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就是一場戲,有什麼緣就了什麼緣,這叫隨緣而做
達真堪布講述
有一次,當有「空中飛人」之稱的喬丹被記者問到其成功竅訣時,他說:「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除此之外,我沒有其他成功的秘訣!」學佛修行也是如此。正如《二規教言論》中所說:「穩重是一切功德的基礎,沒有穩重,不會有其他的功德。」
有些人雖然堅持學修了四外加行和五內加行,但是還有分別心、執著心,還有煩惱習氣。欲速則不達,全部要做到是不可能的。好在你已經找到方法了,按照這個方法修煉,有一天就會開悟的。開悟不難,相續成熟難。出離心、菩提心都需要學、修、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慢慢地相續會越來越成熟,到時瓜熟蒂落,瞬間就開悟了。成就任何事業都一樣,都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
我現在處處強調基礎,強調次第,強調法和相續結合,修行和生活結合。只有法融入相續,修行融入生活,才能解決問題,才能改變相續,才能改變生活。修行融入到生活中,生活本身就是一種修行;若是生活沒有變成修行,法和相續脫節了,不可能成就,也不可能解脫。
將佛法運用到生活中,將佛法融入到相續中非常重要,但不可能立即就做到,這是有過程的。佛祖釋迦牟尼佛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才成就佛果。我們現在有福報、有善根,遇到了大乘佛法,尤其是遇到了大圓滿法,即身成就雖然也需要一些時間,但是並不漫長。
「我現在是凡夫,我知道自己又犯錯誤了,但是一定會改……」有這個決心就行,雖然還沒有完全改正,但是要繼續改。以前每天都犯錯誤,學佛以後一兩天犯一次,後來七八天犯一次,再後來一個月犯一次,最後一年犯一次……慢慢就好了。
犯戒犯錯不是錯誤,不知道犯戒犯錯才是錯誤。我們有一句法語:「發現錯誤是開悟,改正錯誤是成就;發現了所有的錯誤叫徹悟,改正了所有的錯誤叫圓滿。」我們現在每天都懺悔,懺悔是一個認錯改錯的過程。你今天念百字明,明天念《地藏經》,但是如果沒有承認錯誤,也沒有改正錯誤,就白念了,沒有用!
修行離不開懺悔,一直到成佛了才不用懺悔。懺悔就是知錯改錯,這也是開悟成就。你知道懺悔,你會懺悔,你肯定有悟處,肯定有成就。雖然開悟的程度,成就的程度不一樣,但是慢慢地你就會徹悟,慢慢地你就會圓滿,不是一步到位的。
瞬間開悟的也有,但那是相續成熟的人。不過只要你堅持練習,也許你也會這樣。有的人懷疑:「我的業障這麼重,能成就嗎?」不一定啊!也許某一天你遇到了一些殊勝的機緣,一下子就會消除很多的業障,一下子就會積累很大的福報,也有一下子開悟、徹悟的可能。這些都需要慢慢修。
做任何事情都是修行。做家務是修行——是消業積福,是改正自己的錯誤毛病;工作也是修行——是奉獻付出——把自己奉獻給社會,奉獻給單位,奉獻給家庭。有這樣的心態,就不是自私了。他人對自己好不好都無所謂,自己就是要為他奉獻,為他付出,而且是應該的。
眾生犯錯誤是正常的,他也不願意犯錯,但是沒辦法,被煩惱習氣控制。我們有一句法語,詞句很簡單,但是含義很深:「在開悟的人眼裡,沒有什麼事是不正常的,沒有什麼事是不應該的。」我們經常講的自他平等、自輕他重、自他交換菩提心,就是這樣修的。
煩惱少了,痛苦少了叫解脫。其實煩惱是自找的,痛苦是自找的,沒有必要煩惱,因為任何事都是正常的。既然已經這樣了,你再追究也沒有用,再琢磨也沒有用!
