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出臺《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

2020-11-24 騰訊網

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

寧政辦發〔2020〕45號

辦好普通高中教育,對於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增強高等教育發展後勁、進一步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29號),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育人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堅決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切實提高育人水平。到2022年,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立德樹人落實機制進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基本建立,師資和辦學條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的辦學格局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務

(一)構建「五育」並舉的全面培養體系。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品德教育。制定德育工作實施方案,突出思想政治課關鍵地位。提升智育水平,統籌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強化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升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強化體育鍛鍊,豐富運動項目和校園體育活動,培養體育興趣和運動習慣,使學生至少掌握1項—3項體育技能。加強美育工作,積極開展舞蹈、戲劇、影視與數字媒體藝術等活動,培養學生藝術感知、創意表達、審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養。重視勞動教育,指導學校開展好生產性、服務性和創造性勞動,使學生養成勞動習慣、掌握勞動本領、培養熱愛勞動的品質。拓寬綜合實踐渠道,打造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建設一批穩定的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二)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落實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2022年全面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積極推廣和普及電子教材。組織全員培訓,提升高中教師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的能力。遴選建設一批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範區示範校。依照國家課程方案,合理安排普通高中3年各學科課程,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藝術、綜合實踐活動和理化生實驗等課程。加強學校特色課程建設,開展校園體育、藝術、閱讀、科技創新等社團活動。鼓勵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互通,促進普職融通。嚴格學分認定管理,對未按課程方案修滿相應學分的學生,不得頒發高中畢業證書。加強課程實施監管,落實校長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追究。

(三)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指導學校制定選課走班指南,構建規範有序、科學高效的選課走班運行機制。加大對班級編排、學生管理、教師調配、教學設施配置等方面統籌力度,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資源使用效率。學校要分類分層設計可選擇的課程,滿足學生不同發展需要;加強走班教學班級管理和集體主義教育,強化任課教師責任,發揮學生組織自主管理作用。推進全區普通高中數字校園建設,開發新高考信息化平臺,服務選課走班。

(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按照教學計劃循序漸進開展教學,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積極探索基於情景、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注重加強課題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認真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精心設計基礎性作業,適當增加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作業。加快建設在線互動課堂、智慧教室、創新實驗室、虛擬實境(VR)教室等新型學習空間,推進教育教學模式變革,達成能力、素質、知識並重的育人目標。

(五)優化教學管理。制定全區普通高中教學管理規範,落實市縣監管責任和校長主體責任,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嚴禁組織有償補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減少高中統考統測和日常考試,加強考試數據分析,認真做好反饋,引導改進教學。建立優秀教學成果遴選獎勵推廣機制,推廣優秀教學成果案例,提升數字校園應用能力,提高教學組織管理水平。

(六)完善考試和招生制度。進一步規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外,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其他科目均實行合格性考試,考試成績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進一步健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招生機制,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發展素質教育、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強化對學生愛國情懷、遵紀守法、創新思維、體質達標、審美能力、勞動實踐等方面的評價。高等學校要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研究制訂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布。

(七)健全學生發展指導機制。制定學生發展指導實施意見,指導學校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學校要明確指導機構,配備專兼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開設覆蓋三個年級的學生發展指導課程,加強對學生理想、心理、學習、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指導。高校要以多種方式向學生介紹專業設置、選拔要求、培養目標及就業方向等,為他們提供諮詢和幫助。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社會資源,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八)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各市、縣(區)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實施方案,建立科學有效地評價激勵機制,引導學校自主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普通高中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校園文化建設推動學校辦學水平提升,培育良好育人生態,形成獨特辦學風格。深入開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自治區級示範校創建活動,結合「網際網路+教育」標杆校建設,到2022年,打造10所辦學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課程豐富多樣、教學方式靈活、評價科學有效、辦學績效突出的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自治區級示範校。

(九)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建立關愛和監督、激勵和約束並重的制度機制。進一步加大編制統籌調配力度,加快推進普通高中教職工編制核定,適應選課走班教學需要。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績效工資管理辦法,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予以適當傾斜,指導學校完善分配機制。學校要創新教師培訓方式,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智能研修,重點提升教師新課程實施、學生發展指導、走班教學管理能力和信息素養,實現培訓選學和成效評價智能化。採取集中培訓、現場教學、交流研討等,重點提升教師新課程實施、學生發展指導和走班教學管理能力。提高校長隊伍專業化水平,加大校長培訓力度,提高培訓質量,加強校長考核評價,完善優勝劣汰機制,督促其提高素質能力。

(十)強化教研專業支撐作用。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標準,研究學科課程的育人路徑,探索教學方式的實施策略,提升教研水平,促進教師發展。完善教研體系,創新教研方式,打造共建共享的教科研服務工作平臺,建立高校、教科研機構與普通高中協同研究機制。圍繞新課程實施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立項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課題,形成一批優秀成果並推廣應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舉辦普通高中教育主體責任,定期研究解決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重點解決好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師資和校舍資源不足等問題。加強普通高中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同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推動落實各項改革措施。機構編制部門要加大編制統籌力度,做好普通高中教職工編制核定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要支持普通高中項目建設,建立並落實學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財政部門要積極健全普通高中經費投入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支持普通高中及時補充教師,完善普通高中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自然資源部門要保障學校建設用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會同教育部門修訂完善普通高中建設標準。

