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湖南「新高考」看高校高中如何協同育人

2020-12-27 瀟湘晨報

三湘都市報記者 楊斯涵 黃京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破解高中和高校信息對接、協同育人上的難題,優化高中高校協同育人機制?12月25日-27日,由湖南高中高校協同育人聯盟(雙高聯盟)主辦,洋光在線教育集團承辦的「湖南省2020首屆高中高校協同育人高峰論壇」在長沙召開。全國各高校招生辦主任代表及湖南省內高中校長等百餘名專家參會,聚焦新高考,共話新變化。

首次新高考湖南考生再選科目選考均衡

2021年,湖南、河北、廣東等8個省份將作為全國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市實行「3+1+2」高考模式中,其中「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數外,所有學生必考;「1」為選考科目,物理或歷史、每門滿分100;「2」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自主選擇的兩門科目按等級賦分後計入考生總成績。

「『3+1+2』選考方案,既突出物理、歷史這兩個學科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基礎性地位,也兼顧增加考生的選擇性,促進文理交融。同時,該模式能有效引導學生合理選科,避免考生選科盲目性,避免出現物理選考人數下降的問題。」據湖南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黃揚清介紹,根據報考統計,再選科目選考均衡,沒有出現選考人數明顯偏少科目,不需啟動託底保障機制。

近年來,湖南高考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政策,探索推進考生招生制度改革。據悉,接下來,湖南將繼續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健全普通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從學生進入高一年級開始,便記錄其在校學習成長過程,從而形成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作為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同時將實行「兩依據,一參考」高考錄取模式;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實施,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下對口招生考試,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制度,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徵的技能型人才選拔制度。

「湖南高考改革後,將延續現行高考報名條件要求,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和選擇性考試不關聯,選擇性考試的成績不做高考報考條件,對考生合格性考試是否合格不做要求,滿足學生自主選擇權。同時,選擇性考試和外語統科目只考一次,這樣不僅符合湖南省情,也不會增加考生負擔和組考負擔,同時還避免了不同次考試考試成績不可比的問題。」黃揚清表示,為了避免再選科目中某科目考試人數過少,還建立選擇性考試再選科目託底保障機制,以保障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

「雙高聯盟」架起高校高中溝通橋梁

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而高等教育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搖籃和科研創新的重要陣地,為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在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劉海峰看來,新高考在打破文科分科選考組合眾多,增加學生自主選擇權,促進高中辦學多樣化的同時,也將面臨選課走班教學給薄弱學校基礎設施和師資帶來壓力,不同科目選考人數增減顯導致教師隊伍結構性失衡等問題。

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校長葉雙秋表示,對於高中而言,走課選班、綜合評價和優化課堂教學等育人方式改革是否取得成效,如何進一步順應科學公平選才的新高考改革趨勢,總結經驗教訓、提升辦學質量,是很多高中校長都在認真思考的問題。對於高校而言,在新考試模式和「院校專業組」的新招生錄取模式下,如何選拔到合適人才,提高學校生源質量,關係到高校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根本利益。湖南「雙高聯盟」將加強高校和高中合作,共同研討高中高校協同育人的理念、方法和體制機制,紮實推進全國高校和湖南高中開展多樣化、多層次的協同育人探索合作,實現平臺共建、資源共享、協同發展、促進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為目標,切實提高育人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

新高考時代,高中高校攜手育人

「當前普通高中教育正處於普及攻堅,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三大改革同步推進的關鍵時期,這些新任務迫切需要高中和高校共同樹立協同育人理念,加強合作交流,不斷通過深化改革,著力破解當前面臨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才能確保高考綜合改革能夠有效銜接,協同推進。」長沙市一中校長助理彭健表示,2021年湖南省即將迎來高考改革後第一屆參加高考學生,這既是對高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效的一次檢驗,也是對高校創新招生管理工作模式,實現精準招生對接的挑戰。

「新高考的價值在於促進素質教育,在於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敏認為,普通高中肩負著「育分」與「育人」雙重歷史使命,在相當長的時期,「育分」被置於顯要位置,阻礙了素質教育發展。將「育人」放在優先位置,是普通高中在更新價值定位過程中的必然選擇,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出發點,普通高中應該讓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等實現最大限度的優化,確實為高等院校輸送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

