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多汗正常嗎?怎樣護理?

2020-12-23 親子派

很多寶寶生長發育都很好,但就是每晚睡覺時都滿頭大汗,尤其是在剛睡下那會兒。這是什麼原因呢?到底正常嗎?如何護理呢?

其實,寶寶入睡時容易出汗,這這情況大多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1、

人為何會出汗?作用是什麼?

汗是人體皮膚汗腺所分泌,而出汗是人體散熱的一種方式,可以達到調節體溫,維持恆定溫度的作用。

汗腺遍布全身,當氣溫升高,或人情緒激動、吃進高熱食物、運動時,人體熱量增加,這是汗腺就會被刺激而分泌出汗液,以達到散熱的目的。

譬如夏季,當我們處於高溫環境時,身體會自動大量出汗,汗液的蒸發會帶走體表的熱量,使體溫維持正常的恆定,避免中暑。

出汗的散熱作用是人體為適應各種情況如高溫環境等而做出的保護性反應。此外,汗液還可以使皮膚角質柔軟,有滋潤皮膚的作用。汗液還可以排洩代謝廢物。

2、

寶寶為什麼比大人愛出汗?

相對於成人來說,嬰幼兒機體的體液含水量豐富,皮膚含水量較大;皮膚表層微血管分布也較多,並且活動量又大,新陳代謝旺盛,所以由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多。

由於汗腺的分泌是受植物神經來調節的,寶寶大腦皮層對植物神經的抑制功能差,導致寶寶對冷熱的自我調節能力差。

所以同等溫度同樣的活動下,嬰幼兒會更容易比大人更容易出汗。

3、

為何寶寶睡前愛出汗?正常嗎?

寶寶身體發育迅速,新陳代謝快,白天活動量大,產生的熱量多,如果機體沒有及時把熱量散發出去,入睡後,新陳代謝還不能降下來,積蓄在體內多餘的熱量就會在短時間內以出汗的方式釋放出來,以達到身體溫度的平衡。而嬰幼兒的汗腺除了頭部外其他部分發育不完善,所以出汗多集中的頭部。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生理性多汗」。

生理性出汗一般發生在入睡的 1小時左右,所以說,看到入睡後的寶寶頭部出汗,其實是正常的現象,一般在睡覺後的2小時之內就會慢慢停止,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大多數寶寶出汗都屬於生理性出汗,一般都可以找到明顯的外部原因或誘因,除了睡覺時,還會在這些情況下出現:

吃奶時,吃母乳可是個力氣活,再加上食物熱效應,寶寶吃母乳時出汗就很正常了;氣候炎熱或室內溫度過高時;寶寶遊戲、跑跳、劇烈的運動後出汗多;保暖過度如衣服穿得過多、被子蓋得太厚,使寶寶過熱而出汗多;

當引起出汗的原因排除以後,出汗的現象就消失了。寶寶多汗,父母不必過分擔憂,首先應該積極尋找寶寶多汗的原因並去除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排除了導致寶寶出汗的外部原因後,寶寶睡覺還是整夜出汗,甚至睡不安穩,白天精神不好,食慾不好不愛吃飯,體重減輕,且連續調整一段時間都是這樣的話,那麼媽媽就要重視了。

最好不要擅自認為是孩子身體虛弱或熱氣兒擅自給孩子吃進補營養品或清熱藥,如有必要最好請醫生進行有關檢查,並結合孩子表現和病史做具體分析,最後選擇正確診斷和治療。

4、

出汗多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汗的主要成分為水,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如鈉、鉀、鋅等,所以大量出汗對人體的水和礦物質的平衡會產生影響。

出汗多的寶寶容易丟失更多的水分,所以,寶寶出汗多時家長要多給孩子補充水分,保證代謝的需要。

出汗時一些微量元素如鋅等會一起隨著一起排出,而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與孩子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視覺以及性發育密切相關。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對於鋅的需求量比較大。如果寶寶出汗多時,可增加一些富含鋅的食物,如生蠔、牡蠣、貝類、動物內臟、紅肉等。

5、

怎樣護理多汗寶寶?

