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蓋的蓋其實是一個如此精妙的設計,日軍使用40年背後的無奈

2020-12-28 騰訊網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鞏

在一些關於二戰的戰爭片中,我們經常看到日軍拿著一桿很長的步槍在幹壞事。這種很長的步槍就是三八式步槍,日軍的最標誌性的武器,我們的戰士通常叫它「三八大蓋兒」。當年,無數的抗日戰士死在這樣的槍下,但因為我們同樣繳獲了大量三八大蓋兒,無數的日軍也死在了這樣的槍下,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支槍呢?

一款經典的槍械的誕生,大多蘊含著設計者無數的心血,三八式步槍的前身是三十年式和三十五年式步槍,但是他們在裝備部隊後問題多多,因此三八式步槍也可以稱為改良版。

三八式步槍在戰鬥中非常實用,就連我們的戰士用得都非常順手,日本陸軍也一直把三八式步槍作為主要武器,甚至到1945年日軍投降,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日本陸軍都基本上沒有改變過步兵的武器。

三八式步槍重量達3.9kg,槍首加上三零式刺刀,整槍長度超過1.5m,甚至超過了有些日軍的身高。性能上,6.5mm三八式步的槍彈經日本人改進後,新一代子彈的背甲,射入人體後容易造成翻滾,從而形成巨大的傷害。也就是說,在近距離內三八式步槍容易造成貫穿傷,根據當時日軍的作戰部署,他們會在距敵800米的時候,先使用重機槍開火,距離600米時在使用輕機槍開火,300米時使用步槍開火。

綜上所述,在50米到300米之內,三八式步槍威力是很大的,大多數在這段距離被擊中的人不死也是重傷。因此也能理解,此槍為什麼在戰場上能有出色的表現。

說了這麼多,大家肯定還有一個疑惑?我們的戰士為什麼稱三八式步槍為三八大蓋兒呢?它的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正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在戰場上炮火連天,經常揚起很多塵土。這些塵土很容易在槍栓前推後拉的過程中被帶入槍膛,對槍膛造成損害,同時降低射擊的精度。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蓋來阻止塵土進入槍膛,所以說三八大蓋的蓋兒實際上就是一個防塵蓋。防塵蓋這個設計應該算是三八式步槍的一個獨創,也是極其精妙的設計。

雖然三八式步槍有以上等等優點,但是畢竟是手動步槍,各方面和自動步槍還是有一些差距的,那麼日軍為什麼一直堅持使用三八式步槍呢?

除了它的確有一些優點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日本的工業水平落後於西方,當年的日本工業能力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日軍的戰場卻拉的非常大。在國家經濟實力不夠的情況下,再加上軍隊由於戰爭需要不能裁員,所以只能減少陸軍的資源供給,而大力發展空軍海軍。

日軍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生產出來的彈藥,不僅滿足不了正常的供需,而且精度也達不到要求,彈藥卡殼的情況特別多。

在這種情況下三八式步槍顯然成了最好的選擇,首先它的槍機只有5個部件,非常容易製造,組裝,生產起來能夠節約大量資源,士兵們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其次防塵蓋的設計讓它在戰場上非常可靠,而且出彈也相對穩定,命中率也有提高。當然重要的一點還是需要配備的子彈比較少,根據相關資料,一名普通日軍配備的子彈從幾十顆到一百多顆不等,而裝備了大量自動武器的美軍,單兵配備的子彈是日軍的幾倍到幾十倍。

