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節,除了看牽牛、織女星的相逢,你還知道在樂清有什麼獨特的七夕活動嗎?本期,讓我們一起看看屬於樂清老爸老媽甜蜜而又獨特的七夕佳節。
上萬個巧食揉入甜蜜
老皮和皮嫂的傳統七夕
老皮和皮嫂。
「阿東,去看看鍋裡的餅煎好了沒?」「好,我來。」老皮刻不容緩地放下手中擺弄的茶具,徑直走向廚房。8月22日下午,皮嫂在廚房一頭煎著甜口的巧食,一面喚著丈夫老皮幫忙去看著電餅鐺。
老皮叫劉曉東,皮嫂名陳小燕,這對柳市的恩愛夫妻已風雨同舟、攜手走過30多個年頭。近七年來,老皮和皮嫂每年都會做上萬個巧食,把這份甜蜜的愛融入製作巧食中。他們認為,七夕是一個傳統的節日,能坐在一起吃他們巧食的也都是恩愛夫妻。
「小時候,每逢七夕,父母會做上一籮筐的巧食。沒有冰箱,就懸掛在房梁上的通風處,肚子餓了,我就踩到板凳上,去拿一個吃。」做餅的時候,皮嫂時常回想起年少時的事。
凌晨5點,皮嫂早早地趕去農貿市場,打上十幾斤新鮮的豬肉,採購甘甜酸脆的鹹菜和滑嫩的豆腐乾。老皮年輕時在溫州學過兩年烹飪,剁肉餡、豆腐乾切丁,技術仿佛深藏在骨子裡一直沒丟,刀工利落乾脆。皮嫂則負責和餡,倒進鍋裡翻炒,最後包餅,夫妻倆無需過多的言語,配合得十分默契。
由於和好的糯米麵皮極易發乾開裂,不宜吹風扇,皮嫂就堅持在較為密閉的廚房內,開展「高溫作業」。酷夏的天氣裡,滴滴汗珠從額間、臉頰旁滾落。沒過多久,幾百個巧食在她手裡翻花兒似的,包得規整勻稱。這些圓滾滾地「白胖子」被鋪進電餅鐺,小火十幾分鐘後,便壓成了雙面微微金黃的麵餅定型,廚房裡,即刻香氣四溢。
「巧食是我婆婆的最愛。」皮嫂說,堅持做巧食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老人家特別喜歡吃這類傳統美食。為了孝順長輩,只要哪天婆婆「嘴饞」了,她就會立馬做好,趁熱送過去。
紅糖、糯米粉和面,撒入熟透的紅豆,大火下鍋,澆水,翻面,燜鍋……皮嫂小心翼翼地拿捏著巧食製作的每一道工序和節奏,把熱情化作食物的溫度,將對家人朋友的祝福和關愛融入每一個巧食裡。
老皮說,自己15歲就去異鄉打拼,而後,獨立在外經商20多年,如今回到家鄉,就想努力讓全國各地的樂清老鄉們在七夕這天,都能嘗上一口家鄉的「夫妻餅」——巧食。自從朋友圈推出這道手作,大家都很捧場,老皮家的巧食也被口口相傳,成為名副其實的「夫妻餅」。
因巧食甜糯可口,攜帶方便,老皮和皮嫂的「夫妻餅」,還連續三年成為雁蕩山四尖越野賽、中雁蕩山全國跑山賽以及樂清千人環湖徒步賽等多場賽事的「賽場點心」,作為樂清特色美食供應給數萬名運動員賽後食用,補給滿滿能量。
2016年,老皮當選為樂清市環保公益協會理事之一,負責後勤工作。從此,夫妻二人一起熱衷公益,像樂清灣海洋灘涂清衛大行動,雁蕩山、鳳凰山上環保公益行動,植樹造林……都有他們身著「綠馬甲」,志願服務的身影。
這些年,皮嫂跟著老皮一路東奔西走,感受過瀋陽零下30度的刺骨嚴冬,也經歷過生意上的起起落落,回鄉,轉行餐飲,不辭辛勞地拉扯著兩個兒子成人成才……這些老皮看在眼裡。
婚後30多年,老皮傳統且拘謹,不懂得浪漫,未曾給皮嫂訂過一束鮮花,送過一份禮物,也沒有一句甜蜜的表白。但每到七夕,他都會默默地守護在這個家中,陪伴妻子做完上萬個巧食,這也是表達對妻子的一份愛。「每年這個時候都出不了門,一定會幫老婆一起做巧食。」說這話時,老皮臉上露出了幸福的模樣。
面對鏡頭和採訪,夫妻倆端著熱乎乎的巧食,相互餵到嘴邊,甜蜜滿滿。咀嚼在口中時的那份絲絲甜意,綻放在臉上的笑容,詮釋了平淡的陪伴或許也是這個傳統佳節中最長情的告白。
老皮鼓足了勇氣,說了句30多年難於啟齒的真心話,「我媳婦是個勤勞的女人,娶到她,是我這個家的福氣,這輩子,她跟著我,很辛苦。」老皮說完,眼眶有些泛紅,另一邊,皮嫂瞬時間笑靨如花,眼裡淚光瀰漫。
跑出「一朵玫瑰」相送
情感諮詢師的甜蜜七夕
陳建克和程丹。
從1996年相識,到1999年結婚,相伴24年的陳建克和程丹相處時卻依然如同初見一般,相待如賓。
「往年的情人節、生日、七夕等等,他都會記得給我一個驚喜。」程丹笑說。也許是一束花,也許是一件禮物,也有可能是一頓大餐。但最讓程丹印象深刻的是,陳先生偷偷去規劃線路,然後花費很長的時間,用足跡在地圖上跑出「一朵玫瑰花」送給自己。
「他平時就很喜歡學習,熱愛生活,積極樂觀,非常有養生觀念,喜歡運動,富有創意,但是我也沒想到他能將運動和節日結合起來。」程丹笑說。兩個人如今都已經47歲,浪漫程度卻不輸年輕人。
