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帶著母親上學,兼職五份工作還想考研,網友:伸手要錢的娃看看

2020-12-25 淑的寶麻麻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

「生活是一種綿延不絕的渴望,渴望不斷上升,變得更偉大而高貴。」

我想這句話放在王美玲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01家境

王美玲,湖南醫藥學院臨床醫學大四學生,她不是一位普通學醫的孩子。

出生於永州市祁陽縣白水鎮的王美玲,從小家庭條件就不好,4年前,父親病逝,隨後,母親的病情加重,而此時的她,一邊要照顧患病的媽媽,一邊還要複習備考。

很不幸,第一年她落榜了。

王美玲沒考上,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落榜」,她更在意的是自己想學的專業,因為雙親都有患病的經歷,她立志學醫,想幫助更多人擺脫疾病的糾纏。正是有了這樣的雄心壯志,第二年,她如願考上湖南醫藥學院臨床醫學專業。

上大學,原本是件高興的事情,可隨之而來的困境卻赤裸裸地擺在王美玲的面前,她打算帶著母親一起上大學,可是眼前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大一第一個學期,王美玲一方面勤工儉學、另一方面從事多個兼職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為把母親接到身邊做足準備。

第二學期,她向學校遞出申請——想把母親接到身邊照顧。

學校為王美玲和母親安排了單獨的房子,考慮到母親的病情需要一個清淨的環境,於是母女二人在學校臨近的城中村找到了一塊落腳之處。

這下,王美玲總算安心了,她安心的不是別的,而是母親再也不會吃「錯」藥了。

媽媽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需要常年吃藥,但是,她不識字,有時候會把藥吃串,要是遇到一些吃四分之一粒的藥片,常常還要掰開吃。

為了嚴格遵醫囑,貼心的女兒每天上學之前都會把媽媽要吃的藥提前放好,然後準備好開水,叮囑母親按時服用。

日常的操勞、以及母親的醫藥費和其他生活開支,都壓在了女兒稚嫩的肩頭,媽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儘管母親的身體伴有水腫、稍微勞動就會出現氣喘、咳嗽等症狀,但是,她總是惦記著給孩子把飯做好。

下課回來的王美玲看到母親還給她熬了湯,便開啟了碎碎念:

媽媽,不要煮菜了啊,曉得吧?下次我早點回來,你不要自己煮,上次感冒才剛剛好一點點,不要使勁做事了,知道嗎?等下又喘氣不順了。曬太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做事。

看到母女間暖心的日常,我默默地留下了眼淚。

02收穫

冰心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王美玲從高中開始就通過兼職賺錢貼補家用,大一的時候,在學校食堂幫過工、在商業街發過傳單,還做家教,最多的時候她曾兼職五份工作。

看到視頻中的她嫻熟地為客人包裝爆米花,我在想:有沒有一剎那她覺得苦?也許有吧,但是,即使生活再苦,也要笑著堅強面對。

要學會控制自己,抵抗住誘惑,浪費時間毫無意義的事情別去做,少玩手機,多和人接觸。

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寫給自己的人生格言:自律、自勉,奮發向上!

除此之外,別無他選。

王美玲不僅學習在年級名列前茅,各種獎學金也包攬懷中,同時,豐富的兼職經歷不僅讓她獲得了經濟收入,更收穫了意外驚喜。

她說:

「在診所兼職的時候,其他同學還在書本上看到的東西,我已經在臨床上見到過了,這樣更有利於對知識的掌握。」

樂觀、通達,這是生活給予一個女孩的「饋贈」。

儘管王美玲通過多方兼職以保證她和母親的生活所需,但是,母親的病情有時需要住院治療,面的不可預知的巨大開支,她得到了來自學校、同學以及其他公益組織的幫助。

王美玲說:「那些幫助過我的人,等我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回報他們。」

如今的王美玲,在為考研做準備,她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親手把母親的病治好,因為媽媽在,家就在。

03啟示

在一篇關於王美玲的文章下面,有網友留言:

大三的女孩,宛如巨嬰?

同樣都是孩子,生活給你蜜,你甜,假如生活給你苦呢?

誰也無法預料,這苦、這甜,只是一時,還是長久。

有網友給王美玲這樣留言:「好姑娘,再堅持幾年,今天的辛苦是你明天的溫甜,努力使你更快樂更堅強!」更有人說:「希望那些還在伸手要錢的孩子能夠多看看王美玲的事跡。」

王美玲的報導,讓我想起了那位當年背母上學、如今已是最美教師的農村男孩劉秀祥。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種不同於其他人的冷靜、勤奮和踏實。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這孝不僅是一種態度,更多的是一種擔當,生而為人,有能力「反哺」,對家庭和社會來說,是一種巨大的精神財富。

王美玲,青年人的正能量,給你點讚,為你加油!美好永遠屬於忠於自己的人,願媽媽早日康復,希望你勇往直前!

