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海底光纜10個真相:情報機關愛聽鯊魚愛咬

2021-02-25 國家海洋預報臺

1.海底光纜的鋪設是一項漫長而昂貴的工程

99%的國際數據通過海底通訊光纜傳輸。海底光纜的長度達到數十萬英裡,一些光纜的深度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海底光纜由鋪設船鋪設,鋪設過程並不是簡單地將鐵砧固定的光纜沉入海底。通常情況下,光纜必須穿過海底的平坦表面,鋪設過程必須小心翼翼,避開珊瑚礁、沉船、魚類棲息地以及其他生態棲息地和常見障礙物。

鋪設在淺水域的光纜直徑與罐裝蘇打水相當,深海的光纜直徑較小,與一根魔筆差不多。由於鋪設到海底8000英尺(約合2440米)的光纜數量不多,因此不需要使用太多鍍鋅屏蔽線。淺水區的光纜藉助高壓水噴流埋到海床下面。鋪設跨度1英裡的海底光纜的成本取決於光纜總長度和目的地,一條跨洋光纜的鋪設成本可達到數億美元。

2.鯊魚喜歡撕咬海底光纜

鯊魚很喜歡撕咬海底光纜,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說與電磁場有關,有的說只是因為好奇,更有人開玩笑地說它們有意破壞我們的通訊基礎設施,而後發動地面攻擊。不管原因是什麼,鯊魚撕咬光纜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時會破壞網際網路通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谷歌等公司為他們的光纜採取了防護措施,即使用抗鯊魚撕咬包皮。

3.海底光纜與地下光纜一樣脆弱

似乎每隔幾年,建築工人的推土機都會在無意間挖斷光纜,導致網絡斷線。海洋中雖然沒有工程機械破壞光纜,但也存在很多威脅。除了鯊魚外,海底光纜還受到船錨、漁船拖網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多倫多的一家公司提議鋪設一條穿過北極的光纜,將東京和倫敦連接在一起。在此之前,這種設想不可能實現,但由於氣候變化導致冰蓋消融,只要擁有雄厚的資金,鋪設這樣一條光纜的想法便可以成為現實。

4.通過海底光纜連接世界並不是一個新想法

1854年,第一條跨洋電報電纜開始鋪設,連接紐芬蘭和愛爾蘭,4年後發出第一封電報,內容為「懷特豪斯收到持續5分鐘的信號,線圈信號太弱,無法傳遞。請慢一點並且有規律。我已經裝上中間滑輪。」電報中的懷特豪斯指的是大西洋電報公司的首席電氣技師瓦爾德曼-懷特豪斯。在鋪設這條電報電纜的4年時間裡,查爾斯-狄更斯仍在寫小說,沃爾特-惠特曼出版了《草葉集》,達拉斯正式成為德克薩斯州的一部分,美國參議員候選人林肯發表《分裂之家》演說。

5.情報機構喜歡竊聽海底光纜

在冷戰高潮時期,蘇聯經常在兩個主海軍基地之間傳輸經過簡單加密的信號。當時的蘇聯官員認為深度加密很麻煩,是一種不必要的過度做法,因為兩座基地使用一條海底光纜連接,穿過布滿感應器的蘇聯領海,美國人不可能冒著點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破壞光纜。此外,他們也不認為美軍的「大比目魚」號潛艇能夠突破蘇聯防禦部隊的監視。然而,就是這艘被他們忽視的美國潛艇發現了光纜並安裝了一個巨大的竊聽器,竊聽器每月傳回一次收集的信息。這次行動被稱之為「常春藤之鈴」。後來,前美國國安局分析師羅納德-佩爾頓向蘇聯出賣情報,洩露「常春藤之鈴」行動的秘密。現在,竊聽海底光纜已經成為情報機構的一種「標準作業」。

