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在昆臺企臺胞「疫」中送溫暖

2020-12-26 騰訊網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

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

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

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疫情發生以來,

崑山臺企臺胞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

積極行動,通過多種方式助力防疫防控,

展現兩岸一家親的同胞情誼。

截至目前,在昆臺企分別通過崑山市紅十字會、崑山市慈善總會、武漢市慈善總會等多種渠道捐款1286萬元人民幣(不完全統計),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聖美精密捐贈我市最大一筆愛心善款

2月20日,

聖美精密工業(崑山)有限公司

向崑山市紅十字會捐款500萬元。

其中,300萬元定向用於周市鎮疫情防控,

200萬元定向用於崑山市疫情防控。

自疫情發生以來,

這是我市收到的金額最大一筆愛心款。

聖美精密工業(崑山)有限公司由臺灣盛美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成立,1996年落戶周市鎮,主要從事模具設計和製造等業務。20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周市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業獲得快速發展。因此,企業回報社會的意願更加強烈。「疫情當前,衝鋒在前、堅守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讓人敬佩,特殊時期居家隔離人員、困難群眾的生活也讓人惦記。我們作為多年紮根本地的企業,有責任有義務為他們做點事,也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聖美精密總經理詹益清表示。

▲聖美精密工業(崑山)有限公司

當前,聖美精密在緊鑼密鼓地抓好復工復產的同時,繼續高標準、嚴要求推進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守護員工生命安全,夯實企業復工復產的安全基礎。公司成立以負責人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及復工工作小組,堅持統籌安排、靠前指揮,不僅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而且嚴格「廠門外」「車間內」「餐廳裡」「宿舍區」等人員進出和體溫監測管理,並實行固定人員車間流動制和員工分餐制,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全力「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員工進入廠區前進行消毒

南寶公司保障崑山口罩供應近40萬隻

疫情來襲,崑山防疫工作對口罩的需求激增,本地口罩的產能和庫存嚴重不足。臺企南寶(崑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崑山法院、市委臺辦的幫助下,執行運回近40萬隻3M口罩。根據南寶公司與政府部門籤訂的協議,該批口罩由政府部門按照市場價集中採購、統籌處理,第一時間投放到疫情防控第一線。

南寶公司負責人孫德聰說:「在這危急時刻能為崑山做點事,比多賺些錢重要得多。

花橋臺服辦攜手臺協會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防疫物資的階段性緊缺,花橋經濟開發區臺服辦聯合區臺協會,協助解決防控物資問題。臺企臺胞紛紛響應,迅速行動,踴躍捐款捐物,邊防疫邊復產,匯聚起疫情防控的「臺胞力量」。

崑山瑪冀電子有限公司、六暉橡膠金屬工業(崑山)有限公司聯合和椿科技(崑山)有限公司第一時間聯繫相關廠商,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多方努力爭取到7臺紅外線測溫儀,陸續送至花橋金融大廈、便民服務中心、醫院、集宿區、隔離安置點等疫情防控點。

崑山瑪冀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宜泰說:「兩岸同胞守望相助,攜手戰『疫』,作為臺青創業代表,我們一定要盡一份綿薄之力,奉獻愛心,共築防控疫情的『鋼鐵長城』。」

臺協張浦分會愛心捐贈溫暖防疫一線

崑山市臺協會發起戰「疫」捐款倡議後,臺協張浦分會會員們紛紛響應,短短兩天的時間,張浦分會已有七十餘家會員企業陸續捐款。

2月21日上午,載滿防護物資、生活用品的卡車駛往張浦派出所、張浦卡口、大市卡口、南港卡口等126個卡口,送到1200名防疫一線工作人員手中。

▲臺協張浦分會捐贈物資

在昆臺青為一線防疫人員送咖啡

林易翰來自臺灣臺北,2013年在昆創立了連鎖咖啡品牌——咖啡星樂。自2月18日以來,他不是在店裡做咖啡,就是在送咖啡的路上。僅3天時間,他就為高鐵南站、高速卡口以及街道社區的一線防疫志願者、工作人員送去了400多杯「暖心咖啡」。

