家機器人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遼寧)
作為國內首家集檢驗檢測、研發、培訓與學術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法定權威檢測服務機構,「國家機器人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遼寧)」的正式運營將填補國內機器人國家級質量檢測中心的空白,對加強中國機器人產品質量監督力度,提升產業質量水平,打破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推動我國由裝備製造向裝備創造轉變,具有歷史性意義。
*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瀋陽)
瀋陽國評中心是集機器人檢測認證、標準制修訂、科研開發、信息諮詢為一體的國家級第三方綜合檢測服務機構。
中科綠帥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
展位號:4B182
中科綠帥於2019年11月19號在廣東省農科院創新大樓,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廣州申晶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一家專業從事寡糖研發與應用的功能型水溶肥料及生物農藥技術推廣企業。公司具有各種功能型酶製劑,可生產海藻寡糖液,海藻酶解液,酶解動植物小肽胺基酸及相關產品等生物型農用製劑,研發技術權威,行業領先。
*海藻寡糖農用製劑的開發與應用
海藻酸廣泛的存在於褐藻中,我們通過酶法降解褐藻中的海藻酸,將結構複雜的海藻酸降解為聚合度為2-10的海藻寡糖,經過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發現,通過海藻酸降解而來的海藻寡糖,作用於農作物上時,具有誘導作物抗逆,促進作物生長的功效,所以我們將其用於農用製劑的開發。
*海藻酶解製劑的開發與應用
該項目通過生物酶法降解海藻細胞,先通過物理法將海藻製成原漿,再利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程酶將海藻細胞破裂,提取細胞中的海藻天然活性物質。經過研究發現,這種提取自海藻細胞的天然活性物質,對農作物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能夠促進作物的生長,改善作物的各項品質,所以我們將其用於農業生產。
*酶解花生麩花生麩的開發與應用
花生麩是農業生產中很重要,用途很廣的一種自漚肥。其具有促進作物生長,增加果實甜度,改善作物品質的功效。但是花生麩在堆漚的過程中,會散發出惡臭,且堆漚需要的時間很長,效率低,不環保。這裡我們採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特殊的工程酶,將花生麩置於反應釜中快速的降解,提取降解物製成肥料用於農業生產。這種方法具有降解速度快,原料利用率高的特點,且後期搭配更豐富多元的營養成分,更加符合農作物生命生長過程中的需求。
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是以國家雙創戰略為指導構築的創新型、平臺型、開放型、樞紐型國際化創新創業成果品牌盛會。
2020創交會將以「數字變革 創新引領」為主題,採用線下+線上聯動辦展方式舉行。
主辦方:中國科協、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工程院、九三學社中央、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
承辦方:廣州市人民政府、國際數據集團
// 地點: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4號館(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1000號)
商務合作
楊小姐
0755-2399 4009
beverly_yang@idgchina.com.cn
媒體合作
秦小姐
0755-2399 4485
vesper_ qin@idgchina.com.cn
李小姐
020-3880 1283
doris_li@idg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