相關焦點

  • 三八大蓋威力真那麼小?其實威力驚人,1000米都能打出一個大洞
    在不少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都能看見三八大蓋這款武器的出現,由於當時的武器製造技術比較落後,戰場上所使用的武器一般都是以槍枝為主,而很多遊戲愛好者紛紛表示98K與三八大蓋很相似。其實三八大蓋在設計之初確實是按照毛瑟98K的槍機進行製造,但在射程方面有很大差距,由於日本在進行這款槍的設計時,專門針對其內部結構進行了改造,以讓三八大蓋能夠設計到更遠的目標,最終這款槍也沒有辜負日本期望,所能達到的最高射程為2400米。
  • 國人熟知的「三八大蓋」改進版,卻粗製濫造
    提起二戰時期的日軍主力制式步槍,國人肯定首先想到就是矮個日本兵手裡那長長的「三八大蓋」。這個三八大蓋可是日俄戰爭時代的元老武器了,到了二戰時期它其實已經服役近40年之久了,這款長步槍加上刺刀也成為「侵華日軍」的罪惡形象之一。
  • 三八步槍為啥叫「三八大蓋」?原因竟和我國東北有關
    抗日戰爭是20世紀中期我國抵抗日軍侵略的一場全面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二戰亞洲戰場的主戰場之一。抗日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當時日軍侵佔我國東北地區,並建立了滿洲國,之後陸續向華北、上海等地發起進攻,挑起事端,直到1937年發生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 電視劇中被三八大蓋步槍擊中腿部真的能站起來嗎?
    二戰中在中國戰場上,日軍主要使用的就是非常出名的步槍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槍,俗稱三八大蓋,主要是因為槍栓那邊加了一個防塵蓋和上面印著三八年的原因現代中國的槍戰片大部分都是跟日本人作戰拍攝的,今天我們就說說如果被三八大蓋擊中腿部還能像電視劇中繼續跟敵人拼命嗎?
  • 二戰日軍的三八大蓋真這麼猛?
    兇狠矮壯的日本兵,手持上了刺刀的「三八大蓋」——這是中國軍民對抗戰最深的記憶之一。三八大蓋是二戰日本陸軍的制式步槍,正式名稱為「明治三八式銃」,因其槍機上有一個獨特的防塵蓋,所以被中國軍民稱為「三八大蓋」。二戰的戰爭形式主要為運動戰,制式步槍變短也是大勢所趨。
  •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隊的三八大蓋到底有多厲害?
    從很多的抗日影視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人如果繳獲了日軍的三八大蓋,會非常高興,那麼鬼子的三八大蓋到底有多厲害呢?
  • 抗日時日軍使用的是三八大蓋,現在日本士兵用的是什麼槍?
    雖然近代史上的兩國因為戰爭鬧的很不愉快;但另一方面日本的動漫與質量高、設計人性化的產品卻深受中國國民所喜愛。而日本的軍事武器也像日本的產品一樣在世界上頗受好評,今天的日本早已不是二戰時期那個使用三八大蓋的日本了,他們的自衛隊如今所所使用的步槍是在性能、設計上都比較受國際歡迎的89式步槍。這款自動步槍的性能十分的優越,可以支持連擊。
  • 38式步槍為何叫三八大蓋?被我國東北逼出來的,連軍迷也不知道
    在不同的作戰環境下,槍枝不同,使用感受也將會有極大的差別,地區的氣候環境、地理位置等都會對槍枝的使用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今天我們就用二戰時期38式步槍來做例子。抗戰時期日軍曾大量裝備38式步槍,雖然有著固定的學名,但還是被我軍起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那就是三八大蓋,關注軍事或者愛看抗日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三八大蓋在抗戰時期可以說是到了人盡皆知的程度了。
  • 別再埋汰抗日神劇了,三八大蓋真能擊落敵機!
    在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中,三八大蓋既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殘殺百姓的兇器,也是中國人民抵禦外辱打擊敵人的利器。這款步槍定型生產時間為1905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因此被命名為三八年式步兵銃。三八步槍的橫空出世標誌著日軍的武器裝備日趨成熟與完善,同時三八步槍也得到了日軍從上至下的一致認可。
  • 志願軍手中「三八大蓋」打出巔峰
