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植系裝置藝術建一座美術館,獨創「類策展」的風格市集:「蘵人...

2020-12-27 CM娛新世界

「植栽」與「園藝」的綠色效應正在蔓延,植物以各種形式紮根我們的日常,不但是點綴空間的一處裝飾,安放城市當中好滋養現代人的心理層面,予以同在生活裡自在「呼吸」。

建一座屬於自己的花園並非難事,但需要付諸加倍心力與時間,倘若現階段未能成為一位稱職的園丁,倒不如先來【松煙風格職人市集 – 蘵人 Style】體驗植物、人與空間的三方互動關係,承攬多位「蘵」人以植物作為元素,並結合場域的特殊性,展現感官層面的多重體驗。

為打造獨一無二的限地裝置藝術,今年松山文創園區也首度開啟封塵已久的煙廠醫護室(藝巷空間)、男澡堂,規劃出「類策展」的觀展模式,並邀請 6 組藝術家刻畫得以近距離交流的藝術作品。

1. Tsai & Yoshikawa:《爛漫合歡》

由旅英藝術家蔡筱淇 Hsiao-Chi Tsai 與吉川公野 Kimiya Yoshikawa 攜手創作的《爛漫合歡》,是一件混合媒材的光影雕塑。在樹上綻放的合歡花,遠觀可見如煙火般燦爛釋放的光彩,近看則是花與光線交織生成的蓬勃生機,繽紛意象演繹出生生不息的意境。

2. 本質創作室:《藤花》(Flower Rattan Vine)

記憶裡的藤花也是傳統技藝的命脈,獨特的藤繞技法,加以堆疊一朵朵人造花形,攀附在松煙南向的空間廊道上,向外拓展象徵無限的生命延續;其柔軟與纏繞的特性,體現藤蔓植物歷經歲月仍毅力不搖的樣態,仿佛跨越森林與城市,同時串連建築與歷史。

3. 賴怡璋:窗臺微縮地景

無論何地何時「窗臺」似乎都成了植栽的第一處落腳,它是自然與人為的連結通關口,也是收集各種人們吐出情緒和交付秘密的所在;藝術家賴怡璋以作品「窗臺」分析日常點滴,透過觀察、分析逐一拼貼出人造城市與自然環境間,交互拉鋸後的微縮地景,值得發人深省。

4. Y2K 胡悠揚 & 周巧其:《信釋》

端看著胡悠揚和周巧其的設計「Biosignal 信釋」,起初會感到有些困惑,這項作品所要傳達的意念為何?原來是以植物的生命訊號作為源頭,試著演繹人們創作各式混合物,並透過無機技術採集環境訊息,加以進行交流、群體決策的猜想,是一個極具想像力的創意之作。

5. CIAO!Flower Design 巧偶花藝設計:《芒所至》

「芒所至,可以是荒山,亦可能是朝堂,每一雙步履走出的,即心之所向。」作品《芒所至》富含詩意,意指先行者將芒草投入木箱中,系上祈願的籤文,透過此意境的傳遞,邀請民眾參與互動一同踏出芒花夾道的行路。

6. upandcoming 花狂狂花:《花神系列》

偌大的裝置藝術是由「upandcoming 花狂狂花」設計團隊所製作,將「森林中的海洋」綺想幻化為具體花神的盔甲與戰袍,我們所處的松山文創園區就像沉入大海的百年船隻,被林蔭包覆瀰漫出靜謐的古老記憶,人來人往的廊道猶如魚群穿梭在殘骸狹縫,在命運安排下,守護於此的花神又將如何造化呢?

【松煙風格職人市集 – 蘵人 Style】以六大裝置藝術與場域規劃,營造出豐沛的意境氛圍,極具巧思的維度空間完美演藝人與植物的共生共存;不僅如此市集也進駐 22 家「自然系」主題品牌,同時籌辦多場手作體驗課程,希望前來市集的每一個人,都能享有豐富的逛展樂趣!

INFO:【松煙風格職人市集 – 蘵人 Style】日期|2020.10.16 – 2020.10.25時間|每日 10:00 – 18:00(惟 10.25 當日至 17:00 止)地點|松山文創園區藝巷空間、南向辦公廳舍、松煙男澡堂、藝思空間更多資訊|Facebook活動頁面體驗課程報名