絕大部分的寶寶睡眠時愛出汗是屬於正常現象,在日常照料孩子的過程中,媽媽們還是應該注意以下幾點,能防止寶寶皮膚疾病發生,同時也能減少寶寶感冒的發生機率。

1、在衣服穿著上,以純棉質地最佳,透氣、吸汗,貼身穿舒適度最好;

2、衣服的穿著應輕便、舒適,不宜穿得過多、捂得過熱;

3、剛開始睡眠時,可以少蓋些,等寶寶睡熟出過汗後,再給予與季節相宜的被子蓋上;

4、寶寶衣著和被子的厚薄應與大人相當,但不宜比成人多,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得過厚,蓋得太多,否則寶寶容易出汗;

5、出汗後,應及時擦乾汗液,更換衣物。衣服被汗液浸溼,如果不及時更換,寶寶就得用自己身體的溫度來焐幹,易受涼感冒;

6、適時給寶寶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防止過多的汗液積聚在皮膚褶皺處導致皮膚潰爛感染;

7、對愛出汗的寶寶應該及時給予水份和礦物質的補充,6個月以內寶寶和母乳或配方奶即可,6個月以後孩子可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因出汗多而流失的礦物質;還可補充一些富含鋅的食物;

8、炎熱夏天可使用電扇或空調降溫,但注意不要將風對著寶寶吹。特別寶寶睡著出汗時,皮膚毛孔開放,直接吹容易受涼。而冬天有暖氣的家庭,不要讓室內過熱,注意給室內加溼;

9、要保證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不管春夏秋冬,孩子均應到戶外活動,保證有充足的陽光照射,同時應按時預防接種;