6.多國政府計劃讓光纜繞過美國 以防竊聽

在電子間諜活動方面,美國擁有巨大優勢。美國的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在發明和建造全球通訊基礎設施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型數據線路往往穿過美國邊境和海域,降低了美國人進行竊聽的難度。在前國安局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曝光機密文件之後,很多國家了解到美國情報機構在截獲外國數據方面達到怎樣的惡劣程度,陷入無比憤怒之中。現在,一些國家正在重新考慮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巴西啟動了一項計劃,鋪設一條通往葡萄牙的通訊光纜,這條光纜不僅繞過美國,同時還特意將美國的公司排除在計劃之外。

7.海底光纜與衛星相比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我們將1000多顆衛星送入軌道,將探測器送上彗星,甚至還計劃實施載人火星探索任務。也許你會認為利用衛星連接網際網路是一個比海底光纜更為理想的做法,衛星一定勝過海底光纜這個在電話誕生前發明的技術。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至少目前不是這樣。光纜和通訊衛星都是上世紀60年代問世的,衛星存在一大劣勢,即發送和接收的信號需要穿過太空,耗時較長。光纜能夠以達到光速99.7%的速度傳輸數據。如果沒有海底光纜,網際網路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南極洲是唯一一個沒有實體線路連接網際網路的大陸,依靠衛星進行數據傳輸,帶寬非常珍貴。在南極洲進行的是非常重要的氣候研究,會產生大量數據,帶寬絕不是個小問題。現在,南極考察站產生的數據遠遠超過通過衛星傳輸的數據。

8.讓網際網路癱瘓無需發動網絡戰,你需要的不過是水下呼吸器和一把剪線鉗

好消息是,切斷海底通訊光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每一條都擁有數千伏的致命電壓。壞消息是,這種破壞並非不可能,2013年埃及就發生過這種事情。2013年,在亞歷山大港北部地區,一群身穿潛水服的傢伙故意切斷了東南亞-中東-西歐4號光纜。這條電纜全長1.25萬英裡(約合2萬公裡),連接3個大陸。切斷之後,埃及的網速瞬間下降了60%。

9.海底光纜不易修復

如果你認為換根網線是件麻煩事,不妨想一想更換一段海底光纜所要面臨的難度。當海底光纜出現破損,專業的維修船便會趕赴現場。如果光纜位於淺水區,可以派遣機器人下水,將光纜拖到水面。如果是6500英尺(約合1980米)以上的深海區,維修船會使用專門製造的抓鉤抓住光纜,而後提升至水面進行維修。有時候,抓鉤會切掉受損光纜,維修船讓兩端升出水面,進行修復。

