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溫槍」到底是怎樣測出你的體溫的?

2021-03-02 未讀

當下這些天,大街上最威風的就是公共場所的安保人員和各小區的工作人員了。不管你平時多大派頭,也不管你哪個星球來的,遇見他們咱都得乖乖過去,要麼舉起手來、要麼頭伸過去,挨上一槍。

測溫現場2(圖中是測溫槍,謝謝)

雖然這幾天大家 挨的槍子不少 被檢測的次數不少,但對很多朋友來說,「測溫槍」這東西在之前的生活中還相對比較少見。因為對它的陌生,進而就衍生出了一個個縈繞在腦邊問題。測溫槍是為何在你腦袋上「打一槍」就知道溫度的;它測得到底準不準;以及親戚群裡最關心的,被這玩意打多了會不會影響健康?這些問題,其實只要搞懂測溫槍的原理,就會一一迎刃而解。原理雖然複雜,但不用擔心,看了今天的講解,保準大家瞅了都能理解得明明白白兒的。

被測溫槍打多了會不會有損健康?——這個問題很經典。測溫槍,學名是「紅外線測溫儀」或者「紅外線輻射測溫儀」。很多人一聽到「紅外」「輻射」這類的詞就一哆嗦,直接嚇尿。說起來,歷來包含「紅外」「輻射」的設備科普起來總是一件麻煩事。要知道在「親戚群」裡,才沒有人信你說的「任何物體都輻射」;更不會有人跟你談什麼劑量。他們只知道只要「有輻射」,就應該「寧可信其有」。遺憾的是,測溫槍這玩意雖然名頭上冠著「輻射」和「紅外」,但不會對你的身體施加任何哪怕一丁點的影響。籠統的說,紅外測溫儀的原理是:被動吸收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從而獲得物體溫度數值。意思就是,你的身體無時無刻在向外擴散輻射能量,而測溫槍的作用,是接收你身體某區域的輻射能量。如果真的說這個過程有什麼危害的話,那麼應該擔心被輻射的也是測溫槍,沒準萬一哪天測到個1000℃的腦門自己就憋了。所以這玩意雖然長著一副槍的樣子,但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好了,說明白這個問題,也許有些小夥伴就想搶答了——是不是這就意味著,測溫槍的工作過程就是像溫度計一樣,直接隔空感受你散發的「溫度信號」呢?——這樣的說法其實也不太對。紅外測溫槍能接收到的,只是各種波段的電磁波,絕不是直接的溫度傳導。而其中最關鍵的,從「電磁波信息」到「溫度信息」的這一轉換過程,就要提到今天要說的真正的重點了——黑體輻射定律。當你試圖在中文媒體平臺上搜索任何科技產品的原理時,除了會找到一些假裝科普的複製粘貼怪,就是一些讀理論、貼公式的讀課本式的天書。我喜歡把這種不負責任的科普稱為「懶科普」。具體到這次的「測溫槍原理」就是——他們幾乎只會煞有介事地搬出基於黑體輻射定律的那段話:

自然界中一切高於絕對零度(-273.15℃)的物體都在不停向外輻射能量,物體的向外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與它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物體的溫度越高,所發出的紅外輻射能力越強。

誠然,這句話是一切的基礎,但是我相信如果不對裡面的句子進行拆解,不解釋黑體輻射的理論,幾乎沒有人能沉下心來去理解這話到底說了個什麼意思。

這個黑體輻射定律是幹啥用的呢,說白了就是物理學家想搞懂「電磁波信息」到「溫度(能量)信息」的轉換關係。

這個時候我們繼續派出我的朋友 卡比(看著很眼熟對不對)出場。假設「黑卡比」就是一個標準的「黑體」,它的特性是:入射的電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沒有反射,也沒有透射。

體現到卡比身上就是,吃掉的食物從來不吐出去,沒有浪費地全部自己消化掉。

那麼,消化掉的東西,最後就變成了卡比體內的熱量,也就是熱輻射(我們可以把它通俗地理解為溫度)

