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已經引發整個世界的大變局。經濟學家弗裡德曼表示:「這將會是兩個世界——新冠以前的世界與新冠之後的世界。」
疫情下的商業進程也顯得尤為殘酷,以服裝行業為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服裝行業在生產、內銷、出口、投資、效益五大方面均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
置於微觀層面,大多數服裝企業均出現產能不足、市場需求壓抑等問題,導致經營舉步維艱。
但也有部分企業抓住機遇,逆勢增長,衣邦人正是其中之一。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衣邦人實現了復購業績同比230%的增長。數日前,衣邦人創始人方琴宣布:「2020年,衣邦人實現成立以來首次全年盈利,並達到了比較可觀的盈利水平。」
更關鍵的是,在2021年剛剛揭幕之際,衣邦人似乎正給服裝定製行業樹立新的標準。
衣邦人的擔當
2021年1月6日,衣邦人正式對外披露成為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官方供應商。
方琴表示:「衣邦人會以商務定製高標準向亞運會相關工作人員持續提供專業定製服裝,為杭州亞運會的籌備與圓滿舉辦提供支持,並以杭州亞運會為契機,向全社會介紹和傳播定製文化與中國新定製理念,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並逐漸接受定製服務。」
作家坂口安吾曾言:「不表達自我,毋寧死去。」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消費主流,服裝的合身程度與版式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但不可否認,我國服裝定製市場尚不成熟,消費者對於定製服裝產品的接受程度仍存在極強的瓶頸。
為此,在發布會上,衣邦人特攜手分眾傳媒、貝殼找房等大型企業共同組建正裝日聯盟。
作為聯盟創始企業代表,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江南春說道:「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職場穿著的服裝本身就是對客戶、對工作的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承諾,定製正裝非常重要。同時這樣的著裝和精神面目也會使他們的工作更有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普及服裝定製之外,衣邦人還在全力支持這一行業的發展。
2020年傳統服裝行業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調整期,而這給服裝定製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紅利。
為了使得行業在2021年得以更好的發展,衣邦人聯合中國服裝協會定製專業委員會,將「99定製節」正式更名為「99定製周」。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指出:「99定製節」的出現以及升級,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好事情。它能為整個行業在新經濟模式、在「網際網路+」層面做出巨大的貢獻,同時通過「99定製周」,我們也可以更好地引導和倡議所有消費者來嘗試和擁抱中國的服裝定製。
如江南春所言,衣邦人的崛起是由於率先抓住了新消費品牌的創新紅利,緊接著又通過建立品牌形象,抓住了品牌紅利,而在未來,更需要抓住的是頭部紅利,即成為服裝定製品類中的消費者不假思索的選擇,換言之,品牌即品類。
成為亞運會官方供應商、發起正裝日聯盟、升級「99定製節」,從這些舉措中,我們也能看出衣邦人的目標是打造頭部品牌並給服裝定製行業樹立標準。
「逆勢增長」中窺見服裝製造的未來模樣
如果說將服裝定製行業的蛋糕做大是衣邦人2021年的計劃,那麼逆勢增長則是其2020年的答卷。
正如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年終秀所言,2020年,要致敬那些勇敢者,致敬勇於走出舒適區,堅持專業主義,嘗試新工具的企業。
傳統服裝製造業的流程是先開完訂貨會,下單,供應鏈再去準備和生產,以此形成產業鏈上下遊的配合,極度強調精細化分工。
這種提前半年做生產計劃的傳統服裝製造模式,由於數位化程度不高,在疫情面前表現得十分脆弱。
而定製化生產則將傳統的「先生產再銷售」轉變為「先有單再生產」的柔性製造模式,這一模式則大大降低了疫情的幹擾。
換言之,2020年傳統服裝行業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調整期。但可喜的是,硬幣的另一面將C2M服裝定製行業帶到了聚光燈下。
庫存作為傳統服裝製造業裡最大的痛點,數據顯示,各大服裝品牌的倉庫裡最少積壓著近2萬億元的庫存,且每年以5%的速度上漲。
有業內人士曾表示,每賣出1件衣服,生產商至少要準備2.5件衣服進行周轉,哪怕是以快時尚聞名的H&M,其每年也要燒掉12億噸庫存衣服。
而C2M服裝定製則可以通過以銷定產的方式,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服裝製造業的存量改造
放眼全球,中國是被網際網路改造的最徹底的國家,突如其來的疫情又對網際網路這個國民經濟基礎設施產生了巨大的重構。後疫情時代下,依託於網際網路的數智化能力會對傳統行業發起衝擊,這點在服裝行業體現得極為明顯。
早在2014年,方琴就發現了這片藍海市場,成立衣邦人,以網際網路思維和工業4.0切入服裝定製行業。僅需一鍵預約,著裝顧問便會上門服務,提供專業量體服務及整套服裝搭配建議。
資料來源:衣邦人
在服裝定製業務飛速發展的同時,衣邦人發現定製高效、成本合理的供應商非常少,其核心原因是只有極少數的服裝製造廠做過數位化改造。
為此,「我們通過調研從大貨流通工廠向單件製造工廠轉型的核心障礙和通用問題,基於此上線了三個軟體模塊,現在都得到了廣泛應用,也確實幫助我們豐富了供應商的可選性」,方琴說道。
其一是訂單管理系統,這是為了解決個性化訂單成規模後的製作問題,以此全程跟蹤所有個性化訂單,讓訂單有序完成;
其二是倉庫管理系統,讓所有個性化訂單從檢驗、配料到發貨能夠一一對應起來;
其三是雲裁剪系統,這是通過客戶身材數據自動推出適合他的版型,然後通過雲伺服器下發到工廠裁床進行裁剪的平臺。據介紹,這套系統目前運用於40%的供應商,主要由於其難點是工藝的適配,比如如何預留刀口,製版出來後如何與工廠工藝端結合等。
正如方琴所言:「我們做的是傳統服裝製造業的存量改造。」
約翰·M·巴裡在《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中寫道:「1918年的大流感事件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如何與自然強加於人類社會的災難作鬥爭的故事,它還是一個關於科學和探索的故事,一個關於人們應該怎樣改變思維方式的故事。」
一個世紀之後,依然如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