10.海底光纜的壽命為25年

截至2014年,海底通訊光纜數量已達到285條,其中22條不再使用,被稱之為「黑光纜」。海底光纜的壽命為25年。從容量的角度上說,海底光纜在服役期內具有經濟上的可行性。過去10年時間裡,全球數據消費量呈爆炸性增長趨勢。2013年,網際網路流量達到人均5GB,2018年將增至14GB。這種增長無疑會帶來容量問題,需要更頻繁地升級光纜。不過,相位調製方面的新技術以及海底線路終端設備的改進讓一些區域的容量增加了8000%。海底光纜為網際網路流量的激增做好了充足準備。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海底光纜的秘密
    ▲海底光纜分布圖一直以來,它因埋藏於海底深處而披上神秘面紗,今天我們帶你走進海底光纜的世界。海底光纜長什麼樣子?海底光纜與陸地光纜一樣,裡面是頭髮絲大小的纖芯,不過,海底光纜需更為加強的鎧裝保護,且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遠供電源導體,它將電輸送到海底中繼器。遠供導體和海底中繼器到底是什麼關係?
  • 關於海底光纜的最強科普!
    大家應該都知道海底光纜是什麼吧?聽名字就懂啦,就是埋在海底的光纖線纜。如今這個時代,我們每天都在上網。通過上網,我們可以隨時和世界各地保持聯繫,進行信息交換。除了海水腐蝕之外,海底光纜還要承受海底壓力,以及自然災害(地震、海嘯等)、人為因素(漁民打撈作業)的重重考驗。另外,鯊魚還沒事就跑來咬咬。
  • 澳洲網速巨慢,竟是因為鯊魚咬斷了海底電纜?
    (圖片來源: news.com.au)據ITnews報導,由於近期香港遭受接連兩次颱風襲擊, 致使香港和雪梨之間的海底光纜出現損壞,導致澳洲網速嚴重變慢,並且該情況預計將維持6周,至10月中旬電纜完全修復。
  • 海底光纜上市公司有哪些,海底光纜上市公司名單
    其中關係到10家上市公司,以下是部分相關上市公司: 1、東方電纜(603606):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座落於浙江省寧波市,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
  • 全世界那麼多的海底光纜,到底怎麼鋪的?壞了怎麼辦?
    然而在衛星通信還沒普及的現代,我們想要聯繫大洋彼岸的人索要通過的,就是潛藏在海洋深處的海底電纜。從歐洲到美洲,從美洲到亞洲,全世界的海底可以說到處都是海底電纜,當然現如今已經進入到海底光纜的時代。我們知道,海洋環境是非常複雜的,想要鋪設跨越大洋的海底電纜,難度可以說非常之高。在世界通訊領域有重要作用的海底電纜和海底光纜,它們到底是怎麼建成的?
  • Vol.124 海底光纜如何連接全球網際網路丨視頻文字稿
    你現在看到的這些線,是鋪在海底的 400 多條通信線纜,約 120 萬公裡,可繞赤道 30 圈。它們承載了 95% 以上的國際數據傳輸,連接著全球網際網路。以這條亞歐 3 號國際海底光纜為例,西起德國諾爾登,一路連接了 39 個登陸站,延伸近 39000 公裡,東達日本衝繩,是目前最長的海底光纜。海底光纜有什麼特殊之處?
  • NEC助中華電信部署大陸至臺雙線海底光纜
    【PConline資訊】2013年1月18日,全國首條大陸橫跨臺灣海峽的海底光纜「海峽光纜1號」正式竣工。時隔十日,日媒曝光,NEC臺灣也將協助中華電信建設一條海底光纜,預計13個月竣工。從規模上看,這次的項目將一齊架設兩條光纜,全長約510公裡(海峽光纜1號全長約270公裡),顯然更勝一籌。
  • 首條跨臺灣海峽海底光纜竣工 手機漫遊費將下調
    【搜狐IT消息】(宿藝)1月18日消息,中國首條橫跨臺灣海峽的海底光纜---「海峽光纜1號」工程竣工,大陸與臺灣之間的長途通話和手機漫遊資費有望大幅下降。  「海峽光纜1號」工程(TSE-1)是由中國聯通作為大陸側牽頭方,聯合大陸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臺灣側的臺灣遠傳電信、臺灣大哥大、臺灣國際纜網和中華電信等海峽兩岸多家主導電信運營商共同投資建設的項目。
  • 中方資助中企競標海底光纜項目以便進行間諜活動?外交部回應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張蔚然)針對有美政客聲稱中國資助本國企業競標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以便進行間諜活動和地緣政治脅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有關說法完全是對中國企業的污衊抹黑,是為美方無理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編造藉口。
