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2021-02-16 十點讀書

很多人可能都曾有過,這樣倍覺無力的時刻:

竭盡全力想做好一件事,結果卻失敗了。

掏心掏肺對一個人好,後來卻被辜負了。

那些做不到的事,得不到的人,就如手中沙,抓得越緊,流失越快…

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人間值得》中曾說:「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太過用力的人,往往走不遠。

越追求圓滿,越會覺得生活充滿遺憾。

很多時候,一個人只有內心雲淡風輕,才能不疾不徐地成長。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道德經》有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道」是減少有餘,而補給不足。

欲望太多,愈會失去更多。

凡事如若太過,最終的結局大多如此。

在一間寺廟裡,小和尚問老和尚:「師父,為什麼我日夜參禪,功課力求完美,卻仍無法開悟?」

老和尚笑眯眯地給了他一個碗,一把鹽,說:「把碗裝滿水,再把鹽放進去,讓所有的鹽融化。」

小和尚照做,過了好一會,回來說:「師父,我等了好久,但是鹽化不完啊。」

師傅又拿出一個碗,半把鹽,說:「這次再試試。」

不一會,小和尚高興的跑回來:「師父,師父,這回鹽很快就化完了。」

師父問:「悟到了什麼?」

小和尚咧嘴道:「鹽不是越多越好呢。」

鹽太多,便超出了水能融化的範圍。

人也一樣,若太過用力,就超出了智慧、才華、能力所能承受的極限。

拼盡全力,透支自己,在自己看來是努力,在別人看來卻是愚蠢。

過了一年,寺院裡新來了一個大和尚。

一日,老和尚吩咐小和尚與大和尚,一同去山下挑水。

大和尚心想,我是新來的,表現一定要好,於是挑了滿滿兩桶水。而小和尚每個桶裡卻只裝了半桶水。

大和尚嘲笑小和尚偷懶,小和尚笑而不語。

結果,大和尚的水桶因為太滿了,還沒走一半,水就灑出了一半,還因路面被水打溼而滑倒,剩下的水也全都灑了出來。

而小和尚卻閒庭信步,挑回來兩個半桶水,順利完成了任務。

原來,凡事不是多多益善、越滿越好,太過則意味著損傷。

超越自身能力的欲望,如飲鴆止渴般,摧毀了內心,又阻礙了行動。

超越身體極限的努力,如揠苗助長般,虛耗著身體,又浪費了時光。

我們善於用更多的夢想、汗水、追逐填滿人生,卻少了知足常樂的能力。

凡事應有度,過之猶不及。與其追趕遙不可期,不如學會張弛有度。

懂得適可而止,才是一種智慧。

吃飯七分飽,待人七分好

兩隻刺蝟因為渾身長滿了刺,所以即使再親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種距離讓它們既不會傷了對方,又能相互依偎。

人與人,亦是如此。感情再深,也需講究分寸;

過於熱情、執著,只會令人心生壓力,避而遠之。

梵谷認識高更那年,兩人的人生都正在低谷,高更因無法照顧遠方的妻兒,而絕望自責,梵谷因一段感情的結束,而孤單落寞。

與高更的相遇,讓已然絕望的梵谷看到了希望,他們有著共同的藝術理想,共同的藝術熱情,甚至共同的絕望處境。

他邀請這位如此契合的朋友來家裡做客,共同生活,一同創作。

他為此裝點居所,準備房間家具,手繪牆壁裝飾,還為高更畫自畫像,為他畫向日葵,他要把這南方陽光下的盛豔之花,送給高更,作為迎接他到來的禮物。

然而,高更的到來,卻是噩夢的開始,他們共同生活、一起作畫、一起討論藝術,可觀點卻總是相反。

密切的相處,使兩個人間產生了很多矛盾。

曾經美好的夢想在現實的衝突與摩擦中變得荒謬、扭曲。

梵谷的過度熱情,更是讓高更覺得害怕。

他常常半夜驚醒,看到梵谷向他走來,凝視著他,又無言地走回自己的床上睡倒,好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兩個月,在一次劇烈爭吵後,高更就此徹底遠走。

而梵谷,在一個極度絕望的夜晚,割下了自己的右耳。

曾在網上看到一句話:

