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皓翔:「笨拙」的人能否在競爭中取勝?| 知乎 2018 年度 TALK

2021-02-20 新知青年說


自己出品的知乎 Live 曾被評為 2017 年度 2 月份最受歡迎的 Live,曾拿過知乎 Live 評分榜總榜、教育榜和藝術榜三個榜的評分第一,被媒體稱為「榜霸」,但他卻始終說自己是一個「笨拙」的人?

普通人常說的「笨」、「不機靈」到底會成為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嗎?在他人看似「笨拙」的背後,他為了成功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知乎 Live 優秀主講人,資深主持人@張皓翔 將用他分享的《「笨拙」的人,能否在競爭中取勝?》帶我們揭曉答案。

大家好,我叫張皓翔,是一名節目主持人、製作人,但在線上,我還是一名聲音教練,俗稱「賣課的」。

今天想和你分享的話題是,「笨拙」的人能否在競爭中取勝?

這個題目非常高端對吧,其實就是講講作為一個既不聰明也不靈活的人,是怎麼把課賣到知乎曾經的銷量第一。

大家別急著走,我不是來賣東西的,這倒也不是因為我有情懷,而是因為我自認沒有這個能力。

今年我接受了一次採訪,記者老師問我,你是怎樣應對焦慮的呢?

我說哎老師我不焦慮啊?

記者特別驚訝,她說你為什麼不焦慮呢?

還有這麼問的,我說……因為我無能啊。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無能,所以就接受了命運,還有什麼可焦慮的呢。

老師恍然大悟,對我稱讚有加,加了微信,回去之後,就告訴我,採訪被掐了沒播。

我也沒好意思問為什麼不播,但我有點能理解:一個中年油膩男子,上來就大咧咧說自己無能、接受命運之類的話,怎麼聽怎麼都有點太喪了,非常負能量。

但我的本意真的不是這樣,我是說,人不能活在虛妄當中,只有看見並接受了真實的自己,我們才能開始真正的努力,並在對自己的戰爭中取得一點勝利。


2016 年,我開始嘗試媒體融合,在線上製作內容產品,到今年 7 月,我的製作人明月老師開心的通知我說:小張,咱們的課達到知乎私家課銷量第一了。

這件事當然挺不錯的,但對大家來說,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尤其這裡是北京,我們見過很多比這大萬倍、十萬倍的勝利。

但如果這一切得來並非是因為聰明靈活,而是因為笨拙,你會不會覺得有點意思呢?

我不確定,但有幾個故事想和你分享。

1. 一次源於賭氣的進入

早在 2012 年,我到兄弟臺交流新媒體運營,座談會上,有人問:「哎,你們主持人在網上活動獲得的收益,臺裡抽成嗎?」負責人說:「目前不收錢,但下一步準備出臺管理細則。」人家就接著問:「那要是主持人沒有打著臺裡的旗號呢?」他斷然回答說:「主持人在網上活動,不可能不打臺裡旗號。」


雖說我那時已經離開一線幾年了,但畢竟是主持人出身嘛,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還是玻璃心碎了一地。

一定要依附在機構上才有價值嗎?我可不可以擁有自己的價值呢?

從此,在我將近 200 斤的幼小心靈中埋藏下了一個願望。

到 2017 年 2 月,我在知乎開了第一場 Live,不忘初心啊,我就沒打臺裡旗號,還取了個在網上搜不到的名字。

這真的太笨了對吧,別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誰,怎麼敢買你東西呢?基本上就是自尋死路了。

但說來也怪,因為自己也知道這是死路,你就會想各種辦法求生。

笨人有笨辦法,為了讓大家滿意,我就做了很多服務。

比如答疑,那時正值春節,我在邊境度假,室外零下 40 度,我也不出門,就整天答疑——機場候機在答疑,大年三十在答疑,把問題整理出來分門別類答疑,因為後買的用戶是沒有提問權限的,我還開了個 QQ 群隨時答疑。

比如做作業,我在群裡布置作業、還開直播輔導、點評,後來開發了新課程,還免費放給群友聽,等等。

這些服務持續了多久呢?——現在還在答,兩年了。

9 塊 9 啊各位,所以後來的事你肯定能想到了,這場 Live 評分很高,還被知乎評為 2017 年 2 月最受歡迎的 Live 第一名,銷售數據是 23000 多份。

說到這兒,你肯定也發現了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笨人自有笨福氣。

2. 一組作繭自縛的課程

開了一個好頭之後,應該怎麼做呢?