林易翰說,在昆創業以來,得益於崑山諸多利好政策和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自己的咖啡店漸成品牌,如今已經在華東地區擁有6家門店。「沒有崑山,就沒有咖啡星樂,這是我對崑山的感恩。一杯咖啡或許比不上救命的物資,但希望能為一線防疫人員提提神、暖暖身。」林易翰說。

▲林易翰每天送出200多杯咖啡

林易翰還建立了「暖心咖啡@星樂送」「咖啡暖心崑山情深」兩個微信群,群裡有臺辦、臺協會等工作人員,每天他們都會利用微信群溝通聯繫,確認咖啡派送的時間、地點和杯數。「從剛開始每天50多杯,到現在每天200多杯,除了我自己,我們的店長、主管也放棄休息時間,主動加入進來,忙的時候一直從早晨工作到晚上,但大家都不喊辛苦。」他說,捐贈咖啡就是想要為崑山加油,為奮戰一線的防疫人員加油!

臺灣女孩製作特色糕點慰問工作人員

臺灣女孩林子涵精心準備了具有臺灣傳統特色的一批糕點和飲料,包括印有 「千燈加油」「大吉大利」字樣的餅乾、橙子味的蛋糕、冬瓜檸檬飲料,送至崑山千燈鎮淞南社區的工作人員手中,慰問千燈鎮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向他們致敬。

年前她剛舉辦了結婚儀式,成了「大陸媳婦」,回到崑山後便立即上報出行情況,主動居家隔離。在隔離期間,奮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每天為他們買菜、收垃圾、量體溫。對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林子涵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當時她就想,等居家隔離結束以後,一定要好好感謝工作人員專業又辛勤的付出。現在,她終於把想法變成了現實。

年逾古稀臺胞主動守護第二故鄉

臺胞王博鴻是花都社區的居民。疫情防控初期,由於部分保安未能及時返程到崗,小區面臨人手短缺的問題。春節期間,一直在崑山的王博鴻了解到情況後,主動站出來,志願承擔「守門員」的職責。王博鴻每天負責樓棟進出人員的身份確認、體溫測量等工作,配合社區為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做好服務。雖然年逾古稀,但王博鴻始終堅守一線,他說,在崑山已經生活十多年了,崑山就是第二故鄉,能為守護家園出一份力,再累也值得。

一句句暖心的話語,

一幕幕感人的畫面,

這些崑山臺企臺胞

為抗擊疫情作貢獻的縮影,

映襯出兩岸同胞同舟共濟、

攜手戰「疫」的真情實意。

有你,有我,有大家,

崑山一定行,我們一定贏!