交友是一門藝術,要求既滿懷熱情,又極有分寸;

既真誠坦露,又不無含蓄;既親密相處,又有禮有節。

深以為然。

太使勁的感情,壓抑又窒息,就像魚兒遊出了大海。

你這麼努力,無非是想活進別人的心裡,不曾想弄丟了自己。

每個人都是生命裡的過客,緣分既然不能強求,那麼不妨留點空間給別人,也留點餘地給自己。

吃飯七分飽,待人七分好,太用力的關係,始終是一場災難。

做人忌滿,萬事求缺

《運命論》中有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樹木高出樹林,風肯定會把它吹斷;德行高於眾人,必定會遭受眾人的誹謗。

活的高人一等不是能力,越是向上生長,越懂低調謙卑,才是真的聰明。

曾國藩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求缺齋」,他常說,自己最崇尚的一句話就是「花未全開月未圓」,以此時刻提醒自己「守缺」。

公元1864年8月,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滅亡。曾國藩因此被封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保」銜,他的人生走向了巔峰。

然而,太平天國的威脅解除了,曾國藩卻成了皇帝眼中的「威脅」。

他手握兵權,手下人才濟濟,門生故吏遍天下,勢力和聲望都達到了頂峰。

曾國藩深知功高震主的後果,於是果斷採取措施,開始自剪羽翼。

首先,他在上報有功人員名單時,不以自己與弟弟先,而是以湖廣總督、左宗棠、沈葆楨等人為先。

其次,分批裁撤湘軍。十幾萬湘軍,最後只留下兩個營一萬人左右。

再次,以稱病回家修整為由,未讓弟弟上任江西巡撫。

幾件事下來,朝野上下頓時安心,大家覺得曾國藩的威脅淡化了。於是官員的譴責批評沒有了,朝廷也開始繼續重用他。

人,最難的不是登高,最難的是登高后,如何還能揮灑自如,秘訣便是「求缺」。

古話說:「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

鋒芒畢露、出盡風頭,帶來的是大家的忌憚。高調、炫耀,引來的是眾人的嫉妒。

高高在上、沾沾自喜,換來了看不見的陷阱、數不清的障礙。

真正的智者,看得清形勢,懂得為自己,為他人留餘地。

處處讓步,時時謙卑,看似吃虧,實則大智若愚。

正所謂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有所欠缺,才最完美。

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知乎上有個問題:「活的太用力是什麼樣的感覺?」

有個回答是這樣的:「在各種角色裡面走不出來了,忘了人生如戲,忘了靈魂的歸宿,忘了最初的初衷。」

做人最怕用力過猛,越用力越吃力,幸福靠的是自我成全。

所求過多,適得其反;

愛得太滿,物及必傷;

萬事求缺,才得圓滿。

如果人生註定不平坦,餘生也願你能張馳有度、聚散隨緣。

不過於急切、不過於熱烈、不過於耀眼,只做一個遊刃有餘、不矜不盈的人。

如儒風君所言:

