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馬蘭士AV8802A、萊斯康ZX7和RX7玩Bi-amp!

2021-02-13 HD199影音新時代網

  距離去年AV8802a和ZX7的精彩邂逅已經過去快一年了,一直在為實現完整全景聲系統而不懈努力著(說得好像在搞研發似的)!這回,我把萊斯康的二師兄給「請」回來了。


  由於8802完整的杜比全景聲系統架構為7.2.4,去除兩個有源低音炮,總共需要十一個聲道,眼下的主流多聲道後級最多也就七個聲道(即便你搬出安橋的那款九聲道後級5501,依舊還要加後級),所以,雙功放成了標準配置。論壇裡已經有許多去年入手8802的同學用上了雙功放,不過基本都是5+7的組合。今天,我就來一個7+7的組合。


  所謂Bi-amp,通俗的講就是把原本兩個聲道推一對主箱改成四個聲道推一對主箱,兩個聲道推高音,兩個聲道推低音,前提條件是你的主箱可以雙線分音,也就是箱體擁有四個接線柱。這種接法是HIFI系統的終極接法,曾經有許多大燒自製Y型雙線分音線就是為了實現這種玩法,只不過現在的日系廠家都在自家的高端合併機和旗艦前級上官方實現了這一接法。至於好處嘛,無非就是增加功率、增強控制力、降低幹擾、增加細節,想想從合併機到前後級,從多聲道後級到單聲道後級,這種不斷做減法的根本目的其實無外乎就是這些。有人說玩音響其實最終就是在玩電,話粗理不粗,仔細想想有時候還真是那麼回事兒!

  至於天空聲道嘛,用這款應該是毫無懸念的事情,理由很簡單,天空沒布線,只能用反射,目前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專業反射音響無非就兩款,一款來自KEF,另一款來自傑士,至於安橋的那款玩具,我覺得完全沒有值得關注的價值。

  如果選擇傑士,感覺跟我全英國品牌音響的風格不搭,所以,剩下的只有這款KEF。

  最後來說說聽感吧,其實我這人不太愛聊什麼聽感,畢竟大家的器材搭配、使用環境以及個人口味都各不相同,但為了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心得體會,我就勉為其難說說我的感受以及個人對器材發燒的看法。首先,從合併機到前後級再到今天的Bi-amp,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我的聽音音量在不斷地變大,比如我之前用安橋674聽歌,一般音量不太會超過65,因為再大我就覺得吵了!自從用了前後級之後,我聽歌已經時常把音量提高到70了,不過還是總覺得不是特別耐聽。但今天,在Bi-amp模式下,我已經可以在80,也就是0db的音量下聽貝多芬的第五第七交響曲了。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道理很簡單,我的系統保真度在不斷地提高。當你在聽音樂的時候,音量開大了你覺得吵,就是因為你的系統因為功率不足而產生了失真,因為失真才導致你失去了繼續聽下去的耐心——你的耳朵疲勞了!而降低失真度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大馬拉小車」,ZX7在面對絕大多數家用揚聲器的時候都基本可以做到遊刃有餘,但在聽有些對器材要求比較苛刻的軟體的時候依舊會感覺有些力不從心,但當我讓RX7負責高音,ZX7負責低音的時候,我發現原本的那一點點力不從心現在也開始變得遊刃有餘了!

  對於那些還在糾結於要不要加後級的朋友們,我想說的是,你先想想自己到底喜歡開多大聲聽音樂!

  以下是我的奧德賽檢測結果,僅供參考!

  上述檢測結果中,我只對環繞和天空聲道的交叉頻率做了修改,手動改成了80hz和120hz,其餘均為默認狀態!