語音、發聲和溝通表達是一個很大的領域,從學科的角度,開 100 場 Live 都講不完。從商業上來說,也應該趁熱打鐵。

但是,因為整天輔導答疑,兩三個月,我徹底忘了這件事…...

眼看我還沒有紅就要過氣,知乎的老師再一次把我從錯誤的道路上拉了回來,說「哎你上次那個不挺好麼,怎麼沒動靜了?要不這樣吧,你也別再開 Live 了,直接開一組課程吧。

啊?開課程的門檻可比 Live 高——顯然,得到的支持也會更多。

我就這樣意外地獲得了開課程的機會。

好運降臨,那我有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嗎?並沒有。

因為我又犯了一個大錯!

開新課的正確做法,大概是把課程產品做好,再花同等力氣做推廣,產品和營銷兩條腿走路,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爭取多賣,對不對?

但當時的一個發現,拖住了我的腳步,你可能也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買過很多課程,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錢花了卻沒得到知識和技能。

於是我學習了教育學方面的知識,終於確定學習和教育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體系,絕不僅僅是我說著你聽著就完事兒,而應該由非常多的模塊和層次來構成。比如我們國家新課改提出的三維課程目標,第一維叫知識和技能、第二維叫過程和方法、第三維叫情感和價值觀。

得給人提供這些東西,那才叫教育,不是我做一個音頻,把它賣了,大聲吆喝,聽啊聽啊,只要買我的課就能人生巔峰,那不叫教育。

所以當時我就自作主張,給課程配套了七個服務模塊,包括教材、打卡、作業、答疑、創作、班級等等,我們是全網當時第一也是唯一這麼做的聲音課。

這挺好啊對不對,很負責任的一個老師,懂理論有實踐也願意踏踏實實做教育產品,還有什麼問題嗎?

有!而且問題很大!!

因為要做大量教學服務,這就導致我根本不敢招生。

你相信嗎?當賣了快 1000 份課程後,我實在不敢賣了,因為自己已經是 7*24 小時泡在群裡,就快要頂不住,怎麼辦呢,我就跑去跟知乎說:「請不要再推薦我的課了,我不想賣了!」

啊,好像錯過了一次發財的機會。

怎麼說呢,如果這不是我自己的事,說出來我都不會相信。


3. 一場突如其來的霸榜

還好,雖然又喪失了一次發財的機會,但我也得到了一些東西。

去年年底,做大數據的知友抓取了所有知乎 Live 的評分數據,去掉評分人數少於 100 的樣本之後一統計,發現我獲得了 2017 年度知乎 Live 評分榜總榜、教育榜和藝術榜三個榜的第一,後來還因此被媒體稱為「榜霸」。

因為這個評分,當知乎準備推出新的戰略級產品——私家課的時候,我又得到了機會,成為第一門私家課的主講人,並獲得了知乎創始人、CEO 周源老師的推薦,他的推薦語是:張皓翔開辦過多場知乎 Live ,好評度非常高。

說實在的,我一個網絡新人,何德何能得到周源老師的推薦呢?這是學員們一分一分把我抬上去的。

到了今年,這門私家課不知不覺賣到過平臺第一了。

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我知道,在課程上架之後,我為這門私家課又做了一些事,比如開了 8 場直播答疑,專門錄製了 12 段視頻示範,100 段音頻示範,花大半年時間精心整理了 100 段賞析材料,還從 20 萬字的文字答疑記錄裡請學員票選出 100 個問題,幾易其稿寫出我的看法,再把這一切都放在了微信服務號裡,沒有找學員額外收過一分錢。

銷售上的成績可能跟這些工作有關吧?其實也不一定,更大的可能是我的運氣好、知乎給我的支持力度大,我不確定。

但我能確定,一定不是因為我聰明。


4. 一本反覆糾結的圖書

這次來知乎分享,其實我特想做一個廣告,因為 2018 年我寫了一本書,為了它,這幾年來我看了大量跨專業的書籍和文獻,下了苦功。我還把之前的課程做了一次重大的升級,今天這麼好的機會,我真的很想提上幾句。

但這個廣告沒法做。

不是因為知乎不同意,知乎的老師對我特友善,還主動說,你可以談談新書和新課,我們對你的內容有信心。

不是因為我有情懷,因為這就是個買賣,做買賣就是收了錢就按承諾給人提供產品和服務,扯不上那些有的沒的。

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因為書稿雖然早就定了稿過了審,但到現在名字還沒定。

出版社的老師給了我兩個選擇,可以取一個有魔力的名字,比如,《21 天練出好聲音》,一聽就很抓人對吧,而且 21 天也確實可以練出效果。銷售數據上顯示,這一類的名字真的有效果!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但我也想取一個特別樸素的名字,比如,《聲音的魅力》,雖然一聽就很不大想買的感覺,但這個名字挺踏實,取這樣的名字我心裡也很樂意。

