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招生考試研究分會主辦、大理大學承辦的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銜接培養研討會在大理召開。
教育部學生司本專科招生處處長藺為民、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秘書處編輯部副主任王者鶴、雲南省招生考試院院長高翔、大理州副州長李平以及大理大學副校長李彥萍出席研討會。招生考試研究分會會員單位,相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負責人,雲南各州、市、縣教育部門負責人,全國「雙一流」及部分高校招辦主任,全國重點中學校長等近200位代表參加會議。招生考試研究分會秘書長、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主任兼教務處處長王秋旺主持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圍繞高校人才選拔與培養、高中高校銜接培養、新形勢下高考招生宣傳策略與途徑等方面開展交流研討,旨在促進高校招生工作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朝更新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積極推動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工作可持續發展。
藺為民指出,人才選拔與培養關係到國家基本教育制度、國家人才培養選拔、每一個家庭切身利益、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前途命運,是教育領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環節。藺為民要求,參會的各專家應結合各自的領域,圍繞高校人才選拔與培養、高中高校的銜接培養等各方面進行交流研討,進一步完善深化高考改革,完善高中育人環節,實現教、考、招三個環節銜接的人才選拔與培養機制,促進高校招生工作以及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
王者鶴肯定了招生考試研究分會的工作,指出高考改革領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也對學會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和建議。他認為,分會要自覺提升政治站位,服務大局,主動對接國家需求,針對考試招生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全方位、寬領域的深入研究,推動招生考試研究分會工作向縱深發展。
高翔介紹了雲南省經濟和教育基本情況:雲南長期存在優質教育資源總體不足、分布不均等問題,但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使教育現代化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教育的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李平代表大理州委、州政府向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並介紹了大理州及大理大學的基本情況。他表示,優質的生源是高校的辦學水平決定因素之一,高校需要在人才選拔的方式上進行創新,希望與會專家更加注重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的銜接,讓更多優秀學生了解,並有機會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他希望各位專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大理州和滇西地區教育工作。
李彥萍代表研討會承辦方大理大學致辭。她介紹,大理大學歷來堅持「一山一水一族一史一路」的科研理念,培養了大批研究者及傳承者,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希望本次會議的召開能有效促進各校之間的溝通交流,推動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招生考試研究分會理事長鄭慶華在線上作「人工智慧賦能教育創新發展」的主題報告。他分析了當前人工智慧、大數據、現代信息技術時代背景下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解讀了人工智慧如何賦能教育創新發展,並介紹了西安交通大學使用人工智慧技術推進教育創新的案例。他指出,教育的功能可以概括為喚醒、賦能、傳承三大功能。人工智慧賦能教育,就是依託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技術,推動智能導學、精準推薦、情景感知、智慧管理、個性服務等教育模式和手段應用和發展。他表示,人工智慧將對未來教育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將打通線上與線下、過去與未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壁壘,將人的認知能力延伸到每一個角落。
浙江大學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陸國棟作了「教育教學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報告。他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的宏觀變化,指出在教育方式上提出新概念是創新的重要前奏。在對中外教育模式進行對比分析的基礎上,他談了自己對於課程、專業和教材改革的觀點。他強調,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並介紹了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訾豔陽作了「適合與潤澤——西安交大附中與學習共同體的美好相遇」的主題報告,介紹了學校一年來學習和實踐學習共同體教育模式的感悟和體會。他表示,隨物賦形的學習共同體教育模式契合了教育的本質,因此,雖然存在各種困難和條件限制,學校毅然推行了這項改革。學校構建了研修共同體、學伴共同體、德育共同體,將學校發展、教師發展與學生發展統一在一個以共同發展為導向的有機體裡,讓學校成為一個集體智慧不斷產生不斷裂變的「場」。
騰訊教育高校行業副經理朱亞娟分享了「聚焦Z世代助力智慧招生」的報告。她分析了Z世代生活的時代背景和他們的用戶畫像,並基於用戶畫像,分析了招生宣傳工作應該關注的焦點,介紹了騰訊在教育新基建領域所做的工作。她表示,騰訊將持續開發、迭代產品,持續助力高校智慧招生。
當日下午,與會代表分為三個小組,圍繞新高改前後同一專業學生學業表現的差異和應對、新高選考模式與大學專業需求的關係、高校對高中生知識體系的需求、大數據技術支持教育和招生考試改革等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與探討,並形成了不少有益的觀點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