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七歲的小女孩柯恩雅在網上火了。她是湖北五峰漁洋關鎮一年級小學生。4月3日復工後,父母在集貿市場賣滷菜,柯恩雅就一直在滷菜店的案板下上網課,已經堅持了一個多月。
案板上,是人來人往的菜市場,有著最市井的煙火氣息;案板下,是女孩一個人的小世界,透著身在井隅卻心向星光的詩意。不少網友被這一幕感動,認為這是「2020年最治癒的瞬間之一」,感嘆「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希望」。
最近,「後浪」一詞刷屏網絡,也引發了許多討論,被寄予希望的「後浪」,到底是什麼模樣?從柯恩雅身上,我們或許能夠找到「後浪」的具象化表達。作為一年級新生,案板下的柯恩雅在父母的陪伴下,努力學習,無論是成績,還是書寫、背誦,都讓老師欣喜地看到了她的成長。為了女兒上好網課,母親趙瑋瑋也做了很多準備——上網流量包換成了更大的、買了一大一小兩個檯燈、找來了大屏的筆記本電腦、專門騰出案板下的空間……
媽媽趙瑋瑋正在給女兒檢查作業
這一方鬧中取靜的書桌,寄託著常人改變人生的努力,因而帶給人們很多平凡生活中的感動。無論是7歲孩子身處喧鬧卻能認真學習的淡定從容,還是父母在窘迫生活中「為孩子計深遠」的用心良苦,都讓人們看到一種向上的力量。
我們在為「案板下是希望」感動之餘,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過更加合理的制度安排、更加友好的成長環境,為「柯恩雅們」點亮一盞燈,在現實層面切實紓困,讓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們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特別是為那些出身寒門的孩子,創造更多夢想照進現實的可能,讓他們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寬。有個好消息是,當地的通信公司為柯恩雅開通了一條新寬帶,解決了她上網課的實際困難。
在幾天前,北大「築夢計劃」、清華「自強計劃」同時發布。兩校均明確表示,專項招生計劃將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及縣以下高中,自強不息、德才兼備、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這是重點名校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柯恩雅們」圓夢名校。在通過專項計劃提高農村學生比例的同時,我們還要正視農村教育的薄弱狀況和尷尬局面,解決好城鄉教育資源失衡的問題,改善農村教育的底層生態。有了這樣的制度基礎,更多懷揣夢想的孩子就有了希望。
在柯恩雅的身上,我們依稀能夠看到劉媛媛的影子。從貧困農村考上北大,拿到《超級演說家》冠軍、創立自己的公司實現「逆襲」的劉媛媛,父母文化程度不高,還要養育她和三個哥哥,貧窮的時候甚至要賣掉媽媽給她的方便麵湊自己回家的車票錢。苦難儘管不值得被稱讚,但在人生低谷時,每一段經歷都不會白費。可以說,正是這些苦難的經歷,才成就了今天的劉媛媛。
劉媛媛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並不是雞湯,而是道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生命何曾容易過,每一代人的幸福,都要靠自己爭取。但在這個過程中,也請記得,為「柯恩雅們」點亮一盞燈,照亮每個人努力奮鬥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