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對話高校 雙方這樣聯手培養人才

2020-12-24 瀟湘晨報

近日,四川、重慶近百所中學校長走進川大,出席「川渝百所高中進川大——高中人才培養與高校人才選拔對接高峰論壇」,討論高中如何為高校培養人才、高校如何吸引優秀的學生。

為何聯手高校和高中缺乏交集,培養目標不同

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在論壇開幕式上說,把高中校長請進校園,彼此交流,才能讓高中校長知道大學是如何培養人才的;同時高校也能夠了解到高中的需求。通過雙方的合作,共同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培養一流人才。

論壇上,有高中校長做了一個比喻:高中和高校是兩個相切卻又不相交的圓,相切的一瞬間只在高考,其他時間都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沒有交集。

還有校長提到,有些高中「學霸」進入大學之後便迷失了方向,進了名牌大學之後被勸退的學生並非個案。高中階段採用應試教育,學習的目標就是為了高考,機械、重複地做題,大大挫傷了學生的創新積極性,進入高校之後便開始「報復性休息」。

成都市華西中學校長文波認為,傳統的考試方式,只能考出學生的數理能力、記憶能力,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較難通過試卷體現的,而大學要培養的是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如何聯手開展高中職業規劃,共建優質生源基地

雙方該如何聯手?近年來,「高中職業規劃」課程在一些條件成熟的學校開展。「大學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高中是為大學培養人才的。因此,高中和大學之間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一致的。」成都四中校長田間表示。

不久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成都七中協商共建「優質生源基地」,該校校長助理周叢照教授表示,高校有義務發揮自己的學術資源優勢,協助中學提高辦學質量,共同為國家培養人才。成都七中校長易國棟認為,中學應該根據現代教育的發展規律,按照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樹立大教育的觀念,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走教育創新之路。

此前,四川大學附屬中學也被四川大學授予了「優質生源基地」。川大附中校長米雲林稱,學校運用「核心問題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課本知識與綜合實踐有機結合,實現學生的成人和成才。川大方表示,川大將在中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提供優質智力資源,為川大附中培養更多研究型人才助力。

