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作了!棉籤掏耳朵壞處多又多,別下意識地忽視了自己

2020-12-23 隨緣食光

現在掏耳朵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習慣了,沒事的時候掏一掏,睡覺前掏一掏。現在看來,掏耳朵成為了一種減壓的方式,無論是你一天遇到什麼事,掏一掏耳朵,那帶來酸爽的感覺,讓你的心情豁然開朗。

很多人就會疑問,為什麼掏耳朵會讓人帶來酸爽的感覺?沒錯,大部分人對掏耳朵是情有獨鐘的,而且一天不掏就渾身不習慣。以前小時候趴在媽媽或者外婆的大腿上,暖暖的陽光灑在臉上,舒服地眯著雙眼,一個髮簪、一根火柴棍亦或是一隻小木條就可以讓耳朵著迷,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也愛上了掏耳朵,那是一種足以讓你神魂顛倒的享受。

掏耳朵也是一門技術活來的。在成都的小巷裡,有一群靠著這門手藝的掏耳師傅,他們被大家稱為採耳師。很多人會想,掏耳朵不就是幾種工具嗎?其實不是的,採耳師們有十幾種工具,例如耳扒子、鵝毛棒、鋏子、震子、馬尾、刮耳刀、耳起、棉花棒、酒精、雙氧水、頭燈等。當你躺在採耳師旁邊時,採耳師會用各種採耳工具繞著你的耳朵,那叫一個舒服。特別是在師傅要幫你把耳朵裡面的東西清理出來時,那一瞬間的感覺,真的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出的快感。現在很多人都會選擇金屬的挖耳勺或者是圓頭棉籤。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用棉籤帶來的危害是最大的,如果你用一根棉籤塞進你的耳道時,很大可能不是把粑粑清理出來,而是越推越進。長期下去,就很有可能在你耳道裡有很大的堵塞物,到時候就只能醫生幫你清除了。除此之外,經常用棉棒掏耳朵還有副作用,例如一經常掏耳朵會導致耳朵感染,二棉籤上的棉花會卡在耳朵裡。這時很多人就會想,大人陶耳朵都有那麼多細小問題要注意,那小孩子就更加不用說了。所以我推薦一款挖耳神器,是專門讓寶媽用來幫寶寶挖耳朵的神器。

這款挖耳神器與普通的金屬掏耳勺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燈光。這款挖耳神器尾部都裝有一個LED燈,在另一邊按一下就可以亮起來。我們在挖自己耳朵時,全憑感覺來,但是如果你寶媽,在幫小朋友掏耳朵時,不能靠感覺,而這款自帶LED燈就可以大大地幫助你可以看清楚小朋友耳朵裡的構造,不會因自己感覺不到,看不到而盲目挖傷耳朵。

我們自己用挖耳器時是看不到裡面的構造,而一般的挖耳器在幫別人時,它自身的設計就會擋住了視線。而我推薦的這款挖耳神器就不同了,它採用了魚肚線的設計,無遮擋。這樣的設計可以很好地讓寶媽看清楚小孩子的耳道,防止不小心弄傷小朋友。

而且這款挖耳神器也很貼心, 在對挖耳處的設計,採用了圓滑勺頭,這樣就防止用金屬耳勺會對孩子的耳道造成損傷。

有的時候,寶媽在幫小朋友清理耳朵裡的粑粑時,會遇到很大塊的耳屎,用挖耳勺弄不出來,這時候就要想到如果用夾子類的東西就可以,而這款挖耳神器裡就

有一個耳鑷,而且也是帶LED燈的,可以輕輕鬆鬆地把耳屎取出來。總的來說,這款挖耳神器真的非常好用,特別是對於寶媽族來說,解決了她們的困擾。趕緊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吧!