——感謝閱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最美女大學生:兼職五份工作,帶著媽媽上學
    今天咱們來看看湖南省的一位大學生,如何把「孝」道體現得淋漓盡致。王美玲是一名本科四年級的學生,她來自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白水鎮,在懷化市的湖南醫藥學院上學。2016年,她第一次參加高考,沒有考上臨床醫學專業。童年,她的父親去世,留下了體弱多病的媽媽和打算復讀的王美玲相依為命。
  • 一位姥姥分享,給女兒看娃千萬別伸手要錢,女婿的話像「軟刀子」
    姥姥帶娃,卻帶出了心酸姥姥帶娃成了普遍現象後,大部分的家庭都其樂融融,孩子健康地成長,家庭也相對和睦,但也有家庭只是老人在勉力維持,她心裡的苦,女兒看不懂,女婿不在意,老人滿腹的委屈,無從訴說。,她才能拿出手機給老伴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 從小到大,他都要帶著爸爸去上學
    曾經,14歲的河南平輿縣少年馬永恩帶著癱瘓父親上學的故事感人至深。6年後,20歲的他繼續帶父上大學,踐行了「上大學也要帶著父親」的諾言。馬永恩是黃河科技學院濟源校區的一名大學生。上大學後,學校將他和父親馬小全安排住在教職工宿舍,為他照顧父親提供方便。馬永恩學的專業是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每天幾乎四、五點鐘就要起床。
  • 從小到大,他都要帶著爸爸去上學……
    曾經,14歲的河南平輿縣少年馬永恩帶著癱瘓父親上學的故事感人至深。6年後,20歲的他繼續帶父上大學,踐行了「上大學也要帶著父親」的諾言。馬永恩是黃河科技學院濟源校區的一名大學生。上大學後,學校將他和父親馬小全安排住在教職工宿舍,為他照顧父親提供方便。馬永恩學的專業是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每天幾乎四、五點鐘就要起床。
  • 遇見你丨帶著媽媽上大學 這個女孩用孝心和堅韌撐起一個家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王美玲是湖南醫藥學院臨床醫學大四學生,和很多大學生一樣,她目前也正在準備考研。然而和他們不同的是,王美玲是帶著媽媽一起上學的,課餘還要打工養家,曾經最多的時候有五份工作。今天一起認識這個堅強的姑娘。
  • 央視報導丨帶著媽媽上大學 這個永州女孩用孝心和堅韌撐起一個家
    王美玲是湖南醫藥學院臨床醫學大四學生,和很多大學生一樣,她目前也正在準備考研。然而和他們不同的是,王美玲是帶著媽媽一起上學的,課餘還要打工養家,曾經最多的時候有五份工作。今天一起認識這個堅強的姑娘。
  • 帶著媽媽上大學!湖南醫藥學院王美玲用孝心和堅韌撐起一個家
    帶著媽媽上大學 湖南醫藥學院這個女孩用孝心和堅韌撐起一個家王美玲是湖南醫藥學院臨床醫學大四學生,和很多大學生一樣,她目前也正在準備考研。然而和他們不同的是,王美玲是帶著媽媽一起上學的,課餘還要打工養家,曾經最多的時候有五份工作。今天一起認識這個堅強的姑娘。
  • 90後寶媽英語不好,兼職做跨境電商,月入十幾萬掙錢帶娃兩不誤!
    90後寶媽英語不好,兼職做跨境電商,月入十幾萬掙錢帶娃兩不誤!在有了小孩以後,我就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後來小孩大了一些,我就想做點什麼兼職來賺點生活費,在了解了很多兼職以後,我選擇做跨境電商,不限時間地點,一臺電腦就能做,很適合我。
  • 我的迷糊老爸 自創「伸手要錢」的梗
    我的迷糊老爸 自創「伸手要錢」的梗指導老師:單桂才我家主臥的書柜上有一張爸爸和媽媽的結婚照,照片中的爸爸是個英俊小生,深情款款注視著甜美的媽媽。再一看現在的老爸,貌似歲月圍著他的肚子轉了好多個圈,然後又順帶薅走了他曾經濃密的頭髮。
  • 打工、兼職、創業、考研……勵志學子將迎新挑戰
    沒有父母的陪伴,身邊只有日漸衰老的奶奶,遇到急事找不到幫襯,大大小小的坎兒催得他只能快點長大,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家人足夠的安全感。高考結束後,他收拾行李去了爸爸務工的城市找了份搬運工的活兒,想掙點快錢攢起來作為讀大學的學費。
  • 嫌棄母親要錢?女兒送媽媽進監獄!