於是這個從「電磁輻射」(光)到「熱輻射」(熱)的過程,就叫黑體輻射

好了,知道了這個原理,現在新的問題來了——我們該怎麼知道黑體吸進去的「光」到底轉化成了多少「熱」呢?這個問題自從17世紀牛頓發現三稜鏡光色散現象的時候就開始研究了,科學家們一直鑽研了數百年,終於在1900年的時候,馬克思·普朗克在德國物理學會上公布了靠譜的「黑體輻射定律公式」。其中為了證明這一公式而引出的衍生品「量子力學」概念,順道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之一。人類得到這個公式多不容易,看看它是用多少顏值換來的就知道了:所以,為了讓這消耗掉的顏值不被辜負,我們現在就了解一下這個公式,別看寫起來複雜,其實都是紙老虎,它所揭示的無非是光與溫度的關係——你看如果把它畫成圖,是不是就好懂一些了!(並沒有)怎麼理解這個圖呢,這幾條線的走勢反映的是某個固定溫度(單位K/國際標準溫度單位)下,不同波長的熱輻射強度。比如裡面的6000K(5727°C),這是太陽的溫度——於是根據黑體輻射定律公式,我們就能分別算出太陽光中不同波長(比如紅色、綠色、藍色、某段紅外線、某段紫外線……)的熱輻射能量(強度/I)是多少。同理,如果我們知道某段光的熱輻射強度和光線波長,也可以算出其代表的「溫度」是多少了。好的,我知道說到這很多同學還是想說「依然看不懂」,沒關係,這會兒看睡著的同學可以醒醒了,咱把理解難度繼續降維,下面才是重點。我們只要看懂一點,就是——高溫度下的黑體輻射強度,在任何一個波長範圍內,都高於低溫度下的黑體輻射。反映到圖裡就是,1500℃的紅色高溫曲線,在每段波長上強度都比1200℃的黃色曲線高:在這個理論基礎下,根據工程應用所需的測量精度不同,紅外測溫儀有三種主要的設計方向。

其一,單色測溫法:利用單一波長下的單色輻射強度比值來判斷溫度;


其二,雙色測溫法:測量被測物體在兩個波長下的輻射強度比值的強度變化來判斷,這種方法比前者受外界影響更小,誤差也更小;

前面這兩種能不能理解看個人造化,我們詳細說一下第三種——

全輻射測溫法名字聽起來最牛逼,但其實是三種方法裡精度相對最差的一種,不過優勢就在於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原因就在於其「大力出奇蹟」式的設計思路——全輻射測溫法,是通過測量輻射物體的全波長的熱輻射總強度,來確定物體的輻射溫度的。我們怎麼理解這個概念呢,就是好比把一個溫度下的全波段輻射強度圖比做一個米山,現在讓卡比把整個米山全部吃掉,我們來測它吃掉後轉化的熱輻射能量總共有多少,最終推導出當時的溫度值。現在小區門口給你測體溫的紅外線測溫槍,基本都是這一思路設計的。所以思路縷清後,我們只需把一個這樣的卡比放在測溫槍中,測量出它吸收輻射後釋放的熱輻射量,就能換算出被測物對應的溫度了。這個能將接收到的「紅外電磁波輻射」轉換為「熱輻射」(黑體輻射過程),進而把「熱輻射」轉化為電信號(熱電轉化過程)的東西就是: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簡稱:PIR)好了,原理搞明白,又可以回到接地氣的問題上了。所以另一個大家很關心的問題,就是這玩意測得準不準呢?由於「黑體輻射定律」是在工作物質是理論黑體的情況下演算的,而生活中物質因為材質關係都是屬於不同「純度」的黑體,這個純度用「發射率」來表示。理論黑體的發射率是1,平時我們測溫槍用的大多數都是0.95的發射率,這適用於生活中大多數的情況。所以你可以觀察一下,你能見到的測溫槍顯示屏基本上都會寫著「0.95」的字樣。但這個0.95畢竟是根據被測物的材質而定的浮動值,這是測溫槍很難絕對準確的原因之一。由於信息是通過電磁輻射(光)傳導的,這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煙塵和水蒸氣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另外,機器入射口處的透鏡汙染也是幹擾項的一環。因為成本原因,我們平時所用的測溫槍大多沒有用更精確的雙色測溫法技術,內部元件的精細度也參差不齊;再有就是使用時的距離誤差導致的數值波動了。但是,這些有限的缺點還是很難成為我們拒絕測溫槍的理由。現在我們正在使用的紅外測溫槍,比傳統的熱傳導測溫方式還是優秀太多了——響應時間短、測溫效率高,不用接觸被測物體依然可以有著相對可靠的準確度,同時製作成本低廉,操作起來也足夠方便。所以反過來想想,有這麼多客觀因素的影響,紅外測溫槍依然能保證測量溫度維持在相對精確的範圍內,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厲害的事。它沒有那麼完美,但依然是一種有限範圍內,可以選擇到的好產品。至少在今天來看,我已經很難想像,這次防疫戰中如果沒有類似的科技產品的存在,僅僅是測體溫這項一項,就會給防控工作帶來多大的困難了。*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球人研究報告。外星小姨給你講述地球上的迷惑人類和怪奇科學。

 推 薦 閱 讀  

雨傘的最佳撐法是什麼?

