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暖意濃 宿遷沭陽創新農村養老模式託起幸福「夕陽紅」

2021-01-08 宿遷網

宿遷網訊雪後初晴,陽光明媚。2020年12月30日,在宿遷市沭陽縣塘溝鎮的「日間照料幸福小院」,院子中隨處可見綠植,庭梁上掛著臘肉、香腸,老人三五成群曬著太陽、聽著淮海戲,處處散發著幸福的味道。

「早飯已經吃過了,現在準備中午飯,有菜有肉,湯湯水水吃著暖和。」今年59歲的院長姚小平正和工作人員一起忙碌著。今年是姚小平創建「日間照料幸福小院」的第三年,三年來,從院內的環境營造到老人的生活照料、餐食搭配、生日陪伴、病號照顧等服務,他都親力親為,讓老人們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

「以前我一個人住,每天將就吃點,還是住在這裡好,熱菜熱湯,跟大夥一起還能拉拉呱。」今年90歲的劉桂英有4個孩子,都在外務工,之前獨居在家,起居多有不便。今年,她住進了幸福小院,覺得日子滋潤了許多。

近年來,為讓農村老人同樣享受到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沭陽縣按需施策,精準服務,創新做法,建設農村「日間照料幸福小院」,開展特困人員供養護理,通過智慧養老上門服務等農村養老服務新模式,真正讓老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繪就最美「夕陽紅」。

針對農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無人照顧、部分留守婦女因照顧老人和孩子無法務工的現狀,沭陽縣出臺《沭陽縣農村「日間照料幸福小院」實施方案》,鼓勵農村留守婦女利用自家院落創建農村「日間照料幸福小院」,並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5萬元和每年運營補貼3萬元,全力為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提供娛樂、助餐、日間照料、精神關愛等服務,讓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不離鄉、不出村便能得到關愛和照護。據了解,截至目前,沭陽縣已有「日間照料幸福小院」17家。

沭陽縣還創新特困人員供養護理方式,打破特困供養壁壘,依託鄉鎮敬老院不斷拓展區域性服務功能。同時,依靠鄉鎮敬老院閒置資產在章集街道和北丁集鄉設立了兩個失能老人護理部,對全縣失能特困供養老人實行集中護理、供養,讓老人們過上有尊嚴、有質量的幸福晚年生活。目前已收住83名失能特困老人,失能集中供養率達100%。「我來這裡已經快3年了,每天飯菜都有服務人員端到面前,夜裡還有值班人員巡查,住的特別舒心。」在章集街道失能老人護理部,失能特困老人喬乃明笑著說。

人在家中坐,服務上門來。為更高質量做好養老服務工作,沭陽縣還積極開展智慧養老上門服務工作,依託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以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救助服務平臺支撐,建立全縣老人信息資料庫,開通24小時智慧養老服務熱線,為老人提供緊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助行助浴、精神關懷等基本服務。400餘名服務人員分布全縣各地,線上服務約26萬名老人,線下為經濟困難失能高齡老人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為5萬多名空巢留守、高齡老人提供上門走訪關愛服務,並設有質控專員,通過電話回訪、入戶走訪等方式管控線下服務質量。

如今,通過親情化、精細化、智慧化的多元養老服務,沭陽縣有效打通了農村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裡」,真正讓老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一幅幅情暖夕陽霞滿天的溫馨畫卷正在花鄉大地漸次展開。(倪亞瓊 袁夢嬌 韓元元)