    被詬病不斷三八式步槍,已經落後於時代同樣,被國人俗稱為「三八大蓋」的日軍三八式步槍,和其他日式輕武器一樣,也被認為存在著許多缺陷:某影視劇裡一位老兵在給新兵講三八式步槍的知識,說這款步槍威力並不大,人如果被中彈後也就鑽個小孔,休養一下很快就好了,而中正式如果打入人體會鑽個血洞。
  • 三八大蓋有什麼優勢?抗日戰爭時,我軍繳獲一把都要激動半天
    而三八大蓋則是日軍最鍾愛的一種武器,那麼三八大蓋在二戰時到底有多好?有什麼優勢嗎?抗戰時,我軍繳獲一把都能開心激動半天。 日軍在二戰期間侵略了不少國家,但是無論他們去到什麼戰場,他們手裡都拿著那杆三八大蓋,基本上就沒怎麼變過,而且靠著這種步槍也贏下了很多場戰爭。
  • 三八大蓋——一支長期被神話的落後步槍
    三八大蓋連同刺刀全長167,為二戰最長步槍 前言 三八式步槍是最常見的侵華武器。在影視上,鬼子兵手持比自己還長的三八大蓋,槍尖上挑著一面膏藥旗,喊著「花姑娘滴有?」進村搶糧搶雞搶花姑娘,已經是標準形象。關於三八式步槍,有人說它很神,打得忒準,又忒遠。有人說它殺傷力不行,一槍兩個眼,休養幾個月就活蹦亂跳。還有人說它槍長拼刺忒好使。那麼三八大蓋究竟如何?本文將為您剖析。
  • 「三八大蓋」的大蓋是咋來的,詳解三八式步槍
    抗日劇中,最有名聲的武器就是「三八大蓋」了,給人印象最深的特點就是「長」。他實在是太長了,長度達到了1275㎜,同時期的M1加蘭德步槍也只有1.1m,這和日軍矮小的體型形成鮮明對比,也被戲稱為「能發射子彈的長矛」。
  • 拳打毛瑟98,腳踢三八大蓋,什麼槍這麼牛?
    但實話實說,在二戰戰場上,98k輸給了M1加蘭德,小日本的三八大蓋,更是手下敗將。大把訂單飛到工廠,M1產量激增,到1945年就生產400多萬支。它跟隨美國大兵週遊世界,吸粉無數,暴紅的日子終於到來。紅有紅的資本,作為第一支大規模裝備的半自動步槍,M1比一眾栓動步槍領先了一代,各項指標完全碾壓。它使用導氣結構,利用火藥氣體推動槍機,完成開鎖、拋殼和上彈。射速高達到40~50發/分,普通士兵也能在一分鐘裡打出30發子彈。
  • 一支「三八大蓋」的紅色故事
    鞏書良就是這千千萬萬中華兒女中的一個,他懷著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走上反抗侵略、抵禦外侮、爭取民族自由與獨立的道路。他繳獲的一支日式步槍「三八大蓋」,成為了鞏家的「傳家寶」,保存了幾十年。日前,鞏書良的兒子鞏會中決定把這支「三八大蓋」作為紅色文物捐贈給縣博物館,我們這期「德沛獻縣」,就和您一起了解這支「三八大蓋」和它背後的紅色故事。
  • 圖5排隊向紅軍繳「三八大蓋」
    圖1:1931年,日軍在瀋陽抓到的一個警察! 圖2:1938年,日軍抓到的2個東北土匪。因為他們拒絕了與日軍合作的招安,所以日軍集合了大部隊進攻他們。日軍將彈鏈掛著他們身上,以示羞辱。這應該是他們行刑前拍攝的一張照片。
  • 3個日軍背靠背,10個八路軍不佔便宜,為何差距如此懸殊?
    我們都知道,在抗戰初期我國的軍事實力較為落後,所以在正面交鋒時往往會使用大刀來對抗日軍的刺刀,並且還有著非常不錯的戰績,但是自抗戰中期以後幾乎所有的八路軍部隊都沒有繼續使用大刀了,而改裝了刺刀。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三八大蓋兒步槍到底有多厲害! 八路軍戰士: 給5箱手榴彈都不換!
    三八大蓋步槍有多厲害?八路軍士兵:給五箱手榴彈也不換。三八大蓋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戰士對日軍三八式步槍的俗稱,槍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
  • 我軍說它是垃圾,日軍說他是神器!淺談上世紀日軍的有坂子彈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華使用的最多制式步槍,即三八式步槍,由於具備防塵蓋設計,所以也被我們戲稱為三八大蓋,但被繳獲的三八式步槍並不受我軍歡迎,主要反映都是這款步槍的威力太低了。從左到右依次是.303、有坂6.5和.30和德軍從1905年使用到二戰的7.92×57毫米標準毛瑟彈不同,日軍的制式子彈口徑和體積都小了不少,使用的是6.5×50毫米的有坂子彈,主要配備給有坂
  • 扒一扒戰爭題材電視劇中,看上去正確其實錯誤的一些常識
    第一個,三八大蓋的威力如何,在很多抗戰題材的諜戰劇中,都對日本人使用的三八大蓋有這樣的描述,打得遠,威力小,如果擊不中要害,打個對穿而已。其實按照這個說法,如果是打在人的腿肚子上,就是兩個不大的出血點。一般人在戰場上都會處於一種十分亢奮的狀態,可能中了槍,只是感覺到疼,仍然具有相當強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