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基地的豬每天分時段放牧、聽音樂、做運動,這種特色生態養殖方式,保障了優良肉質。」日前,在習水縣馬臨街道臨豐村,習水縣格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太均對記者說。
據介紹,該公司所養黑豬相當受青睞,毛豬市場單價約每公斤52元,豬肉單價能達到每公斤100元,銷售市場現覆蓋川渝地區。
據悉,該公司主要飼養運動型特色黔北黑豬,目前建有黔北黑豬生態繁育基地、自然放養場、黔北黑豬科普館、現代化沼氣發電站、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等。
記者在養殖基地現場看到,山谷間,一座座天藍色的豬舍井然有序,旁邊是一座面積為500立方米的沼氣發電站。豬舍內均安裝有排汙管道,黑豬養殖產生的糞便全部進入沼氣池中,產生的沼氣發電後用於豬場取暖和煮熟食,沼渣、沼液免費輸送到當地群眾菜地裡,作為肥料使用。
養殖基地兩側,是成片的荒山,也是黑豬放養的地方。「在養殖過程中,我們的豬每周一、三、五、日只吃生豬草拌玉米面、豆粕、麥麩,每周二、四、六吃中央廚房用沼氣煮的熟食,餵養過程沒有任何添加劑。」羅太均說,他們每天還會讓豬做運動。由於運動量大,成年黑豬脂肪少,瘦肉率高達48%,經濟價值高於普通豬肉。
除了線下銷售,公司還搭建網上生鮮銷售平臺、網際網路分銷系統,客戶通過小程序即可自主認養或購買黑豬,並在線查詢生長過程。
在離豬場不遠處的農家菜園,綠色蔬菜生長茂盛。沼渣、沼液作為肥料,提高了蔬菜產量,間接促進了群眾增收。「我們的沼液管道覆蓋農戶400畝自有菜地,待蔬菜成熟後,由公司統一收購,作為熟食餵養黑豬。」羅太均說。
據了解,該公司目前年產值達1500萬元左右,通過「公司 合作社 農戶」模式構建放牧式的生態養殖體系,帶動416戶918人增收。僅種菜一類,就帶動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蘇頡)