責任編審 | 曹勇 宋桂昌 金燕博

融媒體記者 | 張歡 佔長孫

融媒體編輯 | 陸雨葉 張丹

綜合 | 崑山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 花橋國際商務城發布

相關焦點

  • 對臺企臺胞一視同仁 江蘇出臺10條措施助力臺企戰「疫」
    對臺企臺胞一視同仁 江蘇出臺10條措施助力臺企戰「疫」 2020-02-26 13:45:04友達蘇州公司供圖   中新網南京2月26日電 (記者 鍾升)據江蘇省臺辦26日消息,25日,江蘇省正式出臺了《關於支持臺資企業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若干措施》(簡稱《措施》),積極支持省內臺資企業精準應對疫情影響,克服經營困難,提振發展信心,促進蘇臺經濟合作平穩健康發展。
  • 「兩岸情,一家親」龍臺兩岸口琴交流演奏會在哈爾濱師範大學音樂廳舉行
    「兩岸情,一家親」龍臺兩岸口琴交流演奏會時間:2019年7月4日1 4:00地點:哈爾濱師範大學(南校區)主辦單位: 「兩岸情,一家親」龍臺兩岸口琴交流演奏會    鳳飛彩雲追,燕叫鳥相隨,雲生霞,地增輝,龍臺兩岸團圓笑聲脆!
  • 臺企臺商襄陽行推介會舉行 聚焦產業對接
    臺企臺商襄陽行推介會舉行 聚焦產業對接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3日 13:17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1月13日電 (張玉柱)2020年臺企臺商襄陽行推介會龍小紅在致辭中說,新冠疫情期間,廣大臺企臺胞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出錢出力,為襄陽戰勝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充分展現了海峽「兩岸一家親」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同胞情誼,彰顯了臺企臺胞的仁愛之心和責任擔當。  龍小紅介紹,作為湖北省對臺經貿合作的一個重點區域,襄陽還是漢江流域的重要的臺資密集區,襄臺經貿往來非常熱絡。
  • 鳳凰涅槃新荊楚 同根同源兩岸情
    ,增進「兩岸一家親」認同,更好凝聚兩岸和平發展的共識。疫情發生後,廣大臺胞臺商與大陸同胞攜手共克時艱,傾力馳援湖北,兩岸同胞在疫情中患難與共、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彰顯了血濃於水的同胞親情,是「兩岸一家親」的生動體現。
  • 「兩岸一家親」遭破壞,誰買臺灣果蔬?蔡英文猖狂叫囂,害苦臺農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絕大多數臺灣民眾深諳兩岸發展所帶來的好處,因此很多臺灣商販深耕大陸市場多年,抓住祖國的惠臺政策機遇,不斷壯大臺灣經濟大陸是臺灣小島經濟的重要依傍,兩岸長達30年和平發展經濟往來,被蔡當局等分裂宵小猖獗叫囂"獨立",甚至公然遏制兩岸往來與發展,這無疑是不顧臺灣民眾經濟利益與福祉,更是直接害苦了臺農。
  • 《兩岸一家親 共築中國夢》臺籍醫生:紮根廈門 譜寫人生新篇章
    2019年,《海峽新幹線》欄目推出《兩岸一家親共築中國夢》系列專題片,通過採訪在祖國大陸各地發展的臺灣同胞,生動呈現他們的奮鬥歷程以及努力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的圖景
  • 【愛民擁警】寒冬送溫暖 警民一家親
    【愛民擁警】寒冬送溫暖 警民一家親 2020-12-22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岸一家親患難見真情 廈門市文聯攜手臺灣藝術家「同心抗疫」
    兩岸一家親患難見真情 廈門市文聯攜手臺灣藝術家「同心抗疫」 2020年02月14日 13:37:00來源:廈門文聯 日前,廈門市文聯充分發揮兩岸藝術家聯繫廣泛優勢,組織在廈臺灣藝術家,並通過各種渠道聯繫臺灣藝術家,以藝為「媒」,以藝戰「疫」、同心抗「疫」,組織創作一批以防控疫情為主題的文藝作品,舉辦「攜手同心——臺灣藝術家防控疫情主題文藝作品展」,表達臺灣藝術家和基層民眾對疫情的關切,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精神力量。
  • 「兩岸一家親」演唱組合在廈成立
    「兩岸一家親」演唱組合正式成立5月14日,臺灣著名歌手邱芸子與江蘇金壇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王新生在廈門成旅晶贊大酒店舉行了演員見面會,宣布「兩岸一家親」演唱組合正式成立。這也是首個大陸與臺灣兩岸歌手搭檔的演唱組合。「兩岸一家親」組合演唱《兩岸一家人》「一個大門分兩扇,進進出出一家人,一道海峽連兩岸,世世代代一條根……」發布會現場,王新生和邱芸子演唱了歌曲《兩岸一家親》,王新生表示,這也是「兩岸一家親」演唱組合名稱的由來。
  • 民族團結一家親 抗疫面前見真情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拉孜窗口 民族團結一家親 抗疫面前見真情 當前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奮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
  • 送咖啡、捐口罩……戰「疫」路上的臺青力量