相關焦點

  • 託起穩穩的幸福——「十三五」以來養老服務質量穩步提升
    完善養老護理體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缺失的一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大力發展老齡事業,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十三五」以來,我國養老服務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
  • 煙臺福山:「共助養老」 擦亮農村幸福養老新底色
    由「村委主導、政府支持、社會資助、共同參與」的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真真正正的讓農村老人在家門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在院口村幸福院的「共同助養」模式下,煙臺市福山區民政局繼續拓展幸福院打造成果,在福山區張格莊鎮目前共有杜家崖村、黑石村、上官村、臺上村、黃連墅、車家等共7家幸福院,並免費為289位8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營養午餐,讓農村老人幸福養老遍地開花。  「新開業的6家幸福院是對院口幸福院合作養老模式的總結提升,也是對『村級主辦、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共同參與』的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的推廣複製。」
  • 託起穩穩的幸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大力發展老齡事業,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  「十三五」以來,我國養老服務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
  • 居家智慧養老,託起幸福晚年
    近年來,我縣持續加大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打造智慧養老新模式,依託現有網際網路資源,開展居家智慧養老服務,以「智慧養老」助力「老有所依」,託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鄭倩 您好,這裡是富平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請問需要什麼服務縣寶塔社區居民 羅根京 我最近有點頭暈,讓人過來給我看下一大早,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的報警聲響起,指揮中心平臺上的可視呼叫器裡傳來了一位老人求助的聲音。
  • 開啟老有所依新模式 南湖區新嘉街道「智慧養老」亮點多
    託老中心「託起」老人幸福晚年生活近千平方米的服務中心,硬體設施煥然一新,老人們正在院子裡一邊曬太陽,一邊聊天、話家常。這是新嘉街道百花託老服務中心的日常景象。就在不久前,新嘉街道百花託老服務中心重裝開業,首批18名老人住進「暖暖的新家」。
  • 日間照料中心:託起幸福「夕陽紅」
    為了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健康優質的養老服務,鳳凰嶺街道黨工委以「居家養老新模式」為突破口,探索嵌入型養老服務綜合體模式。2017年,鳳凰嶺街道籌劃建設「鳳凰人家」,以「為老服務」為抓手,完善轄區服務功能,讓更多家庭受益。
  • 《老有所依》劉蓓暢談養老 主張老人進養老院
    張鐸《老有所依》劇照  搜狐娛樂訊 都市情感話題劇《老有所依》將於本月18日登陸天津、北京、浙江,東方四大衛視及愛奇藝雙平臺播出。近日,編劇陳彥與主演劉蓓、張鐸、喬振宇,王倩一等聚集愛奇藝自製節目《電視劇有戲》暢談養老話題,劉蓓、張鐸則以自身家庭為例暢談養老話題,他們表示要尊重父母,注意與父母的溝通方式。同時要調整我們的觀念,不要認為把老人送養老院就認為不孝順。  《老有所依》講述了以劉濤與張鐸、劉蓓與呂中,喬振宇、王倩一,奚美娟飾演的角色為三個不同家庭面對養老問題時的不同表現。
  • 觀《老有所依》易情緒堆積 養老難題引深思_電視劇新聞_藍天下...
    觀《老有所依》易情緒堆積 養老難題引深思 2013-11-19 12:30網易娛樂 《老有所依》劇照《老有所依》劇照  網易娛樂11月19日報導由趙寶剛、侶皓吉吉聯合執導,劉濤、張鐸、喬振宇、王倩一、劉蓓、呂中、奚美娟等當紅實力明星聯合主演的都市情感話題劇《老有所依》正在浙江衛視熱播
  • 電視劇《老有所依》養老話題熱度不減,溫情注視老年
    《老有所依》由趙寶剛、侶皓喆執導,劉濤、張鐸、喬振宇、王倩一、劉蓓、呂中、奚美娟、徐松子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該劇以家庭與溫情為元素,擁有貼近生活的人物...《老有所依》由趙寶剛、侶皓喆執導,劉濤、張鐸、喬振宇、王倩一、劉蓓、呂中、奚美娟、徐松子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