所以糾結了一個多月,書還是沒名字。

課也是這樣,我也挺想宣傳一下,但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我想你平時肯定有過這樣的體驗,讀一篇文章,閱讀感特別好,飛流直下三千尺,到快結尾的時候,作者筆鋒一轉,給你介紹了一樣東西,而且這個轉折特別自然,才華橫溢,你不但不反感,反而會大加讚嘆,心裡大叫種草了種草了快買買買,對吧~

我就特想寫出一篇這樣的演講稿~這篇演講稿周二截稿,我一直憋到凌晨四點,陷入了絕望——真的寫不出來,所以我就放棄了,所以這個廣告最終還是打不成。

你肯定已經聽出來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承認自己的缺點,接受自己的命運,安心努力創造價值,這就是我想說的意思。

不過,連我自己都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雞湯香味瀰漫了開來。

你大概會質疑,得出這種結論,是因為你得到了補償,如果做所謂正確的事卻得不到回報,你還會這樣想嗎?如果在你的職業生涯裡沒有那些榮譽成績,你是否還會這樣堅持?你說的這一切,真的具備向大家分享的價值嗎?

5. 一場擦肩而過的牢獄之災

這是一個特別重大的問題,其實,幾年前,我也曾在心裡問過自己,在這次演講接近尾聲的時候,我還有最後一個故事。

大概快 10 年前,我從省臺被派到市臺做節目總監製,就是臺長了,日子是很舒服的,獨當一面創事業,拿年薪有提成,年紀輕輕的,還給你配個車。我幹得也挺不錯,節目收聽率節節攀升,團隊成長也很明顯,應該說人生巔峰就在眼前,但一年多後,我再三申請辭去職務,回到省臺,位置沒了,只有一張冷板凳。

為什麼呢,因為我當時的工作搭檔、管創收的運營總監,老是拉攏我,希望我能配合他的一些不法行為,我拒絕後,他又拼命排擠我,工作變得非常不愉快,我又沒有那種在灰色地帶平衡行走的能力,只能辭職。

之後的幾年時間,我內心都非常消沉。很多朋友都認為我放棄了大好機會,怎麼就不能聰明一點呢,怎麼就不能靈活一點呢?連這樣的機會都把握不住,這輩子註定是一個失敗者,永遠不會有出息的吧。

這些話很傷人,但更傷人的是我也這樣懷疑自己。

然而,人生又給我上了重大的一課,如今,我曾經的這位工作搭檔因貪汙罪被開除公職,鋃鐺入獄。調查組找到我,他們說,今天找你,是想了解一下你們當時的一些經營情況。我第一句話就問,你們看到我的帳了嗎?他們說,看到了,你是清白的。

就在那一刻,我徹底確定,人應該做正確的事,哪怕這件事讓你犧牲利益、付出代價,讓你看起來不合群、不靈活、不聰明。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就算不能準確地踏上每一個節拍,我們仍然要去做正確的事,只要這樣,「笨拙」者就能擁有在競爭中取勝的可能。

打敗別人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輸給自己,就像此刻,我不在監獄,而在這裡。


以上圖文由知乎用戶 @張皓翔 原創

版權歸 @張皓翔 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知乎「年度 TALK — 新知青年說」已於 12 月 22 日演講完畢,「新知青年說」公眾號將陸續放送全部嘉賓所有演講內容,歡迎關注收看!

「新知青年說」

 往期內容 

2018 年,億萬個好奇靈魂在知乎相遇, 我們一起經歷的故事、迸發的好奇和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都想一一分享給你。

為此,我們策劃了「知乎 2018」年度盤點,裝進一整年的精彩。

「知乎 2018」年度盤點已於 12 月 17 日正式開啟,點擊「閱讀原文」 直達「年度 300 問」、「年度影單」、「年度大事記」、「年度 TALK」、「年度數據」等更多精彩盤點,用好奇心重走 2018。