    他們有的當防疫志願者, 有的在醫院值守、捐錢捐物…… 在兩岸融合中展現臺青力量。自2月3日起,郭屹凡陸續送出了500多杯手作咖啡,既溫暖了醫護人員,也感動了眾人。 「這段時間醫護人員壓力最大、最辛苦,我們買不到口罩、防護服去捐贈,但我們也想出一分力,給白衣天使們加油打氣,送咖啡,我們有的是!」郭屹凡說。 郭屹凡是「拎咖啡」品牌創始人。三年前,他選擇來福州實現他的咖啡夢。
  • 柯文哲:兩岸一家親比一家仇好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22日)在臺北和上海雙城視訊論壇表示,他對兩岸關係的立場是一致的,處理兩岸事務的態度就是「務實」,迄今他依然認為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一家親比一家仇好。上海市長龔正也在致詞時說,臺北和上海這次冠病控制得宜,疫情雖然阻止彼此面對面,但無法阻止心連心,未來仍將秉持「兩岸一家親」,凝聚更多共識,為兩岸民眾謀更多福祉。柯文哲與龔正分別在臺北市晶華酒店與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透過視訊展開視訊論壇會議,作上述表示,這是今年初冠病發生後的首度兩岸官方交流。
  • 兩岸一家親!這場特殊慶典見證跨越827公裡的幸福力量
    臺灣新北市分會場上,兩岸家庭的在臺家屬以及遠嫁臺北的大陸新娘,也正通過觀看大屏幕實時感受著南京會場的溫馨氛圍,與遠在南京的親人們進行著溫情互動。中國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的女兒嫁在上海。作為兩岸婚姻的家長,他自己也特別有感觸。李乾龍通過一段祝福視頻表示,自80年代兩岸開放以來,他見證了眾多親友為愛情不遠千裡,成就一段段跨越海峽的愛情故事。
  • 農交會上「兩岸一家親」 同胞攜手「鄉村共振興」
    作為農業農村部(原農業部)唯一主辦的大型綜合性農業展會,本屆農交會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展區,共吸引來自大陸13個省市的2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簡稱「臺創園」)、5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的參展商組團亮相。
  • 深度|三十而立,兩岸合作從這裡再出發
    會議指出,崑山試驗區要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於擴大崑山試驗區範圍的批覆精神和要求,做好試驗區政策在全市域推廣工作,確保在昆臺企臺胞同等享受政策紅利,並加強宣傳工作,向臺胞臺企釋放持續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積極信號,穩定臺胞臺企紮根崑山、在大陸發展的預期和信心。
  • 綠營鼓吹「兩岸趁疫脫鉤」害臺不淺
    比如,民進黨當局下令凡標識「中國臺灣」的電信終端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包括硬體與軟體,均不得在島內銷售,直接導致華為、小米等在島內擁有眾多粉絲的品牌在臺無法銷售。從民進黨的一貫表現看,綠媒所謂的「趁疫脫鉤」「天降良機」,正反映了民進黨當局不敢宣之於口的鬼胎。
  • 70對兩岸夫妻蘇州「快閃」演繹一家親
    一陣熟悉的旋律飄來,70個兩岸婚姻家庭同聲高歌,引來商場裡的顧客駐足欣賞。金雞湖畔,春光明媚。23日,蘇州地標式商場蘇州中心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當地70對兩岸夫妻攜家帶口組成近200人的「快閃」隊伍,伴隨悠揚琴聲,接連演繹三首經典歌曲,用歌聲宣告蘇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正式成立。
  • 「親中派」又添丁 柯文哲:兩岸一家親比一家仇好
    「親中派」又添丁 柯文哲:兩岸一家親比一家仇好 2017年06月09日 08:38:29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6月8日電 臺北市長柯文哲8日在市政總質詢時答覆議員陳重文時強調
  • 臺名嘴點讚大陸,惠臺措施對悽風苦雨的臺灣很溫暖
    臺灣政治評論家、名嘴黃智賢今日(1日)也在臉書帳號發文點讚,她表示,大陸把最好的一切跟真正親愛的家人分享,對悽風苦雨下的臺灣來說,這是多麼適時的溫暖。黃智賢在文章中道出了對大陸惠臺措施的見解。她認為,這31條惠臺措施涵蓋了產業、金融、醫療、出版、學術和影視等方面,讓臺灣民眾都直接享受了國民待遇。
  • ...周波:堅持「九二共識」秉持「兩岸一家親」,與臺北共譜雙城故事
    在主旨演講時,周波代表應勇市長向參與和支持上海發展的臺灣同胞表示誠摯謝意。他說,2010年以來,兩市每年輪流舉辦論壇,開展了一系列務實高效的交流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為兩市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上海與臺北兩市交流已成為兩岸城市間政府交流和民間合作的典範。 當前,上海正在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這為深化滬臺兩地合作交流帶來了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