寶寶愛出汗大多跟體質虛、缺什麼營養沒有關係。如果你家有個汗寶寶,那麼睡前墊上汗巾,出汗時及時擦乾,白天注意奶、水分和其他食物的補充,就不用擔心呢。

————————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親子派,專注0-8歲孩子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多汗怎麼回事,家長如何護理多汗寶寶?
    因此,出汗是人體為適應外界高溫環境而出現的保護性反應,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生理活動.此外,汗液還可以使皮膚角質柔軟,有滋潤皮膚的作用。汗液還可以排洩代謝廢物。寶寶為什麼會比大人愛出汗呢?但是如果出汗超出正常範圍,就是一種病態的表現,大多是因某些疾病引起的,病因比較複雜。這樣的寶貝,一般稍一活動或走走路,也會出很多的汗,中醫認為,這是一種體虛的表現。常見有以下幾種:1、兒童肥胖症肥胖寶寶即使動一動或平時走走路也會大汗淋漓。
  • 睡覺的寶寶也是滿頭大汗,這是咋回事?
    可是,小編的好幾個朋友就對孩子睡覺的事情頭疼起來了。話說最近孩子睡覺特別愛出汗。阿茹:「睡著覺後就只是蓋張薄薄的小毛毯,也是滿頭滿身大汗淋漓,像是剛跑完步回來一樣,這是什麼情況呀?」 珉珉:「我的孩子不但睡覺時這樣,平日裡在家也是滿頭大汗的,更別說出去外面溜達了,一天換好幾身衣服都不在話下。我都擔心孩子是不是身體有什麼不適了才會出現這種狀況。」
  • 寶寶出現O型腿、枕禿、夜隙、多汗、滷門關閉晚是缺鈣的表現嗎?
    那麼很多家長認為出現O型腿、D型腿、枕禿、夜隙、多汗、滷門關閉晚等這些表現常就認為是缺鈣,其實並非如此絕對。枕禿、夜驚、多汗,這些表現並不一定表示寶寶缺鈣。比如,枕禿可能是由於寶寶平躺,頭部在枕頭上蹭來蹭去從而導致寶寶後腦勺頭髮稀少,也有一些寶寶天生頭髮不多。因人而異,每個人的身體體質不同。
  • 寶寶睡覺愛出汗,原因不只是怕熱,新手父母留意4點
    但與此同時,小兒的植物神經發育不成熟,在剛入睡的時候,交感神經會因為失去大腦的控制而在頭部,頸部或背部出現多汗的情況,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在寶寶入睡兩個小時之後就會漸漸停止。新手爸媽們對此不必過於憂慮,只需要給寶寶擦乾汗,不要讓其感冒就可以了。
  • 寶寶晚上睡覺出汗多3大原因,影響健康,媽咪該給寶寶吹空調嗎
    但是有很多寶寶睡覺的時候比較容易出汗,而且出的汗很多,這讓媽咪很是著急,那麼寶寶晚上睡覺出汗多怎麼回事呢?小寶寶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見的,不少新媽咪認為是寶寶體質虛弱,因而虛汗不斷。其實,有相當部分的小孩是生理性多汗。所謂生理性多汗,是指寶寶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
  • 寶寶有盜汗現象如何護理?如何分辨出汗還是盜汗?
    這是正常現象。室內溫度過高,父母擔心孩子入睡後著涼,過多的穿衣蓋被。均可引起睡眠時出汗。睡前進食促使嬰幼兒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增加,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時之內。什麼是病理性盜汗?正常情況下,天氣並不熱,寶寶棉被蓋得也不是很多。入睡後額前、頸背處大汗淋漓、面色不好,這就屬於病理性盜汗。
  • 小寶寶睡眠不安、一驚一乍,還多汗是怎麼回事?
    新手媽媽一般會發現寶寶睡著後總是睡不安,一驚一乍的,而且還特別愛出汗,大人不覺得熱,寶寶就能出一腦門汗,這是什麼情況呢,正常嗎?諮詢身邊的寶媽們,會有人建議說寶寶可能缺鈣,需要給寶寶補鈣。但,真是這樣嗎?小寶寶睡覺不安、一驚一乍,是「驚嚇反射」!
  • 9種最常見的寶寶皮膚疹子護理方法之熱疹的誘因及護理
    新生爸媽護理經驗不足加上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嬰幼兒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各種皮膚疹子問題。總結下來一共有9種最常見的皮膚疹子:乳痂、口水疹、痤瘡、粟粒疹、痱子、尿布疹、蕁麻疹、溼疹以及幼兒急疹。
  • 寶寶為何睡覺愛出汗、到底是不是缺鈣?一次講透,果斷收藏
    01寶寶睡覺愛出汗的原因寶寶晚上睡覺出汗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提示某種異常。另外,如果家裡吃晚飯的時間過晚,導致孩子吃完飯沒有時間消耗,就很快要躺床上睡覺了,這時候也容易導致孩子出汗多。有研究表明,活動過度、脾氣暴躁的孩子睡覺時更容易出汗。一般而言,如果寶寶只是夜裡出汗多,但精神狀態、食慾等與平常無二,就沒有什麼問題,寶寶只是通過出汗來散熱,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 寶寶一睡覺就滿頭大汗,這是缺什麼嗎?
    「寶寶很愛出汗,特別是晚上剛睡著的時候,後腦勺和後背都是汗。有時候大人都要蓋被子了,可寶寶什麼都不蓋,也會出汗,這是缺什麼嗎?」你家寶寶也愛出汗嗎?你也有類似的疑惑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寶寶入睡時出汗多,絕大多數都是正常現象。這是因為,我們的小寶寶,正處在生長過程中,新陳代謝比成人旺盛,又總在不停地活動,甚至在晚上上床後也不安分;加上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還沒有成熟,到了晚上入睡時,植物神經依然處於興奮狀態,所以寶寶剛入睡的時候很容易出汗。