相關焦點

  • | 知乎 2018 年度 TALK
    2018 年 8 月,一條關於「廣州鴨仔飯店老闆 10 棟樓收租」的視頻在網絡爆紅,視頻背後的製作者「盜月社食遇記」也被更多人所熟知
  • | 知乎 2018 年度 TALK
    知乎年度 TALK 上,知乎視頻創作者、明星英語教師@MrYang楊家成 分享了「戲精教育博主如何從零開始找到自己的 Passion ?」以上圖文由知乎用戶 @MrYang楊家成 原創版權歸 @MrYang楊家成 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知乎「年度 TALK — 新知青年說」已於 12 月 22 日演講完畢,「新知青年說
  • 聲音私教張皓翔:為什麼林志玲的聲音價值千萬?
    知乎答主張皓翔,今年開設了一門聲音的私家課。這門「教人聲音更好聽的」課程,意外地收穫到了粉絲極大的熱情,而他本人,也更加堅定的要應聘當更多人的「聲音私教」。「你好,我是張皓翔。」聲音是人的第二張臉,是人最最常用的工具。出門之前我們都會照照鏡子,但對聲音卻很不講究。」張皓翔表示,很多人在微信上給別人發語音,卻不願意點開聽自己發出的聲音。有的女孩子覺得自己聲音粗,沒有女性魅力,甚至很沮喪,降低自我評價。實際上,好聽的聲音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後天練成的。
  • 網紅奶茶、網紅麵包、網紅餐廳見得多了,知乎居然開出一家網紅「診所」
    不同顏色的色塊上有知乎裡關於 2018 年流行色的問題,整面牆就是由新年流行色拼起來的!而且還隱藏了個知乎 Logo ?這彩蛋是逼了設計師多久才完成的,知乎你倒是說啊!!偶爾會覺得自己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專注缺失症」、「自我懷疑症」、「形體焦慮症」等各種各樣的時代病,接受了「不知道診所」心理科醫生的診治,發現這些好像都不是什麼大事兒。知乎心理學領域機構 Know Yourself 專業坐診,把多元的時代病一一展現,在獨立的「一人小黑屋」中有趣地治癒一把。
  • 知乎 2019 「新知青年大會」後記 | 星河有時,來日方長
    今天這個時代有太多人不是有「問題」的人,他們是有「答案」的人,而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他們變成有「問題」的人。——看理想主理人:梁文道求解是「法律」、「法學」領域下的優秀回答者。在 2018 年,知乎 Live 與他合作了主題為「法官解疑:女性如何反性侵害」的公益 Live,超過 2000 人參與收聽。
  • 2020知乎小藍星年度影人揭曉
    電影院的燈光一座座熄滅,然而仍有一群人在銀幕的微光中,為我們帶來星星點點的溫情與感動。 @知乎電影、 @知乎劇綜 與 @人民文娛共同發起了「2020 小藍星年度影人」評選。在今年的知乎高分、熱議華語電影、電視劇、綜藝作品中,綜合知乎評分、評價人數、討論數據,推選出 116 位主創人員。在此基礎上,還邀請了 25 位專業知友共同參與投票。
  • 《絕地求生》獲 2018Steam 年度大獎,《GTA 5》拿下「愛的付出」獎
    年度最佳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在 2017 年 Steam 年度大獎的評選中,《絕地求生:大逃殺》獲得了「老媽的義大利麵」獎項,說實話直到現在我也沒能理解其中的奧妙,當然這也許是美國人獨特的表達方式。
  • 2018年度「華語十大金曲」公布,排在第一的竟然是......
    美國音樂權威平臺Billboard旗下的公告牌廣播中國 Billboard Radio (China),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華語十大金曲」。
  • 知乎熱榜準點吃瓜 | 「喬碧蘿事件」主播 Mix 晴子親自答:只想做自己
    又到了每天和知乎君一起看「知乎熱榜,準點吃瓜」的時候了!讓知乎君帶你遊覽熱榜風景,每天準時、準確吃瓜!說起最近令知乎君印象深刻的瓜,鬥魚主播「喬碧蘿殿下」的露臉事件穩穩地排進了前三名。回想起這件事的起因,還要提到另一個鬥魚主播——Mix 晴子。
  • 知乎,你的「陰陽怪氣」啥時候才能好?
    高一點的叫「因人廢言」,或者「對人不對事」,因為這個人,他的特質,他的身份,他的某些屬性,所以他所有的話都應該被反對。再上一層,是批評語氣,「就算你說的對,可我不喜歡你說話的樣子」。再往上,就算是有建設性的批評了。所以,所謂「陰陽怪氣」,大致處在倒數第二層和第三層這個區域中,雖然不屬於有建設性的批評,但是要好過直接的辱罵。