相關焦點

  • 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ATMOS、DTS:X和AURO 3D聲場,天龍次旗艦小鋼炮AVR-X6400H試玩!
    筆者當年買的第一臺日系AV功放是天龍2309,後來又升級為4311,所以對天龍這個品牌還算是有感情的,那時流行一句話:看電影選天龍,聽音樂選馬蘭士。伴隨技術的日新月異,這個選機原則也被逐步淡化,各個品牌功放的風格取向也在不斷進化和改變,尤其是天龍、馬蘭士合併,先鋒、安橋合併後,4家品牌AV功放的調教和聲音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究竟是好是壞,這就看大家的口味和喜好了!
  • 馬蘭士適合Hi-Fi?天龍適合AV?錯!官方澄清萬年誤解
    馬蘭士適合Hi-F!天龍適合AV!如果你問一個老燒,你八成會得到這樣的解答。最近幾年,天龍和馬蘭士的產品發生了很多變化。
  • 高橋涼介代表了RX7的高冷氣質,韓帶給了她永遠的速度與激情
    從1978年馬自達把他的信仰裝載到rx7中開始,他的靈魂已經從rx7的咆哮聲中影響了整個世界。高橋涼介曾經對中裡毅說,你的GTR車頭太重過彎的時候選擇不了最佳路線,除非你克服這點,否則你是跑不過我的FC的。FC3S是RX7的第二代車型,1.3升轉子發動機加上機械渦輪增壓原廠就可以達到185馬力,只有1.1噸左右的車身重量足以使她的速度進入超級跑車的行列裡。
  • RX7會回來嗎?
    汽車工業發展了100多年的時間,如今家用車大多都搭載4缸發動機,因為這種發動機經過了時間的驗證,不僅可以保證基本的動力需求,而且燃油經濟性和穩定性都相當不錯,雖然近幾年也出現了三缸機的身影,但是三缸發動機畢竟還是少數派。其實在內燃機領域,四衝程發動機並不是唯一的選擇,還有很多種奇特的發動機結構布局,比如轉子發動機就是如此。
  • 馬蘭士聽音樂比天龍強?用過天龍AVC-X8500H家庭影院旗艦功放再說
    和之前的天龍不一樣的是,天龍AVC-X8500H可以設為純前級模式天龍AVC-X8500H在純前級模式之下,它會把內部放大部分全部關閉,以減少對前級解碼的幹擾。因為這個演唱會不是屬於秀音質的藍光碟,而是屬於聽音樂的碟片。也就是說,這個音樂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音效,但音符的起起落落,它是真的不差。只是你的系統,一定要把他反應出來。這裡面,有氣勢磅礴的交響,也有各種弦樂的小品。有考驗瞬態和動態和日本太鼓,也有美聲和童聲的演繹。
  • 【品牌】音響傳奇之Marantz馬蘭士60餘載崢嶸歲月
    六十一來,馬蘭士堅持「Because Music Matters」(因為,音樂是重要的)的理念始終沒變,只要音樂仍存,它就為音樂奉獻,只要音樂需要,它就為音樂努力到底。這是一個令人深深折服的影音名牌,經歷了影音行業的興起、發展、興旺和革新,依然朝氣蓬勃,依然姿態昂揚。溯流而上,「影音新生活」和大家一起深入認識Marantz(馬蘭士)。
  • 【絕唱之美】Marantz 10B,馬蘭士的最後光輝
    至於小日本的音響, 唯獨馬蘭士的你可以有一些保留, 但一定要強調是用電子管而不是數碼器件做的, 你可以略帶陶醉意味的口吻說, 數碼器件的是design for techniques的, 而電子管的是design for ear的, 那樣還原的聲音才具備生命的氣息。額滴娘咧, 生命的氣息, 你懂麼?
  • ——把玩試聽馬蘭士ND8006心得體會
    而馬蘭士這個在模擬時代和前數字時代的領頭羊,在現今階段卻遲遲沒有看到真正的發力,相比日本本土的老競爭對手索尼,先鋒在早幾年就推出了自己中高端次時代數字播放機產品。馬蘭士表面上看確實感覺落後對手一步。不過後來者居上的現象在音響行業並不奇怪,經過了不短的蟄伏期,今年年初,馬蘭士終於推出了一款功能滿滿,誠意滿滿的「全數位音樂源播放機」——ND8006。
  • 方案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木匠Cory和他的百萬級豪華影院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DIY發燒友時常在用自己的行動證明這一點
  • 馬蘭士8012pk天龍8500
    年初準備搞全景聲,在天龍8500和馬蘭士8012之間猶豫了一下,還是買了8012組建5.1.4。
  • 馬蘭士 Marantz | 造就獨特的音色
    在馬蘭士,我們相信音樂在人類對現實感知的過程中始終起著重要作用——我們不僅聽到聲音,我們更是去感受它們、想像它們甚至看到它們。
  • 音樂的另一種打開方式,馬蘭士CD5005不讓你的碟片在家落灰
    現在有些80後在車裡依舊有放CD的習慣,下班的路上,放著自己喜歡的碟片,跟著哼唱幾句,這是成年人對工作、生活的一种放松,也或者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懷念自己的以前。除了車載聽,我更喜歡工作一天下班後,或者周六日休息在家,靠在沙發上,喝著啤酒聽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
  • 馬蘭士SR5012詳細介紹 7.2多功能影音功放
    我們先從硬體設計開始看,SR5012和Marantz其他中高階機種一樣,採用日本旭化成的AK4458 32bit/768kHz 8聲道的DAC晶片,內部電路則是經由Marantz擴大機都會看見的HDAM功放模組,與傳統OP相比,HDAM技術提供了更低的噪訊以及更寬的頻率特性,達到真正的寬頻響應和最大的動態範圍,配合當今的高解析度音樂格式,提供最佳的音質。
  • 體驗丨Marantz(馬蘭士)HD-DAC1的確給了我足夠的驚豔
    (馬蘭士)Hi-End級NA8005流媒體播放機、HD-DAC1解碼耳放一體機與您有約!」這些文章評測視角獨特,言辭懇切,對NA8005、HD-DAC1進行了中肯的評價,可以幫助廣大發燒友更真切和清晰地認識這兩臺優秀產品。現在,「影音新生活」就與大家一起拜讀下最優秀的幾篇大作,這裡先刊登一篇網名為「PC6383」玩家關於HD-DAC1的佳作。
  • 可愛的臉上有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還有「bi」和嘴,bi字怎麼寫
    兄弟們你們玩的有點過火了啊,女人要是暴走起來你自己都怕吧,看把你頭髮拽的,隔著屏幕看著都疼。妹子你這個麒麟臂是怎麼練出來的,教教我唄,你還笑,咱兩算對象唄。已經活了三十多年了,近期感覺唯一值得引以為傲的事情就是,憑藉自己多年努力,終於把所有不一定辦到的事情都做到了一定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