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意見】《生存家族》:回歸原始 才可能面對真實的自己

2021-01-10 界面新聞

本文涉及大量劇透,請謹慎閱讀

前幾年不少人就對馬斯洛需求理論進行過一次自行修正,最底層的生理需求被WiFi需求所取代,大概對於當代人來說,斷網與斷電早就成為了讓他們生不如死的兩大必要條件。如今外出人均隨身攜帶一枚充電寶,以及非移動狀態下時刻搜尋WiFi的現狀來看,戲謔的背後自然還是社會大趨勢的不可阻擋。

所以對當代社會而言,根本不需要外星人入侵或者突變殭屍,單是突如其來的世界性大斷電就足以考驗那點殘存的人性。日本導演矢口史靖的作品《生存家族》便是建立在這樣一個高概念之上,平常生活進行之中,一覺醒來突然任何需要電力驅動的設備都停止了運行,依靠電腦辦公的工作自然是寸步難行,就連日常生活也漸漸受到影響,自來水廠沒電無法供水、超市不能刷卡、取款機也取不了現金,幾乎是依賴電力驅動的城市生活,不出半天基本就面臨全盤崩潰。

小日向文世飾演的一家之主,原本只在乎自己的工作和用於掩蓋禿頂的假髮,在面臨如此生存危機之時,才想起來必須要為家人做點什麼,所以他決定全家人騎自行車出逃,起先是聽說大阪有電,去了之後發現依然不行,又只能繼續出發前往嶽父所在的鹿兒島避難。

深津繪裡飾演的妻子是一位埋頭家務的全職家庭主婦,但從她早已在家裡備著大筆現金和能夠憑藉日常經驗砍價買到珍貴的飲用水的細節,就能看出她對於生活既有著自己的準備也同樣擁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智慧。而女兒(葵若菜飾)和兒子(泉澤佑希飾)則是典型的青年人形象,沉迷在手機與各種屏幕當中,與父母交流甚少,既吃不了苦也缺乏必要的生活常識。

深津繪裡飾演的妻子

但就是這樣的四個人,作為一個家庭單位,為了生存不得不走出城市及舒適區。要面對的困難自然不少,水和食物的短缺當然是第一位的,然而缺乏野外生存的常識就會出現例如丈夫直接喝溪水導致腸胃不適這樣的情況,或者是不知道極端條件下像蟬或者螞蚱這些昆蟲其實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雖然一些場景會讓人覺得啼笑皆非,不過作為觀眾,其實這些時刻我們都可以捫心自問一下,如果你處在那樣的狀態,真的會有把握比電影中的人物做的更好嗎?

其實類似的作品如今並不少見,尤其是在電影和劇集將各種高概念設定已經快玩爛的美國,2012年有一部名叫《滅世》的美劇從基礎設定來說與《生存家族》如出一轍,更別提像《行屍走肉》、《末日孤艦》這類還能編的下去的作品。

但不同於美劇或者好萊塢電影中更多展現生存殘酷和人性陰暗的劇情設計,《生存家族》雖然也有一些人性艱難時刻,但顯然導演並非想要將電影拍成貝爺那般的荒野求生,回歸本質矢口史靖導演所展示的是家庭中每一個成員的成長,以及人類到底要在何等情況下才能勇於面對真實的自己。

從電影裡後半段可以明顯看到丈夫這一人物最完整的人物弧光,尤其是最後他因拯救家人而落水導致假髮被衝掉,在獲救之後坦然面對自己禿頂扔掉假髮,終於開始關心家人並且面對真實自我兩條線索都有一個恰當的落點,當然日劇熟臉小日向文世恰如其分的表演也為這一角色增色不少。