相關焦點

  • 「希克獎2019」得主及「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2020」的研究學人公布
    首屆「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楊紫圖片由楊紫提供首屆「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研究學人為駐居北京的獨立策展人楊紫,其研究提案為「彌散性宗教與198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的起源1990年,他於廣州參與創立「大尾象工作組」。他參與的展覽包括「移動中的城市」(1997)、約翰尼斯堡雙年展(1997)、臺北雙年展(1998)、光州雙年展(2002)、威尼斯雙年展(2003、2015)、卡塞爾文獻展(2007)、裡昂雙年展(2009)、瑞士雕塑展(2014)和哈瓦那雙年展(2015)。
  • 展訊 | 霓美術館賀歲跨年展:「黑白小說」
    黑白的世界有乾淨的光影,有深邃的靜默也有耐人尋味的故事 2019年12月28日霓美術館第二個展覽項目—「黑白故事」在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拉開序幕。本次展覽邀約曹曉陽、佟飈、陳瑜婷、李小彬、黃琦、黃梁鵬、王瑾、李逢春等十多位藝術家,運用黑白木刻、炭筆、素描、水墨把無彩的故事抒寫成為「五彩」故事。
  • 最靠北藝術季「2020基隆潮藝術」即將開展
    01 走進「海上美術館」,漁船就是展場去年深受觀眾喜愛的「海上美術館」,今年找到另一艘船作為展場;臺灣愛馬仕御用櫥窗設計師於安如在漁船上打造〈海龍宮之夢〉,有如船上KTV播放外籍移工演唱家鄉歌曲的歌聲;陳穎亭〈晾嗮的記憶〉、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潛意識〉一同邀請大家上船感受鏽蝕的、搖晃的,海的日常。
  • 吉元燁子:我的裝置藝術「事象の地平線」
    「界」「傳燈」2017.1.2 APITA (雅品嘉) 金虹橋店 元旦活動參加いけばなLive2017.8.12-8.20 吉元燁子現代插花藝術展「妙音 ー今、懐かしきあの未來ー」@上海千匠文化藝術接待中心2017.9.17 亜州伝統文化交流會月光にていけばなLive2017.9.20 ROBAM老闆電器廚源 四季「食間的旅程」裝飾展示
  • 當代視覺藝術領域金額最高的獎項「野村藝術獎」即將於上海揭曉
    野村與藝術的淵源始於1925年公司創立之初,創始人野村德七(Tokushichi Nomura II)是茶道的熱心愛好者和能樂堂的堅定支持人。如今,野村的國際網絡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薈萃東西、連通市場。於2019年創立年度藝術獎項「野村藝術獎」,旨在傳承和發揚對創造力進行鼓勵和培養的悠久傳統。
  • 賴志盛操刀北美館全新藝想迴廊,站在「池畔」俯瞰美術館藝術空間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藝想迴廊全新年度計畫「接近 Closer」登場,由藝術家賴志盛操刀,觀眾可以依想像的「池畔」巡遊,駐足高懸的棧道俯瞰北美館挑高大廳的一池光景。這個名為「接近 Closer」的空間計劃,他以「繞梁,接近光與風一些」的概念介入空間,把大廳視為一個池子,沿著三樓迴廊的邊緣延伸製作高低不一的平臺。這個靈感來自鳥禽在高處築巢,賴志盛構想的平臺,則提供俯視大廳空間、也是光和風來源的視野;促使觀眾產生踮腳或跨越的動作,進而對著原本存在但卻長期不被注意的空間,產生嶄新的感受。
  • 雙塔市集 | 在菜場植入一個美術館
    其實在雙塔市集改造之初,建設方就邀請了蘇州當地的創意機構看什麼策展,為雙塔市集進行藝術策劃和品牌宣發,為這個新生的菜場注入不一樣的活力。看什麼策展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他們致力於推動藝術的日常化,於生活場景、商業空間、城市街頭中嫁接藝術表達與創造力。在這次的雙塔市集的改造中,他們策劃了「菜場美術館」項目,將菜場比作一座美術館,將攤販們比作藝術創作人,他們的作品就是眼前辛勤栽種或採集的瓜果蔬菜,衍生擴展開的藝術表達就是從食物出發的社交與日常生活。
  •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網紅必拍大型裝置藝術、互動式移動地景
    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訂於2019/9/6至9/22舉辦,展覽場域將轉進八德區,以閒置多時,而今規劃為森林公園的「保一總隊大湳舊營區」(大湳森林公園)為核心展區,並向外擴延至周邊的陂塘生態區及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藝術與商業 | 新生代藝術家彭千佑「YoYoYo!!!」特展
    點擊關注國際美陳俱樂部平臺美陳資訊,美陳培訓,裝置,主題展,交互多媒體,商業等一個公共空間知識糧倉庫
