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樂隊》生活需要有樂隊的激情鬥志,我們的樂隊有質量的綜藝

2020-10-08 我想諮詢下

這個綜藝真的有質量,看好幾遍都不會膩,最喜歡的三個樂隊:泰山樂隊、星火飛行器、EzGoin。泰山樂隊的音樂耐聽,讓人心生生活激情,有鬥志,很喪的時候適合聽他們的歌,他們不管是改編還是原創,《隔壁泰山》、《執著》、《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這三首最喜歡,其他的也好聽沒有一首不喜歡的,他們這一隊就是我心中的樂隊樣子。星火飛行器這支樂隊的音樂我喜歡他們的原創,原創的《過敏》最喜歡,這支樂隊很青春,顏值高適合男團。EzGoin是一個看見他們就會不由自主的開心的樂隊,是快樂的,確實是治癒系男孩,非常非常喜歡他們的原創《沒什麼遺憾,只要追著光》、《勇敢,向前》,還有洛宇改編的《日不落》也好聽,還有他個人唱的《張目對日》也喜歡,鄭洛宇和郭欣兩個真的絕配。其實Milk的也還不錯,這個隊的音樂歐美風比較多,確實都是大師,很高級的,每一首都完美,只是個人不是很喜歡歐美風的音樂。還有大龍哥那一隊,他們的隊名字太長了記不住,是真的重金屬,唱完絕對口渴的那種,適合發洩情緒,大龍的鼓絕,文君的音色很喜歡。在《我們的樂隊》中有很多優秀樂手,還喜歡《三行情書》,喜歡戚唯的鼓、喜歡葉子的鋼琴,喜歡第一集有一個穿藍色衣服的小哥哥很不錯,話少技術好,就是記不得名字了,出現太少了,還有一個彈琵琶的也很牛,反正都是很優秀的,期待第二季《我們的樂隊》。

相關焦點

  • 《我們的樂隊》評分兩極分化,樂隊綜藝如何突圍?
    而參考雲合數據,節目上周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為7.39%,排在《王牌對王牌第5季》《青春有你第2季》後。 當然,作為樂隊類綜藝中的後來者,《我們的樂隊》到底表現如何? 《我們的樂隊》到底如何? 眾所周知,由於疫情原因,國內的綜藝節目錄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 樂隊綜藝《我們的樂隊》到底好不好看?
    3月14日,樂隊綜藝《我們的樂隊》開播了。
  • 《樂隊的夏天》VS《我們的樂隊》,樂隊的solo與樂隊的養成
    繼去年掀起一股樂隊小熱潮的《樂隊的夏天》節目之後,今年的《我們的樂隊》又開啟了新的帷幕。可以說,樂隊類綜藝的熱潮還在繼續膨脹、發酵,但兩者定位有著不顯著的不同,如果說前者是樂隊的solo,那後者更像是樂隊的養成。樂隊的夏天帶著脫口秀標籤的馬東老師,蘇打綠樂隊出身的吳青峰,金牌感性的音樂製作人張亞東,和31支樂隊,一起火熱了2019年的夏天。
  • 《我們的樂隊》:樂隊有多不適合選秀
    芒果TV和江蘇衛視聯合出品的樂隊選秀綜藝《我們的樂隊》已經進入後半程。從嘉賓陣容來看,謝霆鋒+王俊凱+蕭敬騰的主評委陣容,第一期還有ella陳嘉樺作為主持人,從第三期開始加入鄧紫棋作為點評嘉賓,這裡面有國內00後中非常受歡迎的男女歌手偶像,也有港臺優秀樂隊出身的主唱,ella陳嘉樺除了有90後的青春she作基礎外也是除了名的有梗搞笑王。
  • 綜藝推薦|《我們的樂隊》
    中文名稱:我們的樂隊國家/地區:中國內地類型:聚焦樂隊自然成長音樂真人秀主要嘉賓:謝霆鋒、王俊凱、蕭敬騰對於謝霆鋒、王俊凱、蕭敬騰三人來說,組建樂隊也是這三位合伙人的夢想。謝霆鋒從未放棄自己的樂隊夢;王俊凱也表示樂隊散發出來的音樂力量,是每個年輕人都渴望的;而蕭敬騰一直很喜歡樂隊,並且擁有自己的樂隊。
  • 王俊凱也救不了《我們的樂隊》,觀眾對樂隊綜藝審美疲勞了嗎?