我經常講,人世間沒有太好或太壞的,好也好不到哪兒去,壞也壞不到哪兒去。其實我們現在在此岸,在輪迴裡,很分別,分別美醜、高低、貴賤。其實真正到了彼岸以後再看,都是平等的。
人生就是一場戲,有什麼緣就了什麼緣,這叫隨緣而做,只有這樣才會體驗一份全新的輕鬆與自在。
2.在一切對境當中,誰能把握住自己的心態,誰就是勝利者,誰就能解脫
達真堪布講述在修法的過程中,一定要時刻對照自己,然後去改變自己,這很重要。別人沒有錯,都是自己的錯。為什麼這樣說呢?別人對錯與否與你無關,如果你自己能把握住的話,誰也傷害不到你。如果把握不住,都會傷害你。實際上是你自己在傷害自己。你自己去分別、執著,心隨著它動,跟著它跑,這就是傷害。所以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可以轉為道用,這樣都是好事。不能轉為道用,是你自己的問題。
在一切對境當中,誰能把握住自己的心態,誰就是勝利者,誰就能解脫。把握不住,就是失敗者,就會痛苦。萬事萬物都在給你對境,主要看你能不能把握住,把握住了就是快樂,就是善,就做善業了;把握不住就是痛苦,就是惡,就造惡業了。
不是沒有對錯,沒有善惡,關鍵是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去面對。這一切本來就是清淨圓滿的,你能將這一切都觀為清淨圓滿,那麼所有的一切都在幫助你,讓你成長。就像在《快樂之歌》裡講的那樣:有病、沒病,都是好;死、不死,都是好;有財富,沒財富,都是好。
對一個修行人來說,財富無足輕重,黃金和牛糞等同。有財富也行,可以上供下施,可以做更多的事,幫助更多的人,也是好事。如果沒有財富,心裡就沒有壓力,沒有負擔,也是好事。假如今天要去一個地方,或者要離開這個世界,無牽無掛,多輕鬆啊!
健康或不健康都好,都快樂。不健康也好,你在受苦的同時,就是在消除往昔的業障,在還往昔的業債,對一個修行人來說,這是好事,也是機會。如果沒有這些病苦、磨難,沒有這些坎坷,怎麼能生起出離心,怎麼能生起慈悲心,怎麼能感覺到輪迴的苦,怎麼能感覺到眾生的苦呢?沒有這些甚深的感受,也只不過是說說而已,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體會。這也是我們一個修行的機會,這樣你才能知道輪迴的苦,才能知道眾生的苦,才會深深地感受到痛苦的真相。然後,你可以修自他交換、自輕他重菩提心,這就是好事。健康無病也好,可以好好學修佛法,去做更多的事情,利益更多的眾生。
現在還沒有死亡,沒有離開世間,那就好好學,好好修,去利益眾生,去幫助他人,去做好事。若是死亡來臨,要離開這個世界,那就到西方極樂世界,然後乘願再來,救度眾生,這樣更好,力量更是大得不可思議。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怎麼都是快樂的。內心裡只有快樂,沒有痛苦;只有輕鬆,沒有負擔;只有解脫,沒有障礙。在任何對境面前都一樣安穩自在,這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成就。
3.心魔不起,外魔不生
達真堪布講述降伏魔力,不是要降伏外在的敵人,不是要降伏外在的惡魔。其實,不管是敵人還是惡魔,都是自心的顯現,就是自己的心魔。因為心魔不起,外魔不生。
外面哪有敵人?那是你的大恩人!打罵我,欺騙我,傷害我,破壞我的事業、家庭的人……我們把這些人視為敵人。其實,他們都不是敵人,這是你自己的業力現前了。一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都是自心的顯現。
無論是人還是魔,都是來幫助我們的,但是我們心裡有魔、有業,所以無法認識、無法把握。若是我們能認識、能把握,這是祛魔、消業的機會。這個機會是誰給我們的?就是我們所認為的那些敵人給的。若沒有這些敵人,心魔怎麼顯現?若是沒有這些敵人,業力怎麼現前?若是心魔不顯現,業力不現前,怎麼轉為道用?怎麼通過這些淨化自己的心靈?我們的修行和成就離不開他們的幫助。否則我們就無法修行,更無法成就。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他們是我們的大恩人。
其實,他們是恩人還是敵人,就看你自己的心。你心動了,心受影響了,都是敵人;你心不動,心不受影響,都是恩人。你是否動心和這個人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是你自己的業力是否清淨。自己為什麼會動心?這都是因為自己的業力沒有清淨,煩惱沒有清淨。若是自己心不動,他們根本傷害不到你,甚至還會利益你。所以根本就不用去降伏外在的敵人,外在的惡魔,而要去降伏內在的敵人,內在的惡魔。
4.為什麼內心裡沒有快樂呢?
