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夬卦:雖與相應,實與相敵的行為與智慧

2021-01-10 梅山易學

世間德行完備的有志君子,為了天下人的利益而計,千方百計的想要將危害天下的小人除去,這是常情,但是,想要使去除小人之舉能夠獲得成功,便必須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一舉奏效,尤其當這個小人還處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之時,更要小心,否則的話,打虎不成反有被虎噬之險。

但是有的人雖然嫉惡如仇,對那些危害公眾利益的奸邪小人深惡痛絕,卻又將喜怒之情義形於色,結果是引起了小人們的警覺和反擊,最終終究因為幾事不密而自惹禍端,小人不能夬決,卻白白的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想要獲得夬決之功,還必須要講究方式方法。

在《易經》夬卦之中,九三爻便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比較不被常人所理解的新思路,既可以為夬決小人而盡力,卻又不會被小人反噬而傷害到自己,下面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

夬卦九三爻:壯於頄(qiu),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象曰:君子夬夬,然無咎也。

九三爻以陽居陽,當位得正,處在下卦之極位,上與本卦唯一的陰爻上六相應,本有陰陽調濟之像。

可是九三爻自身雖然以陽居陽,合乎正位,但是重剛之身,又當多兇之地,與之相應的上六陰爻又是本卦五陽所欲共決的小人,所以九三爻與上六爻的關係實際上是雖與相應,實與相敵的,也正因如此,所以九三爻最後才能獲得無咎的結果。

九三爻以陽居陽,夬決小人之心尤為堅決,只是在時機沒有成熟之時,不得不隱忍行事而已,怎麼做呢?

利用自己與上六為正應的關係,不顧名譽、利害、得失的考量,而前往與之會合,以求得良機來更好的達成心願。

以君子而迎合小人,似乎是於德行有虧之舉,會給別人一種同流合汙之感,本卦上卦為兌為雨澤,上六又處極上,如雨臨下,九三爻前往主動相應,難免會被雨水所施,雨水者,小人之汙也,故有濡之像。

九三爻之舉,因為行事謀密之故,所以無法與人明言,而同類之陽剛君子,卻因此而對其有加恨之辭,嗔怒於其與小人之合,而九三爻之志,使其只能孑然一身,做一個毀譽不計的自知己志的君子。

因為謀逐夬決勢力強大的小人,最要緊的是深謀遠慮,不動聲色,如果大事未成而密意先洩,將喜怒之情掛在臉上,那麼機事不密而災及自身,受小人的反噬之兇也就無可避免了,比如在《三國演義》之中,那些想除董卓的人,又有多少人反被董卓去除了呢。

夬夬,是說君子去除小人之心夬而又夬,無比的堅決,但是在外在的形體表現上卻是絲毫的不露聲色,哪怕會遭人疑忌,也要盡力取得上六爻的信任,然後從容觀變,委曲求全而達成心中之謀,時機一到,自然能夠達到去除小人的目的。

九三爻這種志在夬決小人的行為與智慧,是雖與相應而實與相敵的心夬而面目相合之舉,夬決而和,自然是處危心而無危地的無咎行為,時機一到,天下之人必定會認知到自己的苦心,而能夠集五陽之力以共決上六之陰,吉雖未知,咎實可免,不知大家認為如何?

