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甲套」 清朝貴婦身份的象徵

2021-03-04 德珥珠寶

「護指套」又稱「護甲套」。大家熟識護指套大都處於清朝後宮電視劇裡。

其實護甲套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出現過。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只是到了清朝。

後宮娘娘們用的就非常普遍了。樣式也繁密了許多。

                清朝貴婦身份的象徵?

滿族女子喜歡留長指甲,女性手指的纖細柔長,除與生俱來的天賦條件外,還可以藉助裝飾的手段,那就是將指甲蓄長。

蓄甲之風,源遠流長。據《韓非子》一書記載:戰國時韓國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即全都蓄著長甲。

清宮的皇后、嬪妃,極喜歡蓄指甲。

一般來說,蓄一根一寸長左右的指甲,通常需要半年以上,而且稍不留神,就會劈裂折斷,為了保護這種細長的指甲,特在手指上加罩一個套筒,以起到保護的作用。

這就是人們俗稱為護指的器物。

 清代傳世的指甲套很多,這可能與滿族婦女的盛裝有聯繫。

滿族貴婦梳兩把頭,髮髻高聳向上伸延;厚達四、五寸的高底鞋將腳部託起;上衣袖口呈馬蹄狀將手背遮蓋;雙手飾戴纖長的護指,可以達到與服飾和諧統一的裝飾目的。

試想如果梳著高聳的髮髻,穿上半尺厚的鞋子,寬肥的馬蹄袖下是短而禿的手指,從唯美主義的角度來衡量、來審觀,是很不搭配的。

 

滿族貴婦的盛裝十分適合護指的飾戴。所以清代十分流行,同時在實用的基礎上,逐漸向精、美、貴的趨勢發展,使女性的護指套形成一種文化。

美甲達人慈禧,兩個無名指和小手指,最長可達七八寸,為了修飾保護好這一雙手指甲~

每天要用溫水浸泡和用剪子修理,並特製了各色指甲套,有鏤空嵌絲琺瑯的,也有純金的,名貴至極。

《甄嬛傳》中的華妃,清宮的皇后、嬪妃,極喜歡蓄指甲。

 清宮皇后、嬪妃們的指甲套質地有金、銀、玉、玳瑁、銅、琺瑯等多種材料,背面多為鏤雕,極少封塞,這樣可使空氣流通,夏季飾戴不致憋悶。

 除大拇指需要靈活不受限制外,其餘各指均可飾戴, 質地為玉的護甲套.

 

圖中是醇親王的側福晉李佳氏和側福晉劉佳氏,仔細觀察她們的手部,都有帶護甲套。

圖為清朝貴婦,女人留起長的指甲,顯示他們無須勞動。照片可以看出她的服裝細節。

盛裝的滿洲貴族婦女與她的兩個孩子。滿族貴婦梳兩把頭,髮髻高聳向上伸延;厚達四、五寸的花盆底鞋將腳部託起;

上衣袖口呈馬蹄狀將手背遮蓋;雙手飾戴纖長的護指,可以達到與服飾和諧統一的裝飾目的。

清金鑲石珠指甲套,為清朝的飾品,長10釐米。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指甲套用細金絲編織焊接而成,上部弧形,套環圖案上綴五朵蘭花,蘭花以珍珠串和紅綠寶石組成,蘭葉為點翠裝飾。

