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月社食遇記:為什麼我們總能通過吃飯交到朋友?| 知乎 2018 年度 TALK

2021-02-22 新知青年說

2018 年 8 月,一條關於「廣州鴨仔飯店老闆 10 棟樓收租」的視頻在網絡爆紅,視頻背後的製作者「盜月社食遇記」也被更多人所熟知;

不同於許多美食視頻,「盜月社食遇記」更注重發覺美食背後的故事,探究人與美食的關係。知乎 2018 年度 TALK上,知乎視頻創作者、美食博主沐上、楊樹梢@盜月社食遇記 為我們分享了「為什麼我們總能通過吃飯交到朋友?」,講述了他們製作視頻的臺前幕後,品嘗美食背後的一個個故事。

楊樹梢兒(上圖右,以下簡稱楊):我本人是一個知乎的老用戶了,習慣性的看知乎在手機通知欄的推送。知乎很有趣的地方是幾乎所有的題目都是以疑問句的形式來推送的,包括我們今天的演講題目,有些問題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旁觀者,但有些就像是從自己內心提出的問題一樣。在這裡會有很多的共鳴,讓你覺得自己並不孤單。所以我覺得在知乎這樣拼三觀的地方,應該很容易找到對象吧。

 

沐上(以下簡稱沐):之前有人在知乎上發表過「如何評價盜月社系列視頻」,有人問有人答,我們發現真的有很多人理解並喜歡我們正在做的事,大家給予的這種認同感也給了我們很多力量,去繼續做我們喜歡的事情。

 

楊:我們也有把自己的視頻上傳到知乎裡,各種各樣的聲音也幫助了我們去不斷的完善和調整內容,把更多的精彩呈現給大家,還是要對知乎表達,謝邀,讓我們能從一名用戶變成題主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想說的話。感恩。

 

沐:簡單介紹一下盜月社的五個節目系列。

 

1、2018 年拍攝節目的感悟:對於美食和人之間關係的理解。

 

沐:2018 年,因為美食,吃飯,我們有幸結識了一群有趣可愛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食客,有大學生有北漂,一類是飯店老闆,有經營三家飯店的老闆,也有兢兢業業開著小吃店的掌柜。

 

這一年吃下來,我覺得,美食離不開人,人更離不開美食,在一個分享交流的環境裡美食才能彰顯最誘人的一面,同樣,通過美食,我們也才有機會和身邊的陌生人說話聊天,有了一個成為朋友的機會。

 

然後我發現,因為吃飯這件小事,身邊的陌生人也很有趣,就像陳曉卿說的「最好吃的是人 」。

 

楊:在我們一起做盜月社之前,都是屬於上班族,吃飯的環境通常就是食堂、路邊小店、美食城、外賣、還有沒錢的時候一般吃便利店。幾乎沒有時間來品嘗美食,吃飯越來越成為了生存而不是生活。

吃飯一直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從小時候媽媽的一聲召喚,全家人都得動起來就知道,吃飯的儀式感。飯桌承載的絕對不僅是美食,還有很多交集和回憶,也是一種場所,把本沒有交集的事情變成交集,也是本質上的一種神奇。

 

2、2018 年我們如何通過吃飯認識飯店老闆,認識食客,我們的節目的改變和升級了什麼?

 

沐:大屏幕上播放的是「飯店老闆已瘋」系列,這些老闆是我們通過吃飯聊美食成為的朋友。

 

楊:通過和他們的熟識,激發了我們做節目的靈感。他們開店比較成功,又比較會吃的飯店老闆,比我們更貼近美食,也有自己的經營策略,讓他們帶我們去吃別人家的飯店,會告訴我們一些平時不太了解的事情。

 

沐:這就讓我想起了,當初我們做美食的初衷:就是與身邊陌生人的一件小事,激發了我的靈感。

回想起來是去年六月份,當時,中國版《深夜食堂》正在熱播,深夜的美食實在太誘人了,我就去找到了小區附近的一個路邊麻辣燙,圍著一個長板車,坐一圈,肩並肩。隔壁是三個男生,看樣子是剛剛工作,喝的已經有點醉,突然其中一個人手機掉地下,屏幕碎了,然後氣氛突然就很喪,抱怨不該這麼大意,又要花很多錢修屏。