  • ...新篇章】興產、減支、統籌 宿遷搭乘扶貧「專列」向幸福出發
    沭陽有盆景從業人員10萬餘人,盆景年銷售額超40億元。「十三五」以來,沭陽盆景產業帶動精準扶貧資金6500萬元,建設了21個農業結構調整項目,直接或間接帶動創業就業10.5萬人,幫助約5000個貧困家庭1.2萬名低收入勞動力務工脫貧。
  • 「盛泉伴我行·情系夕陽紅」公益項目於昨日在盛泉幸福家園啟動
    5月22日,在第7個中國文藝志願服務日到來之際,由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中共榮成市委宣傳部、榮成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的2020榮成文藝界文藝志願服務主題活動暨「盛泉伴我行·情系夕陽紅」項目啟動儀式在盛泉幸福家園舉行,盛泉孝愛文化節「孝愛盛泉·學養天下」項目同時啟動。
  • 對縣城獨生子女父母老有所依問題的分析
    獨生子女在他鄉發展好的,站住腳跟的,買了房子把自己的父母接去了,到城市裡去養老了,沒什麼惦記的,他們老有所依,幸福地生活在城裡;獨生子女在他鄉發展的不好的,就返回家鄉了,和父母在一起同城生活;有的獨生子女在家鄉的環境裡也發展不起來的,父母也老有所依了,得和他在一起幫助他生活;個別獨生子女能力差或者身體原因不行的
  • 濟寧創新孝老養老新模式,建設「周轉房」「幸福食堂」、日間照料...
    為改善老年人生活居住條件,今年魚臺縣優先選擇張黃鎮等部分鎮街和村居,通過「幸福院+周轉房」的方式,優先保障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等4類困難老年人居住。6月19日,袁窪村24套周轉房已基本竣工,庭院正在進行綠化、硬化鋪裝。「百善孝為先」。養老服務關係民生,情牽百姓。
  • 為愛啟程 北京汽車讓您「老有所依」
    《失戀33天》中北京汽車E系列滿載男女主人公的溫馨幸福,是否讓你重拾對愛情的信心?此番,北京汽車再度傾情加盟都市熱播劇《老有所依》,與劇中人物一起將平凡生活中的愛與正能量溫暖傳遞。實力派演員悉數加盟講述都市生活  據悉,由趙寶剛導演,劉濤、劉蓓、奚美娟、張鐸、喬振宇等眾多實力演員主演的都市情感話題劇《老有所依》已登陸浙江、東方、北京、天津四大衛視黃金檔熱播。
  • 【以案說法】老有所依 老有所養
    【以案說法】老有所依 老有所養 2020-12-21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圖為貴鋁智慧幸福苑的老年人在社工組織下做手工。12月22日,天氣寒冷,位於白雲區龔家寨街道剛玉街的養老機構貴鋁智慧幸福苑裡,卻是暖意融融。83歲的張崇芬老人正在跟住在隔壁的李阿姨聊天。「平時兒女工作都很忙,他們也都有各自的家庭,以前我經常是一個人在家做飯。
  • 電視劇《老有所依》告訴我現在還來得及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看電視劇《老有所依》現如今是個老齡化的社會,老年人養老的問題困擾了千千萬萬的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一直是國家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老有所依》劇中人物很貼近生活,讓人看來如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時刻為劇中人物憂心。
  • 《老有所依》為何花落桐城?
    《老有所依》為何花落桐城?  一  42集電視連續劇《老有所依》最近正在全國多家電視臺熱播,該劇劇情是:來自安徽桐城的江木蘭和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呂希是夫妻,在北京工作,上有老下有小。因為兩人都是第一代獨生子女,贍養老人的擔子比較沉重。木蘭在安徽桐城老家的父親江開國患白內障,還要照顧爺爺江多福。木蘭因老人的贍養問題跟呂希產生了矛盾。
  • 《老有所依》展示青春的尾巴之殘酷
    播出:浙江衛視  推薦指數:★★★★☆  導演:趙寶剛  主演:劉濤 張鐸 劉蓓  從《奮鬥》開始,趙寶剛便成為了青春劇的代言人,這次他褪去青春的熱辣標籤,拾起相對較為沉重的養老話題,把視角對準「4+2+1」的雙獨家庭,用一部《老有所依》展現當今年輕人在養老問題上的困境,甚至可以說,《老有所依》展現的是一幅頗為殘酷的「養老畫卷」。
  • 誰不說俺東營好|利津縣張馮村建起幸福院 老有所依樂陶陶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索乃玲 東營報導土地流轉政策實施以來,大量的年輕人都離開農村,外出務工、創業,村裡的留守老人群體不斷擴大,老人的日常照料成了社會性的大問題。記者從利津縣民政局了解到,自2020年5月1日《山東省養老服務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全縣共建起了45個「幸福院」,用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促進養老服務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