為什麼下雪之後很安靜?

為什麼空調可以吹出冷熱不同的兩種風?

……

更多生活中的隱藏知識點

都匯集在了↓↓↓

《1分鐘物理》

集結奇趣物理問題

讓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人員

給你有趣又專業的解答!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聊 幾 句 

你看明白「測溫槍」的工作原理了嗎?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物品的相關冷知識?

評論區一起分享一下吧!

🌡️
編輯 = Boom
商務合作  wd@unreadsky.com

看完又長知識了嗎?記得告訴我 👇

相關焦點

  • 「測溫槍」到底是怎樣測出你的溫度的?
    不管你平時多大派頭,也不管你哪個星球來的,遇見他們咱都得乖乖過去,要麼舉起手來,要麼頭伸過去,挨上一槍。測溫現場1測溫現場2,圖中是測溫槍圖自水印雖然這幾天大家被檢測的次數不少,但對很多朋友來說,這玩意在之前的生活中還相對比較少見。因為對它的陌生,進而就衍生出了一個個縈繞在腦邊的問題。
  • 測溫槍到底是怎樣測出你溫度的?
    因為對它的陌生,進而就衍生出了一個個縈繞在腦邊問題。測溫槍是為何在你腦袋上「打一槍」就知道溫度的;它測得到底準不準;以及親戚群裡最關心的,被這玩意打多了會不會影響健康?這些問題,其實只要搞懂測溫槍的原理,就會一一迎刃而解。原理雖然複雜,但不用擔心,看了小姨的講解,保準咱二舅姥爺瞅了都能理解得明明白白兒的。被測溫槍打多了會不會有損健康?——這個問題很經典。
  • 「測溫槍」到底是怎樣測出你的溫度的?
    測溫槍是為何在你腦袋上「打一槍」就知道溫度的;它測得到底準不準;以及親戚群裡最關心的,被這玩意打多了會不會影響健康?這些問題,其實只要搞懂測溫槍的原理,就會一一迎刃而解。原理雖然複雜,但不用擔心,聽了我們的講解,保準咱二舅姥爺瞅了都能理解得明明白白兒的。被測溫槍打多了會不會有損健康?——這個問題很經典。
  • 體溫異常淨是虛驚!看看測溫槍報警後各方如何處置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此前在地鐵、商超、小區等均有測出體溫異常者。不過經後續跟蹤確認,都排除了新冠肺炎結果。而這背後,導致體溫異常的原因很多,有時在車內悶太久、穿衣搭配不對、走路快了等,都會被測出「異常」。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我的體溫怎麼才33℃!
    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超市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測出來的溫度真的精準嗎?
  • 紅外測溫槍體溫33度?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靠譜嗎?
    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還是要從它的原理開始講起。為什麼是「紅外」?我們剛說的測溫槍,基本上是採用紅外測溫法。為什麼會是「紅外」呢?英國物理學家 F. W.
  • 有問有答:「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靠譜嗎?
    相信眼下大家每次出門都少不了要當一回劉德華:被小區或地鐵工作人員拿著測溫槍對著額頭就來一發,呃不是,是照一發。
  • 【科普】怎樣給狗狗測量體溫?狗狗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由於許多狗狗易患的疾病都和體溫相關,在我們發現狗狗有一些反常的症狀時,最好能夠及時為狗狗測量一下體溫,以便初步了解愛犬的身體狀況。那麼我們想要為狗狗量體溫該怎麼做呢?體溫多少才是正常範圍?實際上直腸測溫法是最為準確的測量體溫的方法,且方便快捷。獸醫通常都會使用直腸測溫法為狗狗測體溫。後腿內側測溫法需在測出的體溫上加0.5度,且測量時間偏長。
  • 百科丨你家小區測體溫為啥不太準?原來它是這樣的測溫槍!
    「你的體溫36.2度。」「你的體溫35.3度。」這是記者17日進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和回到住家小區時,分別測得的前額體溫。我們知道,健康成年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約為37℃。
  • 又被測出體溫33℃!是額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雖然被人「打一槍」不是什麼麻煩事,幾秒就解決了,但很多時候,額溫槍並不能一次就測出準確的體溫,有的甚至要測七八次,才得到準確數值。耳溫槍是利用檢測鼓膜(相當於下視丘)所發出的紅外線光譜來決定體溫,所以用它測量體溫的時間比較短。