看到這兒,我很能體會他的心情,本人的手機,換了四次屏了,有經驗了,我就告訴他,哥們,你可以去西單某個商場一樓,200 多就可以換一塊屏,去問問吧,說完之後,他覺得能這麼便宜,心情好了很多,請我喝了一杯。

就這樣的一個小事,突然給了一個感覺,電視劇的《深夜食堂》不就是在店裡和陌生人,因為吃飯,聊起了彼此之間事嘛,我們也可以嘗試,把吃飯,與人交流的過程,拍下來啊。由此,開始了盜月社,第一期,美食節目。在此,感謝碎屏三兄弟。

 

楊:之後我們就開始做「深夜食堂」系列節目,我們跑了大概 5 個城市去市井街坊裡尋找店,我們找的都是當地人愛吃的小店,信息來源大多為計程車司機,街邊的大爺大媽。

為了找到跟適合我們拍攝的,我們都是親身先去店裡感受,所以導致當時全員狀態都是晝夜的顛倒。我們拍攝節目的方式也是非常自然的狀態,因為我們是沒有前期的稿子和腳本的,所有東西都是現場的真實感受和真實反映,所以大家會跟著我們的情緒,逐漸進入到和我們的情緒裡。比如說我們當時在廣州拍的十棟樓老闆.還有 12 月 21 號更新的張大爺帶我們去吃別的店。

    沐:其實最開始我們認識的時候就特別有趣。

楊:首先是他的自信打動我,我不吃麻辣豆腐他就說「今天必須吃」,我就覺得他這麼自信,還有涮羊肉也會教我怎麼吃,我們就發現原來羊肉每一個地方的口感都不一樣。

沐:他對食材有一個嚴格的標準,12 月 21 號那期有一個飯店要去菜市場買菜,他挑菜的過程我們都記錄下來了,他每天自己早上騎車去進菜,每天去挑菜。他說如果我今天找到一個覺得滿意,我覺得合格的一個肉和菜我能樂呵一天,他對自己的菜品要求就是這樣的嚴格,我覺得在江湖裡面像俠客一樣,也像騎士一直堅持自己做的對的東西。

楊:還有一個「深夜家鄉飯」系列,第一個是北京炸灌腸的一個大爺大媽,他們兩個特別有意思,兩個人說話誰也不聽誰的,白天他們的店是一個棋牌室打麻將,晚上 6 點之後就變成了小吃店,這老兩口到現在晚上還是睡在店裡,他們通過實際的行動告訴孩子什麼叫自力更生。

沐:第二個在上海的大排擋,那個老闆收養了一個小胖子,一直在幫助他尋找家人,一直在養著他幫他看病給他生活費。

楊:這是重慶的火鍋一家人,他們一家人也很有意思,他們是典型的中國家庭,不會說「我愛你」,「我想你了」這種的,但是他們的眼神和言語行動之間都流露了濃濃的愛意和家庭的溫暖,當時我們感覺到深入到人家的家庭。

沐:下面這個是我們在廣州的時候遇到三代人經營的一家粥店,老闆和員工關係就像姐妹一樣,員工也跟我們聊起最近吵架拌嘴什麼的,我們把它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

楊:就是因為我們遇到了這些人這些事,帶給了我們一些感動,所以我們很想把它做到視頻讓大家看到。我們覺得這一年經歷了這麼多,帶著大家真實的感觸到了人和食物,我們會覺得製作美食的人和品嘗美食的人都應該值得尊重。

這一年盜月社食遇記記錄下來了很多努力製作美食的人和認真品嘗美食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很榮幸,因為美食我們都成為了朋友。

感謝大家!

 

以上圖文由知乎用戶 @盜月社食遇記 原創

版權歸 @盜月社食遇記 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知乎「年度 TALK — 新知青年說」已於 12 月 22 日演講完畢,「新知青年說」公眾號將陸續放送全部嘉賓所有演講內容,歡迎關注收看!