相關焦點

  • 採耳——之棉籤掏耳朵
    現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我們的飲食也是越來越豐富,身體的新陳代謝也逐漸加快,人們對於耳朵的保養或許還停留在用掏耳勺或者棉籤掏耳朵,但是這種方式對不對呢?棉籤掏耳朵危害極大用棉籤直接掏耳朵有一定的危害1. 棉籤掏耳朵會損傷耳道的保護黏膜、導致炎症的產生。2.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03 為什麼不建議掏耳朵? 那為什麼說正常人無需掏耳朵呢? △第一,因為耳屎是會通過人們日常咀嚼、講話、咳嗽等震動而自己排出體外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掏耳朵變得有點多此一舉。
  • 還在用棉籤掏耳朵?可能不僅會顱內感染,還有3個惡果
    生活中有不少人平時總存在一些壞習慣,特別是感覺到耳朵不舒服的時候就會用棉籤去掏耳朵。如果長時間有這種行為出現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有可能在掏耳朵的過程中方法不正確、力道不合適而導致耳部健康受損,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 耳朵一癢就經常用手掏 時間長了,會對身體有三個壞處?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沒有事情時候就喜歡一個人在家裡掏耳朵,而且現在年輕人掏耳朵方式特別多,有的人用棉籤,火柴棒 挖耳勺, 在掏耳朵過程中,輕輕鬆鬆就能從耳朵裡掏出大塊大塊的「分泌物」,覺得很爽,但是你知道嗎?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一個3歲多的小姑娘,模仿爺爺坐在沙發上掏耳朵,沒坐穩孩子摔了,將耳勺戳到了耳道裡,造成了鼓膜穿孔。孩子的耳道小且淺,普通的棉籤又過於粗大,不僅不容易把耳屎掏出來,還容易把耳屎推入耳朵深處,造成聽力下降。孩子一般都是好動的,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家長手一抖,棉籤、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
  • 耳朵裡長了顆「痘」,竟然是掏耳朵掏出來的?
    今天我們來說說掏耳朵不當可能帶來的另一種壞處——耳朵「發炎」「長痘」!耳垢在醫學上稱為耵聹,是耳道皮膚正常分泌物結合皮屑等形成的一種弱酸性物質,有阻止小蟲飛入、保護耳道皮膚的作用。再看看耳垢怎麼處理 一般少量的屑狀耳垢,會隨運動時的震動和下頜運動自行排出。
  • 用棉籤掏耳朵後突然聽不見了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經常掏耳朵真的好嗎,有人說掏耳朵掏破鼓,但是耳朵裡有不少耳屎在裡面,掏還是不掏呢?耳屎不掏會堵住耳朵嗎,肯定是不會的,在正常情況下,這種擔心是多餘的。耳朵裡面的耳屎碎片會隨著下頜運動,自然排出耳道。
  • 女子用棉籤掏耳朵險喪命,還有人得了癲癇
    很多人喜歡拿棉籤掏耳朵但是以後大家要注意了!情況大概持續了7、8個月後開始慢慢惡化當她再用棉籤掏耳朵時左耳總是感覺很疼有時還會流出棕色的、難聞的液體其實,相比耳勺等東西用棉籤掏耳朵看似保險但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棉籤會把耳屎推向耳朵深處推到你再也掏不到的地方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了解一下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家時,鄰居用我們經常用的掏耳器給她的孩子掏耳朵,小孩子趴在她腿上,側著一隻耳朵給她媽媽,媽媽也是小心翼翼地把挖耳器伸進耳朵裡,來來回回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因為小孩子說疼疼疼,最後媽媽不得已放棄,不幫小孩掏耳朵了。這時就會想如果小朋友長期沒有掏耳朵會面臨什麼問題,這時就想到一旦耳屎堆積太多,不僅不衛生,而且還會影響聽力。
  • 你還在用棉籤掏耳朵嗎?有人險喪命,還有人得了癲癇,甚至患癌...
    38歲的澳洲媽媽Jasmine Small和很多人一樣,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2016年底,她發現左耳聽覺出了問題,有時根本聽不到任何聲音!這種情況大概持續了7、8個月後,情況開始慢慢惡化。當她再用棉籤掏耳朵時,左耳總是感覺很疼,有時候還會有棕色的、難聞的液體流出,甚至還有血絲。
  • 知否 | 掏耳朵爽歪歪?你可千萬別這樣做了
    成都的「掏耳朵」大有來頭,早在2016年成都就成立了首個「掏耳朵協會」,這個協會還得到了官方的認可。此外,掏耳朵也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掏耳朵的各位師傅經過了專業訓練,很多掏耳朵師傅從十幾歲開始就從事這一行,他們手頭有一套專門的工具,並且價值不菲,包括耳扒、鵝毛棒、鑷子、音叉、馬尾、雲刀、耳起、棉花棒等。