  • 體溫計霸屏飆升榜!這波亞馬遜賣家要賺翻
    公眾號:跨境電商跨境屋 2020-03-29 14:07 看看亞馬遜美國站的Baby類目飆升榜,榜單上除了常規的紙尿褲、溼紙巾,全部都是測溫槍和體溫計產品。
  • 【堅守與奉獻】捂在懷裡的測溫槍
    【堅守與奉獻】記錄奮戰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一線的那些人和事 捂在懷裡的測溫槍 新疆網訊(記者王暢彤)1月6日19時,烏魯木齊市人民電影院的大門外,工作人員楊金忠正在引導前來觀影的市民間隔一米,
  • 成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度?體溫37度算發燒嗎?看醫生怎麼說
    在多數人看來,37攝氏度是正常的體溫,超過37度就是發燒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成年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下面醫生給大家詳細說清楚,可能很多人一直以來所認為的並不是很正確的。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37度是大家一直以來認為的正常體溫,一般來說,這是正確的。
  • 月經推遲幾天能測出懷孕
    核心提示:月經推遲幾天能測出懷孕?石家莊藍天中醫院婦科表示:適齡女性有性生活,平常的月經周期也是處於比較規律的狀態,要是出現了月經推遲的問題,就要考慮是懷孕了。一旦月經推遲10天以上,意外懷孕的機率也會因此而增多,為了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懷孕,理想的做法是能夠去做個驗孕的檢查。
  • 正常體溫是多少度?測量時,口溫、耳溫、腋溫、肛溫,哪個更準?
    特殊期間,大家的防護措施做的都比較好,為了減少被感染,不管是在家還是去上班,每天都需要測量體溫,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以免給自己、身邊人帶來麻煩。測量體溫時,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正常的體溫是多少?可能有人隨口就會說出36度5,或者是37度,這真的是正常體溫嗎?
  • 慢新聞·調查|體溫測量多次難超36.5度,為什麼我們「變涼」了?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公共場所、企事業單位、小區門崗都採用額溫槍或者測溫儀來測量進出人員的體溫。被測試得多,不少人也開始留意自己以前未曾關注過的體溫。這不,南岸區的秦先生就因為被測出體溫是33.3度,懷疑自己是「冷血動物」。使用額溫槍測出的體溫真的準確嗎?天冷時和天熱時,在戶外測出的體溫,會不會有變化?
  • 體溫計有什麼類型?紅外線熱成像的原理是什麼?有誤差嗎?
    體溫計應該是近期我們使用得最多的東西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科普體溫計的類別並且他們是怎麼樣工作的,他們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體溫計的類別第一類是體溫計,包含常見的水銀體溫計及電子體溫計,多為居家使用;第二類是測溫槍,依靠傳感器接收人體的紅外線來判斷體溫,並通過公式來換算成人體體溫,一般在公司和疫情的前期人口密集的地方用得比較多;第三類則是最近備受關注的紅外熱像儀測溫
  • 體溫達到多少度就是發燒了?發燒時,患者應該做什麼?
    很多人都有關發燒的經歷,發燒時,人體的溫度會高於正常的溫度,少數人會有咳嗽或者流鼻涕的症狀,發燒的人要儘量減少外出,注意體溫的變化。部分人對發燒的概念並不了解,也不知道體溫達到多少度就是發燒了,不能採取有效的方法退燒,導致病症加重。體溫達到多少度是發燒?
  • 心理學:你第一眼喜歡哪顆心,測出到底是誰傷透了你的心
    心理學:你第一眼喜歡哪顆心,測出到底是誰傷透了你的心 儘管你覺得自己很平凡,但是你卻相當有個性,你情感豐富,對愛情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你浪漫又深情,你非常喜歡一見鍾情的浪漫愛情,尤其是你對顏值很高的人無法自拔,一見鍾情,然後會義無反顧的付出自己的全部真心,可是你每一次的付出,換來的卻是一顆傷痕累累的心,在愛情方面,你總是遇人不淑,你甚至有點不相信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