而除了四位主角的之外,導演似乎還想闡明一點,那便是人生經驗在關鍵時刻所帶來的價值,以及原本處於社會邊緣的群體依舊有他們的價值。或許因為日本嚴重的老齡化問題,使得不少老人仍然要參與勞動,城市生活的日新月異對於老年人而言始終會是問題。若是回歸鄉村和原始的生活狀態,老人們儘管體力不及年輕人,卻依舊能夠憑藉經驗很好的生存下來,就像電影裡挽救這一家人的養豬老人,以及丈夫原本以為會遇到麻煩卻自在釣魚的嶽父,失去電力對他們來說根本沒什麼,因為他們正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

簡單來說整部電影裡是家庭主婦的日常智慧、盲人老太太的特殊能力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經驗,成功挽救了這個瀕臨破碎的家庭,這些人群始終都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然而最好別等到身處絕境才能想起他們來。

電影《生存家族》將於2018年6月2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推薦指數:非常推薦,這類作品還能讓人感動著實不易。

相關焦點

  • 《生存家族》全家一起逃離現代都市,回歸原始人的生活
    《生存家族》嚴格意義上是一部災難片,大多災難題材電影要麼孤立無援表現環境殘酷,要麼自相殘殺爭奪資源,都是以黑暗風格敘事。導演矢口史靖卻將這類片子,拍成了清新治癒片,《生存家族》換湯不換藥,了解這位導演的人肯定知道那部《哪啊哪啊神去村》,導演矢口史靖一貫作風,主角們都是玩世不恭的青年,一次次的經歷使其蛻變,反思生活的美好與嚮往為主題。 這次遇到全世界大停電,電力是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東西,他們與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在如此重度依賴電力的文明社會,沒有了電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景?《生存家族》給出了一個假設。
  • 《生存家族》——如果我們的世界沒有電
    當有一天全世界停水停電,現代文明沒有用武之地,高於生存需求的物質存在都失去意義,勞力士和瑪莎拉蒂換不來一袋米,貨幣交易被迫重歸最原始的交易方式——「以物易物」。兩瓶洋酒換一袋大米,純淨水換一輛報廢的「老坦克」,電氣社會被迫重歸農耕社會。那時,我們會怎樣?
  • 主打極限生存的節目:為什麼要記錄一場現代與原始的文化碰撞
    前幾期的荒島求生為什麼能夠吸睛?節目組不幹預、不放水、不人為編劇的「甩手」模式,逼出了明星嘉賓的純真氣質。在隔離了現代文明的蟒蛇島,一群零戶外經驗的城市人,被環境打回人類進化之初的最原始狀態:1、急於生火,能加工生食,驅趕野獸;2、餓到極致,顧不上味道、份量,有的吃就行;3、五天沒洗澡,就著天然泥坑裡的積水,男女嘉賓沒有任何一個例外,澆到身上就當衝涼,哪管水髒不髒,冷不冷。
  • 電影《生存家族》,一次「荒野生存」,引發對親情的思考
    我們曾經無數次地幻想過未來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可能每個人的設想都不同。電影《生存家族》用停電的方式阻斷了人們對未來的想像,當我們越來越依賴電力生存時,一旦停電可以說是一場災難。《生存家族》可以說是一部另類災難題材,不同於外星生物入侵,或是自然災害,就是看似普通的停電。
  • 日劇(生存家族)解說