  • 冷知識:鯨魚又大又重又笨拙,為什麼鯊魚餓了不去咬它?
    很多人都知道鯊魚作為海洋的霸主,應該說是處在整個海洋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的,然而前段時間有人就提出了一個設想,那就是海洋中的鯨魚看起來又大又笨又重,為什麼鯊魚為了不去捕食鯨魚飽餐一頓,而選擇捕獲其他靈巧的小魚呢?
  • 美國政府要求谷歌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不能連接中國香港!谷歌臉書...
    發生在地上的組合拳已經讓許多企業備受牽連,現在居然連海底也不打算放過。海底光纜的應用受到殃及據華爾街日報4月9日報導,美國政府準許谷歌公司啟動連接洛杉磯與中國臺灣的太平洋高速網際網路光纜,但以「存在國家安全隱患」為由要求該光纜不能與中國香港連通。
  • 湖南首批進口觀賞鯊魚迎客 遊客可深入海底隧道餵食
    湖南首批進口觀賞鯊魚迎客 遊客可深入海底隧道餵食 2017-10-01 14:37: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妄稱「中企競標海底光纜進行間諜活動」,外交部:污衊別人、美化自己
    有記者就美國參議員克魯茲和盧比奧宣稱中國企業競標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以進行「間諜活動」提問。趙立堅表示,你提到的個別議員,逢中必反,熱衷於炮製各種謊言抹黑中國,並以此謀求政治私利,毫無政治誠信可言。有關說法完全是對中國企業的污衊抹黑,是為美方無理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編造藉口。
  • 關於鯊魚的N個真相
    鯊魚,鯊總目動物的通稱,是一類古老的生活在海洋中的軟骨魚類。食物鏈頂層捕食者的身份、霸氣的名字,再加上無數影視文學作品的渲染,鯊魚「殺氣騰騰」的形象已經深入太多人的腦海。
  • 11張頂級海底照片|蝙蝠魚|地球|鯊魚
    海底怪獸,還會發光!這魚居然是透明的,第一次見所以這到底是生物還是植物,分辨不出?...................................這水敢進去啊鯊魚和蝙蝠魚共遊,很罕見的畫面了這是外星生物吧,地球真的有這種東西嗎這水母漂在海洋裡好像一朵朵花一群小魚圍繞這一條大鯊魚,壯觀
  • 一月十日《鯊海逃生》水下47米 窮兇極咬 鯊魚出籠
    好萊塢災難冒險大片《鯊海逃生》發布定檔海報,宣布將於2020年1月10日全國上映。
  • 「被鯊魚咬了一口後,我還是會拿著相機,潛入海洋」
    大賽以海洋為主題分為五個組別:海景組、人類互動組、水下生物組、水下景色組和青年攝影師組。作品《Shark Dancer》拿下了當年的人類互動組第三名。這是中國大陸的攝影師第一次在這個比賽中獲獎。攝影師叫平凡,他是全職水下攝影師,也是位潛水教練。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家地理》、《華夏地理》上發表。
  • 海釣金槍、馬林魚時遭遇鯊魚咬鉤怎麼辦?看完這些釣到鯊魚不再慌
    其遭遇鯊魚咬鉤時該怎麼處理,取決於鯊魚的種類與大小!根據海釣玩家們探釣海域的不同、目標魚種的不同,所遇到的鯊魚在品種和大小上都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理想的目標魚體型有多大,那咬鉤的鯊魚體型基本就有多大,像大型的金槍魚、馬林魚都有兩三米長,上百斤甚至是幾百斤重,那咬鉤的鯊魚同樣也會有兩三米長、上百斤重。用一個較大的魚餌或者幾斤重的餌魚,釣上的肯定不會是小鯊魚。
  • 人類對鯊魚的認知,都在這10部電影裡了
    借著《巨齒鯊》即將上映的熱度,給各位盤點了10部鯊魚電影,有驚悚恐怖的,也有腦洞大開的。看完影片介紹,我們再來聊聊《巨齒鯊》這部電影,探討下為什麼這個題材重新火了起來。1.《大白鯊》(1975年》史匹柏必看的影片之一,在那個年代,用模型鯊魚拍出逼真的效果,讓很多人知道了大白鯊這樣一個物種,原本離我們很遠的鯊魚,展現在了人類面前。
  • 有個潛水員當著鯊魚的面割腕,揭露了一個世紀大謊言
    人是不是特別愛撒謊的動物呢?要說謊言這東西,真划算。張嘴閉嘴成本最低,又往往事關巨大利益。不到被揭穿的一刻,醜態也露不出。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世紀大謊言!你,肯定也被它騙過。第二個,同樣在水下。湛藍的海底,一個男人穿著潛水服,若無其事地吐著氣泡,像對待寵物般環抱、撫摸著……一條鯊魚。鯊魚居然目光放鬆,尾鰭輕擺,也在享受這一刻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