「在我24年的婚姻經歷中,深刻體會到婚姻的各個時期:甜蜜、幻滅、內省、啟示、最終遇見自己和幸福,使得男女雙方都在婚姻中學習成熟並且成長。」程丹說。
陳建克跑出西湖「玫瑰」路徑圖。
如何經營夫妻關係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人生難題,大部分人在步入婚姻前並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經營幸福婚姻的方法。在度過了絢爛的戀愛期甜蜜後,夫妻雙方都越活越真實、越活越自我,日益增加的矛盾對彼此都成為了一種煎熬與挫敗。
現在夫妻倆一人繼續著家鄉的攝影事業,同時又在杭州開創了新事業;另一方從事心理事業,擔任心理情感諮詢機構的心理諮詢師,為更多迷茫中的個人和家庭指導幸福之路。雖然各自忙碌,但雙方也會經常互相勉勵。24年,很多事都會被時間慢慢磨去,是什麼讓一份感情保質期如此長久?在採訪程丹時,她用自己專業的角度,借七夕節,向老爸老媽們介紹了自己和陳先生的情感保鮮法。
1.不斷深入了解夫妻之間的差異和需求,向對方表達愛、傳遞愛
●獲取信息的途徑不同:女人的皮膚感受點每平方釐米比男人多16個,女人用感受聽事情。男性的頭腦比女性的重一百克,男性更加善於總結、分析、得出答案。所以要彼此懂得彼此的不同。
●溝通方式不同:男人注重講重點,表達想法;女人注重講細節,表達感受。要按照對方能接收的途徑去溝通才能擁有有效的溝通效果。
●婚姻期待不同:男人渴望被感謝、被欣賞、被崇拜,在婚姻中需要被看見、被肯定、被崇拜。女人渴望安全感、重視、疼愛。要按對方的需求去滿足。
●自我價值感建立點的不同:男人的價值建立點是成就和工作,而女人的價值建立點是家庭和關係。要更多理解與接納。
2.運用愛的五種語言
●積極的肯定和欣賞:在與我老公相處的最初幾年,會老是看到他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所以彼此都有很多不滿和抱怨,在學習了多年的心理學和情感經營後,我學會了從對方的優點去肯定和欣賞。例如,他是一個很愛自己、很懂健康和養生、很愛孩子、有家庭責任感的一個好男人。越欣賞越肯定他就會做得越好。
●生活需要儀式感:在節日和生日等日子裡有心準備表達愛意的禮物或儀式、拍照紀念等,都能見證感情,讓愛留在記憶裡。
●服務的行動是日積月累的愛:多為對方付出一些,比如每天為對方做豐盛的早餐,帶著滿滿的幸福感投入工作,自己也感覺到愛的氛圍和做妻子的價值。
●精心時刻:在夫妻相處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約定好能用心真誠交流、理性溝通、接納謙讓、在更長遠的角度達成共識、共同面對難題。
●經常用肢體語言表達愛意和溫暖:比如擁抱、肢體接觸、和諧的性生活都會讓感情加速升溫,我們還會手牽著手入睡,感覺很幸福也很浪漫。
傳統文化習俗 樂清獨特七夕
傳統米塑
8月24日9時,高級工藝美術師、溫州市非遺傳承人鄭小紅帶著傳統米塑作品《乞巧》參加了中國移動樂清分公司「幸福1+1」暑期員工子女夏令營活動,65名兒童在她的帶領下穿越時光,解讀七夕傳統佳節文化,體驗樂清傳統米塑手工。
細紋刻紙
「農曆七月初七,是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這一天溫州家家戶戶都有吃巧食的習俗,而且把巧食放在屋脊上,讓喜鵲來啄食,以此來紀念鵲橋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陳餘華向記者介紹說。此次這幅《十二月令——巧食喜鵲啄》,就是他耗時20餘天為七夕節所創作。
巧食製作
8月23日上午7時30分,南虹公園一號小區的會所大廳內,在退休女教師周建微的組織下,27餘名女業主志願者準時就位,拌餡、揉面、熱鍋、煎餅……一起動手的場景熱鬧非凡。「組織歡度佳節是我們小區的歷來的傳統,又是一年七夕節,協作製作、互贈甜蜜的巧食,讓我們鄰裡間的氛圍更加和諧融洽了,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們會繼續堅持延續下去。」業委會張月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