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確實好久沒更新了,後面說。今天想分享的是關於最近看的電影 《愛在》三步曲。《愛在黎明破曉前》我最喜歡的是第一部,男主和女主在火車上初識後,牽手去維也納玩了一圈,從下車到傍晚再到第二天黎明破曉的分別,兩個靈魂相互吸引的soulmate 就這樣在陌生的城市,隨意地走隨意地聊些什麼,話題天南海北。
我很喜歡隨意漫步城市角落的感覺,不一定是打卡景點,就是隨意地從這頭走到那頭,在放假前和室友去蘇州的街頭走了走,最喜歡的不是觀前平江,而是尋路時,穿過的那最低矮的,因年代感而略顯破舊,但又充滿江南粉牆青瓦的民房。在那裡,街角光影隨意的射在斑駁的帶有歲月痕跡的牆上,又投射到那好像停留了很久很久的三輪車頂棚上,有種穿越到電影時間的美感。因為是傍晚,街道或許有些許的陰森,但孩童們嬉笑打鬧的聲音又生動地充斥在小巷的每個角落,那些不熟悉的鄉音聽不懂的問好,是這個城市獨有的煙火氣。很喜歡。
所以在看第一部的時候,我太喜歡那種感覺啦,一見鍾情的緣分,soulmate之間靈魂的碰撞,電影沒有複雜的鏡頭,就是兩個人在街上走啊走聊啊聊。情投意合,日落時分的摩天輪上相互接吻,在夜色濃厚的草坪做愛,在清涼清晨的櫥窗前擁抱,在城市的鐘樓下相互依偎,在匆匆分別的火車前激烈的擁吻約定著下一次的見面。
儘管知道那是電影,但那羅曼提克到極點的一天還是讓我羨慕。
第二部在看時沒有第一部那樣的觸動,兩人在約定的六個月後沒有見面成功,是在九年後男主寫的關於第一次相遇的書的籤售會上,女主特意去尋找的見面。這時的男主已經有了家庭孩子,但沒有愛情的婚姻讓他疲憊而又無奈,因為鍾情細節的女主也總在情場中受傷。最終男主故意錯過了回華盛頓的航班,留在了女主在法國的出租屋裡。
第三部講述的是婚後生活了,兩人的爭吵堅定了我最近冒出的想法「謹慎的(不要)生孩子」
對,過去的一個星期大概5天,媽媽回老家陪她的媽媽,我在幫她帶孩子,也就是我弟。怎麼說,小孩子是可愛有趣的,這是事實,他會在晚上我們躺在床上看電視的時候從床頭滑下來,說自己在滑滑梯,喜歡和乖乖在家裡舉辦短跑錦標賽,會覺得和大人講話很累很煩,會在看電視的時候突然開始研究射擊動作。我承認他是可愛的有趣的,但他也是煩人的,這不衝突,他的不經世事讓你總擔心他犯錯,所以玩手機不敢給他玩太久看電視也是不能看很久,這幾天沒有密碼的手機加上了鎖屏真是不習慣。平常十一二點才醒的我,這幾天七八點就被叫醒,當然對應的是晚上九十點入睡,也是他讓我發現我是有點起床氣的,因為每個他叫醒我的清晨,我都會在心裡默念媽媽到底什麼時候回來,和他說話的聲音也會不自覺地大聲起來。我是一個忠於睡懶覺的人,會認為在周末假期不睡懶覺是對他們的不尊重,這和有沒有睡夠無關,因此只有在第一天6:50他叫醒我的那個早晨我成功起了床甚至下樓買了早餐,還有就是周一了要送他上學。
影片中,女主和男主爭吵,生了孩子之後自己忙於家務沒有時間思考更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事,這點我在這幾天深有體會。在送他去上學的那一天,因為當晚入睡很晚,七點起床的時候處於靈魂出走的狀態,回來補個覺還要定好鬧鐘,因為三點半又要接他了,而當天有個錄課的截止日期,也就是起床吃個飯,找個資料的時間就又要把無敵破壞王接回來了,這真讓人崩潰。
包括現在,雖然媽媽已經回來了,但他還是吵著要和我睡,在我寫文的時候手機屏幕的光投到牆上,有個大大的影子,他說姐姐我對面有個很大的怪物的頭,只好鑽進飄窗,在玻璃窗外的萬家燈火和耳機裡的隨機歌單陪伴下,窩在這寫兩句,等他熟睡後,我一定把他抱回爸媽那。
生孩子意味著太多了,你要分出自己人生的大部分精力給這個小生命,且不說教育孩子是件很難的事,養活他本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僅是只四腳吞金獸更是小小跟屁蟲,哪都去不了,去哪也都得想著他,就像你的分身一樣。有了孩子會自然而然的擔當起責任,不需要他人的督促什麼的,他的存在就會督促著你做這做那。
所以我想如果以後真的要生孩子,可能要等到我賺了足夠的可以養他的錢,過好了自己的人生覺得可以分開精力去養他的時候吧,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也許是因為間隔時間太短,在看第三部的時候有些疲勞,最後的吵架是二倍速看的。愛情最終也化為了生活的模樣。影片中有位老奶奶說,你最終習慣的不是他,就像男女主哪怕在一起很久,但還是想改變彼此那樣,你習慣的是有他的生活。
片尾曲響起,我想這樣的愛情,只是停留在電影裡的吧...
不知道大家的寒假生活過得怎樣,但我想媽媽回來以後,我的寒假生活又重新開始了。
晚安
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