  • 用棉籤掏耳朵,可能會造成鼓膜穿孔,要注意!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感覺到耳朵奇癢難耐,忍不住用外物去掏耳朵,殊不知這個習慣會給我們的耳朵帶來傷害,特別是我們的鼓膜這個區域。我們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人體耳朵中的外耳和中耳通過鼓膜隔離開,也就是說,當鼓膜完整時,作為一層保護的屏障,外界的物體(不論是水、異物還是氣體等)都不會進入中耳,以保護中耳和內耳形成一個相對潔淨的環境。鼓膜非常脆弱,長時間的戴耳機,可能會引起鼓膜穿孔發炎等。大家平時的一些小習慣可能會傷害到鼓膜。例如,很多人喜歡「掏耳朵」。
  • 為何醫生說別經常用棉籤掏耳朵?提醒:3個後果,有的還不可逆轉
    有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每年大概有8000萬人會因為掏耳屎造成耳屎堵塞,最後不得不選擇手術。同時,中國爹媽自己掏就算了,還給孩子掏。最後統計顯示,得中耳炎的中國寶寶們,70%是被家長掏過耳朵的。如果盲目對耳朵進行清潔,反而會讓幾下幾個危害找上自己:一、耳內感染挖耳勺大多都是鐵質的,如果在掏耳朵時過於用力,就可導致耳道內皮膚損傷,受損面容易滋生細菌,從而導致耳道發炎、疼痛等問題出現。
  • 孩子拿棉籤給媽媽掏耳朵,卻把媽媽掏成這樣,看完再也不敢隨便來
    這句話用在孩子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孩子在小的時候,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看見爸爸媽媽怎麼樣,就會學出了樣兒來。比如你對著孩子眨巴眼睛,孩子也會對著你擠眉弄眼;你經常在孩子面前看書閱讀,孩子也會裝模作樣地拿起一本書翻來翻去。看來父母還真是得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不好的習慣或言行,被孩子模仿到了就不好了。
  • 腳氣跑到她耳朵裡,又疼又癢!耳朵不能隨便掏
    她說:「特別是耳朵,我以前都是自己掏,別人掏還真蠻舒服的。」可讓她沒想到的是,返回揚州家中沒幾天,她耳朵就出現問題了。「先是癢得厲害,特別是閒著沒事,還有晚上睡覺時。那種癢不像身上被蚊子叮了個包,可以抓搔。只能用棉籤在耳朵裡搔。」王女士形容說。過了幾天後,耳朵裡不僅癢,還有些疼。接著疼痛感加劇,棉籤伸進去搔時,上面有明顯的黃水和血跡。
  • 掏耳朵時不注意這件事,女子險喪命,醫生提醒:耳朵這樣掏很危險
    對於很多人而言,挖鼻孔、掏耳朵和摳肚臍是自己人生中的三大樂趣。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挖挖鼻孔或者掏掏耳朵,別提有多開心。掏耳朵,又稱掏耳屎,自然離不開棉籤。作為掏耳屎「神器」,棉籤已經慢慢發展成大部分人的家中必備清潔工具。
  • 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 掏耳朵被譽為人生三大快活之一,但經常掏耳朵真的好嗎?
    採耳就是掏耳朵,小時候躺在媽媽的腿上掏耳朵…哦…爽到起飛…如果你也喜歡掏耳朵,那你得好好看看這篇文章,掏耳朵這樣爽到起飛的事也是有風險的,最好不要經常掏耳朵!「耳屎」也有人叫「耳蟬」,學名叫「外耳道耵聹」。外耳道皮膚中有許多汗腺和皮脂腺,它們不斷地分泌液體至外耳道中,這些液體量很少,但黏性很大,能將灰塵及皮膚的脫屑粘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積聚就形成「耳屎」。
  • 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
    02外耳道炎或外耳道溼疹一旦外耳道進水後,會造成耳壁變潮溼,如果再因掏耳朵而損傷了外耳道皮膚,就會讓黴菌與真菌易於侵入,進而導致外耳道發炎,使得耳內不適、出現悶脹和輕微疼痛等感覺。03不良習慣很多疾病的發生都和不良習慣有關,因為對於耳朵來說沒有什麼會導致其發癢的疾病。但是有些人不良的掏耳朵習慣,可能會引發耳朵瘙癢,比如喜歡用棉籤、手指甲,甚至小木棍等掏耳朵。
  • 俄耳鼻喉科醫生警告用棉籤掏耳朵的風險
    俄羅斯「兒童城」診所耳鼻喉科醫師伊萬·列斯科夫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廣播電臺表示,用棉籤徹底清潔耳道耳垢不僅沒有好處,而且對身體有害,因為沒有耳垢會提高耳道感染的風險。伊萬·列斯科夫強調,正因為如此,醫生會經常遇到用棉籤掏耳朵讓耳道受傷的患者。他指出:「人類的耳道需要耳垢。哪怕是少量的耳垢也可以保護耳道的皮膚。那裡的皮膚不同於我們身上的皮膚,由於毛孔較大,感染的風險也更高。特別是在不乾淨的水塘、池塘或河流中遊泳後,很多人會耳朵疼,出現中耳炎。那麼耳垢剛好可以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