    在她的世界裡,沒有什麼父母的愛,只有同學的嘲笑。長大後走上社會,母親對於簡沛恩來說,猶如一顆定時炸彈。她剛剛開始工作就處於背債的狀態。母親經常裝可憐向她的朋友借錢,如果只是小錢,還無所謂。關鍵是這個媽媽啊,借錢借到女兒都無力償還,到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簡沛恩只能求朋友不要借錢給媽媽。
  •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能這樣做,一輩子的陰影
    媽媽通常每周給2元零花錢,那個星期她想要5塊,媽媽不給。她就表示不去上學。媽媽說:「愛上不上,不上現在回家。」 後來,她一直纏著要,媽媽很不高興地掏出5塊錢,扔在桌子上,一副嫌棄的樣子。而那五塊錢彈落到地上。 這個小女孩顫顫顛顛地撿起了錢。 事情好像就這樣過去了。
  • 為啥很多女人在孩子上學後,明明有時間還不去上班?真的情非得已
    一個個都在質問媽媽們,為啥孩子上學了還不去上班。哎,這個社會不管什麼時候,對女人還是蠻苛刻的。有時候根本就沒辦法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似乎照顧好家人的生活、陪孩子長大、還要上班賺錢這三件事,天經地義全都是母親這個角色應該做的。只要你稍微沒有做好其中一件,就可能迎來別人的嘲諷。認識一位寶媽,聽她說婆家人整天都覺得她在家是白吃閒飯。不願意帶娃,還三天兩頭嫌棄她沒有工作。
  • 當孩子伸手要錢時, 千萬不能這樣做, 否則後悔一輩子!
    明明可以早點回家,坐公共汽車,卻非要玩到這麼晚,她甚至覺得兒子是故意,為了花錢打車。因為這個事,她和兒子吵了很久。前不久,他班上的兩位同學到家裡串門,聊完天之後,一個同學說想去周圍逛逛。她兒子當時身無分文,便找到她,希望媽媽能給一點零花錢。
  • 現實版樊勝美悲劇:女兒死了,父母卻只想要錢
    在這次事故之前,洛洛還曾嘗試過兩次自殺。那段時間,父母曾頻繁地向她要錢。好友回憶,洛洛曾哭著對他們說:「我真的已經沒錢了。」他們還想再要35萬賠償金,理由是:「上了三年班,給你貢獻了這麼多錢,24歲,她最好的青春都在這裡了。」洛洛的母親大鬧公司,「又是撞牆又是敲門」。洛洛父親簡訊威脅公司負責人:「我就天天去你辦公室坐著,女兒沒了,我也不想活了。」電視劇《歡樂頌》《安家》裡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吸血鬼母親還讓人覺得過於臉譜化,但現實中的人卻比電視劇更加醜陋。
  • 女人掉價的樣子,就是張口問男人要錢
    女人覺得花男人的錢,天經地義,可對於男人來說,他自願給你花,和你伸手跟他要,這完全是兩碼事。男人心甘情願為你花錢,那是因為他愛你,可是如果你跟他要,那就成了你不自重了。女人主動向男人伸手要錢,在男人看來就是乞討。試想,當一個男人從內心瞧不起你的時候,對你還有多少愛呢?曾有讀者留言:每次找老公要錢,他都會抱怨壓力太大,讓我省著點花。
  • 叛逆女兒胸無大志只想當保姆,貧窮的媽媽絞盡腦汁陪娃一起上學
    然而一個扎心的事實是:真正自己想讀書的小孩,極少會沒得學上。決定孩子和孩子之間差異的,往往不是補習班的數量,而是娃的自控力和內驅力。這兩樣東西誠然受家庭教育的影響,然而大部分時候對父母來說屬於玄學。就跟抽卡一樣,有人拿到的是D級卡,拼了老命各種使勁,也比不上拿到SS卡的初始屬性。
  • 「你都成家了,還伸手問父母要錢,好意思嗎」「關你什麼事」
    職場奮力打拼五年後,蘇欣厭倦了這樣快節奏的日常,她內心強烈渴望那種平淡安穩的家庭生活,她想結婚了。這可樂壞了蘇欣的父母,她們早就盼著這一天呢。之前,蘇欣畢業剛工作那會兒,父母就催她找個對象,好好相處兩年,待她工作穩定後,結婚正好。
  • 考研複試導師喜歡問父母工作,主要目的有三個,要小心最後一點!
    考研複試值得所有參加考研的學生重視,而考研複試導師喜歡問什麼就更值得考生重視了,很多參加過考研面試的同學都反饋,很多導師在考研複試的時候都喜歡問考生父母是幹什麼工作的?一些同學一開始不知道導師這麼問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還有同學以為導師調查家庭情況是想資助貧困生。
  • 蒼井空低調曬娃,評論區卻被群嘲,網友:至於嗎?她只是一個母親
    可是對於有些母親,生育的好消息不僅沒有得到祝福,反而還遭受了不少非議。對於蒼井空大家都不陌生,自從結婚生子之後,她就下架了自己所有的作品,回歸到了一個正常母親的生活狀態中。作為一個愛娃深切的母親,她也和普通人一樣在社交平臺上低調曬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