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歌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指的是在記憶的過程中,將冗長零散的記憶內容進行整理改編成有節奏和韻律的材料,使之朗朗上口、以加強記憶的效果。歌訣記憶法的主要特點是趣味性強、易於誦讀、方便記憶。
歌訣記憶法的功能體現在簡化複雜的記憶材料,減小記憶對象的絕對數量,加大信息濃度,減輕大腦負擔;增強零散、少聯繫或無聯繫的識記材料之間的聯繫,通過編串組合,使零散的無明顯規則的材料渾然一體,使本來只能用機械方法記憶的內容有著獨特的效果。
心理學上有關研究指出:韻律化的語言可提高記憶效果。韻律化的語言句式規範整齊聲柔軟調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易讀易記。 常見的詩句、歌謠、口訣、順口溜都是韻律化語言。
古人很早就在實踐中運用這種方法幫助 記憶了。早期教育中的《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都是用韻律化的語言編的。諸如農諺天氣諺語、中藥湯頭歌、珠算口訣等也都是用韻律化的語言編的。其實含有韻律性的文字內容,對於成年人的記憶來說也是相對較容易的。
有一個實驗得可以支持樣的結論:對於非韻律化的文字,如果是10個文字組成的無意義的句子,一般人需要背誦2到3遍才能記住,而對於韻律化的文字,由12個文字組成的無意義的句子,一般人僅需1到2遍就可能全部記住。
二、四個典型歌訣記憶法
下面我們來舉例幾個典型的歌訣記憶法的運用,試一試歌訣記憶法的功效。
1、 字頭歌訣法
如我們小時候背的《二十四節氣歌》,將二十四個節氣的每一個節氣取一個字,組成一首歌訣,便成為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歌將二十四節氣都包含了進去,而且是按照節氣的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的,因此記憶效果非常好,被廣泛流傳,在廣大群眾中十分普及。 又如:在記憶歷史朝代的順序時,我們可以編歌訣如下: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戰國連秦漢,
三國兩晉南北朝,
隋唐五代加十國,
遼宋夏金元明清。
如此一來,通過五句話,按順序把每個朝代聯繫起來,讀起來朗朗上口,記憶起來非常方便。
2、歸納歌訣法
前面介紹的歌訣主要是提取字頭,如果有些字頭差不多怎麼辦呢?例如我國的省份中廣西 和廣東都是「廣」,山西和山東都是「山」,江蘇和江西都是「江」,那該如何處理呢?
周恩來總理就曾經把我國30個行政區的名稱編成了一首七言地名詩:
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四西二寧青甘陝,內重臺海北上天。
這首地名詩第一句說的是: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第二句說的是江蘇、浙江、江西、黑龍江、新疆(諧音)、雲南、貴州、福建、吉林、安徽;第三句說的是四川、西藏、遼寧、寧夏、青海、甘肅、陝西;第四句說的是內蒙古、臺灣、北京、上海、天津。 這樣僅用四行詩28個字就把無意義聯繫的30個地名組合編串在一起並韻律化了,記憶起來就容易多了。
3、要點歌訣法
在編制記憶口訣時,如果遇到諸如錯綜複雜、容易混亂的歷史知識時,我們一般採取對其要點進行縮寫的方法。比如《二十四史》中作者的名稱很難記憶,曾有人將其壓縮成四個短句:
司馬班範陳房沈,一肖二姚魏李菜,徵壽劉煦歐陽宋,修脫濂廷玉臣。
第一句:「司馬班範陳房沈」,是指司馬遷編寫《史記》,班固編寫《漢書》範曄編寫《後漢 書》,陳壽編寫《三國志》,房玄齡編寫《晉書》,沈約編寫《宋書》。第 二句:「一肖二姚魏李菜」 是指肖子顯編寫《南齊書》,魏收編寫《魏書》,李百藥編寫《北齊書》,令狐德棻等編寫《周書》 》,姚思廉編寫《梁書》;第三句:「徵壽劉煦歐陽宋」,是指魏徵等編寫《隋書》,李延壽編寫《南史》和《北史》劉昫共兩編寫《舊唐書》,歐陽修、宋祁等編寫《新唐書》; 第四句:「修脫濂廷玉臣」,是指居正編寫《舊五代史》,歐陽修編寫《新五代史》,元脫脫等編寫《宋史》《遼史》《金史》,宋濂編寫《元史》,張玉編寫《明史》。
如此一來,四個短句可合為一首七言的律詩,記憶《二十四史》的作者姓名起到了提示的 作用,方便了記憶。
4、順口溜歌訣法
順口溜和書面化的歌訣不一樣,順口溜易於上口,悅耳響亮,好念好記,且幽默詼諧,生動形象,所以深受百姓歡迎。它講究押韻,而且節奏鮮明,富有極強的節拍感,一般是兩字一拍,也有一字一拍或三字一拍的,讀起來跌宕起伏,錯落有致。例如用來形容彼此之間感情的順口溜: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個夠;感 情鐵,喝出血。又如賣梳子的順口溜:山外青山樓外樓、牛梳質量就是一流;牛筋梳質量就是頂呱呱,你要來也要快 ,是懂貨就把它帶回家。這就是順口溜,雖然沒有詩歌那麼高雅,卻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容易接受也容易記憶的,聽一遍就差不多可以脫口而出了。
三、記憶法使用要點
從以上歌訣記憶法的例子中,我們體會到了其對記憶的重要性,那麼掌握歌訣記憶法的主要有哪幾點呢?
1、記憶的內容要高度濃縮。一般是用關鍵字代替全稱,或者採用其中字音帶有諧音的字來代替全稱。
2、為了使歌訣本身在意義上有連貫性,或者結構上符合要求,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簡單 的字,例如節氣歌中的第一句尾詞「天」,歷史朝代詞中的第二句中的「連」等
3、學會自己編寫歌訣,這樣就會更容易記憶歌訣本身的內容,對原來記憶的內容也更容易進行轉換和記憶。 同時,在編制歌訣時也要注意歌訣要能抓住記憶材料本身的特徵,反映材料本身最主要最基本的內容;歌訣要符合自己的記憶任務;歌訣本身要自然、簡潔、容易上口,有節奏感、樂感。
四、總結
歌訣記憶法無疑對提高記憶效率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運用此法的,記憶人必須具備編寫歌訣的能力,否則只好去記別人編的東西。如果歌訣編得不準確不簡練,也會失去它的意義。二是在需要記憶的材料上又多了歌訣這一層,如果編不好或不理解歌訣的意思,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