達真堪布講述
為什麼內心不自在呢?被貪心束縛了,控制了,你就不自由了,怎麼辦?你不要貪。你不貪、不動心的適合,他就跟著你來。
如果你貪心,就會變成心的奴才。你貪人,就變成了人的奴才;你貪錢,就變成了錢的奴才;你貪地位,就變成了地位的奴才;你貪名譽,就變成了名譽的奴才,自己不得自在。
人為什麼內心裡沒有快樂呢?就是因為內心沒有獲得自在。為什麼內心不自在呢?因為被貪心束縛了、控制了,你就不自由了。那應該怎麼辦?你不要貪。你不貪、不動心的時候,他就跟著你來。你不去貪這個人,也許這個人就跟著你來了;你不去貪錢,錢就隨著你來了;你不去貪地位,地位就隨著你來了。這叫自在。
心自在了才有真正的快樂,心不自在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你條件再好,生活水平再高也沒有用,內心裡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5.通過佛法來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達真堪布講述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做善事了,就會得到善果;你造惡業了,就會感受惡果。
人有各種願望、欲望,且都想要去實現,但很多時候卻事與願違。其實改變命運並非天方夜譚,當你真正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能心想事成。否則只會陷入愚痴顛倒的泥潭,離自己的目標愈行愈遠。
「心態決定命運」,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否懂得這句話裡的甚深智慧呢?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但是改變命運要靠自己,不是要靠別人。有的教派講,命運是天生註定的,不能改變;有的教派講,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必須要依靠外在的神。然而,偉大的佛陀並不承認這些觀點。
一切都怨自己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你做善事了, 就會得到善果;你造惡業了, 就會感受惡果。
佛陀講,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很善良,從來不造惡業,也沒有犯過錯誤。其實,我們所認為的善不一定是善,我們所認為的惡也不一定是惡,因為我們沒有智慧。善惡的標準是什麼,怎樣取捨善惡,佛法裡講得非常清楚。
佛法就像一面鏡子,用它好好地照自己,才能找出自己的毛病;佛法就像一桿秤,用它好好地稱量自己,才能稱出自己的重量。我們只有通過佛法來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佛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都是因業力所現,因業力所感。一切都是自己造作的,自己的心改變了,一切都將改變。
如果我們深信因果和輪迴,心胸就會豁然開朗,所有的一切你都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如是因如是果,沒有人傷害你、欺騙你,沒有人讓你煩惱痛苦,都是自己曾經造作的,都是自己的因緣果報……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做善事了,就會得到善果;你造惡業了,就會感受惡果。
既然懂了這些道理,你在感受惡果的時候,更不應該怨天尤人,而是要怨自己,往昔為什麼要造這樣的惡業?所以,知錯改錯非常重要。
懺悔就是知錯改錯的過程,你知道自己犯下的錯誤,並且對這些錯誤有深切的追悔之心,才能破壞相續中惡業種子的力量。你要發自內心地發誓發願:從今以後,縱遇命難也不再犯這樣的錯誤。這樣才能轉變因果,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