(二)強化條件保障。完善普通高中學校建設規劃,制定優惠政策,建立「綠色」通道,加快項目審批和工程建設進度,擴充教育資源,2022年底前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配齊所有選課走班教室。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將普通高中建設所需經費統籌納入各級政府投資計劃和財政預算安排,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對市、縣(區)普通高中經費支持力度。科學核定普通高中培養成本,完善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2020年調整全區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達到每生每年1050元,其中市、縣(區)落實基準定額為每生每年700元,自治區對達到基準定額並全額落實到位的獎補350元。自治區按照規定程序適當調整學費標準,完善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和學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三)強化考核督導。將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作為對市、縣(區)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對校舍資源建設、師資隊伍保障、化解大班額、經費使用管理等方面進行重點督導,對存在問題的地方和學校要強化問責、限期整改。

(四)營造良好環境。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完善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激勵辦法,嚴禁向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學校和教師,嚴禁炒作升學率和高考狀元。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關心孩子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深入宣傳報導各地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積極營造有利於推進改革的良好氛圍。

來源 | 自治區政府網

看點

寧夏教育系統疫情防控

相關焦點

  • 陝西出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意見》
    民主與法制網陝西訊(記者 單永昌)為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陝西省政府辦公廳6日出臺《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   《意見》明確,科學安排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全省將深化課程改革,強化教學管理。
  • 本市推進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日前,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29號),市財政局積極配合市教委等部門,制定並印發了《上海市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
  • 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意見》 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 嚴禁超課標教學、搶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 推進選課走班,統籌高考綜合改革和新課程改革■ 建立省級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系統1月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推進特色高中建設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深化本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促進普通高中特色多樣化發展,促進高中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成長,上海市自2011年起一直在穩步推進特色普通高中的創建工作。「十三五」期間,市教委出臺了《上海市推進特色普通高中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加快了探索實踐步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成為撬動高中教育從分層逐漸走向分類的重要變革力量。作為由市教委命名的首所特色普通高中,曹楊中學親身體驗特色創建對促進改革育人方式,對引發普通高中教育理念、教育行為、教育評價等諸多方面深度變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武漢市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試行...
    為幫助大家全面學習、系統了解和準確把握我市新中考改革的政策措施、程序規則等,我們組織有關人員就《武漢市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所涉及的有關問題,起草了政策解讀,供廣大考生、家長和教師參閱。一、總體情況(一)新中考改革的政策背景?
  • 教育部:普通高中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
    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銜接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近年來,教育部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育人方式改革,加快構建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努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銘師堂教育攜手江西省教育廳 共探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創新思路
    10月23-24日,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變革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江西南昌盛大召開,來自全省11個地市的教研部門負責人、高中校長、副... 10月23-24日,「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變革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江西南昌盛大召開,來自全省11個地市的教研部門負責人、高中校長、副校長500餘人參會。
  • 聚焦湖南「新高考」看高校高中如何協同育人
    三湘都市報記者 楊斯涵 黃京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破解高中和高校信息對接、協同育人上的難題,優化高中高校協同育人機制?據悉,接下來,湖南將繼續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健全普通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從學生進入高一年級開始,便記錄其在校學習成長過程,從而形成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作為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同時將實行「兩依據,一參考」高考錄取模式;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實施,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下對口招生考試,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制度,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徵的技能型人才選拔制度。
  • 閔行區召開高中教學工作會議 聚焦高中育人方式變革
    閔行區召開高中教學工作會議 聚焦高中育人方式變革時間:2021/1/15 13:47:05 來源:閔行區教育局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 北師大兩所附屬中學入選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
    日前,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和示範校建設工作的通知》,公布了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和示範校名單。國家級示範區、示範校介紹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將示範區和示範校建設工作作為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推動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變革和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重要途徑,予以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川府發...
    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加快推進新時代四川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切實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培養質量和服務能力,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 ——解讀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
    教育部今天發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14門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進一步強化了學科的育人功能,體現了鮮明的育人導向,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整體性等明顯增強。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有何新亮點?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如何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銜接?
  • 擇校熱、課後「三點半」、學生「減負」……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這樣...
    出臺了《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召開了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這在我國基礎教育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著力強化頂層設計,全面系統部署,明確發展目標,完善政策保障,整體提升水平,推動基礎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體系,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 藉助升學e網通「網際網路+教育」,助力合肥市高中學校新課程新教材改革
    12月18日-19日,「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專題研訓會暨第三次工作推進會」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學拉開帷幕。銘師堂教育華東大區總監姜華為此次大會做開幕致辭,指出近年來,在安徽省普通高中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和全面使用新教材的背景下,合肥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積極促進學校課程建設的結構性變革。
  • 黔江區多措並舉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發展
    近年來,黔江區大力實施普通高中發展促進計劃,紮實推進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著力補短板、提素質、強內涵,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發展。一是抓項目,補短板。投入5620萬元,完成3所高中標準化考點、走班排課系統、職業生涯規劃系統、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建設,按標準建好、配好學科實驗室和功能室,建成天文館1座、地理創客空間1個,不斷改善高中學校辦學條件,更好地適應高中課程改革新需求。二是抓師資,提素質。
  • 我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市委重要議事日程,市委書記為高校思政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一名常委、一名副市長分管高校工作,組建了高校思政課教學協作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協作中心、心健教育工作專家指導組,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了關於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林寶金到任後多次赴福州地區大學城調研,強調要做好福州地區大學城新一輪規劃建設和內涵提升,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城。
  • 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 教育部這樣回應~~~
    ,積極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研究和示範,推動新技術支持下教育的模式變革和生態重構;啟動「人工智慧+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推動人工智慧支持教師治理、教師教育、教育教學、精準扶貧的新路徑;創新師範生培養方案,完善師範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師範生信息素養培育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加強學生信息素養培育,將學生信息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並將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 安康制定出臺《貫徹〈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實施方案》
    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康市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各縣區委、縣區人民政府,市委和市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各人民團體,中央和省級駐安各單位:現將《安康市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