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和年少的經歷有關吧,我寫的東西一點都不溫暖輕鬆。
在我的記憶裡,童年總是伴隨著吵架、貧窮、辛酸等字眼的,我從五歲開始便已成為人們眼中懂事的孩子。那時候我已經懂得怎樣壓抑自己的童欲,不吵著要零食和玩具,每天去放牛、找豬草和撿柴禾,不給父母添麻煩。
八歲才上小學,我和我哥成績都很好,拼了命去努力,像溺水的人,緊緊攥著岸邊的樹枝,因為那是你逃離苦難的唯一機會。後來因為家裡太窮,哥哥讀到初二便輟學了。
窮人的懂事就是如此,知道自己成為了負擔,即便作出再大的犧牲也要捨得。他定是覺得,這遙遙無望的未來,如果自己不放手,岸上的人再堅持不下去了,作為哥哥,他必須放手了,要給弟弟留點希望。
我想,他自己也掙扎不下去了吧,因為自尊。窮人的自尊特別的強,敏感到別人和你開一句玩笑,都會耿耿於懷。窮人的自尊特別的執拗,即便是傷害自己,也不會向別人妥協。
大哥輟學回家,家庭的負擔減少了許多,經濟也稍許改善,他和母親一起種地,開了一片片山,每天很早便出去,很晚才回來,村裡的人都說哥哥勤快。
那會都還沒出去打工,大家都在家幹農活,哥哥因為勤快,好多姑娘對他有意,但一想到還要供我讀書,一看到房子依舊破爛,便無下文了。
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我告訴他我在學校成績怎樣怎樣,作文寫得很好,老師經常念我的作文,老師還說以後可以當個記者。他很欣慰,和我一起暢想著未來,說有錢以後要蓋大房子,要買加長版的車,讓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看。
他用並不高大的身軀,替我擋著生活的艱辛,重活累活、求人的事,都是他一人承擔。我上高中的時候他成了家,也分了家,但對我仍舊很照顧。
我考上最好的高中、奪得縣頭名、去北京念書、順利工作,我從水裡爬出來了。
我該怎樣感謝你呢,那個站在岸邊看著我笑的人,那個把我拉上來後,便要忙著去應付他的人生的人?
回想起來,我心中有愧,做的遠遠不夠。
如有來生,你當弟,我為兄,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