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raig Anderton
出處:Sound On Sound
編譯:Logic Loc
典型的採樣工程。三條軌道分別拾取了吉他琴頸、琴橋以及它們的組合音色。上面的軌道是最後完成的採樣,中間的軌道正在處理,下面的軌道是原始的採樣音頻。
在Sonar中,採樣自己的樂器。
製作你自己的採樣樂器,不止是消磨時光的餘興節目。像我平時很喜歡演奏鍵盤貝斯,但我更喜歡電貝司的聲音——特別是五弦貝斯——所以,我會採樣它。即便我會演奏吉他,我也喜歡通過吉他採樣來演奏完全不同的和弦配置。而且,我還可以將採樣映射到鍵盤上,製作出不會走音的12弦吉他。有時候,我會臨時拿到一些少數民族樂器,通過採樣,我將擁有永久的使用權。
無論出於什麼理由去採樣,我都會使用Sonar,因為它很適合這類工作;不過,大部分的技巧也適用於其他DAW。我會用吉他的採樣作為案例進行講解。
確保聲源
你會使用話筒來採樣聲音,所以在錄製時,需要倍加小心——包括樂器自身的準備。當採樣貝斯或吉他時,動作儘可能大,這樣能避免一切潛在的雜音——你不是在演奏樂器,而是在採樣它。指彈會很不乾淨,但為了獲得好音色,這樣是值得的(換上新弦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你最近還沒有換過)。
儘可能往你的轉換器中多注入些電平。我通常喜歡保留一點動態餘量,但同時,榨乾信噪比也是很重要的。
錄製不同的動態(力度)是很困難的,所以,最好的變通方案就是用相當大的力度敲擊樂器。為了模擬低動態,你可以將低通濾波器的切除頻率與力度進行綁定。在低動態時,削減一點亮度。同時,提升採樣的啟動時間,恢復動態。而在高力度時,音高會有一點上升。
注意你的環境。如果你用單線圈拾音器採樣吉他,那麼儘可能地遠離變壓器和計算機。對於原聲樂器,還要關閉空調,將手機調至靜音。
使用調音器監聽輸入。Sonar自帶的TH2效果不錯,但通常我更傾向於用顯示窗口大,尺寸小的TC Electronics Polytune插件。
確保在錄音的開頭和結尾處留有空間,記錄信號鏈的噪聲(比如音頻接口放大器的電流聲)。當你為採樣項目設置好錄音電平時,不要輕易改動它。這有利於之後整個文件的噪聲衰減。
你需要穩定地演奏,但這並不容易。對于吉他,為了獲得大體一致的音符瞬態,我會提前演奏幾個連續的音符。所有採樣的錄製最好在一個採樣項目中完成,這點很重要:如果之後再想去採樣的話,就很難獲得一致的音色了。
清理
錄音之後,你會獲得有很多音符的文件。在開始編輯前,我喜歡儘可能地衰減噪聲。大部分時間,我會在Sonar中載入iZotope RX4衰減噪聲;在RX4出來之前,我一直使用Sony Sound Forge的噪聲衰減工具。
這就是你需要在開頭保留空白區域的原因——這樣,你可以採集噪聲的「指紋」,再從整個信號中去除它——同樣,這也是不改變錄音電平的原因。因為如果噪聲級變化的話,就很難從信號中去除噪聲了。注意,為了獲得理想的結果,你可以在單個音符上應用較重的噪聲衰減。
修剪時間
接下來,你需要在錄音中隔離單個音符。這樣,你可以保存它們並通過鍵盤進行映射。在創建單個音符的過程中,有三個重要的快捷按鍵。「水平縮放」是其中之一,因為你想要放大,聚焦到音符的啟動和衰減部分。然後,再縮小去觀察整體。我將它們分配到了上下翻頁(Page Up/Page Down)的按鍵上。
「並軌成片段(Bounce to Clip)」也是很方便的(原因後面會闡明)。還有「正常化(Normalize)」,因為你想要音符擁有同樣的電平。
這是我通常清理採樣的工作流程:
放大一個音符的啟動部分,在啟動點前切割文件。有時候,你需要對位置做一些判斷,比如要包含多少噪聲。我傾向於快速的啟動狀態,而不是更多的啟動「特徵」。
縮小,播放音符。在音符結尾處再做切割。
重複這個操作,直到切割好所有的音符。然後,刪除所有不相干的音頻部分。
對所有片段應用修剪。
正常化所有片段(我喜歡正常化到-1dB)。
現在,你有了一系列切割開的音符。選擇全部,放大到其中一個音符的啟動部分。
加入一點漸變(幾毫秒),使用較緩的淡入曲線,消除音符開頭處的嘀嗒聲。在結尾處,加入較長的漸變(如果合適),使用快速的淡出曲線。因為選中了所有片段,所以在操作時,所有的片段都會擁有同樣的漸變——這樣做能夠保持一致性。
