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日中商報記者高喆檁】《鬼滅之刃》火了,有多火?我至今都不敢相信平常只和我談工作的社長都會和我說自己看了《鬼滅之刃》,並且覺得劇情緊湊很好看,這種體驗讓人感到高興但又有些難以接受,高興的是我們年輕一輩喜歡的「幼稚」喜好受到了老一輩的肯定,而難以接受的則是他們喜歡上的偏偏是這部不上不下的《鬼滅之刃》。
為什麼說《鬼滅之刃》不上不下?格局小、故事線單一、角色人物臉譜化、戰鬥力設計混亂等等問題層出不窮,在頻出佳作的少年JUMP(日本發行量最高的連載漫畫雜誌)裡《鬼滅之刃》真算不上有多出彩,先不論《灌籃高手》、《死亡筆記》、《jojo的奇妙冒險》這些裡程碑等級的作品,就算僅拿同時代作品做對比,也說不上出眾,那麼為什麼這部不上不下的作品卻能收穫全球好評呢?
《鬼滅之刃》原作漫畫作者吾峠呼世晴是一位新人漫畫家,雖然她十分擅長細膩的人物刻畫,但在戰鬥分鏡的處理上明顯缺乏經驗,加之畫功欠缺,導致整個畫面顯得又亂又髒,經常給人一種「這是什麼動作?這是什麼戰鬥?這是在幹什麼?」的既視感。再加上沒有明確的戰鬥力體系,使得《鬼滅之刃》漫畫在戰鬥方面的描寫極其薄弱,作為一部充斥著大量打鬥場景的戰鬥少年熱血漫畫來說,非常影響讀者們的閱讀體驗,也很難增加讀者之間的討論度,可以說作為熱血漫畫最大亮點的戰鬥部分反倒是《鬼滅之刃》最大的短板。在現如今快節奏的時代背景下,以感情牌為主戰鬥為輔的慢熱作品並不吃香。
《鬼滅之刃》漫畫原作髒亂無比的戰鬥分鏡
從具體的數據來看,在動畫播出之前,《鬼滅之刃》第一卷的銷售量僅為16000本左右,人氣低迷,然後第二卷、第三卷稍有起色,但第三卷也僅上升至25967本,第四捲成績相較第三卷還有所下降。到了高潮迭起的那天蜘蛛山篇,《鬼滅之刃》的銷量才有了大的提升,達到了65822本,隨後的那天蜘蛛山完結、無限列車篇、花街篇,每一卷的銷量大致在12萬本左右,成績只能算jump第二梯度的作品。照常理來說,這樣的一部作品就算動畫化之後人氣也絕達不到一線水平,但接手了《鬼滅之刃》的ufotable(飛碟社)偏偏就是一家能夠創造奇蹟的動畫公司。
ufotable(飛碟社)是什麼公司?對日本動畫公司了解不多的你可能只知道吉普力和京都動畫,但這家公司的一部作品在二次元圈裡卻聞名遐邇,那就是就是大名鼎鼎的《空之境界》。ufotable(飛碟社)在07年用遠超同時代水平的3DCG攝影技術大放異彩,就算放到現如今《空之境界》畫面依舊讓人震撼。
在《鬼滅之刃》裡,飛碟社依舊「炫技過頭」,將3DCG作為遠景與普通近景畫面進行完美的融合,加上浮世繪風格的表現方式,將日本古典藝術與現代剪輯技術相融合,讓觀眾看到完全不同以往動畫的戰鬥風格。而動畫的第19話更是將《鬼滅之刃》一刀封神。
《鬼滅之刃》動畫的第19話,對應的是漫畫中的一個小章節,在原作漫畫裡只是一個小高潮,篇幅不長,原本只有不到數頁的篇幅,飛碟社卻用極度流暢的3D、2D遠近景切換,和流暢的戰鬥分鏡一氣呵成,再配上椎名豪專門為這一話特別創作的音樂「灶門炭治郎之歌」,完美表現了主人公炭治郎與家人的羈絆,為所有觀眾遞上了完美答卷。而正是ufotable(飛碟社)製作的強大,讓《鬼滅之刃》褪去了自己戰鬥不足的短板,變成了一部「沒有死角」的動畫作品。
當然《鬼滅之刃》的成功除了飛碟社的功勞之外,也與疫情分不開關係。《鬼滅之刃》當中的主人公炭治郎是一個極度臉譜化的老好人角色,努力拼搏、樂於奉獻,簡單來說的是個活雷鋒,這樣的主人公一般來說是最不受待見的類型,但為什麼炭治郎卻會被那麼多人喜愛?因為他不是從出身以來,什麼苦也沒吃過,卻喜歡天天和人講偉光正大道理的傻白甜,而是是家人被鬼殺害,卻依然能夠坦然面對,溫柔待人,為不幸之人落淚,為受難之人拔刀相助的炭治郎,你不一定會想成為炭治郎,但你一定會希望在自己的身邊有一個像炭治郎一樣的朋友照亮你的人生,而處在疫情陰霾下的日本正需要炭治郎這樣溫柔的火苗。
而事實也的確是這樣,在疫情這一嚴峻的情況之下,《鬼滅之刃劇場版之無限列車》的票房卻一反疫情電影低票房常態,累計票房更突破311.6億日元,超過保持日本電影史票房最高紀錄的《千與千尋》首輪308億日元的成績,撰寫了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新傳說。而《鬼滅之刃》也在年末,為滿是灰色的一年畫下暖色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