「新知青年說」

 往期內容 

2018 年,億萬個好奇靈魂在知乎相遇, 我們一起經歷的故事、迸發的好奇和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都想一一分享給你。

為此,我們策劃了「知乎 2018」年度盤點,裝進一整年的精彩。

「知乎 2018」年度盤點已於 12 月 17 日正式開啟,點擊「閱讀原文」 直達「年度 300 問」、「年度影單」、「年度大事記」、「年度 TALK」、「年度數據」等更多精彩盤點,用好奇心重走 2018。

相關焦點

  • 知名B站up主盜月社食遇記:創作內容與商業化是可以平衡共生的
    很多專業生產內容的創作者,長期以來通過廣告的模式生存,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儘可能減少商業化對內容質量的影響成為了內容生產者思考的重點。在12月15日嗶哩嗶哩AD TALK 2020營銷大會上,知名美食up主「盜月社食遇記」分享了自己商業化嘗試的心得。
  • 【地址整理】你的盜月社食遇記種草清單,可直接分享(1月25日更新版)
    今天給大家整理一下以往我們吃過的一些店的地址,有一些攤點由於保護他們還有一些已經不存在了的我就不寫在這裡啦~對啦,都是在北京的哦~
  • | 知乎 2018 年度 TALK
    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沉迷在迷盲的狀態呢?後來我做了一點點的分析,所以今天這就是我的標題。我覺得興趣對於一個人來講非常的重要。我年輕的時候很喜歡搞音樂,很喜歡找藉口不做事情,跟很多年輕人類似。因為我在大學是讀心理學的,所以有很多的時候我會從人類的心理層面去想,我們為什麼這樣做?
  • | 知乎 2018 年度 TALK
    我也沒好意思問為什麼不播,但我有點能理解:一個中年油膩男子,上來就大咧咧說自己無能、接受命運之類的話,怎麼聽怎麼都有點太喪了,非常負能量。但我的本意真的不是這樣,我是說,人不能活在虛妄當中,只有看見並接受了真實的自己,我們才能開始真正的努力,並在對自己的戰爭中取得一點勝利。
  • 2020 bilibili AD TALK:在B站 和年輕人建立信任
    信任和信賴是維繫一個社區的關鍵紐帶,這是B站一直能與年輕人共生的秘訣。對於任何一個品牌來說,信任也是促進銷售轉化的關鍵因素。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持續優化商業中臺與產品隨著90後、00後「崛起的一代」成為社會中堅力量,他們的消費能力也滲透了各個行業。
  • 如何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到底如何才能交到真正的好朋友呢?想要交到真正好友,首先心裡要有個標準,什麼是真正的好友。心裡沒有標準,就難以辨別。很多人因為對好友的選擇連個標準都沒有,因此結交了一批酒肉朋友,一批自私自利的人,一批在背後捅刀的人,因此被騙上當,損失錢財,毀壞前程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 知乎發布「2018年度影單」,今年最受網友熱議的電影有哪些?
    2018年12月24日,知識內容平臺知乎公布了「2018年度影單」,引發網友關注。該榜單包含「新知青年熱議電影」、「新知青年好評電影」、「新知青年興趣電影」、「新知青年話題電影」、「新知青年2019最期待電影」、「新知青年特別企劃電影」等多個維度,基於知乎平臺大數據綜合篩選得出。
  • 民國校園指南︱食在清華:食堂、自助餐與「小橋食社」
    那些我們景仰的民國老先生們同樣留下了生動的回憶,要評比民國大學食堂,清華園可值得一提,豐富的選擇、低廉的價格,還有那些吃飯有關的趣事,令學子們多年以後也難以忘懷,看來「食在清華」是學校的優良傳統之一了。清華園位於北京西郊,原址是清代園林。論硬體條件,清華的校園在當時的國立大學中是首屈一指的。
  • 他們為什麼成為2018馬拉松年度人物?
    本次風雲會以「做努力奔跑的追夢人」為主題,揭曉了「2018馬拉松年度人物」,其中包括Z計劃所服務的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關於他的故事,我們已經說過很多啦:數據告訴你易居丁祖昱如何成為最能跑的上市公司老總。此外,入選的還有馬拉松跑者何引麗,因為在衝線前被主辦方強行披國旗而影響成績的她,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 建築師孫大勇受邀參加上海嘉裡中心FUSE festival talk社群生活節開幕論壇
    2019年4月18日建築師孫大勇受邀參加在靜安嘉裡中心的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辦的FUSE festival talk社群生活節開幕式,同時與優秀的社群意見領袖和設計師展開對話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