相關焦點

  • 澤上於天——《易經》夬卦的智慧再讀
    《易經》夬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三卦,卦體為下乾上兌,全卦主要講了二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果斷的去除小人,二是指導君子如何潤澤於下的智慧。因為君子易消而小人難退,更何況上六爻身處高位,根深蒂固,一不小心,反有功敗垂成之險,如夬之一陰,夬之未盡,而姤之一陰,又生於下,即是明證。陰陽消長,造化之機,自古之賢人君子,法天象地而用以指導自己的行為舉止,在夬卦中,君子法水氣上天而降為雨之象,用來指導自己惠澤於人的智慧與行為。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042:夬卦,面臨兇險時該如何決斷
    夬卦六爻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餘天。五天為一候,一爻代表一候。從上下卦象上分析,夬卦上卦為兌為澤,下卦為乾為天,澤上於天便是夬卦的卦象。前面我給大家講過夬卦,這個卦很有意思,夬卦的卦畫是相臨五個陽爻,最上面一個陰爻。
  • 《易經》夬卦:聰明的人掌握剛能脫險,柔可固吉,方能長治久安
    夬卦: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意思是,在朝堂之上宣讀小人的罪狀,大聲呼籲人們,告誡人們有危險的存在;告訴自己封邑的子民,不利於動用武力,要嚴密防範;便於日後有所行動。夬卦的含義是陽性力量戰勝陰性力量,有眾君子戰勝一小人之象。
  • 《易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是分錯了嗎?其實有大智慧
    上經綜述(一)暗含大智慧《易經》由上經與下經兩部分組成。表面上看上經有三十個卦,下經有三十四個卦。既然要分成兩部分為什麼不六十四除以二呢?上經是從乾坤開始到坎離結束。在這三十個卦中其實只有十八個卦。下經是從鹹恆開始到既濟未濟。
  • 易經中的夬卦正印證了慶元黨禁中君子們的狀態
    其實易經中有一卦跟這個劇情非常之吻合,就是澤天夬卦。這卦是下邊五個陽爻全是君子,只有身居高位的上六是小人。而慶元黨禁的產生也正被這卦所應驗。如果下邊五個君子團結一致的話還有可能打敗上六,奈何九三是和上六對應的。而慶元黨禁的起因就是因為趙汝愚的同僚李沐實名舉報,理學家結黨,這種同歸於盡的做法立刻讓宋光宗對趙汝愚起了殺心,畢竟趙汝愚怎麼說也是皇族。
  • 《易經》夬卦:能否聽從別人的忠告,有時候是事情成敗的關鍵
    因為自己是當局者迷,別人是旁觀者清,在面臨一些兩難抉擇或者行為有所失誤之時,別人可以因為置身事外而對事情有洞若觀火之能,從而可以得到自己所看不到的事情另一面。因此如果能夠在別人對自己提出忠告之時,積極地加以面對,那麼事情的結局自然是朝有利之處發展,否則的話氣運堪虞,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一輩子的事業走向,這一點,在《易經》夬卦的九四爻之中,為大家有所啟示。
  • 履卦啟示我們的智慧
    (步履維艱、如履薄冰、履險如夷、履歷、履約)。《序卦傳》說,「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禮也。」「倉廩足而知禮節。」「履」的這個意義是《序卦傳》根據六十四卦排列順序的義理推出來的,不常用,一般的字典中也沒有這層意思。
  • 天澤履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0):剛健守中,前途光明
    《象辭》說:恐懼警惕,終歸于吉,說明雖歷磨難,但志願得行。【注釋】①愬愬(sù訴),恐懼的樣子。【原文】九五:夬履①,貞厲。《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譯文】九五:行為急躁莽撞;卜其行事有危險之象。《象辭》說:行為急躁莽撞,卜其行事有危險之象,但九五陽爻居上卦中位,正當其位。因而雖險不兇。
  • 《易經》——夬卦: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不勝而往,咎也!
    《易經》——夬卦: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不勝而往,咎也!先來看夬卦的卦象以及卦辭和爻辭原文,如下圖:夬卦由兌卦和乾卦上下組合而成,兌卦(代表澤)在上,乾卦(代表天)在下。其卦辭為: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決定、決斷。揚,宣揚,指公開發表。於,在。王庭,字面的意思是君王的庭院,這裡指朝廷,泛指具有很高的威信和影響力,且可以決定事物走向的公開議事場合。孚,通「服」,信服、誠信。號,標號、標明、指明。有,這裡理解為「必須」。厲,嚴格。告,公告。自,自己所處的。邑,封邑。即,就、馬上。戎,兵戎,這裡泛指武力。利,有利。