人生無完滿,缺憾亦是美,優雅的人生,是閱盡世事的坦然,是滄桑飽嘗的睿智,是過盡千帆的淡泊。

你我共勉。

相關焦點

  • 愛得太用力,是一場災難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聽,ID:yetingfm】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歌,是張敬軒唱的《只是太愛你》。「過猶不及」是人生哲理,放在感情當中也同樣適用。就像塗磊說的:愛人七分足矣,剩下三分愛自己。因為太用力的愛,往往只會製造更多的遺憾。
  • 29歲碩士畢業生跳江自殺,生前18篇日記曝光:太用力的人生,是場災難
    人生有度,過猶不及。做人做事過度用力,最終都會適得其反。 過於精明終會被精明反噬,愛的太滿終會在愛裡迷失自己。 01 人活一世,最忌滿 最近幾天,一則新聞討論度頗高。
  • 愛得太滿,到頭來都是一場災難(深度好文)
    愛的太熾熱會把對方烤傷。愛的太卑微會委屈自己。愛的太平淡又激蕩不出水波。無論哪一種方式,於雙方而言,都是一場艱難的、難以承受的愛。愛情裡的體面,從來都是要做自己。既不能委曲求全愛得卑微,也不能用情太深愛得炙熱。如果一方手心向上用力託舉久了,習慣後就很難再放下來。
  • 相愛,別太用力
    但事實卻是,你的愛太過沉重,讓他快要窒息了。他只有逃離你,才能喘過氣來。在感情裡,不是越用力,就越能得到愛。太過用力的愛情,往往會以悲劇收場。1太過沉重的愛,不僅會壓垮你愛的人,也會累壞你自己。愛得越用力,越可能失去。鄭爽就是最好的例子。
  • 「做愛,別太用力.」
    但事實卻是,你的愛太過沉重,讓他快要窒息了。 他只有逃離你,才能喘過氣來。 在感情裡,不是越用力,就越能得到愛。 太過用力的愛情,往往會以悲劇收場。太過沉重的愛,不僅會壓垮你愛的人,也會累壞你自己。 愛得越用力,越可能失去。 鄭爽就是最好的例子。
  • 人太閒,是一場災難!
    - 1 -閒,是福氣;太閒,是災難人,閒一點是福氣;太閒,就會變成一場災難。《菜根譚》中說:「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當我們無所事事的時候,內心的雜念便會悄然滋長。看著伴侶覺得像是變心,看著孩子像是學壞,看著朋友像是刻意疏遠。俗語講:無事則生非。生活中產生的很多痛苦和抱怨,往往都是因為太閒。太閒,會毀掉一個正常人。
  • 《白頭山》一場平民自救的政治災難片
    2、朝鮮:電影一開始,朝鮮已經交出核武器,這部電影導演想講的,朝鮮從本質上還是想和韓國和平解決問題,朝鮮半島一體化;電影裡面的朝鮮在這種災難面前,毫無自救能力,這也是韓國拍朝鮮的電影的特色-一直黑,朝鮮只有靠韓國,韓國才能拯救朝鮮,這是電影想講的。3、中國:電影裡面從我們的角度看,是把中國黑化了。
  • 「沒有距離感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朋友之間,不越界曾看到過一個女孩在網上抱怨自己「遇人不淑」。朋友之間離得太近了,不免會相互幹擾、相互傷害。人總有好奇心,越親近的人,總是越想知道更多,了解更多。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隱私,不想被碰觸,更不想為人知。有的時候,你以為你是在關心朋友,實則是在窺探別人的隱私。走得太近,除了會冒犯到別人的隱私,還很容易打擾到別人。
  • 太會算計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到都城眾人才知,這不過是君王的一場玩笑。而褒姒看到諸侯被戲弄後十分開心,周幽王也不以為然跟著笑。各諸侯見此場景憤然離去。五年後外族來犯,周幽王點燃烽火請求諸侯救援。誠信,是一種美德,能幫助你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順。羅馬有句諺語說:「失去信用而賺的錢,應結算在損失裡。」
  • 爺爺警告我:人到四十,和這四人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特別第三人
    最後,爺爺警告我:人到四十,和這四人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特別第三人。那麼,我爺爺所說的別和他們走得太近的這四個人,究竟是指誰呢?人到四十,我們已經老大不小了,而且,也有了各自的家庭,如果因為我們和他們走得太近,那我們難免會獲取到一些有關遠親近鄰的一些隱私,或者其它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一旦我們沒有守住自己的嘴巴,或者酒後失言,那麼,我們的遠親近鄰,就會對我們非常憤怒,從此以後,甚至會老死不相往來了。所以,人到四十,和遠親近鄰走得太近,將是一場災難,我們一定要警惕這一點啊。
  • 愛太滿,是一場災難