中南大學本科生招生辦主任劉鐵雄認為,高等教育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搖籃和科研創新的重要陣地,要更好形成深入推進全國高校和湖南高中聯合進行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動,全心全意服務於學生家長和老師。各高校將積極構建體系開放靈活多樣的合作機制,以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為基礎,促進高校與普通高中合作共建,拓寬學生學習空間,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來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來源:三湘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共話新高考背景協同育人,知名高校代表走進長沙與湖南中學校長面對面
    新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其中全省統一命題的選擇性考試會怎麼考?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會有哪些變化?考生的志願投檔錄取模式和流程是什麼樣的?12月25日,由湖南高中高校協同育人聯盟(簡稱「雙高聯盟」)主辦的「湖南省首屆高中高校協同育人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
  • 湖南省教育廳專家談新高考——湖南考生再選科目選考均衡
    新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其中全省統一命題的選擇性考試會怎麼考?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會有哪些變化?考生的志願投檔錄取模式和流程是什麼樣的?12月25日-27日,由湖南高中高校協同育人聯盟(雙高聯盟)主辦,洋光在線教育集團承辦的「湖南省2020首屆高中高校協同育人高峰論壇」在長沙召開。
  • 閔行區召開高中教學工作會議 聚焦高中育人方式變革
    閔行區召開高中教學工作會議 聚焦高中育人方式變革時間:2021/1/15 13:47:05 來源:閔行區教育局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 聚焦新高考,共話新變化,湖南十餘所高中名校進行交流與研討
    老教材、新考法,在新高考背景下,湖南高中學校高效課堂該如何構建?面對即將到來的 2021 年高考,現在高三年級的二輪複習課相較往年需要做哪些變化?考生在複習備中又該注意些什麼?12 月 15 日,三湘名校教育聯盟新高考高效課堂教學交流活動在長沙市明達中學舉行,來自全省十餘所省級示範性高中等學校的 200 多位高三老師進行了集中交流與研討。
  • 寧夏出臺《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
    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 寧政辦發〔2020〕45號 辦好普通高中教育,對於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增強高等教育發展後勁、進一步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 高校高中「掌門人」齊聚深大共商人才培養大計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許舒婷2021年,包括廣東在內的8個省份將實施新高考方案。在「新高考」背景下,12月19日、20日,一場高校和高中的對話在深圳大學展開。開幕式上,深圳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徐晨表示,「本次論壇聚焦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高校的應對新思路,為高中與高校提供了思想碰撞、互動交流的平臺。希望高中與高校之間能夠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把握新高考改革契機,共同優化升學銜接途徑,促進科學選才,接力人才培養。」。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銜接培養研討會召開
    12月1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招生考試研究分會主辦、大理大學承辦的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銜接培養研討會在大理召開。本次研討會圍繞高校人才選拔與培養、高中高校銜接培養、新形勢下高考招生宣傳策略與途徑等方面開展交流研討,旨在促進高校招生工作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朝更新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積極推動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工作可持續發展。
  • 高校對話高中:完成人才培養接力跑,教育專家打算這麼做
    此外,本屆論壇還開啟了線上課堂,主要涉及教育政策、高考改革、升學路徑、生涯規劃、育人方式、新課標新教材、讀寫素養、高校招考政策等九大主題,同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持續時間從2020年12月到2021年4月,預計將累積直播、錄播近百場。
  • 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落地華東師範大學
    9月26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行「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戴立益在致辭中指出,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聯合開展教學改革及課程優化,運用「智能+教育」方法推動核心技術的創新研究,聚焦關鍵能力的培養,將有助於培育能夠解決關鍵核心領域問題的高科技人才。
  • 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2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徐匯校區逸夫樓舉行,我校副校長王慧鋒和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分别致辭。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華為上海研究所相關領導,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侍洪波、教務處及信息辦負責人、相關學院教學副院長,以及參與「智能基座」課程共建的教師一同出席了籤約儀式。
  • 阿里雲大學總經理孫麗歆:持續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機制 有效打通...
    作為軟體人才培養搖籃的示範性軟體學院,迎來了數位化時代軟體人才培養的新挑戰。如何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日前教育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的《建設指南》指明了重點與任務。一、加快形成可持續的協同育人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是改變人才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不平衡問題的關鍵點,自國辦2017年發布《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以來,企業、高校積極行動,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探索產教融合機制。
  • 「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化解初中生逆反心理?
    相關推薦:·【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培養孩子餐桌節約意識?·【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孩子初入幼兒園,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小升初暑假怎麼過?家校攜手為孩子搭起暑期「銜接橋」·【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為孩子開啟全新學習生活?·【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怎樣為孩子上好疫情防控這堂「人生大課」?
  • 索爾科技丨2020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圓滿成功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管理辦法》(教高廳 〔2020〕1 號),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推動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做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落地實施工作,11月21日,由西安索爾軟體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在高新區軟體新城軟體研發基地隆重舉行。
  • 迎接新高考!汕頭大學舉辦2020年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論壇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28日,2020年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論壇在汕頭大學成功舉辦。汕頭大學執行校長王泉、中國教育在線執行副總編江愛萍、濟南市萊蕪一中副校長賈玉彥、舒伯生涯學院執行院長餘國平以及佛山石門中學、潮陽實驗學校、澄海中學、湛江市第一中學、茂名市第一中學、深圳育才中學等省內重點中學代表,學校招生就業處、各學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本次論壇。
  • 蘭州高校探「校企協同育人」:建築模型課程外出接受「檢閱」
    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牛勇說,這是首次將建築模型課程展從學校拿出來,是深化校企協同育人培養模式具體的一個實踐探索。此次該校舉辦的建築模型課程展共有古建模型作品30餘件,作品題材包括中國各歷史時期傳統建築、傳統民居、上海民國時期老建築,以及東亞及東南亞傳統建築等,於12月20日至明年1月3日在「甘肅大劇院九周年暨2020國潮文化節」活動中展出。
  • 書院制高中如何育人?
    此外,學校還特設文理書院、國際書院家校講座,幫助家長們進一步了解如何通過家校合作,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和協助者。  助孩子適應新學業順利過渡  「相對於初中來說,高中知識容量加大、知識跨度較大,學科難度也有提升,相應地教學節奏也加快了。因此學校和家長有必要共同幫助孩子過渡和適應。」
  • 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意見》 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 嚴禁超課標教學、搶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 推進選課走班,統籌高考綜合改革和新課程改革■ 建立省級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系統1月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
  • 海南科技職業大學獲批教育部17個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中新網海南新聞6月16日電(萬裡) 近日,從教育部高教司發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於公布2019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中獲悉,海南科技職業大學17個項目獲批立項。項目涉及新工科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等。
  • 廣和通攜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產學協同育人項目」揭牌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12月18日,廣和通攜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電)在其西安研發中心隆重舉辦了「大學生創新聯合實驗基地」以及「卓越工程師產學協同育人基地」揭牌儀式。廣和通副總裁許寧、廣和通大學計劃負責人、西電教務處及學院領導等出席揭牌儀式。
  • 陝西出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意見》
    民主與法制網陝西訊(記者 單永昌)為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陝西省政府辦公廳6日出臺《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   《意見》明確,科學安排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全省將深化課程改革,強化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