  • 2020臺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在天文館發生的外交新碰撞
    本屆臺北雙年展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題,由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共同策展、並由林怡華擔任公眾計劃策展人。策展團隊計劃將「政治協商的合縱連橫」(political anddiplomatic tactics)導入當今充滿不同觀點的環境議題討論之中。
  • 「貓•美術館」:當喵星人成為梵谷畫中的主角
    你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座「貓的美術館」,在「貓•美術館」會有什麼樣的展品?會帶我們揭開種種貓世界的秘密嗎?雖然曾經因為與女巫的連結而進入長達近3世紀的低潮,如今又以體型小、安靜,適合人類小盒子(人類說是「公寓」)的生存型態,再次無理亂入新世紀人類的生活,繼續馴化人類的大業。儘管有貓的循循善誘,人類還是愛將事情複雜化來強調自己的痛苦,尤其是人類為什麼把藝術搞得那麼複雜呢?在貓美術館裡,不用理解作品的技巧,不用思考作品的背景,不用定義作品的價值;喜歡,就一直盯著看,這就是貓美術館的真理。
  • 贈票 | 「一脈」臺灣美學設計展和超有趣治癒的手工workshop
    「一脈 —— 臺灣美學設計展」為今年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臺灣月」活動之一,展覽將從
  • 【主題展】值得擁有的一整套主題美陳方案「幾米吹泡泡裝置展」
    新開業不久的臺灣CITYLINK南港店今年與幾米合作,以幾米繪本為主題,設置了大型立體美陳裝置藝術「幾米吹泡泡裝置展」,將這股溫暖插畫風延續,用光影和色彩打造出一個夢幻世界,開啟人們對生活與未來的想像。
  •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沙龍漫談」節目一覽】
    Amira Gad進行藝術對談*「Hack Space」為K11 Art Foundation及Serpentine Galleries聯合呈獻的群展 。講者:德國法蘭克福國立造型藝術學院院長兼2016 年蒙特婁雙年展策展人Philippe Pirotte;蘇黎世ZHdK藝術大學藝術文化研究學院MAS策展主任兼蘇黎世University of Reading策展實踐博士課程總監Dorothee Richter;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教授陳育強下午5時至下午6時 | 座談會 | 資助與(不)滿足
  • 「藝術中國」——遊依珊繪畫作品鑑賞
    個展2020,「漂浮Drifting」多納藝術,臺灣2020,「夢的漂浮」凱基銀行中山分行/新莊分行,臺灣2018,「虛擬的身體」,藝星藝術中心/HTC科技大樓,臺灣2017,「虛擬的詩性」,水色藝術工坊,臺南,臺灣
  • 你已加入「恐怖美術館」派對指南群聊...
    惡名市場派對廠牌 X 鴻儒美術館聯手打造萬聖節派對「恐怖美術館」。純粹電子派對之夜,這將是你為PARTY淪陷邁出的第一步,你的另外一面,來現場看了才知道。Blurry來自網易電音品牌「Fever放刺」電子音樂學院,目前依然在Fever鑽研電子音樂製作和DJING。
  • 10.17-10.18 TERRI CAMP北京重啟 | 風格露營+生活風格市集+戶外...
    TERRI CAMP 2019北京站視頻回顧  「天空下的周末」是 TERRI 主辦的國內首個千人風格露營活動,被媒體稱為中國最具格調的新戶外生活風格嘉年華活動。原定於6月的春季站活動,由於北京疫情的反彈,為了保證玩家們的健康和安全問題所以暫時取消。
  • 微情報 | 臺鐵化身移動的美術館「集集彩繪列車」9月底登場
    臺鐵昨日發表「集集彩繪列車」,由旅美設計師江孟芝操刀,集結了集集鐵道旅遊、在地產業、藝術文化3 個元素,讓列車化身美術館,閃耀著溫暖的山蕉黃色,也在921 大地震20 年後的今天,展現這個從裂痕淬鍊而出的小鎮光輝!
  • 與蔡明亮一起來美術館郊遊
    2003年我拍了《不散》後,林鴻章就開始跟我接觸,2007年我跟他合作,由他策展,代表北美館去威尼斯參加雙年展,做了一個影像裝置作品、一部短的電影:《是夢》,用35釐米拍的;它同時有一個更短的版本,是第六十屆坎城影展受邀的開幕短片之一。
後來因為我在故宮賣票的關係,認識了林曼麗老師。
  • 北角匯「貓.美術館」CAT ART世界名畫展香港站
    在世界各地大受歡迎的「貓美術館–CAT ART世界名畫展」香港站將繼續開放至5月份。展覽精選了日本知名畫家山本修(ShuYasumoto)61幅向世界名畫致敬的貓創畫作,包括《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貓》、《貓娜麗莎》、《貓嗚》等,喵作橫跨文藝復興、巴洛克以至20世紀美術等8個時期,與貓喵們展開又萌又治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