    愛得太深,真正是一場災難。用情需有度,留三分愛自己。初讀《書劍恩仇錄》時,總是為霍青桐可惜。真正優秀的女人,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堅持。想起來另外一個奇女子,民國名伶孟小冬。孟小冬唱功精湛,相貌秀美,被時人尊稱為「冬皇」。卻在事業巔峰時悄然隱退,嫁給梅蘭芳為妾,依照愛人的心意安靜做籠中的金絲雀。
  • 好文推薦︱人太閒,是一場災難
    閒,是福氣;太閒,是災難 人,閒一點是福氣;太閒,就會變成一場災難太閒,會毀掉一個正常人。工作是人生中的一場修行,無事可幹、不務正業的人,如果閒散下來,會滋生出很多惡習、壞毛病。太閒,會讓人產生妄想。人忙心不忙,我們心要安詳。」同樣是忙,有些人忙得一團紛亂,有些人卻可以氣定神閒。所謂「人忙心不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在忙碌中保持一顆平常心,獲得自在灑脫。
  • 和情緒不穩定的人在一起,是一場人生災難
    火山哥不穩定的情緒,讓璇子很疲憊,一次次傷透了她的心,連同我們這些朋友都跟著累,每次璇子準備痛下決心和火山哥分手時,火山哥就跑來找璇子求情,說到激動處聲淚俱下,甚至下跪,保證說自己以後肯定改。可是,好了傷疤就忘了疼,該發脾氣還是照樣發脾氣。璇子每次都說要分手,可是每次又心軟,看他可憐,原諒了他。
  • 情緒不穩定,是一場災難
    生活中,遇上這種自己情緒失控,就完全失去理智,不顧別人死活的人,真是太可怕了。令人氣憤的是,生活中,因為情緒失控釀成悲劇的案例不在少數。去年有個微博熱搜,丈夫忘買雞腿被妻子捅死。和情緒不穩定的人在一起,是一場災難可是,生活中有許多人,越是和親近的人在一起
  • 愛太滿,是一場災難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愛得太深,真正是一場災難。用情需有度,留三分愛自己。初讀《書劍恩仇錄》時,總是為霍青桐可惜。明明與陳家洛共同經歷患難,兩情相悅,卻因為與女扮男裝的李沅芷相處親密,害得陳家洛心生芥蒂。以至於這段愛情還沒開始,便已夭折。
  •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相處起來沒有了邊界,也會變成一場災難。 朋友如此,親人如此,愛人更是如此。 兩人離得太近了,不免會相互幹擾,相互傷害。 而不隨意插手、不過分關注,才能帶來朋友之間的舒適感。 只有恰到好處的距離,才是朋友之間情感的最好歸宿。
  • 【動漫】《齊木楠雄的災難》:和片名一樣,確實是一場漫改災難
    其中,還包含了一部新興的校園科幻搞笑漫畫《齊木楠雄的災難》。不幸的是,《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版和去年眾多漫改真人電影一樣,享受漫畫原作的超人氣帶來高票房收益的同時,卻最終輸了口碑。 而「OOC」正是《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版的最大敗筆。 《齊木楠雄的災難》講的是,生來就擁有各種超能力(心靈感應、瞬間移動、千裡眼、預知、隔空取物、靈魂出竅等等等,你能想像到的一切超能力他基本都會使用)的高中生齊木楠雄,無需任何氣力就能實現全部願望,因此失去了人生的一切樂趣。
  • 左思:人生 要用力打破皮囊的枷鎖 | 原創
    事實上,顏值不在線的人生,才是大多數人的人生。畢竟,靠臉吃飯是老天爺的恩澤,就像是中了彩票的幸運兒,註定是少數。無論是《詩經》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碩人」,宋玉筆下「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裡的「東家之子」,曹植《洛神賦》裡「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神女,還是李延年筆下「一顧傾人國,再顧傾人城」的北方佳人,都離我們普通人太遙遠了。
  • 與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這個情節生動地再現了現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也告訴我們:與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這個道理。可趙胤胤這個不太為大眾熟知的男人,卻年少成名,是世界殿堂級的鋼琴家。這句話是真實人生的寫照。太遠了,會讓上司忽略你的存在;太近了,他們又特別容易產生有意討好的偏見,放大你的缺點和不足;
  • 結束這些災難,美好人生就開始了 後來才發現,災難才是我人生
    人生很苦,但我們還是要堅持,因為我們一無所有,你我聖后空無一人,我們不能輕易倒下,就是這麼苦,我曾經以為我要趕快結束這些災難,然後去追求我的美好人生。後來才發現,應對這些災難的過程,就是我的人生。佛陀在經裡強調的「苦」,是指無常之苦。佛經上常說的「無常故苦」,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