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認為,「孝」字是「老」字去掉右下角的「匕」,加入一個「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所以「孝」是子女對父母的善行和美德,是晚輩在處理與長輩關係的時候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
《爾雅》中,有「善事父母為孝」的提法。漢代賈誼的《新書》中,有「子愛利親謂之孝」的說法。中華民族一直非常看重孝道。今天咱們來看看湖南省的一位大學生,如何把「孝」道體現得淋漓盡致。
王美玲是一名本科四年級的學生,她來自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白水鎮,在懷化市的湖南醫藥學院上學。2016年,她第一次參加高考,沒有考上臨床醫學專業。童年,她的父親去世,留下了體弱多病的媽媽和打算復讀的王美玲相依為命。
2017年,王美玲復讀一年,終於如願以償被錄取到臨床醫學專業。但是懷化距離永州有足足400公裡,她實在不放心讓媽媽獨自一個人在家鄉生活。大一開學,她就開始勤工儉學,兼職多份工作,既賺錢養家,也熟悉環境,準備把母親接到身邊,邊上學邊照顧媽媽。
2018年年初,王美玲向學校提出申請,希望把母親接到身邊來一起上學。學校非常貼心的希望能幫她們安排一個房間,讓她們住到學校。可王美玲還是選擇在學校旁邊的城中村租了一個房間,因為她覺得校外環境會比較安靜,對媽媽的病情更好。
王美玲的媽媽有嚴重的心臟病,身體還有水腫,不能從事勞作,只能靜養。每天早上上學之前,王美玲要起床、洗漱完畢,再做好早餐、給母親準備好藥物和開水才能安心去上學,中午放學之後,她還要趕回家給媽媽做飯。
為了生活,王美玲同時兼職多份工作。她在學校食堂做兼職,她在學校外面發傳單,她在晚上幫人輔導功課做家教,最多的時候,她同時做著五份工作。
我們成年人都知道,能夠把一份工作做深做透本身已經很不容易,作為一個剛剛成年的大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兼職五份工作有多麼辛苦,你我心知肚明。相信為人父母的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受這份苦吧?
目前王美玲正在準備考研,她說如果她能考上想考的學校,就把媽媽一起帶過去。她不怕困難,有什麼問題就去解決。只要有問題,就一定有解決的方法。湖南醫藥學院在湖南省本科二批招生,臨床醫學是學校招生分數最高、最受歡迎的專業,不知道王美玲的考研目標是哪裡,希望她能如願以償。
她所說的不怕困難,只要解決就好,這種思維模式是很多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欠缺的。我們大多數人習慣於聚焦在困難本身,很容易被困難嚇倒,而不是去思考解決困難的方法,從而戰勝困難。
王美玲為什麼要選擇臨床醫學專業呢?據她自己說,她有一個夢想:親手把媽媽的病治好。兼顧學業和工作,勇於擔當照顧母親,王美玲應該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吧?
王美玲的做法,讓我們忍不住為她豎起大拇指。對她的做法你怎麼看?你身邊是否也有這種懂事、貼心、能吃苦的好孩子呢?你是否想擁有這樣的孩子呢?你能不能培養出這樣的一個孩子呢?來評論區聊聊吧。
為你帶來教育觀點,幫你規劃升學路徑。點擊頭像關注我,精彩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