  • 白話講易經,第十卦,天澤履卦,上乾下兌,謹慎行事,循禮以履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小畜卦,「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是說啊,人們有了少量的物質積累,溫飽問題都解決了,就要講禮貌、追求體面了,所以要穿好看的鞋子,也就是履。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履卦。來看一下履卦的卦象,上卦為乾卦,乾為天,下卦為兌卦,兌為澤,所以履卦的全名叫做天澤履卦。
  • 釋注《易經證釋》未濟卦——宣聖講義
    未濟卦的意義,已見於既濟卦。既濟卦和未濟卦為往來卦,實際上是有共通之用。顛倒則既濟卦即是未濟卦,未濟卦即為既濟卦,這是其一;自二爻往上返回至初爻,則既濟卦也成為未濟卦,未濟卦也成為既濟卦,這是其二;以中爻講,既濟卦反互成未濟卦,未濟卦反互成既濟卦,這是其三。
  • 《周易》:澤天夬,君子以義決惡——夬卦第四十三
    夬卦位於益卦之後,《序卦》有言:「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意思是:不停的增益,必定造成滿盈,滿盈到了極點就會潰決,夬通決。夬卦兌上乾下,兌為澤,乾為天。水澤處於天之下是司空見慣的,但自然界也有水澤聚於山頂,高與天齊,湖天一色的壯麗景觀,就是人們所說的天池、天湖、天潢的地方。
  • 圖解易經六十四卦
    這八個卦象是組成六十四卦的基礎,一定要牢記。八個卦象兩兩相互上下組合在一起,兩兩重複排列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鹹﹑恆﹑遁﹑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 《易經》第十卦 履卦詳解 天澤履
    履卦上卦為乾為天,下卦為兌為澤,天降恩澤便是履卦的卦象。意思是說君王言而有信,行自己的承諾,廣施恩澤於民眾。履卦的智慧之象,有笠,成立義;文書破,損義;女子乃好,有傘有所庇蓋;卓旗官人邊坐,門旗義;堠上有千裡字,坐鎮千裡之侯伯。履卦卦辭:履:履虎尾,不哇人,亨。履卦卦辭釋義履:是指謹慎行走,踐踩。垤:是指咬。
  • 易經64卦:64句箴言,64種人生智慧!得之者可破迷開悟心生歡喜
    相傳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把八卦兩兩重疊,推演出64卦,由於64卦卦辭爻辭中古文深奧,典故繁雜,使不少易學愛好者深感苦惱,今把每卦的核心精髓提煉成一句箴言,以除其煩惱,供其參考,僅拋磚引玉,還望不吝賜教!易經64卦亦是64種人生智慧,得之者可破迷開悟,心生歡喜。
  • 易經學習筆記: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第一集
    傅佩榮老師的詳解易經曾經聽過不少,但沒有系統學習過。於是,決定每天一集或者兩集,再系統學習一遍。傅佩榮詳解易經64卦的第一集:包羅萬象,易經的基本概念。一、八卦的來歷1、易經是周朝以前知識的總結。2、易經卦爻辭文字太精簡。易傳是孔子及其門人所作的。3、易理是做人處事的道理,象數是指卦象和佔卦。
  • 夬卦:當斷則斷,防患於未然
    夬卦:序卦傳之第四十三卦。夬卦和姤卦互綜,都是吉兇未定的狀況卦。《序卦》中說:「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這就是說,如果一直增益下去,最後一定會潰決。夬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的節氣為穀雨,植物的果實已接近成熟。夬卦六爻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餘天。
  • 易經六十四卦全圖解
    六十四卦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鹹恆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 易經|履卦,言行謹慎,如履薄冰
    履卦是易經64卦中第十卦: 天澤履 乾上兌下。履卦,象徵履行、實踐。
  • 《易經》第十三卦:同人卦
    每日一卦易經的智慧32同人卦01一視同仁易經的智慧33同人卦02萬眾一心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