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文文周/文)
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最後一部影片,是由波蘭斯基拍攝的《穿裘皮的維納斯》。這部壓軸電影,沒有讓坎城的觀眾失望,功底深厚的戲劇衝突與調度,天衣無縫的表演與攝影機運動的結合,拉下了第66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帷幕,至此20部影片在坎城進行了首映,而託波蘭斯基等導演的福,影片質量在持續高潮中結束,而沒有虎頭蛇尾。
故事發生在打雷暴雨的傍晚,巴黎某話劇院內,馬修•阿馬立克飾演的導演因為甄選不到心儀的演員而心灰意冷地要離開,這時,艾瑪紐爾•塞尼耶飾演的芳達突然出現,她的雙面性格吸引了導演,兩人就劇本《穿裘皮的維納斯》展開了一場戲裡戲外的拉鋸戰。
影片有著非常極致的設置。即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封閉空間,出現的演員一共只有兩人。這樣的設置在戲劇中並不新鮮,在短片裡也經常出現,但是在一部90分鐘的電影裡還幾乎沒有出現過。可以想像要有多麼複雜的戲劇和攝影機調度,才能一直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波蘭斯基本人都承認非常害怕觀眾會覺得無聊。好在觀眾的反應很好,許多人看得頗為興奮。導演得知應該會感到很欣慰。
其實波蘭斯基的上一部作品《殺戮》,已經在做這樣類似的嘗試。《殺戮》本身是舞臺劇本,也是發生在封閉空間的故事,主演一共四人。而《穿裘皮的維納斯》在此基礎上更近一層,不僅減少人數,還設置戲中戲,現實時空一層,舞臺排演另一層,舞臺排演的過程中人物又開始游離,發現新的自我,甚至更換性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穿裘皮的維納斯》確實有著比《殺戮》更複雜的結構,對演員的要求也更高。不過從戲劇衝突的調度來講,並沒有超越《殺戮》——《殺戮》本身只關乎於家常,戲劇性都是隱藏在人物皮囊底下,被層層剝離出來的。而《穿裘皮的維納斯》本身就建立在現實與戲劇中的雙重對立上,人物的發展和矛盾的推動相對簡單一點。
值得稱道的是馬修•阿馬立克在本片中的表演非常耀眼,他實際等於一人分飾了三個角色,其中還包括一個女人!而這三個人物他區分得非常顯明,「切換」得也流暢自如,這樣高難度高完成的表演在今年的所有影片中還無人可以匹敵。如果不出意外,應該可以奪得影帝。
有意思的是,馬修無論從身形還是相貌,甚至連從業經歷都跟波蘭斯基很相似,記者會上有記者問起此事,馬修含蓄地開玩笑說,晚上首映我媽會來,言下之意,別瞎猜了敢問我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