  • 「西甲」榜首戰喜逢低迷皇家社會·馬競冀取勝保榜首
    西甲「周中特快車」第15輪迎來爭冠大戰,「床單軍團」馬德裡競技作客近況低迷的皇家社會,馬競將放眼取勝力保榜首。「西甲」皇家社會vs馬德裡競技馬德裡競技目前以29分高居榜首,但僅以淨勝球優勢領先居次的同城宿敵皇家馬德裡。
  • 2018年度「國金專輯」TOP10推薦!
    2018年度「國金專輯」TOP10推薦!2018年還剩下最後兩天,緊趕慢趕的把自己的年度TOP專輯推薦做完。今天是「國金專輯篇」,明天是「國外專輯篇」。今年的國金整體感覺比去年更有看點,我也是頭一次把國金單獨做個清單進行推薦,當然是以個人的口味為判斷標準,選取了10張專輯和額外的2張特別推薦,排名不分先後。
  • 「任噏亂評」2018女配角競爭激烈 林淑敏獲獎十拿九穩?
    林淑敏林淑敏(Mandy)在《愛回家之開心速遞》中飾演時而躁狂時而溫柔的大小姐龍力蓮,她與「送水輝」(許家傑飾)在劇中的感情線非常受歡迎,角色入屋令Mandy和許家傑接下不少廣告。Mandy演潑辣角色的那份霸氣和收放自如,可以說是在TVB女星中數一數二,明明「八婆」角色多數惹人討厭,偏偏Mandy每次發完瘋都令人想拍手掌和說句「佩服」。
  • 收下這份「年度最佳」,別忘記臺前幕後的他們
    每年關注的榜單有很多,今年又多了一個,那就是由知乎電影、 知乎劇綜和人民文娛共同發起的「2020小藍星年度影人」。名單的評選過程,首先是在今年知乎上獲得高分或熱議的華語電影、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中,綜合知乎評分、評價人數、討論數據,推選出的116位主創人員,然後在這一基礎上,邀請了25位專業知友共同參與投票,最終推選出涵蓋電影、電視劇、綜藝三個領域的9組「年度影人」。
  • 《笨拙之極的上野》「上野不器用」簡評
    上野部長笨拙至極,暗戀田中不敢表白;發明各種奇葩道具,想把關係建立起來;每每試圖套路對方,屢屢失敗倍感無奈;偶爾機會突如其來,話到嘴邊說不出來;不怪田中是直男癌,只怪自己太過奇怪;戀愛之感溫柔甜蜜,戀愛之人笨拙可愛;關鍵一步終將得邁,只盼上中快結真愛。這部動畫還是屬於戀愛沙雕喜劇,有笑有甜,各式各樣的科學發明,尤其是這些發明的應用方面頗為亮眼。
  • 知乎頁面崩潰 回應稱機房故障正在緊急修復
    蘋果創知乎內測知乎百科功能據財聯社報導,知乎即將內測知乎百科功能,已經有部分知乎用戶收到了即將內測的通知以及知乎百科的調查問卷。​知乎:截至2018年11月底 用戶數破2.2億同比增長102%。今日,知乎官方宣布,截至 2018 年 11 月底,用戶數破2. 2 億,同比增長102%。
  • 2018年度「華語十大金曲」公布,排在第一的竟然是......||俏佳人歌單
    美國音樂權威平臺Billboard旗下的公告牌廣播中國 Billboard Radio (China),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華語十大金曲
  • 目前的年度最高分,拍的是「少女墮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墮胎是殺人嗎?」短短一句話,兩個關鍵詞,尖銳又刺耳。從「蕩婦羞辱」的道德審判;到結合「扼殺生命」的法律審判。人們圍繞女性子宮的爭辯,從來都沒有停下來過。墮胎——從一個禁忌詞彙已經變成了一個極具爭議的社會議題。
  • 知乎十年,「鐵甲」依然在
    2013年4月1日,知乎正式開放個人用戶註冊,不到一年時間,註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2017年9月,知乎進一步開放機構號註冊。就像城市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口增加,會遇到交通擁堵、霧霾等難題一樣,關於知乎的爭議聲也不斷傳來,諸如「抖機靈」、「編故事」、「知乎體」、「知乎變異」等聲音,至今未休止。時間走到2020年,知乎早已是突破2億用戶的社區平臺。
  • 知乎發布「2018年度影單」,今年最受網友熱議的電影有哪些?
    2018年12月24日,知識內容平臺知乎公布了「2018年度影單」,引發網友關注。該榜單包含「新知青年熱議電影」、「新知青年好評電影」、「新知青年興趣電影」、「新知青年話題電影」、「新知青年2019最期待電影」、「新知青年特別企劃電影」等多個維度,基於知乎平臺大數據綜合篩選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