整個指甲套修長秀麗,十分華貴。

END~

相關焦點

  • 慈禧老佛爺最愛的「護甲套」,原來是清朝貴婦身份的象徵
    「護指套」又稱「護甲套」。大家熟識護指套大都處於清朝後宮電視劇裡。 其實護甲套早在明朝的時候就已出現過。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只是到了清朝。
  • 甄嬛為什麼在侍寢完悄悄戴上了護甲套?
    雖然我們看到護甲套通常是在清朝的古裝劇中,但其實護甲套很早就已經出現了。早在漢朝就已經有了護甲。而且護甲並不是只有女生才佩戴。據《韓非子》一書記載:戰國時韓國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即全都蓄著長甲。所以當時護甲套的實用價值是大於美觀價值的。後來一代傳一代,到清朝時,護甲套已經成了妃子們人手必備的時尚單品,十分盛行。如果只是帶一個護甲,其實是十分單調的,所以女生為了美麗就想到了往護甲上鑲嵌玳瑁、景泰藍、玉石,珠寶等進行裝飾。
  • 清朝妃嬪戴的護甲套有何來歷?
    但珠寶君告訴你們,護甲套並不是清朝專用,這點你們別被清宮劇帶偏歷史了。護甲套的歷史護甲套早在明朝就使用過,明朝劇很少用,再加上近幾年清朝的後宮劇比明朝的後宮劇要多很多,所以給觀眾造成護甲套是清朝專用的錯覺。蓄甲之風,源遠流長,據《韓非子》一書記載:戰國時韓國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即全都蓄著長甲。
  • 清朝妃嬪為何總戴長指甲套?有什麼作用呢?
    導語:清朝妃嬪為何總戴長指甲套?有什麼作用呢?近些年來,清宮劇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讓觀眾對於歷史上清朝皇帝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封建等級森嚴的清朝皇宮,長指甲套是女人身份的一種象徵。所戴的指甲套越長,也就意味著身份越尊貴。我們在翻看慈禧太后老照片的時候,總是會看見她手指上戴著長長的指甲套,這便是一種高貴的象徵。皇帝後宮的女人,有著不同等級的劃分,吃穿用度也大有不同。地位地下的,所用的東西都是最下等,而地位高的,所使用的東西當然也是最好的。
  • 老照片:吸食鴉片的清朝貴婦,容顏俏麗;民國政府槍斃鴉片販子
    吸食鴉片的清朝貴婦,本來是個容顏俏麗,身材婀娜的魅力女子,因為吸鴉片躺在床上,盡顯媚態十足,但整個人也廢了。比較有名的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后,婉容也吸食鴉片。
  • 範冰冰新劇在日本上映,名為背德的貴婦人
    在這樣好消息頻出的情況下,又傳來範冰冰的新片消息,《畫框裡的女人》譯名《背德的貴婦人》即將在日本上映,還發布了日文的預告片。《背德的貴婦人》時長59秒的日文版預告片譯名《背德的貴婦人》和原名《畫框裡的女人》從字面意思完全不搭邊,沒有共通之處,那這不同電影名字的一部電影究竟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 一組老照片,帶你見證真實的清朝旗人女子,她們可是當時的貴婦啊
    清朝是靠八旗取得天下的,在清朝旗人的地位是很高的,旗人無需經營即可坐領清廷餉銀米糧,這樣就大大加重了百姓負擔。圖為清末街上一滿族旗人女子帶著奶媽和孩子在逛街,奶媽正抱著孩子,在她們後面的牆上還貼著不少公告。在清朝滿族女子有她們專有的髮型——旗頭,這個只有當時的滿族女子才能享用的髮型,在清宮戲裡面我們也常能看到。
  • 包包不是貴族象徵,看懂《三十而已》貴婦圈bug,你就懂了
    《三十而已》劇中的貴婦圈以及精英圈,還有「顧佳拿著一個幾十萬包包作為進入貴婦圈的敲門磚」這些話題近來風靡網絡,一直佔據各大熱搜榜單,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對於貴婦圈中的精緻生活,大家也是十分好奇,所以關於顧佳在劇中的進階之路,很多細節都被網友們扒出來細細討論。
  • 香港貴婦圈的身份地位,豪門太太聚會,李嘉欣徐子淇只能站最邊
    C位站著的闊太,包包身家價值上百萬,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身份象徵是非常現實的。不過顧佳最終也是依靠自己的才華而登上了照片的C位。而且這些貴婦太太的身家沒有一個是善茬,但是拍照時卻也是分配的井然有序。很多人也是納悶中間的這幾位都是什麼人物,其實他們就是香港貴婦圈領軍人物「邱氏三姐妹」。因為他們本身自己就是豪門,所以更有資格站C位。
  • 清朝妃子為何喜歡戴指甲套?你可能想不到,慈禧還玩出了新高度
    有時候會不會不經意之間把自己的臉給弄花了,那這之後對他們來說可是大事,畢竟受不到皇上的寵愛了,那麼清朝妃子為什麼都愛戴這個指甲套呢?其次別看這個指甲套是小小的,但是它卻可以非常清楚明白的彰顯後宮妃子的身份差別,我們知道在古代官員大小是有品級之分的,比如最大的官九品,可以戴
  • 清朝妃子為何喜歡戴指甲套?作用有三,最後一個被慈禧玩出新高度
    有時候會不會不經意之間把自己的臉給弄花了,那這之後對他們來說可是大事,畢竟受不到皇上的寵愛了,那麼清朝妃子為什麼都愛戴這個指甲套呢?首先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清朝的那些妃子認為手上戴著個指甲套很好看,說的簡單點就是「追求時髦」,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算是古人也是愛追求美麗的。
  • 有高級貴婦感的女人,出門打扮不忘這5點,一看就知道是不是貴婦
    俗話說,歲月不敗美人,生活中有這麼一種女人天生帶著與眾不同的氣質,具有高級的貴婦感,足以讓它人對她尊敬。其實這種高級貴婦感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對自己外表的打扮,特別是在出門時,通常具有高級貴婦感的女人都會做到這五點,是不是貴婦看看便知道。
  • 古代皇宮貴婦,戴的「指甲套」又長又尖,究竟有什麼用處
    導言古時皇宮貴婦們更是用鑲珠嵌玉的豪華金屬或者景泰藍指甲套,以保護他們精心留飾的指甲。最具有代表性的美甲人物要數清朝時期,垂簾聽政的慈禧,將裝飾性的金屬或者景泰藍假指甲套於小指,無名指上,以增加其指甲的長度,顯示其尊貴地位。
  • 從「小兩把頭」到「大拉翅」,淺談清朝後宮女子髮型的演變史
    當時女性無論貧富、身份,統一以圓鬐為髮式,不過所插簪子卻不盡相同,富貴人家簪子種類多,貧民則多為木簪,這些簪飾也是後來鈿子的前身。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後,初期的「冠服制」也應運而生,后妃們參加朝廷大典時,必須佩戴「朝冠」,類似我們現代所說的帽子,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放下盤高的圓髻,將頭髮散落在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