我喜歡將漸變「渲染」到音符上,所以,我會單獨並軌每個片段。你需要單獨處理每個片段,否則,你的處理將應用到所有片段上,並軌成一個文件。
音高修正
採樣的音高必須完美,所以你需要細緻地調整它們。因為音高的差異可能是很細小的,所以有效的音高修正並不會對音質造成太大影響。
注意,對於某些採樣,修正的目標是變化的。比如,吉他會從半音位置起,再滑落到正確音高上,然後產生一定程度的擺動。貝斯的拍擊會很猛烈。要達到精準的音高,需要在最初的啟動狀態結束後,立刻修正。
調整音高方面,Melodyne是非常出色的。只需要在Melodyne窗口中點擊「選擇全部(Select All)」,將音高和音高偏移修正值調到最大,就差不多可以了...大部分時間是的。在某些特別的情況下,Melodyne可能無法正確地分析音高。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因為音符淡出,電平太低了,所以Melodyne無法「鎖定」音高。雖然通常全選的方式會奏效,但如果音符的各部分需要特別的修正,那就不能使用Melodyne了。
如果你在音符中間看到垂線,那麼使用Melodyne修正完音高后,請一定要仔細聽,確保沒有任何的不連貫發生。
如果你在音符中間看到垂線,那麼使用Melodyne修正完音高后,請一定要仔細聽,確保沒有任何的不連貫發生。
另一個確保音高精準的有效方法(雖然很花時間)是使用「循環構造視窗(Loop Construction View)」。
在「循環構造視窗」中打開文件,選擇「片段/伸縮開關(Clip / Stretch On/Off)」。在「音高(Pitch)」的音分窗口中,輸入音高的偏移值。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循環構造視窗」,你可能不會在調音器插件上看到音高,因為它存在於軌道的效果機架上。如果你在軌道視窗中的文件前放置了光標,然後開始回放,你會看到(聽到)所有音高調整的結果。不要啟用音高按鈕,因為這會讓循環沿用工程的音高。
Sonar的「循環構造視窗(Loop Construction View)」非常高效,不會產生人工現象,能修正細小的音高問題。
在修正完片段音高后,並軌片段本身,保留永久的音高改變。
處理異常現象
儘管做了很多的努力,有些採樣可能還是不太適合。有的音符可能比旁邊的短,或者有一些雜音或人工現象。如果「其中一個跟別的不太一樣」,那麼你主要有三個處理選擇。首先,找到一個可能低半音或高半音的音符,拷貝它,然後是使用「處理/移調(Process / Transpose)」,改變它的音高,替換有問題的採樣。注意,通常使用移調功能會改變啟動狀態,所以它並不總是會從零交叉點開始;你需要加入短暫的淡入。
另外,可以將拷貝載入到Melodyne,在那裡做一個半音的移調。或者,你可以使用之前提到的「循環構造視窗」技術,施加半個音高的改變。
有了這些方法,你甚至可以多移動幾個半音。你會發現,聲音的品質仍然能得到保留。
最後一步
完成所有文件後,你需要並軌片段,儲存這些改變並且重命名——注意,Sonar的「Ipswich」版本引入了多片段導出功能,很適合用在這裡。選擇所有片段,做批量導出(選擇片段作為分類源)。現在,你就有了採樣器映射的原始素材。
接下來呢?如果要使用Sonar的SFZ文件格式創建採樣樂器,可以參考:/sos/apr08/articles/sonartech_0408.htm。
本文出自《midifan月刊》2015年5月第116期。
可下載Midifan for iOS應用在手機或平板上閱讀(直接在App Store裡搜索Midifan即可找到,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直接下載),在iPad或iPhone上下載並閱讀。
♬ ♯ ♩ ♪ ♫ ♬ ♭♬ ♯ ♩ ♪ ♫ ♬ ♭♬ ♯ ♩ ♪
Midifan微信支持評論啦!下拉到最下面點擊『寫評論』即可發表,也可看到其他朋友的評論哦~~
♬ ♯ ♩ ♪ ♫ ♬ ♭♬ ♯ ♩ ♪ ♫ ♬ ♭♬ ♯ ♩ ♪
廣告:小旭音樂北京 廣州 上海 成都四地現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