    2017年日本電影(生存家族)是部神劇!劇情大致如下:一次突然而來長至兩年的大停電,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各方面帶來了無法想像的苦難。故事開頭交待了家族成員各自的情感和生存背景。爸爸是那種典型的日本上班族,掙錢養家但是在家裡是甩手掌柜。媽媽是典型的全職太太,照顧丈夫和兩個孩子的日常起居。兒子沉默寡言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女兒自私自利從來不會替別人考慮。影片以現代社會為背景,刻畫了年輕一代人對現實生活的漠視,在虛擬生活中尋求慰籍的真實現狀。
  • 【幕後】《我們的法則》導演:體驗生存還原真實狀態
    此外,真正像《我們的法則》這樣做到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打火機、沒有一切與現代文明相關的節目之前也是沒有出現過的,純粹的「去明星化」,將他們真正變回一個個求生的普通人也是沒有出現過的,因為在原始叢林和部落裡面,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也沒有粉絲或者經紀人團隊來「送溫暖」,一切要靠他們自己,他們叢林家族來生存下去。
  • 被忽視的光芒《生存家族》
    《生存家族》是日本知名導演矢口史靖在2017年拍攝的影片,也是我在2017年的上海電影節上看的第一部電影。
  • 《生存家族》是令人恐慌的世界末日,更是以家族為名義的荒野求生
    一天,當你一覺醒來,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已經悄然而至,你所面對的是一個沒有電的世界,在這裡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成了問題,你和家人將會何去何從?6月22日登陸全國影院的《生存家族》,就透過一幅恍如世界末日般的生活圖景,講述了這樣一個頗具現實意義又發人深省的故事。
  • 《生存家族》從一部末日題材變成了一個治癒系的故事
    願艱難時光不再來,即使未來已再無擋風遮雨的港灣,也努力為自己創建一個可以收納自己內心疲憊的地方吧。畫風一轉,《生存家族》就從一部末日題材變成了一個治癒系的故事,這輕巧的轉換讓人驚訝又驚喜,人們大都熟悉了末日題材的固定走向,無論是美劇《行屍走肉》還是那部《釜山行》,都是末日之後,人類互相殘殺,從人淪落為獸的設定,而《生存家族》則老瓶新酒,玩得自信又順暢。
  • 豆瓣8.1,《生存家族》才是6月唯一的口碑佳作
    《哪啊哪啊神去村》劇照故事設定腦洞很大,誇張又真實,溫馨又治癒,尷尬又不失天真。例如:如果一群高中男生去練花樣遊泳會怎樣?於是就有了《五個撲水的少年》裡充滿高中生年輕活力與男性荷爾蒙的青春喜劇。而《生存家族》也是這樣,從一個全世界突然大斷電的腦洞設定出發,用一家人的生活遭遇去反思現代社會對電力的過度依賴,以及對回歸農村生活的嚮往。如果你還沒看過他的電影,建議你立刻馬上從這部《生存家族》看起。2.假如人類世界大斷電兩年又126天,你該如何生存下去?
  • 《生存家族》成就一場治癒心靈之旅,走自己的路,才是高科技時代不迷失自我的秘訣?
    於是,在末世片的沉重背景下,《生存家族》卻也有了美食片般治癒人心的奇妙魅力。因為久居大都市,原始的生存能力已經被高科技消磨殆盡,這家人為了那麼丁點食物,可以說是洋相百出。父親上一秒還捧著溪水,大喊「你們也太膽小了吧」,下一秒就因為腸胃出了問題,一個人瑟瑟地蹲在瓢潑大雨的荒野,「解決問題」。
  • 《生存家族》:不要等到全世界都停電,才讓家回到溫馨的時光
    但豆瓣的高分災難片《生存家族》,是第一個讓我有如此深的代入感,甚至思考自己在面臨「災難」的時候,能活到第幾天。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災難片,沒有天災、沒有槍戰、沒有特效。這場災難,始於一次突如其來的停電。
  • 王牌家族全員回歸,節目還未開錄,網友便對華晨宇的安排提了意見
