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嗶哩嗶哩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告中稱,自12月24日起,對於不幸離開人世的B站用戶,平臺將在取得其直系親屬確認和同意後,將其帳號列為「紀念帳號」並加以保護。對此,不少網友表示,網站這樣的做法值得認可。但也有網友指出,關於數字遺產的保護日漸引發熱議,如何平衡逝者權益和企業利益是一個問題。那麼,「紀念帳號」是否可以繼承?
有人點讚有人質疑
在這則公告中,「嗶哩嗶哩」方面首先對一位視頻博主的不幸離世表示哀悼,而在公告最後,網站方面提到了設立「紀念帳號」的事宜,同時表示,設立「紀念帳號」以紀念他們和我們存在於同一個師姐,曾經看多同樣的風景,為同樣的事物欣喜或悲傷。此公告一經發布,立刻引來眾多網友熱議。網友「帥氣的Handsome」說:「真的講,網際網路公司好久沒有讓我這麼感動了,點讚。」網友「不正經的神經貓」評論道:「也算是給家人留下一點回憶的慰藉,我覺得這樣很好。」網友「諾式媒女」說:「好有人情味,取得直系親屬確認和同意,這帳號就永久保留了。」
其實,在今年9月17日,新浪微博也曾發布「關於保護『逝者帳號』的公告」。公告中提到:為了完善平臺服務,保障用戶權益,保護逝者隱私,防止逝者帳號被盜,站方將對逝者帳號設置保護狀態。設置為保護狀態的帳號不能登錄、不能新發內容、不能刪除內容、不能更改狀態。針對如何確認逝者帳號?「微博管理員」明確,對於用戶反饋的疑似逝者帳號,站方將要求該反饋用戶提供個人身份證明、與逝者之間關係證明、逝者死亡證明等證明材料,相關材料一經審核確認,站方將對該帳號設置保護狀態。
律師意見:具體操作還需謹慎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設立「紀念帳號」就意味著曾經上傳的數據內容不會消失,而會成為一種「遺產」,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如此大量的數據應當如何保護?這樣的「遺產」又能否繼承呢?
對此,記者諮詢法律界專業人士。上海善法律師事務所秦裕斌律師表示,帳戶作為一種虛擬財產,只要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當然可以作為遺產依法繼承。
不過秦裕斌也指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平臺方面也需要注意謹慎。平臺如果強制性規定,帳戶及其帳戶內的相關數據作為一種虛擬財產,不能繼承的話,此約定無效。因為財產不被平臺所有。如果平臺因此無法使被繼承人合法繼承財產,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網際網路帳號得到繼承問題,屬於一個較新的領域,不論是平臺,還是用戶,都建議要謹慎操作,以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新民晚報記者 徐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