    去年大火的《樂隊的夏天》,讓樂隊綜藝成為新風潮。然而隨後出現的《一起樂隊吧》並未掀起波瀾,豆瓣評分只有4.2。近期上線的《我們的樂隊》也從開播之初的評分7.3掉到了如今的6.4。《樂隊的夏天》請來新褲子、刺蝟、反光鏡、痛仰、旅行團等知名樂隊,他們有鮮明的個性和音樂態度,也有一波固定粉絲,某種程度上「自帶流量」。
  • 我們需要一個優質的樂隊綜藝,但是不需要樂隊版的《中國好聲音》
    「北京超新聲」刺蝟子建說:「不想生活再這麼動蕩。」……如今他們都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可,且生活有了改觀。《樂隊的夏天》巡演首站武漢站演出門票一分鐘售罄,很多參加了節目的樂隊借著節目熱度開啟了全國巡演,上面提到的新褲子和刺蝟樂隊更是接商業代言接到手軟。
  • 《我們的樂隊》我們的,樂隊!
    在節目之前,我對於參與節目的所有人(包括三位老闆和所有樂隊選手)都只是純路人而已。謝霆鋒雖然不是天生便得到認可的音樂人,在出道之初也一直受到否認和打擊,但他的音樂才華早在00年左右就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蕭敬騰雖然經常被人說「炫技」,但有技可炫本身就有無可置疑的音樂認同感。在節目中帶來熱度最高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當屬流量帶鹽王俊凱了,有很多人覺得很不明白為什麼他會來參加這個節目。
  • 我們的樂隊有沒有王北車?我們的樂隊王北車是哪一期?
    原標題:我們的樂隊有沒有王北車 在社交平臺上的粉絲量突破百萬最近熱播的綜藝我們的樂隊還是很不錯的,很細緻,節目組也非常專業,選手也都很 ,導師提出的問題也是一針見血,用心的節目希望可以被更多人所看到。很多人聽說之前在抖音上很火的王北車也來到了這個節目,這是真的嗎?
  • 我們的樂隊綜藝為啥做不好看?
    文 | 林不二子去年在新加坡的某國際音樂論壇上,謝霆鋒在說完了正事後,特意介紹自己將會參加到一個樂隊綜藝中,挖掘與展示中國年輕音樂人們的才華與風貌,他的言語和情緒讓我們能很明確地感受到他對這件事的熱情與期待。如今《我們的樂隊》播出了3期,雖然節目裡的他確實經常眼睛發亮、滿懷激情,但節目的成果可能並不匹配他的期待。
  • 我們的樂隊陣容公布都有誰 我們的樂隊幾號開播
    我們的樂隊陣容公布都有誰 我們的樂隊幾號開播時間:2020-03-03 23: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的樂隊陣容公布都有誰 我們的樂隊幾號開播 由芒果TV、遠景影視聯合出品,芒果TV、江蘇衛視聯合播出的國內首檔聚焦樂隊自然成長的音樂真人秀節目《我們的樂隊樂隊無限公司
  • 綜藝中國樂隊有哪幾個樂隊嘉賓 左右樂隊成員介紹
    「早期我的演唱風格有很多尖銳的地方」,她說:「現在會有所改變,但也還是會尖銳。」只是這種尖銳,不再是簡單的尖銳,它會更有內涵、夠有力量。  「這是我們樂隊的製作人劉迦寧、吉他手宋宇、我心中的鼓王王瀾、在成都的德國人貝斯手Bodo、還有汪軾曄!」每次演唱完第一首歌,譚維維都會大聲地介紹北京客樂隊的每一位成員。「因為我們不只是夥伴,更像是家人。
  • 《我們的樂隊》官宣,在樂夏之後,會有一個樂隊的春天嗎?
