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關於立秋當天下雨好不好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從農業角度來看,有人說立秋當天下雨好,莊稼能增產,有人說,立秋當天下雨不好,會導致莊稼減產,具體怎麼回事,一起往下看。
說法一:立秋當天下雨好
在農村,關於立秋當天下雨好的俗語不少,比如「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大概意思是立秋當天有雨的話,不論哪些地方的莊稼都會豐收,而立秋無雨的話,人們比較擔心,預示著收成可能不好,再比如「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大概意思是立秋有雨的話,即使是生長不好的水稻,也能變成大米,雖然有些誇張,但所表達的意思是立秋下雨比較比較好。
說法二:立秋當天不下雨好
在農村,關於立秋當天不下雨好的俗語也不少,比如「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大概意思是如果立秋當天是晴天,農夫不用出多大的力氣,預示著莊稼也能豐收,再比如「雷打秋,冬半收」,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出,如果立秋當天打雷下雨的話,等到冬季收穫的時候,可能只收一半,預示著減產,但是,和上述具有相反意思的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表達的意思則完全相反。
從上述2種說法可以看出,立秋當天到底是下雨好,還是不下雨好,相互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以筆者所在的豫東區域來說,今日立秋,下了一天的雨,查看後續10-15天的天氣預報,基本上以陰雨天氣為主,不過溫度不低,白天在30度以上,這種環境下,來分析一下農作物的生長。
目前田間的農作物正處於生長的關鍵期,比如玉米、大豆、花生、水稻、紅薯等等,如果長期處於陰雨天氣,一方面,光合作用降低,不利於果實的豐收,也會導致品質下降,另外一方面,在高溫高溼的生長環境下,病蟲害的發生相對比較嚴重,也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看到這,如果判斷立秋當天下雨不利於莊稼高產的結論,可能為時過早。
因為,8月份期間,溫度較高,如果長時間處于晴朗的天氣,田間比較乾旱,水分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也不利於作物的生長,而適當的降雨則會緩解旱情,促進作物後期的結實,利於增產。
所以,綜上所述,立秋當天是否下雨,和後續莊稼的收成並無直接關係,並不是說,立秋當天下雨,後續就雨水多,也不是立秋當天不下雨,後續就晴天多,另外,和區域性也有很大的關係,不能因為幾句俗語,就判斷好與不好,大家做個參考就行。
最後問下大家,今日立秋,你們當地是雨天還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