【來源:四川省教育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高校對話高中:完成人才培養接力跑,教育專家打算這麼做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2日訊(記者 梁榆其)近日,以「高校-高中誠摯對話,切實優化升學銜接途徑」為主題的第五屆高校高中教育發展論壇在深圳大學啟動。論壇由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深圳大學招生辦公室、重慶課堂內外教育研究院聯合主辦,為期兩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重點高校招辦主任、重點中學校長、關心高校-高中人才培養銜接的各界人士等近200人出席。
  • 高校高中「掌門人」齊聚深大共商人才培養大計
    在「新高考」背景下,12月19日、20日,一場高校和高中的對話在深圳大學展開。此次舉行的第五屆高校高中教育發展論壇以「高校-高中誠摯對話,切實優化升學銜接途徑」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重點高校招辦主任、重點中學校長及其他各界人士近200人出席。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銜接培養研討會召開
    12月1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招生考試研究分會主辦、大理大學承辦的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銜接培養研討會在大理召開。本次研討會圍繞高校人才選拔與培養、高中高校銜接培養、新形勢下高考招生宣傳策略與途徑等方面開展交流研討,旨在促進高校招生工作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朝更新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積極推動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工作可持續發展。
  • 首屆「相約上合杯」俄語大賽決賽暨俄語翻譯人才培養對話會圓滿落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記者 張元元) 12月5日,首屆「相約上合杯」俄語大賽決賽暨俄語翻譯人才培養對話會在青島膠州會議中心順利舉行。山東省外辦副主任孫業寶在頒獎儀式致辭中指出,本次大賽和對話會是山東省外辦策劃的「相約上合」品牌交流活動人文教育版塊內容,是落實《山東省外辦關於服務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的意見》的重要舉措。上合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郝國新在發言中表示,此次大賽不僅為我省俄語人才培養與儲備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中學生和大學生通過比賽了解上合示範區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 北京交通大學與騰訊聯手 發力產業新型人才培養
    12月23日,北京交通大學與騰訊教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智慧校園建設等方面展開深層次合作。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高豔,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付曼青等嘉賓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鄭州九中校長受邀參加全國高校-高中升學銜接論壇
    張瑩做主旨發言12月19日,以「高校-高中誠摯對話,切實優化升學銜接途徑」為主題的第五屆高校高中教育發展論壇在深圳大學啟動。論壇由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深圳大學招生辦公室主辦,來自全國各地近200名重點高校招辦主任、重點中學校長、關心高校-高中人才培養銜接的各界人士出席本次盛會。鄭州九中校長張瑩受邀參與圓桌論壇,圍繞「高校 - 高中誠摯對話,切實優化升學銜接途徑」,以「360創新班」建設發展為例,從班級建設、目標、招生、培養、輸送等角度,全面分享「九中樣本經驗」,得到了眾多國內知名院校專家的認可。
  • 藝術高校音樂產業人才如何培養?聽聽他們怎麼說
    在前不久召開的 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來自產學研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就當前藝術高校的音樂產業人才培養問題進行探討交流。重在融合發展如中國音樂家協會高校音樂聯盟秘書長鄒薇所言,2020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學習方式,但這對於音樂產業或者藝術管理人才的培養或許是一個新的發展起點。
  • 公衛人才培養如何破局 高校培養方式與社會需求存偏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疫情大考,讓加強公共衛生人才供給力度,成為學界、業界、政府共同思考的問題。近期,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宣布組建或籌備布局公共衛生學院。與此同時,不少省市、相關部門及時出臺方案,對公共衛生人才隊伍體系進行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完善補強。
  • 聚焦湖南「新高考」看高校高中如何協同育人
    「雙高聯盟」架起高校高中溝通橋梁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而高等教育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搖籃和科研創新的重要陣地,為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校長葉雙秋表示,對於高中而言,走課選班、綜合評價和優化課堂教學等育人方式改革是否取得成效,如何進一步順應科學公平選才的新高考改革趨勢,總結經驗教訓、提升辦學質量,是很多高中校長都在認真思考的問題。對於高校而言,在新考試模式和「院校專業組」的新招生錄取模式下,如何選拔到合適人才,提高學校生源質量,關係到高校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根本利益。
  • 吉林省內外35所高校、35所高中共聚雙高聯盟啟動會
    為順應高考改革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拉動高校和高中的雙向緊密連結,構建高校人才選拔和高中人才培養工作的新常態,「2020新高考視角下的人才選拔與培養論壇暨雙高聯盟」啟動會日前在長春召開。
  • 打造新型實驗高中,培養拔尖創新型科技後備人才
    依託中科院深理工豐厚的教育資源,中科附高堅持「開門辦學、資源共享」,以構建科學與基礎教育創新融合的特色辦學模式、培養創新型科技後備人才為己任,旨在建設一所有中國氣派、有國際視野、有學府氣象、有大家氣質、有創新靈魂的基礎教育實驗高中。
  • 董盟君:助力高校融媒體建設和全媒體人才培養
    董盟君分享了在助力教育融媒體高質量建設和全媒體人才培養方面的思路和做法,即「1 5 N」,助力融媒體中心建設。董盟君表示,近年來,在中央的不斷推動下,我國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對此,教育部高度重視,於2019年啟動教育系統融媒體建設試點工作,至今已確定兩批共30家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其中高校24家。
  • 培養更多站穩中國立場的外語人才
    作為跨文化交際的橋梁和接觸外來思想文化的前沿,高校外語教育面臨著更多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碰撞與磨礪,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也面臨更多挑戰,是亟須思考、解決好的重大課題。培養有國家意識、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人才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更高質量的開放勢在必行。
  • 董明珠:培養人才是中國企業家重要的責任與使命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企業家圓桌對話發言中表示,培養人才是中國企業家重要的責任與使命。  【同期】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董明珠  我們的立足點是什麼?作為中國企業家的責任使命是什麼?我們所謂的家國情懷是什麼?要多問幾個是什麼,我們就知道我們企業家責任使命是什麼,重要的是培養人才,只有自己培養人才搭建了根基,(企業)才能茁壯成長。
  • 中科天璣高校大數據實驗室建設方案 賦能大數據人才培養
    中科天璣攜創新高校大數據實驗室建設方案,亮相本次展會,科技創新賦能大數據人才培養。 當前,國家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在政策制定、資金扶持、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中科天璣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著力打通「產學研用」鏈條,有效激發了校企合作的創新活力。
  • 植厚人才根基 中影集團、北京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科人才培養...
    協議明確雙方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機制,互設培養基地,歡迎中影集團符合條件的優秀青年員工報考北師大博士、碩士,中影集團接受北師大博士後、博碩本學生赴中影崗位開展科研、實習、實踐,推薦優秀學生就業投身中影集團建設事業。聘選中影知名藝術家、專家為行業導師,和北師大教授組成團隊,聯合開展指導工作。
  • 星環科技:開啟人才培養新模式,播種人工智慧新未來
    事實上,這也是星環科技一直致力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領域的知識輸出和人才培養的一個「縮影」,通過類似這樣的比賽,星環科技不僅提高了高校師生採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還促進了產學研的融合發展,由此將人工智慧的前沿小徑變成通衢大道,真正為中國AI產業的茁壯成長播種了新未來。
  • 輝煌「十三五」 | 系列發布《對話高校》之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在一代代牧院人的堅守和創新下,學院建成了「從牧場到餐桌」全產業鏈專業體系,形成了鮮明的行業辦學特色,成為全國最大的畜牧獸醫人才培養基地,為山東成為全國第一畜牧大省和農民增收及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產教融合的AI人才培養怎麼做?聽聽業內大咖這樣說
    人工智慧推進的浪潮之中,人才培養一直是產業界和學界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同時,百度飛槳在會上宣布開啟「大航海」計劃,正式發布其中圍繞高校人才培養的大航海「啟航」計劃。產教融合已成為目前高校AI人才培養的新趨勢,除了為高校提供實踐平臺、課程與師資等外,企業還能做什麼?王蘊紅另闢蹊徑,給出了非常動人的答案:要通過各種方式激發人才對工作的最深層次的熱愛。「要讓他們在企業提供的開源開放平臺上展示、成長,見證成功,也經歷挫折。讓熱愛的火焰越燒越旺!」
  • 文思海輝金融✖️大連理工大學:共同培養金融科技應用型人才
    12月3日,文思海輝金融與大連理工大學軟體學院籤署金融信息化人才培養項目合作協議,雙方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共同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有機銜接,積極培育金融科技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