    今天,新綜藝《我們的樂隊》官宣了三位「導師」,不過,正如這個節目的副標題「樂隊無限公司」,這三位導師都被冠以「總裁」之名——技術總裁蕭敬騰、運營總裁謝霆鋒和市場總裁王俊凱。酷炫不炫酷,霸道不霸道?但樂隊和霸總之間的混搭,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味兒。
  • 謝霆鋒參加綜藝《我們的樂隊》 組樂隊彌補遺憾
    北京時間3月4日消息,據香港媒體報導,謝霆鋒將參演音樂綜藝節目《我們的樂隊─樂隊無限公司》,與蕭敬騰及王俊凱聯手發掘人才,培養樂隊的新力量,節目將於3月中播出。  在官方發布的海報中,謝霆鋒以型爆黑色西裝,展現「霸道總裁」氣勢,與以往作為導師,參加其他音樂節目造型截然不同。謝霆鋒說:「自己在演藝圈多年,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組過自己的樂隊。」
  • 《樂隊的夏天》之後,樂隊綜藝還會有春天嗎?
    繼《樂隊的夏天》大火之後,樂隊類的綜藝是雨後春筍,層出不窮。6月20日,由芒果TV和江蘇衛視聯合播出的樂隊選秀綜藝《我們的樂隊》正式落下帷幕,由主唱張恩岱、吉他手王迪、貝斯手侯珺瀟、鼓手楊洋、ACE/製作人倪琰琛五人組成的Tarzan泰山樂隊獲得《我們的樂隊》總冠軍。
  • 從組樂隊到做市場,《我們的樂隊》如何呈現「樂隊養成」舞臺?
    文 | 赤木瓶子隨著近年來現場音樂演出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張,主流觀眾對樂隊的認知正在被一步步打開。市場上開始陸續誕生不同類型的樂隊綜藝,有成熟樂隊間的創作較量,也有以紀錄片形式呈現的創作背後故事。而於近日播出的《我們的樂隊》則將樂隊的組建過程搬至臺前,為觀眾呈現了一支樂隊的成長曆程。
  • 法茲:我們是有肌肉感的樂隊
    劉鵬:這個概念跟我們音樂有關,傳達的是一種精神內核的東西。我們都想做的音樂,包括我們的現場一定是得實打實地真切感受到。我個人感覺我們的演出狀態就是要精疲力盡,用盡所有力氣在臺上釋放自己,我們自己是很開心的,當然我相信觀眾也能感受到。嘉軒:現場最大的魅力就是有骨有肉,就是有一股子勁兒。
  • 綜藝《我們的樂隊》導師solo先行曲 蕭敬騰我們的樂隊全是愛歌詞介紹
    綜藝《我們的樂隊》導師solo先行曲 蕭敬騰我們的樂隊全是愛歌詞介紹  《我們的樂隊》總裁蕭敬騰鋼琴彈唱《全是愛》solo音源釋出,深情演繹青峰詞曲力作!3月14日晚22:35分,《我們的樂隊》首期完整節目音源同步獨家上線網易雲音樂!
  • 創意新穎元素過多的《我們的樂隊》,樂隊綜藝兼偶像養成新玩法
    隨著去年音樂類節目《樂隊的夏天》熱播,給那個炎熱的盛夏帶來了更加歡暢的爽感,也讓眾多樂隊讓歌迷熟知。《樂夏》是已經成名的樂隊之間的廝殺,今年的《我們的樂隊》則是導師化身為合伙人,謝霆鋒運營總裁,蕭敬騰技術總裁,王俊凱市場總裁。以企業化模式運作,在各位樂手中優中選優,組成樂隊來競爭最後桂冠。
  • 專訪|從組樂隊到做市場,《我們的樂隊》如何呈現「樂隊養成」舞臺?
    隨著近年來現場音樂演出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張,主流觀眾對樂隊的認知正在被一步步打開。市場上開始陸續誕生不同類型的樂隊綜藝,有成熟樂隊間的創作較量,也有以紀錄片形式呈現的創作背後故事。而於近日播出的《我們的樂隊》則將樂隊的組建過程搬至臺前,為觀眾呈現了一支樂隊的成長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