    導演吳彤在自己個人社交平臺發文繼續為觀眾帶來笑聲的王牌家族全員回歸。沈騰、賈玲一如既往的穩重,而已經錄製了兩季的華晨宇和關曉彤更是融入了這個大家庭,自信略顯「傲嬌」的表情,一看就是王牌家族的味道。對於王牌家族全員回歸錄製新一季節目的消息
  • 《生存家族》:電影的魅力來自於家庭
    看《生存家族》可以體驗兩個小時的日式溫柔。電影給了一個很極端的設定:當全世界都停水停電,瑪莎拉蒂都換不來一瓶水,工業社會退回農耕文化,人類該怎樣尋求生存?其實這個設定是有意思而且極有現實意義的,畢竟當代人誰不是手機控?誰又能在夏天離開空調和車?
  • 與自己和解|感受原始欲望,接受原始恐懼
    他們切斷臍帶,我們必須學會自己呼吸。我們的肺部可能有些液體,我們需要把那些液體推出體外以吸到第一口氣,我們能否生存就靠那一口氣,這就是我們原始恐懼的由來。我們想生存,但作為一名幼嫩、脆弱的嬰兒,雖然有手有腳,但卻不能運用它們,我們需要有人照顧。隨著原始恐懼而來的,是原始欲望。即使我們長大成人,原始恐懼和原始欲望仍然存在。我們害怕死亡,欲望便由此而來,我們期盼有人能夠幫助我們生存。
  • 《生存家族》停電之後,我們才找回了家庭的溫暖
    電影《生存家族》正是基於這樣的設想展開了講述。而一家人也都相信明天供電就會恢復,一切就都能回歸正軌。浪漫的燭光晚餐結束之後,一家人第一次一起看到了星星,結衣也才第一次確信原來銀河真的存在。一家人笑著,想著偶爾這樣子也很不錯呢。
  • 災難片的較量,《釜山行》和《生存家族》哪一個更勝一籌?
    他的作品延續了日本的小清新風格,故事設定腦洞很大,誇張又真實,矢口史靖的風格都是勵志、熱血、治癒,儘管他拍的是一部災難片,看完也能讓人覺得很美好。導演的個人風格也讓《生存家族》這部電影有了特別之處。兩部電影在後面的編排也是不一樣的手法,延相昊把秀安的父親寫成被喪屍咬了的悲慘結局,他不想自己變異去傷害女兒而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種偉大的父愛讓人潸然淚下。同時也讓人感到遺憾。延相昊在後面的採訪中說後悔自己把石宇寫死了,因為他不曾想過《釜山行》會有這麼好的票房,所以才寫了這樣一個結局。
  • 《生存家族》切斷都市的電源,才能看到生活的本真模樣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矢口史靖是一位擅長拍攝熱血青春片的導演,畢竟之前的《五個撲水的少年》《搖擺少女》深入人心,而實際上,他更熱衷於探討現代都市的生活問題,例如《哪啊哪啊神去村》講述了一個都市少年在鳥不拉屎的鄉村裡被鍛練成了伐木工,最新的作品《生存家族》則設計了一場突然發生的大停電
  • 看了《生存家族》,又一部看完讓人久久反思的電影
    為了自己的孩子能生存下去,生性傲嬌的父親給路人下跪,只求一碗能救命的湯;樸實大叔的暖心收留,讓女主想起獨自生活在遙遠海邊的父親,空巢現象揪動人心;災難面前,人人只求自保,自己牢牢攥住生存糧食的同時,卻又期盼著好心人的一點善舉,殘酷而又現實,而在生死關頭,面對婦孺,即使水和糧食告急,也毅然傾囊相助,全片樸實無華,恰恰是這些再平常不過的細節反映著當今社會的種種矛盾。
  • 《生存家族》城市大逃亡
    《生存家族》今早看完的日本電影,角度和之前一部美劇《末世》的角度相近,講了全世界因為太陽耀斑,或者近地彗星的影響,突然停電,所有的電子電器設備都沒法用了之後,生存在城市裡的人們,會何去何從。七日過去,主角爸爸的上司傳達了上面的命令,大家沒有接到命令就不用再來上班了,主角爸爸還爭論著,不來上班萬一來電了,豈不是耽誤了一天工作的時間麼,他的上司卻私下裡偷偷和他說,城市裡不安全了,趕緊帶著家人到郊區避難吧,主角爸爸還沒感受到這話中的深意,才下了樓,就發現自己停在樓下的自行車正在被人盜竊中,他上去轟走了盜匪,去銀行門口拿現金卻被混亂秩序下的人們踩踏成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