  • 寶寶晚上出虛汗怎麼辦?要分情況來判斷
    對於寶媽來說,最擔心的莫過於寶寶的健康問題了。我自己也深有體會,每當孩子生病,內心無比的焦慮、著急、擔心,對我來說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事。今天給大家說的也是寶寶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晚上睡覺出虛汗。醫學上將睡覺出汗稱為「盜汗」。
  • 嬰兒睡覺總愛抓耳搖頭,用「排除法」判斷嚴重度,分情況應對改善
    >正常情況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就具備了聽力,但直到出生後,內耳的發育仍未成熟,這就會讓寶寶出現輕微的平衡感異樣。一開始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經過排查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寶寶長高了,原先能睡下的涼蓆現在只能到寶寶的頭部,正硌寶寶頭部底下,讓他很不舒服。小貼士:既然是睡覺時出現的行為,就很有可能與睡眠環境不舒適有關。
  • 寶寶睡覺呼吸聲重不是好事,可能是這三種原因,鼻腔護理別不當心
    文丨福林媽咪有些寶寶睡覺的時候,會發出哼哧哼哧的呼吸聲,或者是很重的呼吸聲,很多寶媽不以為意,覺得寶寶的睡得太沉了,就像大人睡得香的時候打鼾差不多。原因二:鼻屎堵塞寶媽除了害怕給寶寶剪指甲還會害怕給寶寶清理鼻孔,而寶寶呼吸聲重也有可能是因為鼻屎堵塞。因為寶寶還比較小,新陳代謝比較快,腺體分泌也比較旺盛,所以鼻腔內的分泌物就會比較多。而寶寶不像大人可以自己清理鼻腔,所以寶媽如果沒有及時給寶寶清理鼻孔,就會導致寶寶鼻腔堵塞,因此寶寶才會在睡覺呼吸的時候,發出很重的呼吸聲。
  • 月子裡的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真的不是迷信!
    【寶寶睡覺總是一驚一乍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本談說啊,這位媽媽是過度焦慮了(捂臉),娃夜裡睡覺時一驚一乍,比如突然睜開眼睛瞅一眼,或者小胳膊小腿亂蹬幾下,又或者突然一個激靈就醒來哇哇大哭……新手媽媽頭一回遇到的情況,其實就是所謂的夜驚,正常著呢,媽媽們不用過度擔心。
  • 寶寶鼻竇炎需要怎樣護理及治療?
    寶寶鼻竇炎是容易引起好多症狀的,比如持續的流鼻涕、持續性的鼻堵塞、寶寶呼吸時有臭味、咳嗽、頭痛等等症狀,隨著症狀的加重,還會影響寶寶的情緒、睡眠的。在這裡簡單的說一下,鼻竇炎為什麼會引起寶寶出現頭痛?由於鼻竇炎長時間的引起鼻塞,這時就容易引起寶寶出現大腦缺氧的情況,從而就容易引起寶寶出現頭暈頭痛等等症狀。還就是病原菌產生毒素刺激腦神經末梢時,或者是由於鼻腔長時間堵塞,就會造成竇口、竇道,出現充血水腫,就會引起竇內氣體的吸收,從而造成鼻竇內出現低壓或是真空狀態,這時也會影響寶寶頭部出現頭痛症狀的。當寶寶出現鼻竇炎時,需要怎樣護理和治療?
  • 寶寶的第一道傷疤:肚臍的護理手冊
    是天氣太熱護理不當麼」?自從發了<<除了讓我15天瘦30斤的臺灣月子法,關於生孩子,還有這些要告訴你!>>那篇文章後,也有不少準媽媽新手媽媽在諮詢一些新生兒護理問題。於是,查閱資料解答大姨家問題的同時,我會把知識點進行整理匯總,未來咱公號應該會多一些針對小月齡寶寶的信息。的確,面對一個剛出生的寶寶,這麼嬌嫩的一個生命。
  • 寶寶睡覺經常出汗是「缺鈣」?父母別忽視,兒科醫生告訴你原因
    今日問題:寶寶睡覺經常出汗,是"缺鈣"了嗎?新手寶媽們都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寶寶睡覺出汗的事情,寶媽們害怕寶寶著涼,所以不得不給寶寶擦了汗,換上新的睡衣,但是睡了幾個小時以後,寶媽們發現,寶寶又是一身汗,這個出汗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寶寶睡覺經常出汗是"缺鈣"嗎?怎麼才能改善寶寶這種出汗的情況呢?父母千萬別忽視,兒科醫生來告訴你原因。
  • 五歲的寶寶睡覺總是磨牙正常嗎
    孩子磨牙較常見,大多數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據統計有30%的兒童在成長中會出現磨牙表現,其中包括完全健康的孩子,因此這位家長不要過於擔心,可在帶寶寶體檢時將磨牙的情況告知醫生,讓醫生面診後來綜合評估判斷。
  • 寶寶出現嗓子啞的原因及怎樣護理治療?
    寶寶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突然嗓子啞了,寶媽媽開始納悶起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引起寶寶出現嗓子啞的症狀是多種的,寶寶的咽喉部發育不成熟、寶寶頻繁的哭鬧、室內乾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等等都容易引起寶寶出現嗓子啞的。
  • 喜多嫂丨寒冷冬季,新生兒寶寶應該怎樣護理?
    很多年輕的寶爸寶媽初為人父人母,在感受著新生兒寶寶帶來歡愉的同時,肯定也在苦惱於怎麼樣更好地護理寶寶。畢竟,第一次當爹做媽,那必須得讓著寶寶啊,尤其是進入冬季,一不注意寶寶就會生病。那麼,新生兒寶寶在冬季的護理,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又有什麼地方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呢?準爸準媽、寶爸寶媽看過來,增加知識的時刻就是現在,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